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热压伤致小儿手指再植的手术方法和适应证。方法自2014年12月至2019年11月,对热压伤所致4例9指小儿手指采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再植。清创后采用克氏针行指骨纵行固定,修复指屈、伸肌腱,吻合两侧指动脉及伴随神经,并吻合指掌侧静脉或取静脉移植重建指背静脉,指背热压伤皮肤予暂时保留或一期皮瓣覆盖指背创面。结果术后1例小指发生静脉危象,拆除部分伤口缝线,侧切放血成功存活,余指体均完全存活。术后随访0.5~1.0年,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综合评定手功能:优2例,良1例,可1例。结论热压伤所致小儿手指,只要指体完整,术中综合判断皮肤、血管、骨损伤的程度,通过吻合指动脉及指掌侧静脉,或取静脉行指背静脉移植,局部带蒂皮瓣覆盖创面再植术后效果满意。

  • 标签: 儿童 再植术 热压伤 断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部多指再植的治疗思路及手术技巧,总结再植经验。方法2013年6月-2019年1月,共成功再植53例150指,显微镜下再植指体标记可用血管、神经,并初期清创后4℃保存,按第1~5指顺序再植。采用顺行法(114指)或逆行法(36指)对血管、神经、肌腱、骨进行精准修复,123指再植断指血管修整端直接进行缝合;15指采用同侧腕前小静脉移植桥接;12指取腕前游离静脉皮瓣桥接。其中14指应用血管吻合器吻合血管。术后定期随访。结果13指术后发生血管危象,8指抗痉挛治疗后缓解,4指手术探查后成活,1指坏死。随访8~21个月,再植149指全部成活,1指坏死。术后对149指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感觉恢复、血运、外观、恢复工作按等级进行评价,优118指,良23指,可8指,优良率94.6%。结论手术前严格判断指再植条件,不拘泥于单纯一种再植方法,高效修复各组织结构,合理规划再植顺序与方法,是提高再植手术效率与修复质量的关键。

  • 标签: 断指再植 多指离断 吻合器 静脉移植 静脉皮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修复大鱼际肌的掌骨平面拇指再植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4年12月至2018年3月,对9例急诊伴有大鱼际肌损伤的掌骨平面拇指患者实施再植。结果9例掌骨平面断指均Ⅰ期存活,其中3例出现肌腱粘连,术后3个月予肌腱松解术。术后随访3~15个月,平均10个月。再植指没有旋转、成角畸形,大鱼际肌饱满;8例拇对掌功能:拇指指间关节掌侧纹到第三掌骨远侧掌横纹之间最大距离为5~8 cm。5例再植指总主动活动度大于健侧75%,4例再植指总主动活动度大于健侧50%;7例再植指指体皮肤色泽、温度正常,张力适中,毛细血管反应灵敏,2例色泽稍差,温度略低,怕冷;指腹两点分辨觉7~9 mm,感觉恢复至S3~S3+。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断指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再植拇指功能:优5例,良3例,可1例。结论伴有大鱼际肌损伤的第一掌骨平面拇指伤进行再植,存活后外观和功能良好。在患者全身情况允许、断指体完整的前提下,熟悉拇指解剖及变异,术前充分评估受伤情况,可提高掌骨平面拇指再植的临床疗效。

  • 标签: 拇指 再植术 大鱼际肌损伤 掌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阴茎的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阴茎患者的诊治过程及预后,并结合相关文献讨论。结果通过显微外科阴茎再植,阴茎解剖形态和功能得到恢复,术后12个月随访暂无尿道狭窄、勃起功能障碍及其他并发症。结论显微外科阴茎再植术能有效减少一些并发症的发生,应该成为阴茎再植术的首选。

