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中实时神经探测与常规暴露的手术效果,进一步降低并发的发生率;方法选择医院肿瘤科在2017年1月~2018年3月收治的137例甲状腺手术病人作为观察对象,其中将在甲状腺手术中实施实时神经探测的8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52例采取常规暴露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的手术时间、RLN损伤率及出血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暂时性RLN损伤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而永久性RLN损伤率及及出血量虽然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对照组发生死亡病例1例;结论术中RLN监测在甲状腺手术中使RLN显露更加容易、确切,可帮助术者更好地辨认显露RLN,降低RLN损伤发生率及出血量,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甲状腺手术 实时神经探测临床效果
  • 简介:注射美容是指应用经皮注射的方法,把特定的注射物注射到目标位置以达到年轻化、美丽化效果的一种医学美容手段。注射美容最常用的两类制剂是A型肉毒毒素和透明质酸类填充剂。A型肉毒毒素用于额前、眼周、口周和颈部区域的除皱,以及面部形态不对称和面肌抽搐的治疗;透明质酸类填充剂用于矫正皱纹和凹陷、美化面部器官及调整面部轮廓。虽然已有的报道显示两类制剂在注射美容方面的应用是安全、有效的,但不可忽视对其使用后并发防治

  • 标签: 注射美容 A型肉毒毒素 透明质酸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痛人流术后并发,并提出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至我院妇产科进行无痛人流术的患者共180人,对术后各种并发进行有针对性防治措施。结果无痛人流术后并发较多,但经过相应对症处理,并发得到有效控制。结论对人流术并发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痛苦,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无痛人流 并发症 防治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介入护理对脑血管介入治疗效果及并发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7月~2018年4月接诊的66例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抽签法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n=33)与参照组(n=33),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同时给予介入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并发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低于研究组患者,而并发总发生率则高于研究组患者,组间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意义。结论对脑血管疾病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的介入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发生率,利于患者接受进一步的治疗与康复。

  • 标签: 介入护理 脑血管 介入治疗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肝癌患者在采取介入治疗的同时合并中医药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相关表现。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200例,将其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均进行了介入治疗,观察组在介入治疗基础上,又辅以中药治疗,对比分析两种治疗手段的临床效果以及患者的相关表现。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较好,组间对比χ2=4.3290,P<0.05;在其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较之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不良反应较少,且其发生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结论在肝癌患者的临床治疗上,介入治疗一直是经常采取的治疗方法,而在介入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药治疗,能够针对患者的症状进行改善,消除患者因疾病和治疗副作用带来的痛苦,从而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质量和生活质量,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肝癌 中药 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心脏介入治疗术后护理及并发的预防。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7月~2017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8例心脏介入治疗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并发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心功能复常时间及住院时间都比对照组时间短,p<0.05,差异具有统计意义。结论心脏介入治疗术后对患者实行全面的综合护理,可以减少患者并发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心脏介入治疗 护理 并发症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外科疾病引起低钠血症并发。方法调查192例神经外科术后低钠血症患者一般情况和临床特征,并与住院期间546例钠代谢正常患者进行比较。结果低钠血症组的平均年龄、颅脑外伤、鞍区肿瘤、住院合并数目、住院期间死亡例数、平均住院天数和出院时ADL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外科术后低钠血症患者有较多的合并,病死率高,住院时间长,预后较差。

  • 标签: 神经外科 低钠血症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对儿科放射中辐射防护进行研究,探讨辐射防护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018年收治的60例进行放射检查的儿童。运用放射实践的正当化和防护的最优化原则在儿童放射检查中采取相应措施。结果射野外的入射体表剂量(ESD)只相当于射野内平均剂量的0.8-2.8%,因此严格控制照射野对于减少儿童的照射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射野内用0.5mmPb铅橡胶防护后,其受照剂量降低了94%-98%,通过减小射野,对射野内的非受检部位进行适当屏蔽,既十分必要且效果显著。结论儿童对X射线照射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更多的潜在危害,必须加强放射检查中对儿童的辐射防护。

  • 标签: 儿童 放射学 辐射防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髋臼骨折手术治疗的并发防治。方法选取我院髋臼骨折患者66例,分为治疗前和治疗后各33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术后并发发生率。结果患者经治疗后,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得以改善,与治疗前相比,患者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异位骨化、创伤性关节炎以及腓深神经损伤的术后并发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具有统计意义。结论临床上对髋臼骨折患者应该结合其自身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采取防治措施,显著降低相应并发的发生,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髋臼骨折 并发症 防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血管介入术后血管并发的护理对策。方法于2014年3月至2017年12月选择接受介入术治疗的心血管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常规组采取传统护理措施,实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实行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心血管介入术后血管并发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血管并发、低血压、拔管综合征、排尿困难、心律失常数据显著优于常规组,数据差异显著,具备统计意义(P<0.05)。结论针对心血管介入术治疗后相关并发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的预防和减少并发的发生情况,提高患者心血管介入术后生存质量,值得推广普及。

