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阿糖胞苷(Ara-C)诱导白血细胞U937自噬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细胞计数仪计数.测得不同浓度Ara-C处理U937细胞后24h和48h的生长抑制率:用透射电镜观察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并应用蛋白印迹法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p62及P13K-Akt-mTOR通路的蛋白水平。结果:细胞计数发现,不同浓度Ara-C作用的各组细胞生长均受到明显抑制。Ara-C处理细胞24h后.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可见细胞质中出现大量双层膜包裹形成的自噬体,内含细胞器或细胞质;蛋白印迹法检测结果显示,LC3-Ⅱ表达水平明显增高;同时Akt-mTOR通路受到明显抑制。结论:Ara-C能够抑制白血细胞U937细胞增殖.其通过抑制Akt-mTOR信号通路诱导细胞发生自噬.为Ara-C抗肿瘤机制提供了新思路。

  • 标签: 阿糖胞苷 自噬 急性髓系白血病 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Westenblot即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慢性粒细胞白血(CML)细胞系K562细胞经过物理及化学因素(饥饿和伊马替尼)处理后,出现凋亡现象。方法应用Westernblot技术、细胞培养、蛋白质提取和定量以及凋亡的始动及执行因子Caspase-3(全长和活化)作为一抗体,羊抗兔辣根过氧物酶偶联IgG(H&L)作为二抗来检测CML细胞系K562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应用Westernblot检测肿瘤细胞即K562细胞出现凋亡同时Caspase-3有高表达。

  • 标签: Western blot K562细胞 凋亡 Caspase-3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实验室检测方法研究慢性粒细胞白血(CML)各期中EG5mRNA的表达,并分析其与BCR/ABLmRNA二者在正常人骨髓与外周血中的表达相关性,对CML诊断以及预后评估中EG5mRNA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取62例慢粒病人外周血样本为本次研究对象,取8名健康志愿者骨髓以及外周血样本为参照,分别采用筑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Nested-RT-PCR)、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对其中的BCR/ABLmRNA和EG5mRNA的表达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经检测发现,健康外周血中未发现EG5表达,而健康骨髓样本中则检测发现EG5存在低丰度表达;在CML辅助诊断中EG5具有的特异性以及敏感性依次为84.8%(28/33)、89.6%(26/29);在CML诊断中BCR/ABLmRNA的特异性与敏感度则依次为90.9%(30/33)、96.5%(28/29),BCR/ABL与EG5在CML中的表达并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二者之间存在高度正相关。结论在慢粒疾病进展中,BCR/ABL与EG5二者表达情况基本趋于一致,对BCR/ABL与EG5进行动态观察和联合检测可辅助并支持CML临床诊断,同时还可作为CML患者临床疗效和预后的一项评估指标。

  • 标签:
  • 简介:费城染色体阳性(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ALL)为难治性血液系统疾病之一,占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aALL)比例较高,成人Ph+ALL对传统化学治疗方案效果不好,近年来,伊马替尼作为一线药物联合化学治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得到应用,提高了该病完全缓解率及预后。但由于ABL基因的突变,伊马替尼耐药等问题成为治疗中的又一挑战。几种新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有望成为较伊马替尼更有潜力的抗肿瘤活性药物。

  • 标签: PH染色体 成人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ALL)是一种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准确的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分型是制订治疗方案和判断预后的基础,其中染色体异常与发病密切相关,是一项独立的预后因素。迄今报道涉及50多种特异的染色体易位形成的融合基因。

  • 标签: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融合基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急性白血的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急性白血一旦确诊,应当尽快开始治疗。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微小残留(MRD)的检测在儿童急性白血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已诊断并坚持治疗的40例急性白血患儿采集骨髓标本,应用单克隆抗体直接免疫荧光标记法和三色流式细胞术(FCM)多参数分析技术的方法,进行MRD的检测并进行随访,随访期为1~5年。结果40例急性白血患儿中,已停药25例,维持治疗15例。停药的25例患儿中,诱导缓解结束时有18例MRD阴性,7例由阴性转阳性。15例维持治疗患儿中,缓解时至今MRD阴性者为8例,缓解时阳性者为7例。结论连续监测MRD对儿童急性白血预测预后及指导个体化治疗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急性白血病 微小残留病 流式细胞术
  • 简介:维A酸时代前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的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APL)临床上表现为骨髓或外周血中异常的早幼粒细胞聚集,血纤蛋白原减少,易发生严重的出、凝血并发症,以致患者早期死亡。瑞典学者Hillestad在1957年报道了3例患者.病程表现极其凶险并具有严重的出血倾向。患者外周血中可见到大量早幼粒细胞

