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使用CT对肺结核空洞以及肺癌空洞进行鉴别的价值。方法随机抽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肺癌空洞患者和肺结核空洞患者各20例,分别作为A组和B组,患者就诊时间在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之间,回顾分析其CT诊断结果。结果A组患者影像结果显示厚壁空洞、毛刺以及分叶,还有壁结节以及胸膜凹陷为其特点,B组患者CT影像诊断结果显示特点为钙化以及厚壁空洞,还有卫星灶,两组患者上述特点差异经对比显示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对于肺结核空洞以及肺癌空洞,使用CT诊断能够看出其不同的影像学特点,所以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肺结核空洞 肺癌空洞 CT 诊断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使用 CT对肺结核空洞以及肺癌空洞进行鉴别的价值。方法:随机抽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肺癌空洞患者和肺结核空洞患者各 20例,分别作为 A组和 B组,患者就诊时间在 2016年 6月至 2018年 6月之间,回顾分析其 CT诊断结果。结果: A组患者影像结果显示厚壁空洞、毛刺以及分叶,还有壁结节以及胸膜凹陷为其特点, B组患者 CT影像诊断结果显示特点为钙化以及厚壁空洞,还有卫星灶,两组患者上述特点差异经对比显示 P

  • 标签: 肺结核空洞 肺癌空洞 CT 诊断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检查在肺结核空洞肺癌空洞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在2018年1月到2019年5月选取我院接受诊治的肺部空洞患者80例作为案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患者最终通过病理学检查确诊为肺结核或肺癌空洞患者,临床CT检查资料完整。按照疾病的类型将所选的80例患者划分为实验组与研究组。所有患者均接受CT检查,观察指标涉及到空洞的一般情况、特征以及邻近组织结构的改变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中叶、舌叶患者患者均明显超过研究组,研究组下叶患者数量、洞壁厚度超过3mm以及洞壁厚度明显超过实验组,数据差异较大,对比结果有意义(P<0.05);实验组除壁钙化特点发生率明显高于研究组,其他病理表现均显著低于出研究组,各项数据差异均显著,对比结果有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检查在肺结核空洞肺癌空洞的诊断作用突出,可以借助对空洞情况的检查以及特点的判断实现具体疾病类型的鉴别,提高诊断综合效益,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多层螺旋CT 肺结核空洞 肺癌空洞 诊断 鉴别 作用
  • 简介:Chiari畸形(Chiarimalformation,CM)是一种先天性颅颈交界区畸形,基于解剖学异常分为Ⅰ~Ⅳ,临床以Ⅰ较多见,普通人群发病率在0.5%~3.5%,其中30%~70%合并脊髓空洞症(syringomyelia,SM)。本文就CM-Ⅰ合并SM诊疗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CHIARI畸形 脊髓空洞症 显微手术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空洞肺结核联合肺结 核丸治疗的临床回顾性分析。 方法: 70 例空洞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 35 例。对照组采用传统 2HRZE/4HRE 治疗方案,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肺结核丸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第 2 、 6 个月末空洞变化情况。 结果:治疗第 2 个月末,实验组空洞闭合率 17.14% ( 6/35 )高于对照组的 2.86% ( 1/35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第 6 个月末,实验组空洞闭合率 80.00% ( 28/35 )高于对照组的 51.43% ( 18/3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在常规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药肺结核丸治疗空洞肺结核,有助于肺结核患者空洞的缩小及闭合, 疗效显著, 可在临床应用。

  • 标签: 空洞型肺结核 联合肺结核丸 治疗效果 回顾 性临床分析
  • 简介:T1WI像上呈等信号的肺癌肿块18例,肺癌肿块的信号改变以T1WI像上等信号,其中11例T1WI像、T2WI像信号均高于瘤体

