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我们归纳、分析、整理近年来的文献资料,简述2型糖尿病患者改变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断和治疗糖尿病性病变提供理论上的依据。

  • 标签: 2型糖尿病 眼表疾病
  • 简介:干眼症是十分常见的疾病,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明确.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基于免疫的炎症反应可能是各种类型干眼症发病的共同机制.泪腺及表面的炎症可导致泪腺及上皮细胞损伤及凋亡、泪液中水样液及黏液的分泌减少,而性激素水平的异常可能是导致此炎症反应发生的重要因素,本文复习了以上热点问题的相关文献作一综述.

  • 标签: 干眼症 眼表改变 发病机制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春季角结膜炎(vernal keratoconjunctivitis,VKC)是一种慢性、双眼反复发作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多发于儿童,其发病与春季明显相关。虽然VKC有明显的季节性倾向,但有报道20%~60%的患者为全年性发生。随着我国科技的进步,医学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虽然VKC的确切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是对于VKC的病理特征、临床特点、诊断等,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 标签: 春季角结膜炎患者 眼表及角膜 形态改变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急性细菌性结膜炎治疗前后的改变情况进行分析。方法 以 2018年 5月 -2019年 12月 50例急性细菌性结膜炎患者为本研究对象,其均接受抗生素滴眼液治疗,对其治疗前后的改变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急性细菌性结膜炎患者经治疗 1周后,其 SIt、 BU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 P<0.05;治疗 2周、 3周、 4周时的 SIt、 BUT水平高于治疗前,且逐渐接近正常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患者治疗 2周、 3周、 4周时的 FL阳性检出例数均明显低于治疗前, P<0.05。结论 急性细菌性结膜炎患者接受治疗前后,其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一定的改变

  • 标签: 急性细菌性结膜炎 眼表改变 治疗
  • 作者: 李炜 何昕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眼科杂志》 2022年第02期
  • 机构:厦门大学医学院 厦门大学眼科研究所 福建省眼科与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 福建省眼再生医学工程研究中心,厦门361102,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厦门361003
  • 简介:摘要将组织及其细胞、细胞外基质等多个层面的复杂成分融合为一个整体,统称为微环境,其稳态对于维持健康发挥关键作用。干的发生往往起始于微环境成分改变,导致稳态失衡。本文基于微环境对干的病理生理过程进行分析,以期有助于临床正确诊断和精准治疗干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眼科疾病的临床诊疗过程中常发生局部药物导致的药源性损伤,由于其临床表现隐秘不易鉴别,易造成误诊误治,导致角膜和结膜严重损伤甚至危害视功能。本文从关注并充分掌握药源性损伤的机制、积极预防以及有效治疗药源性损伤3个方面入手,提出必须合理使用局部药物,才能有效减少或避免药源性损伤,提高眼科疾病的临床诊疗水平。(中华眼科杂志,2021,57:561-563)

  • 标签: 眼损伤 眼药水 药物利用
  • 简介:羊膜移植替代病变基层是重建的一项新技术。新鲜羊膜因带有完整及有活性的上皮层,成为重建的理想生物材料。我院2004年4月-2006年8月采用新鲜羊膜移植治疗角膜病变的病人13例(16),疗效满意。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 标签: 羊膜/移植 眼外科手术/护理
  • 简介:过敏性疾病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人群患病率约20%。虽然多数过敏性疾病不会发生严重的并发症,且临床上多数患者可正确地得到诊断和治疗,但是仍有部分患者未能及时准确诊治,长期使用抗生素和其他非针对性药物,产生了药物的毒副反应,延误了病情,甚至造成不可逆的视力损伤。因此,我们对来我院门诊就诊的患者进行既往病史的收集和相关的检查,并对治疗效果进行追踪观察,以明确目前过敏性疾病患者的诊治现状,进一步提高诊疗水平。

  • 标签: 过敏性眼表疾病 结膜炎 临床特点 分析
  • 简介:摘要由于眼部解剖生理及物理屏障的存在,滴眼液的眼部低生物利用度已成为影响药物治疗效果最大因素。药物递送系统可通过延长药物在的停留时间以及增加药物透角膜能力,实现减少给药次数、维持有效治疗浓度的目的,成为当前眼科改善药物眼部生物利用度的研究热点。本文总结了近十年药物递送系统的发展,主要介绍了纳米结构、环糊精及其衍生物、凝胶、角膜接触镜这些体系作为药物载体的优缺点及进展,认为各类药物递送体系利用各自的特点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药物的眼部生物利用度,但在可实际临床应用前仍存在相应的问题需要解决。

  • 标签: 药物递送系统 生物利用度 眼表
  • 简介:摘要长期暴露于外界光线下,各种光损伤疾病临床常见。以紫外线为主的短波长不可见光可以导致急性光化学角膜炎、翼状胬肉、圆锥角膜等疾病;以蓝光为代表的可见光引起的最常见损伤为干,与电子照明和视频终端使用密切相关。光损伤引起眼组织细胞水肿、新生血管生成以及组织增生等病理改变;主要机制与炎症、凋亡、氧化应激等相关。(国际眼科纵览,2020, 44: 196-201)

