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超声Graf法对婴儿发育髋关节发育不良的诊断价值。方法于本院2016年10月~2018年10月进行发育髋关节发育不良筛查的婴儿中,随机选取2000例作为样本,所有婴儿均采用超声Graf法诊断,观察婴儿的检查结果,及发育髋关节发育不良患儿的超声表现。结果检查结果提示,2000例婴儿中,共3例检出发育髋关节发育不良,检出率1.5%。将检出发育髋关节发育不良与健康的婴儿对比发现,患儿α(49.60±9.45)°、β(67.20±7.47)°,与健康婴儿相比,差异显著(P<0.05)。通过对发育髋关节发育不良患儿超声表现的观察发现,Ⅱc型患儿髋骨骨缘缺损,髋臼窝浅,骨顶难以覆盖股骨头。Ⅲ型患儿髋骨骨缘扁平,盂唇自外上方扩张。Ⅳ型患儿盂唇位于髋臼、股骨头间隙,轮廓不清晰。结论采用超声Graf法对婴儿发育髋关节发育不良进行诊断,能够明确患儿的Graf分型,提高疾病的检出率,为临床对疾病的治疗提供指导。

  • 标签: 超声Graf法 婴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Graf分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年来,在我国二孩政策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新生儿来到了这个美丽的世界,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部分胎儿可能会出现早产,即未到正常分娩阶段,且发育不完善时便出生的新生儿,由于早产儿较之其他正常胎儿出生过早,因此多半会存在器官发育不良的情况,其中,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比较具有代表,在该缺陷的影响下,早产儿并不能正常呼吸,需要及时采用机械通气或者吸氧治疗,且易出现呼吸道感染或发炎的情况,总之,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影响下,会对早产儿的身体发育产生极大的不利。本文围绕对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早产儿气道护理的相关措施进行了详细分析。

  • 标签: 早产儿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气道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院内18个月前婴幼儿髋关节发育进行筛查,对筛查到小于18月婴幼儿髋关节发育患儿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进行干预的临床观察结果进行研究。方法自2014年1月—2019年1月我院共进行26700例婴幼儿发育髋髋臼发育不良筛查,对0~6个月的筛查对象采用骨科髋关节体格检查方法加B超筛查。对7~9月的筛查对象采用骨科髋关节体格检查方法加B超筛查。对10~18个月的筛查对象采用骨科髋关节体格检查方法加DR检查。B超筛查采用Graf分型筛查方法,DR筛查测量髋臼角及髋臼指数筛查,观察髋臼的及股骨头的发育是否正常及对筛查到的发育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患儿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采用不同的干预结果进行观察。结果筛查到的阳性率为0~6个月患儿60例(74.07%),采用念珠式吊带进行保守干预,治愈率为99.7%。7~9个月的患儿11例(2.08%),采用闭合复位蛙式可调性支具进行干预,治愈率为92%。10~18个月的患儿10例(12.34%),采用在全麻行内收肌切断闭合复位蛙式石膏外固定,对于闭合复位失败者,行切开复位关节囊成型术加蛙式石膏外固定进行干预,治愈率为80%。女性的发病率比男性高(男女比例为17.1),左髋较右髋的发病率高(10.37)。结论6个月内对婴幼儿髋关节发育进行筛查是黄金筛查及干预时段,早期筛查,早期干预可提高婴幼儿发育髋关节发育不良治愈率。

  • 标签: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婴幼儿 筛查 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小儿髋关节发育不良诊断中实施超声检查的价值。方法以小儿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100例(时间所选为2017年1月-2018年10月)为本研究对象,将其简单化分组,对照组行X线检查,实验组行超声检查,对比2组小儿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诊断的结果。结果实验组小儿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的疾病检出率(94.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疾病检出率(6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接受超声检查,可提高诊断的准确率,且能够反复实施操作,具有较高的安全

  • 标签: 超声 小儿患者 髋关节发育不良
  • 简介:目的探讨小脑发育不良性节细胞瘤(Lhermitte-Duclosdisease,LDD)的病理和影像学特征;以及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与预后。方法回顾分析8例LDD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检查结果;并结合国内外文献进行分析。8例患者均行手术切除肿瘤。结果MRI表现为病灶多呈T1WI等低信号相间的条纹状或层状结构,T2WI为高信号区域内有低信号的条纹状。病理学检查:小脑叶片增大,板层结构异常,分子层增宽,蒲肯野细胞层及颗粒细胞层内散在分布形态异常、发育不良的神经元。免疫组化显示,肿瘤细胞NSE、Syn、NeuN、CsA阳性,GFAP阳性,Ki-67增殖指数<1。手术肿瘤全切除4例,次全切除3例,部分切除1例;术后症状均改善。结论LDD的影像学特征为,MRI上病灶呈条纹状或层状结构的“虎斑纹征”;病理特点为肿瘤与正常组织呈层状结构,发育不良的神经节细胞取代颗粒细胞,使分子层增厚,浦肯野细胞减少或消失。治疗采用手术切除肿瘤,患者的预后良好,术后无需放化疗。