  • 标签: 心血管介入术 血管并发症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即冠心病,发病原因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或者功能性改变,致使血管阻塞而引起心肌坏死。1979年WHO将之分为五型无症状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肌病;猝死;近年来根据发病特点及治疗原则分为两大类1、慢性冠脉病也称慢性心肌缺血综合征,包括稳定型心绞痛、缺血性心肌病和隐匿性冠心病等;2、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冠心病猝死。冠心病的治疗目的是防止患者出现心肌梗死及缓解患者心绞痛的症状,目前多采用药物治疗、介入治疗(PCI)和心外科搭桥手术治疗方法。在上个世纪70年代以前,多采取药物治疗,常作为一种基本的治疗手段终生维持。药物治疗虽然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对某些病人无效,不能够改善病人的心肌缺血状况。心外科搭桥手术虽然疗效显著,但对人体创伤大。冠心病介入治疗是指经皮穿刺周围动脉,向心脏方向送入球囊导管和支架至冠状动脉,对堵塞血管进行疏通的治疗技术。介入治疗创伤小,不需要外科手术,恢复时间短,风险小且疗效满意。

  • 标签: 冠心病 介入治疗 护理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介入手术血管并发的护理方法。方法将2016年5月4日-2018年3月9日期间我院收治的98例行介入手术的冠心病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49例,采用针对血管病发作的护理策略,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88%,其中痊愈29例、有效17例、无效3例;对照组总有效率63.26%,其中痊愈10例、有效21例、无效18例,组间比较具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中,3例(6.12%)穿刺点渗血;对照组中,穿刺点渗血7例、急性血管闭塞1例、拔管综合征8例、假性动脉瘤2例、动静脉瘘1例,并发发生率38.78%(P<0.05)。结论在行介入诊疗术的冠心病患者中,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对临床治疗起到有效的辅助作用,从而巩固疗效,促进术后恢复,值得推广。

  • 标签: 冠心病 介入诊疗术 血管并发症 护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研究的是腹腔镜妇科手术并发的特点及防治方式。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接受的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200例,在此基础上总结了腹腔镜妇科手术并发的特点,提出了几点防治方式。结果200例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中,有10例患者出现了术后并发,其中,切口位置肿胀和切口出血患者有3例,会阴部出现气肿患者有2例,手术位置皮肤出现淤血患者有3例,手术伤口愈合不完善患者有2例。结论护理人员需要结合腹腔镜妇科手术并发的特点,建立完善的并发防范机制,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方式,以此来降低腹腔镜妇科手术并发的发生概率。

  • 标签: 腹腔镜妇科手术 术并发症 特点 防治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以风湿免疫疾病肺部并发为对象,分析预防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明确患有风湿免疫疾病患者120例为对象,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再次基础上采取针对性预防治疗。结果阶段性治疗后,观察组无肺部并发患者出现,对照组中6例患者出现肺部并发。2组对比,观察组患者肺部并发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临床风湿免疫疾病治疗时,加强肺部并发针对性预防治疗,可以有效缓解风湿免疫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肺部并发发生概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风湿免疫 疾病中 并发症 预防治疗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阿司匹林防治长期卧床患者肺栓塞并发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根据硬币分组的形式将50例长期卧床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与对照组另一组为实验组,在此研究中患者收治时间均为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分别给予常规防治方法及服用阿司匹林进行防治,采用不同方法进行防治后对两组患者肺栓塞大胜率及各血液流变进行比较。结果①实验组患者肺栓塞发生率为8.0%,对照组患者肺栓塞发生率为32.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②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各血液流变指标没有不同,差异部显著(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各血液流变指标差异显著(P<0.05)。结论长期卧床患者在常规防治的基础上服用阿司匹林有效了降低了肺栓塞并发的发生机率,保证了患者的生命安全,利于患者预后,值得推广。

  • 标签: 阿司匹林 长期卧床 肺栓塞 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耳鼻喉科鼻内镜患者术后并发的临床防治护理体会。方法对我院耳鼻喉科鼻内镜手术患者的临床治疗和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经验及护理对策。结果患者术后并发包括出血、眼部并发、颅内并发及鼻腔粘连,护理人员通过早期预防和进行回力,避免患者发生不良结局。结论早期评估和识别相应风险因素,能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的发生,提高护理安全质量。

  • 标签: 鼻内镜手术 并发症 预防 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