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7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魏李梅,姚敏蓉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1-17
  • 出处:《中国结合医学》2022年第3期
  • 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三明市第一医院产科,福建三明365000
  • 简介:目的:分析护硬膜外分娩镇痛与发热的关系。方法:在医院内选择900例分娩产妇,同时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镇痛组与对照组,其中镇痛组450例,对照组450例。2组孕妇年龄、孕周、阴道检查次数、破膜时间均无统计学意义。结果:镇痛组的患者在产时发热情况的发生率要高于对照组的病人,身体恢复情况也较为良好。(P>0.05)结论:镇痛组的总产程长于对照组,硬膜外分娩镇痛与发热具有直接关系,可以减轻产妇在产后出现的疼痛现象,可以在产科临床当中推广并应用。

  • 标签: 分娩镇痛;硬膜外;发热;人工破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硬膜外腔注射不同种类糖皮质激素复合液对大白兔硬膜外腔粘连的病理学变化。方法 将健康成年大白兔30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10)、地塞米松组(n=10)和曲安奈德组(n=10)。手法切开硬膜外置管,正常对照组经硬膜外导管注射生理盐水0.2ml/kg,地塞米松组与曲安奈德组分别经硬膜外导管注射0.50mg/kg地塞米松+2.50mg/kg利多卡因混合液与0.50mg/kg曲安奈德+2.50mg/kg利多卡因混合液,每周1次,持续3周。治疗21天后,取L2-3节段组织,行HE染色观察各组硬膜及神经组织情况。结果 经HE染色后,正常模型组硬膜外腔及神经根有极少量炎性细胞,肉眼未见组织瘢痕增生;地塞米松组硬膜外组织可见炎性渗出,肉眼仍未见组织瘢痕增生;曲安奈德组硬膜外组织可见部分中性粒细胞浸润,量较少,胞质内偶见少量空泡;肉眼仍未见组织瘢痕增生及组织粘连情况。结论 多次连续硬膜外注射颗粒型激素曲安奈德、水溶性激素地塞米松,硬膜外组织病理学可见炎性渗出、中性粒细胞浸润,可能为多次有创穿刺引起。而神经根及硬膜未见粘连及其他器质性变化,此方法用于临床治疗应该是安全的,本研究意在为临床治疗提供病理学依据。

  • 标签: 糖皮质激素 硬膜外腔 神经根 粘连 病理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硬膜外分娩镇痛是否对降低剖宫产率具有积极的影响。方法:选择连续入院的满足研究条件的产妇,将其随机分为硬膜外分娩镇痛组和对照组。记录了以下指标:VAS评分(镇痛效果)、产程时间、胎儿体质量、出血量以及Apgar评分(评估新生儿健康状况)。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并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硬膜外分娩镇痛组的VAS评分明显降低(P < 0.05),表明镇痛效果显著。此外,在硬膜外分娩镇痛组中,产程时间缩短(P < 0.05),胎儿体质量、出血量、Apgar评分方面并未发现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硬膜外分娩镇痛可有效降低剖宫产率,改善产程进展,不会对分娩结局产生影响。推荐使用硬膜外分娩镇痛技术,以减少不必要的剖宫产和提高母婴健康水平。

  • 标签: 硬膜外分娩镇痛 产程 分娩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硬膜外麻醉在产科镇痛分娩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我院2020年06月-2022年06月于产科收治的的足月妊娠产妇66例纳入本次研究对象,利用数字抽签法分成实验组与参比组,各33例。实验组运用硬膜外麻醉,参比组运用传统分娩方式。观察两组各个时间段的疼痛程度、自然分娩率与平均产程时间。结果:实验组麻醉后各个时间段疼痛程度均短于参比组,(P<0.05)组间差异明显。实验组自然分娩率与平均产程时间均明显优于参比组,(P<0.05)组间差异明显。结论:硬膜外麻醉在产科分娩镇痛中的应用,可降低产妇疼痛程度,提高自然分娩率,减少产程时间,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硬膜外麻醉 产科 分娩镇痛
  • 简介:【摘要】氢吗啡酮(Hdromorphone,HM)是一种强效阿片类镇痛药物,作为吗啡半合成衍生物,起效快,可通过激动中枢神经系统μ-阿片类受体,发挥镇痛作用,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自2013年在国内上市后,被广泛用于围术期镇痛、分娩镇痛、急慢性疼痛及癌痛治疗等方面。硬膜外镇痛(Epidural analgesia,EDA)是经超声引导将麻醉药物注入因外腔,扩散浸润至相应神经节段以阻滞神经传导通路,可以发挥足够有效的镇痛效果,能够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安全性较高,已经成为常用的镇痛方法。为全面了解HM在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本文对HM在硬膜外镇痛的最新应用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同仁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氢吗啡酮 硬膜外镇痛 临床应用
  • 简介:【病史摘要】选择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孕妇进行研究,研究对象共计150例。随机将孕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孕妇的年龄为25-32岁,平均年龄为(27.13±2.16)岁;对照组孕妇的年龄为24-34岁,平均年龄为(27.32±2.25)岁。对照组孕妇采用常规分娩方式,观察组孕妇采用硬膜外分娩镇痛方式。全部孕妇均符合研究标准,且研究者之间不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硬膜外分娩镇痛 剖宫产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剖宫产手术中腰椎-硬膜外联合麻醉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21年5月—2022年10月本院剖宫产手术产妇中选取研究对象82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术中采取硬膜外麻醉,观察组术中采取腰椎-硬膜外联合麻醉。对临床麻醉指标、新生儿出生质量和不良反应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达到最高阻滞平面的时间在两组中更短,P<0.05。观察组镇痛时间在两组中更长,P<0.05。观察组低血压发生率、牵拉反应发生率在两组中更低,P<0.05。结论:剖宫产手术中腰椎-硬膜外联合麻醉的应用能快速获得良好的麻醉效果,延长镇痛时间,减少不良反应。