  • 标签: 中央型 型肺癌 肺癌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晚期中央肺癌患者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2月到2019年6月在我院确诊为中央肺合并咯血行介入治疗的10例患者研究对象,均行支气管动脉化疗灌注(Seldinger法)术和栓塞术。结果7例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缓解,2例患者的部分临床症状缓解,1例患者的症状无缓解,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0%。结论经皮支气管动脉化疗灌注术和栓塞术可有效控制癌细胞的生长和转移,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提高晚期中央肺癌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值得在临床上借鉴并加以推广。

  • 标签: 晚期 中央型肺癌 介入治疗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就肺炎肺癌的CT诊断以及鉴别价值进行了探究。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肺炎肺癌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后就所有患者的临床CT诊断结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60例肺炎肺癌患者经CT诊断后,发现肿瘤大小面积在2.1~11.5cm2,肺周边部49例,肺门部13例。结论经CT诊断能够对肺炎肺癌患者起到良好的诊断效果,对于患者的后续治疗跟预后也有着积极的意义,因此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应用跟推广。

  • 标签: 肺炎型肺癌 CT诊断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隧道混凝土施工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裂缝,混凝土裂缝的出现,将严重影响着结构的使用功能及寿命,结构裂缝的处理,一直以来都是比较棘手的技术问题,,本文以喀喇昆仑堰塞湖改线段隧道内衬裂缝处理为背景,在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隧道洞身衬砌混凝土的开裂病害较多,对注胶加固裂缝处理方案进行简要阐述。

  • 标签: 隧道 混凝土衬砌裂缝 处理
  • 简介:摘要当前隧道衬砌施工均采用整体模板台车进行二次衬砌现浇混凝土施工,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拱顶产生大量的空洞质量缺陷,对隧道运营造成潜在安全威胁,企业在交付运营前或通车后需花费巨额成本进行整治,目前隧道二次衬砌浇筑过程中拱顶空洞按照《铁路隧道二次衬砌预防拱顶空洞实施意见》埋设径向排气管和挡头板流出浆液进行判识。但在实施的过程中由于现场埋设径向排气管安装较困难、管道经常堵塞、弯折、管道与防水板不密贴和工人责任心不强等原因造成安装的质量不高,不能较好判断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是否存在空洞,且整个过程处于判识状态不能直观体现。因此,亟需设计一种操作方便、直观的报警方法。

  • 标签: 隧道 衬砌 防空洞 方法
  • 简介:摘要 :高速铁路线路组成总体可分为路桥隧三大部分,其中隧道工程由于其结构特点和施工工艺,其结构可靠性对列车通行安全至关重要。本文着眼于高速铁路隧道运营安全,浅谈隧道工程拱顶结构空洞缺陷整治,为高速铁路隧道工程缺陷整治提供技术支持性参考。

  • 标签: 高速铁路 隧道 拱顶缺陷 整治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CT和MRI在纵膈肺癌中的诊断价值比较。方法抽选我院50例纵膈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数字分组法进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CT诊断,为观察组采取MRI诊断,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效果。结果CT和MRI的诊断准确率高。但CT和MRI两种诊断灵敏度无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利用CT和MRI对纵膈肺癌患者进行诊断,都具有较高的灵敏度,诊断准确率高。

  • 标签: CT MRI 纵隔型肺癌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肺癌患者实施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价值及与肺癌病理分关系影响。方法纳入本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接收的肺癌患者(n=100)作为研究对象,同期选择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均实施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200例受检者检测结果、不同病理分阳性率评估。结果检测结果实验组检测结果高于对照组(P<0.05)。NSE指标可提高小细胞癌阳性检出率,CYFRA21-1指标可提高鳞癌、腺癌阳性检出率。结论肺癌患者实施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价值显著,值得借鉴。