  • 标签: 眼表 光损伤 发病机制
  • 简介:上接2018年第2期第75页(5)炎症评分眼红是门诊常见病,多数由干引起。设备可自动分析球结膜及睫状充血并分级。标准化、量化的结膜和睫状体充血等级分析,便于用药疗效观察和治疗隨访。总之,综合分析可进行非侵入式泪膜破裂时间、泪河高度测量,以及睑板腺拍摄脂质层观察。2.综合分析仪检查方法眼综合分析仪主要由一个Placido盘、一个操纵杆及一台安装有Phoenix软件的电脑所组成。

  • 标签: 分析仪 眼表 检查技术 Placido盘 泪膜破裂时间 疗效观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羊膜移植重建的可行性及其疗效评价及护理。方法选择27例(27只)患者,其中,翼状胬肉患者9例,角膜溃疡患者10例,眼角膜外伤5例,青光3例羊膜移植,术后随访3个月。结果无一例出现排斥反应及严重并发症,患者均很满意。结论用羊膜移植重建是可行的,经过科学护理疗效也是很好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长期使用滴剂对眼结构和功能的影响,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 2016年 11月 -2018年 11月诊断为药物毒性角膜病变患者 46例 60,观察统计患者发病时局部用药的情况,包括用药总数、用药频率、用药时间以及角膜病变的临床表现作分类统计,对明确诊断者,停用原有滴眼药物,使用低角膜毒性药物及无防腐剂的滴眼液,治疗后统计不同类型角膜病变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多种药物联合使用且使用时间较长,药物毒性角膜病变有点状角膜上皮混浊、丝状角膜炎、弥漫性角膜上皮混浊、假树枝样角膜病变。患者 60的平均用药种类为 3.0±1.0,平均用药频率 10.2±2.4 次 /d,平均用药时间 21. 5±8. 4d。经治疗后,总治愈率为 92.9%。结论:角膜的毒性损害与药物种类、药物使用时间和频率有明显的关系,药物种类越多、使用时间越长、频率越高,的毒性损害越严重。

  • 标签: 滴眼剂 局部用药 眼表毒性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红霉素膏联合3M透明膜和维生素A用凝胶联合3M透明膜在头颈部全身麻醉手术中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2021年6至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择期行全身麻醉下头颈部手术的患者120例,其中男58例,女62例,年龄(46±12)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红霉素膏联合3M透明膜组(简称红霉素,n=60)和维生素A用凝胶联合3M透明膜组(简称维A,n=60)。红霉素滴入红霉素膏,之后使用3M透明膜粘贴;维A滴入维生素A用凝胶,之后也使用3M透明膜粘贴;两组患者的对照眼均单纯使用3M透明膜粘贴。对每例患者在麻醉诱导前、麻醉恢复室(PACU)内以及术后1 d进行3次手持裂隙灯检查。主要观察指标为各别角膜荧光素钠染色(CFS)评分。次要观察指标包括干眼症状评估(SANDE)调查问卷评分、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It)、泪膜破裂时间(BUT)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红霉素和维A在PACU内的CFS评分分别为(0.62±0.16)、(0.13±0.01)分,与诱导前基线指标相比均升高(均P<0.05);且红霉素在PACU时的CFS评分高于维A(P=0.007)。与诱导前相比,红霉素在PACU时的SIt明显增加[(16.0±1.3)比(11.4±4.9)mm,P=0.017],维A在PACU时的SIt明显下降[(10.2±3.6)比(12.4±5.5)mm,P=0.046];红霉素在PACU时的SIt高于维A(P=0.013)。红霉素和维A在PACU时BUT分别为(6.4±2.5)、(6.8±2.1)s,均低于诱导前(均P<0.05);红霉素和维A间BUT和SANDE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红霉素在PACU时不良反应包括黏滞感(66.7%,40/60)、结膜充血(21.7%,13/60)、刺痛(8.3%,5/60)、视物模糊(58.3%,35/60),发生率均高于维A的30.0%(18/60)、5.0%(3/60)、0、6.7%(4/60)(均P<0.05)。结论对于全身麻醉下头颈部手术患者,与联合使用红霉素膏和3M透明膜相比,术中联合使用维A用凝胶和3M透明膜能更好地预防术后损伤。

  • 标签: 麻醉,全身 头颈部手术 眼保护 维生素A棕榈酸酯眼用凝胶 红霉素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保存人羊膜移植治疗烧伤等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总计12例入组对象,均为本院接受保存人羊膜移植治疗的疾病患者,纳入对象收集年限为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治疗干炎症的临床效果。方法:筛选干眼症患者65例,时间范围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32例,采用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和观察组(33例,采用双氯芬酸钠滴眼液+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治疗后观察组眼部症状评分更低,SIT、BUT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予以干炎症患者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干眼症 眼表炎症 双氯芬酸钠滴眼液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治疗干炎症的临床效果。方法:筛选干眼症患者65例,时间范围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32例,采用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和观察组(33例,采用双氯芬酸钠滴眼液+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治疗后观察组眼部症状评分更低,SIT、BUT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予以干炎症患者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干眼症 眼表炎症 双氯芬酸钠滴眼液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