  • 标签: 小脑发育不良性节细胞瘤 MRI 病理学 免疫组化 Cowden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小儿发育不良隐睾手术中使用睾丸切除术的临床效果与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9年3月期间于我院治疗隐睾症的患儿76例,所有患儿证实为睾丸发育不良导致隐睾,行超声检查后采用外科手术治疗,根据睾丸发育情况和家长意愿选择是否进行睾丸切除术,对患儿术后睾丸发育情况和患儿家长满意度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切除睾丸的患儿健侧睾丸发育良好,无睾丸结构未见、萎缩的情况发生,保留睾丸的患儿发育良好仅24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睾丸切除的患儿家长满意度明显比保留睾丸的患儿家长满意度高,差异具有可比(P<0.05)。结论术后随访结果显示切除睾丸的患儿健侧睾丸发育良好,家长满意度也较高,在临床上需根据患儿睾丸发育情况和家长意愿选择是否进行睾丸切除术。

  • 标签: 睾丸切除术 小儿发育不良 隐睾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极低出生体质量儿(VLBWI)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危险因素,为指导临床防治BPD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接收的住院时间≥28天的318例VLBWI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对BPD发生情况和严重程度借助SPSS20.0统计软件予以分析。结果318例住院时间≥28天患儿中,出现BPD的患儿有90例(28.3%),重度和中度占33.3%、轻度66.7%;胎龄、机械通气时间、肠外营养支持时间是发生BPD的高危因素;NEC和NRDS是BPD严重程度的高危因素。结论BPD发病的高危因素为胎龄、机械通气时间、肠外营养支持时间,BPD病重程度高危因素为NEC和NRDS,应相应做好防范和治疗,降低BPD的发生率和恶化率。

  • 标签: BPD 极低出生体质量儿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极低出生体质量儿(VLBWI)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危险因素,为指导临床防治BPD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接收的住院时间≥28天的318例VLBWI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对BPD发生情况和严重程度借助SPSS20.0统计软件予以分析。结果318例住院时间≥28天患儿中,出现BPD的患儿有90例(28.3%),重度和中度占33.3%、轻度66.7%;胎龄、机械通气时间、肠外营养支持时间是发生BPD的高危因素;NEC和NRDS是BPD严重程度的高危因素。结论BPD发病的高危因素为胎龄、机械通气时间、肠外营养支持时间,BPD病重程度高危因素为NEC和NRDS,应相应做好防范和治疗,降低BPD的发生率和恶化率。

  • 标签: BPD 极低出生体质量儿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小儿发育不良隐睾手术中使用睾丸切除术的临床效果与应用价值。方法:选择 2017年 3月 -2019年 3月期间于我院治疗隐睾症的患儿 76例,所有患儿证实为睾丸发育不良导致隐睾,行超声检查后采用外科手术治疗,根据睾丸发育情况和家长意愿选择是否进行睾丸切除术,对患儿术后睾丸发育情况和患儿家长满意度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切除睾丸的患儿健侧睾丸发育良好,无睾丸结构未见、萎缩的情况发生,保留睾丸的患儿发育良好仅 24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睾丸切除的患儿家长满意度明显比保留睾丸的患儿家长满意度高,差异具有可比( P< 0.05)。结论:术后随访结果显示切除睾丸的患儿健侧睾丸发育良好,家长满意度也较高,在临床上需根据患儿睾丸发育情况和家长意愿选择是否进行睾丸切除术。

  • 标签: 睾丸切除术 小儿发育不良 隐睾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柱发育不良性后凸畸形患者应用椎间隙打压植骨治疗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方法纳入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间收治40例脊柱发育不良性后凸畸形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行椎间融合器联合矫形棒术治疗,观察组行椎间隙打压植骨联合矫形棒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脊柱后凸Cobb角度、植骨融合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ODI功能障碍指数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脊柱后凸Cobb角、ODI指数对比未见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及术后12个月脊柱后凸Cobb角、ODI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植骨融合时间相比对照组短,差异显著(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未见显著差异(P>0.05)。结论发育不良性脊柱后凸畸形患者应用椎间隙打压植骨联合矫形棒术治疗能有效纠正脊柱后凸畸形并消除临床症状,促进患者的植骨融合,提高椎间隙稳定性,该术式的安全高,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椎间隙打压植骨 脊柱发育不良性后凸畸形 临床效果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布地奈德是否可预防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观察住院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以及远期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选择 2017年 3月至 2018年 5月在我院新生儿科接受治疗的 92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研究的早产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46例,对照组给予早产儿机械通气、营养支持以及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替代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与布地奈德治疗,对比两组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观察治疗期间两组早产儿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以及远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有 6例早产儿出现 BPD,其发生率为 13.04%,对照组有 15例早产儿出现 BPD,其发生率为 32.61%,观察组 BPD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早产儿治疗期间共有 8例出现皮疹、呕吐及上呼吸道感染等不良反应,其发生率为 17.39%,与对照组的 13.04%无统计学差异( P>0.05);两组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脑瘫及生长发育落后的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使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对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并且不良反应轻微,对早产儿的生长发育不会造成影响,可安全使用。