  • 标签: []剖宫产手术 腰椎-硬膜外联合麻醉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医针灸结合硬膜外麻醉腹部手术麻醉效果观察。方案:选择于2022年1月~2023年1月期间,在本院进行腹部手术的72例手术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硬膜外麻醉进行手术,观察组患者给予中医针灸联合硬膜外麻醉进行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麻醉效果及术后恢复情况差异。结果:观察两组患者采取不同方式进行干预的麻醉持续时间、苏醒时间差异,经比较,观察组患者的麻醉持续时间、苏醒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患者,此差异具统计价值(P

  • 标签: 中医针灸,硬膜外麻醉,腹部手术,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产科分娩采取硬膜外麻醉镇痛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12月收治的100例自然分娩产妇为研究对象。试验组(50例)实施硬膜外麻醉镇痛,参照组(50例)未采用硬膜外麻醉镇痛,对比镇痛起效时间及效果,产程时间和会阴侧切率的影响。结果 试验组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硬膜外神经阻滞麻醉在无痛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分娩产妇进行研究,选取60例无痛分娩产妇进行对比,按照常规分娩以及硬膜外神经阻滞麻醉无痛分娩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比两组产程时间和分娩出血量以及镇痛效果。结果:在产程和出血量分析中,明显发现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同时在镇痛效果上观察组得到提高,对比结果有差异(P<0.05)。结论:在分娩患者中采用硬膜外神经阻滞麻醉无痛分娩措施,可将其疼痛进行减轻,缩短患者产程的同时,减少患者出血量,值得临床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 标签: 硬膜外神经阻滞麻醉 无痛分娩 产程 出血量
  • 简介:摘要:目的:体会分娩镇痛中硬膜外阻滞(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dural puncture epidural anesthesia DPE)实际应用效果。方法:在我院产科选出60例产妇(分娩时间为2023.1至2023.11),随机分为DPE组(DPE)和传统组(硬膜外镇痛),比较VAS评分(疼痛)、异常反应发生率、满意率、镇痛补充次数和起效时间指标。结果:DPE组和传统组分娩镇痛后异常反应发生率6.66%、26.67%;给药30min后VAS评分(2.28±0.32)分、(3.09±0.46)分;补充次数(1.78±0.38)次、(2.83±0.53)次,起效时间(13.89±1.04)min、(17.98±1.27)min,前者数据略小;镇痛满意率96.67%、73.33%,前者数据略高,组间有对比差异(P<0.05)。结论:分娩镇痛中DPE效果显著,安全高效,值得推荐此法。

  • 标签: 分娩镇痛 硬膜外阻滞 起效时间 异常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产科分娩采取硬膜外麻醉镇痛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12月收治的100例自然分娩产妇为研究对象。试验组(50例)实施硬膜外麻醉镇痛,参照组(50例)未采用硬膜外麻醉镇痛,对比镇痛起效时间及效果,产程时间和会阴侧切率的影响。结果 试验组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产妇第一产程更短,与参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第二产程时间略高于第一产程,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会阴侧切率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产妇镇痛分娩中采用硬膜外麻醉镇痛,镇痛起效迅速且效果更好,初期可使VAS评分显著降低,有助于缓解疼痛,对子宫收缩力的影响极其微弱,降低会阴侧切率,具有显著应用效果,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