  • 标签: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诱导分化 靶向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APL)的临床治疗方法及疗效,分析影响患者长期生存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采用全反式维A酸(ATRA)联合蒽环类药物诱导缓解治疗,诱导缓解后采用ATRA联合化疗巩固治疗,ATRA、三氧化二砷和常规化疗交替维持治疗的初治APL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近期疗效。通过分析患者总生存(OS)率和无瘤生存(DFS)率,评价该方案的远期疗效。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单因素分析评判影响患者长期生存的因素。结果48例患者完全缓解率为87.5%(42~8),达完全缓解的时间为(30.7±4.6)d;年龄是影响完全缓解率的惟一因素。48例患者的1、3、5年OS率分别为(87.5±4.8)%、(85.4±5.1)%、(78.3±6.7)%;进入完全缓解后治疗的42例患者的1、3、5年DFS率分别为(97.6±2.4)%、(93.9±4.2)%、(89.5±5.9)%;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患者年龄、性别、乳酸脱氢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危险度分层、骨髓异常早幼粒细胞比例均与DFS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初治APL患者采用ATRA联合葸环类药物诱导缓解治疗,诱导缓解后采用ATRA联合化疗巩固治疗,ATRA、三氧化二砷和常规化疗交替维持治疗,可以获得较高的诱导完全缓解率和长期生存率,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白血病 早幼粒细胞 急性 维甲酸 蒽环类 治疗结果
  • 简介:目的检测急性白血患儿白血细胞(LSC)的表面分子CD96的表达,并分析其I晦床意义。方法分离骨髓中单个核细胞,在此基础上采用分选型流式细胞仪分离CD34+CD38-CD123+的LSC进行培养,采用检测型流式细胞仪检测69例初治急性白血患儿LSC表面分子CD96的表达,利用R显带技术检测69例患儿染色体核型,收集患儿血常规,检测免疫相关指标等资料。结果CD96主要在急性髓系白血(AML)中表达,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ALL)中也有少量表达,二者之间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吾尔族患儿CD96的中位表达含量23.4%,汉族患儿CD96的中位表达含量21.2%,表达量在两民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96+患儿多伴有预后不良的染色体核型。CD96+患儿初次化疗完全缓解率低于CD96-患儿,而化疗后感染率及复发率明显高于CD96-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白血LSC表面CD96表达阳性的患儿预后欠佳,CD96分子可能是判断急性白血预后的一个新型指标。

  • 标签: 急性白血病 白血病干细胞 CD96 儿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合并症在临床上越来越普遍,每个专科所收取的病人也并非单纯的专科疾病,对白血合并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护理来说,综合患者的各项饮食要求,实施个体化饮食护理,一方面达到了白血对营养的高要求,另一方面也能控制好糖尿的发展,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保证与提高。

  • 标签: 白血病合并糖尿病 化疗 饮食护理
  • 简介:摘要微小残留病变检测(MRD)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治疗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提高临床结果的精确度。MDR检测的目的是提高分子生物学水平的CR标准,为临床判断、治疗以及预后等方面提供正确的诊断。微小残留病变检测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的检查诊断中得到全面的应用,本文对白血微小残留的定义、方法学及临床应用进行综述,探究微小残留病变检测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治疗中的重要意义。

  • 标签: 微小残留病变检测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及淋巴瘤的临床疗效、相关并发症及复发情况。方法对37例恶性血液病患者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其中,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21例,包括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16例、自体骨髓移植5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15例,包括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6例、异基因骨髓移植9例,另外还有脐带血干细胞移植1例。移植后随访6个月~5年,调查并发症和存活率。结果37例患者均获造血重建,8例死亡,2例死于移植相关,6例为复发,29例仍长期无病生存,存活率78.3%。结论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恶性血液,改善其预后,延长患者存活期的主要手段之一。

  • 标签: 白血病 淋巴瘤 恶性血液病 造血干细胞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肿瘤细胞免疫表型检测在白血诊断及分型中的价值。方法应用ABC-AP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60例血液肿瘤白血细胞14种抗原标记,结合临床、骨髓细胞形态学及细胞化学染色对血液肿瘤白血进行诊断及分型。结果58例初发血液肿瘤白血患者中,急性髓细胞白血(AML)27例(45.0%),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B-ALL)18例(30.0%),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T-ALL)5例(8.3%),慢性淋巴细胞白血(CLL)6例(10.0%),慢性髓细胞白血(CML)2例(3.3%),慢粒急淋变(CML-ALL变)2例(3.3%)。结论血液肿瘤细胞免疫表型检测白血细胞抗原,为白血的诊断及分型提供了重要依据。

  • 标签: 白血病 骨髓检查 骨髓涂片 免疫组织化学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