  • 标签: 布地奈德 早产儿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布地奈德是否可预防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观察住院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以及远期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18年5月在我院新生儿科接受治疗的92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研究的早产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早产儿机械通气、营养支持以及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替代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与布地奈德治疗,对比两组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观察治疗期间两组早产儿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以及远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有6例早产儿出现BPD,其发生率为13.04%,对照组有15例早产儿出现BPD,其发生率为32.61%,观察组BPD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产儿治疗期间共有8例出现皮疹、呕吐及上呼吸道感染等不良反应,其发生率为17.39%,与对照组的13.04%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脑瘫及生长发育落后的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对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并且不良反应轻微,对早产儿的生长发育不会造成影响,可安全使用。

  • 标签: 布地奈德 早产儿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并发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8年2月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66例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早产儿为研究对象,对纳入研究患者的临床特征资料及心脏超声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66例BPD患儿在其纠正胎龄达36周后并发PH的患儿共有22例,其发生率为33.33%,中度及重度BPD并发PH的发生率较高;并发PH组与未并发PH组的围产期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儿出生胎龄、出生体重、出生5minApgar、正压通气时间、吸氧持续时间、住院时间(d)、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宫外生长发育迟缓及病死率等发生率均均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儿颅内出血及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并发症则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并发PH集中发生于中、重度BPD患儿中,低出生胎龄、体重、低Apgar评分患儿更易并发PH,BPD并发PH患儿的相关并发症及死亡率较高,预后不良

  • 标签: 早产儿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肺动脉高压 临床特征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大转子截骨术、转子下截骨术在成人CroweⅣ型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于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选定行髋关节置换术(THA)的88例(均为单侧手术)成人CroweⅣ型DDH患者,将应用大转子截骨术的41例患者设置为甲组,将应用转子下截骨术的43例患者设置为乙组,对比两组术后下肢长度变化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乙组双下肢长度差低于甲组,下肢延长多于甲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与大转子截骨术相比,转子下截骨术应用于成人CroweⅣ型DDH患者THA治疗当中,更有助于合理调整下肢长度,降低劈裂骨折发生风险,但可能发生截骨处不愈合、髋关节脱位现象。

  • 标签: 大转子截骨 转子下截骨 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电视胸腔镜脓胸廓清术治疗老年结核脓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8例结核脓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接受的不同手术方式,将患者分成各自39例的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开胸手术,观察组患者接受电视胸腔镜脓胸廓清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77.9±15.1)min、术中出血量为(231.2±12.5)ml、术后引流量为(710.3±15.5)ml、引流时间为(5.6±1.6)d、住院时间为(11.6±2.3)d;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均具有显著优势,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5.1%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5.6%,P<0.05。结论对于结核脓胸患者,采用电视胸腔镜脓胸廓清术治疗,能够取得理想的疗效,显著改善患者肺功能;并且手术效果更好,不良反应更少,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标签: 电视胸腔镜脓胸廓清术 结核性脓胸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牵引推拿治疗胸廓出口综合征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8月-2018年8月我院胸廓出口综合征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单独推拿治疗组(单独治疗组,30例),一组牵引联合推拿治疗组(联合治疗组,30例),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的优良率83.3%(25/30)显著高于单独治疗组63.3%(19/30)(P<0.05)。结论牵引联合推拿治疗胸廓出口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较单独推拿治疗显著。

  • 标签: 牵引 推拿 胸廓出口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 64 排螺旋 CT 对胸廓骨折的诊断价值。 方法:选出我院骨科 2018 年 8 月到 2019 年 8 月诊治的 80 例 胸廓骨折 患者,随机纳入 A 组与 B 组,每组各 40 例, A 组应用 X 线摄片诊断, B 组应用 64 排螺旋 CT 诊断,对比其诊断结果。 结果: A 组检出胸骨骨折 4 例,胸骨柄骨折 1 例,肩胛骨骨折 3 例,肋骨骨折 13 例,胸腰椎骨骨折 4 例,准确率为 62.5% ( 25/40 ); B 组检出胸骨骨折 7 例,胸骨柄骨折 2 例,肩胛骨骨折 4 例,肋骨骨折 16 例,胸腰椎骨骨折 6 例,准确率为 87.5% ( 35/40 ); B 组诊断结果的准确率明显高于 A 组, P<0.05 。 结论: 64 排螺旋 CT 对胸廓骨折的诊断价值高,值得临床推行。

  • 标签: 64 排螺旋 CT 胸廓骨折 诊断价值
  • 作者:
  • 学科:
  • 创建时间:2019-10-29
  • 机构:我们中国人难有隐私权,也不提倡个人空间,这已众所周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耳鼻喉科高危患者窒息的原因,提出前瞻护理干预。方法选取45例窒息高危患者,25例常规护理,20例患者采取前瞻护理措施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预防窒息措施的落实情况。结果前瞻护理后窒息高危患者护理措施落实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对窒息高危人群给予前瞻护理措施,可明显提高预防因进食不当造成患者窒息的效果,保证患者的安全。

  • 标签: 耳鼻喉科患者 进食 窒息 前瞻性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