  • 标签: 阴茎 创伤和损伤 外科手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10指完全同时再植与再造的修复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2019年2月23日,我们对1例双手10指完全、左拇指末节毁损的患者进行断指再植,同时左拇指末节急诊再造。右拇指末节因严重挫伤再植后坏死,术后3周亚急诊行再造术。术后积极功能训练并随访,对治疗经过及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双手8指再植、两拇指再造均获得成功,外形、功能恢复良好,随访时间为8个月,按断指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均达到优。结论10指完全再植同时急诊、亚急诊行拇指再造,最大限度保留了拇指完整结构和功能,减少手术次数,缩短了病程。

  • 标签: 再植术 显微外科手术 10指离断 再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管移植在有动脉缺损的指尖再植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自2016年12月至2017年10月,采用腕部静脉血管移植桥接指尖再植时动脉缺损25例25指,无静脉可供吻合的再植指体行侧切口或甲床放血,出院后对再植指体恢复情况每1~3个月门诊随访一次。再植指体功能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进行评分。结果25指中24指顺利成活,成活率96%,早期1例1指术后反复动脉痉挛,第3天坏死。随访8~20个月,平均15个月,患者对再植指体外形、功能较满意,指端感觉S3~S4级,部分患者2-PD达4~11 mm。末次随访时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优20例,良4例,优良率100%。结论采用腕部静脉血管移植治疗伴有动脉缺损的指尖再植可以不短缩指骨,有利于术后外观、功能恢复,是再植伴有动脉缺损的指尖的理想方法。

  • 标签: 指尖离断 血管移植 再植 显微外科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断指再植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对于再植成活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医院中手指伤患者,时间年限2019.1-2020.1,抽取符合条件患者28例,分组模式:数字法,一组命名为研究组(例数:14)、一组命名为一般组(例数:14),研究组:护理干预、一般组:常规护理,干预效果反馈:断指再植成活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断指再植成活率为92.86%,比一般组成活率更高,P<0.05。结论:在手指伤患者中应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断指再植成活率。

  • 标签: 护理干预 再植成活率 手指离断伤 影响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多指再植术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6年12月至2018年6月以我们收治的多指再植患者90例(232指)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双盲法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实验组实行加速康复护理,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分析两组再植指栓塞坏死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44%,低于对照组的1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78%,高于对照组的8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指再植术后采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方案对患者进行干预,可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促进病情恢复,提高预后效果,改善临床护理质量。

  • 标签: 再植术 手术后并发症 加速康复外科 护理
  • 简介:摘要2019年12月,对1例1.5岁幼儿热压伤3指(示、中指中节,环指指尖)完全患者,在全身麻醉下进行断指再植,手术顺利,术后3指再植均成活。术后2个月复查,患指恢复接近正常。

  • 标签: 断指再植 幼儿 热压伤 显微技术
  • 简介:摘要联合肝脏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术(ALPPS)存在着许多技术上的变异和改良,其主要目的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同时可使预留残肝代偿增大更快速和功能更强健。在临床实践中,不同研究者对ALPPS中肝脏技术上的变异及其相关的临床结果进行了相应的研究探讨,如部分肝脏、门静脉结扎术辅助射频肝分割术、腹腔镜微波消融和门静脉结扎分期肝切除术、联合肝止血带和门静脉结扎分期肝切除术、续贯联合肝止血带和门静脉结扎分期肝切除术、前入路的原位肝实质段联合门静脉栓塞二期肝切除术、门静脉栓塞代替肝脏实质等。

  • 标签: 肝肿瘤 肝切除术 肝脏离断 门静脉结扎 预留残肝
  • 简介:摘要报道1例对4岁儿童右示指末节两截完全体两截断面挫伤严重,按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防护需要进行核酸检查和排除诊断后,在严格的防护措施下,进行断指再植术,术后随访2周,再植指体成活良好。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儿童 断指再植 显微外科技术
  • 简介:摘要:手指末节患者治疗过程中,可以使用再植手术治疗,能帮助患者恢复手指功能。但是在手术过程中为了促使患者提高治疗效果,需要根据不同类型患者采用不同再植手术,以此来提高治疗效果。以此,本组对手指末节断指体再植及创面临床处理方法分析,以期对手指再植术患者提高治疗效果有一点帮助作用。