  • 标签: 肿瘤标志物 肺癌 病理分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部不同的病理基础空洞的CT表现及鉴别。方法收集我院病案室伴有肺部空洞的肺脓肿、肺结核和肺癌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分为肺脓肿组、肺结核组和肺癌组,每组50例。主要观察空洞特征、位置、测量数据。结果肺脓肿组、肺结核组和肺癌空洞内壁、内容物及外壁的CT特征差异显著(P<0.05);肺脓肿组、肺结核组和肺癌组偏心空洞发生率分别为2%、28%、88%,差异显著(P<0.05);肺脓肿组、肺结核组和肺癌空洞壁CT强化值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肺脓肿、肺结核和肺癌空洞的CT表现明显不同,通过分析空洞特征、位置及测量数据有助于区分疾病病理类型。

  • 标签: 肺部空洞 CT 病理类型 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部不同的病理基础空洞的CT表现及鉴别。方法收集我院病案室伴有肺部空洞的肺脓肿、肺结核和肺癌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分为肺脓肿组、肺结核组和肺癌组,每组50例。主要观察空洞特征、位置、测量数据。结果肺脓肿组、肺结核组和肺癌空洞内壁、内容物及外壁的CT特征差异显著(P<0.05);肺脓肿组、肺结核组和肺癌组偏心空洞发生率分别为2%、28%、88%,差异显著(P<0.05);肺脓肿组、肺结核组和肺癌空洞壁CT强化值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肺脓肿、肺结核和肺癌空洞的CT表现明显不同,通过分析空洞特征、位置及测量数据有助于区分疾病病理类型。

  • 标签: 肺部空洞 CT 病理类型 鉴别
  • 简介:目的探讨肺炎肺癌的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影像特征及其与病理类型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46例肺炎肺癌患者和100例局灶性机化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两组患者均接受MSCT检查,比较肺炎肺癌与局灶性机化性肺炎的影像特征,以及不同病理类型肺炎肺癌的影像特征。结果肺炎肺癌患者空泡或蜂窝状改变、磨玻璃影、细支气管充气征和血管集束征的比例均高于局灶性机化性肺炎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胸腔积液的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46例肺炎肺癌患者中,腺癌、鳞癌、细支气管肺泡癌和小细胞癌的MSCT影像特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肺癌与局灶性机化性肺炎的MSCT影像特征存在差异,但不同病理类型的肺炎肺癌患者的影像特征无明显差异,临床诊断中仍需结合病理活检确诊。

  • 标签: 肺炎型肺癌 局灶性肺炎 多层螺旋CT 病理类型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在纵膈肺癌患者中 MRI和 CT的表现与诊断效果。方法:此次抽取 2018年 6月 -2019年 6月在我院医治的纵膈肺癌患者( 43例)进行研究,本次患者均做 MRI诊断与 CT诊断,总结诊断结果、病理学检查和手术结果、临床表现。结果:患者的 MRI诊断阳性率同 CT诊断的阳性率相同,差异不显著, P> 0.05。病理类型: 11例患者是腺癌、 10例患者是小细胞癌、 22例患者是鳞癌;发病部位: 2例患者是左肺下叶、 12例患者是左肺上叶、 14例患者是右肺下叶、 15例患者是左肺上叶;类型: 27例患者是中央、 16例患者是周围。患者的 CT表现:肺门可见呈结节状,肿瘤的外缘呈毛刺、分叶状,且边缘不规则,纵膈淋巴结肿大,丙班肺不张和阻塞性肺炎;患者的 MRI表现:除 CT表现之外,还可清晰观察到肿瘤累及胸壁、胸膜以及胸椎。结论:在纵膈肺癌患者中, MRI和 CT的诊断效果一致,但两种诊断方法的表现不一致,如有必要可联合对患者进行诊断。

  • 标签: MRI诊断 CT诊断 纵膈型肺癌 诊断效果 临床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治疗脾虚湿阻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方法于本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接收的脾虚湿阻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选取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放疗、化疗、靶向及支持、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中医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并观察治疗后生存质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12个月时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且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脾虚湿阻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中医治疗效果确切。

  • 标签: 中医 脾虚湿阻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