  • 标签: 创面 再植 手指末节离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指末节I型组织块断无静脉吻合再植手术治疗过程及临床效果。方法2017年2月至2019年10月,共收治手指末节组织块15例,其中男9例,女6例,全部为末节甲根平面以远的I型,切割伤3例,挤压伤4例,电锯伤6例,剪切伤2例;伤指指别:拇指1例,示指4例,中指7例,环指3例,其中合并相邻指体皮肤撕脱3例,末节开放骨折及甲床损伤4例;组织块大小为1.0 cm×0.7 cm×0.5 cm~1.8 cm×2.0 cm×0.8 cm,组织块相对完整,近端指体创面经清创后缺损不大。均行急诊原位再植术,因无静脉可吻合,单纯只吻合1~2条细小指掌侧固有动脉,7例合并伤同时一期急诊修复。术后患肢石膏托固定制动、保温,给予抗感染、抗凝、抗痉挛等药物治疗,密切观察再植组织块色泽、张力等血运情况。术后15例全部通过电话、微信传输图片及门诊随访,观察再植组织块成活情况、手指外形、功能评定、感觉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结果15例15指组织块,其中13例顺利成活,2例术后出现静脉危象,经换药拆线减压后成活。术后随访3~24个月,患指均成活,指尖圆润,骨折愈合良好,指甲生长良好,外形、功能与健侧相似,TPD为4~6 mm,DIP屈、伸活动良好。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对拇、手指断指再植术后功能评定标准:优12例,良3例。结论甲根平面以远离组织块短小,再植后自身毛细血管网及静脉回流建立快,只要有可供吻合的指掌侧固有动脉,即可进行再植,成活率高,能在很大程度上恢复手指外观和功能。

  • 标签: 手指末节 再植术 组织块离断 静脉吻合 显微外科手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应用手掌皮下口袋包埋法治疗儿童手指末节伤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2月-2018年12月,共收治儿童手指末节尖端到远节指骨间关节平面完全19例21指,其中切割伤4例5指,套脱伤3例4指,挤压伤6例6指,碾压伤6例6指,均无法行吻合血管的断指再植。受伤至手术时间为3~12 h,平均5 h。采用手掌皮下口袋包埋方法:先拔甲、去表皮、骨折克氏针内固定、断指体原位回植缝合,然后将断指体包埋在患指侧手掌大鱼际皮下口袋中;术后2~3周,将患指从皮下口袋中取出,确定血运可靠后4-0丝线缝合供区切口,患指用凡士林纱布包裹保湿2周(有利于指尖上皮化)。通过定期电话通知门诊复诊21指。结果本组术后随访时间为3~36(平均14)个月,患指完全成活19指(90.4%),部分坏死1指(4.8%),完全坏死1指(4.8%)。掌指关节(MP)、近侧指骨间关节(PIP)、远侧指骨间关节(DIP)的平均关节运动度分别为(83.4±3.7)°、(97.1±2.7)°和(81.8±1.7)°。术后完全成活患指的外观、感觉及功能恢复良好。结论手掌皮下口袋包埋法是治疗儿童末节手指的一种有效方法,操作简单,创伤小,总体疗效满意。

  • 标签: 断指再植 口袋皮下包埋法 儿童 原位回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外伤性睫状体连续缝纫式缝合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对13例(13眼)外伤性睫状体合并眼内其他闭合性损伤者,行晶状体、玻璃体切除同时采用内路法连续缝纫式缝合复位的睫状体,并对其疗效,手术优点及有关注意事项进行分析。结果:术后随访期间经超声生物显微镜及前房角镜检查,所有术眼睫状体复位良好。B超及眼底镜检查无视网膜脱离。除2眼术后2~3 d有一过性高眼压外,所有术眼随访期间眼压均正常,最佳矫正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无其他术中及术后相关并发症。结论:睫状体内路法连续缝纫式复位术创伤小,手术效果佳,可与虹膜、晶状体、玻璃体等手术同期进行。

  • 标签: 睫状体 离断 复位术 连续缝纫式 内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