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泵踝运动联合跨主动功能锻炼在髌骨骨折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选取2015年11月至2018年12月青岛思达心脏医院78例髌骨骨折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对所有患者进行编号后,将其均分为两组,奇数组为对照组,偶数组为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予以泵踝运动联合跨主动功能锻炼。统计两组治疗效果、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发生率,并对比两组锻炼前、锻炼后1、3个月的膝关节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及锻炼前、锻炼后3个月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锻炼后1、3个月膝关节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较锻炼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下肢DVT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锻炼后3个月生活质量评分较锻炼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泵踝运动、跨主动功能锻炼联合应用于髌骨骨折患者术后,可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提高治疗效果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生活质量,且对预防下肢DVT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痛阈 运动疗法 髌骨骨折 膝关节 生活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减疼痛护理对痔疮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及创面愈合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在该院接受痔疮手术治疗的患者96例,随机等分成研究组和常规组。常规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则于常规组的基础上增用减疼痛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疼痛情况,创面愈合情况,术后1 d、2 d水肿情况,住院时间、医疗费用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研究组术后1 d、2 d以及术后最高疼痛VA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出院前创面评分、创面愈合时间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术后1 d、2 d水肿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均低于常规组,而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减疼痛护理可显著减轻痔疮手术患者的术后疼痛,同时促进创面的愈合,改善水肿状况,促进了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痔疮手术 术后疼痛 创面愈合 减阈疼痛护理 水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留守少年儿童 忍受着物质和精神的双重痛苦,社会各方面必须通力合作, 发挥学校在教育留守少年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主力军作用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改善留守少年儿童的心理,给孩子一个健康、快乐的学习时光。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20%和40%电量的下低电量改良电休克治疗(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MECT)对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研究;根据Excel中RAND程序制定随机数字表,对符合DSM-Ⅳ抑郁症诊断标准的108例患者分为20%电量组、40%电量组、80%电量组(对照组),每组36例;3组均给予MECT治疗8次,第1周每日1次,治疗5次;第2周隔日1次,治疗3次;访视点分别为基线、首次治疗后4~8 h内、末次治疗后4~8 h内及治疗开始后的第4周、第8周。分别采用HAMD17、重复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epeatable Battery for the Assessment of Neuropsychological Status,RBANS)评估患者抑郁症状和认知功能,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和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比较。结果(1)HAMD17(F=10.769,P<0.05)和RBANS(F=6.961,P<0.05)得分组间主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2)HAMD17(F=3.450,P<0.05)和RBANS(F=2.501,P<0.05)得分时间×电量分组交互作用均有统计学意义。(3)末次治疗后(F=3.673,P<0.05)、4周(F=4.570,P<0.05)、8周(F=4.122,P<0.05)HAMD17得分组间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20%与40%电量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0%及40%电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末次治疗后,RBANS得分(F=7.890,P<0.05)组间效应有统计学意义,20%电量组[(65.2±12.2)分]、40%电量组[(63.9±11.5)分]与对照组[(55.2±11.2)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8周时RBANS得分(F=2.770,P>0.05)组间效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40%电量MECT治疗抑郁症与标准电量相比疗效无差异,20%电量与标准电量相比疗效差,但认知功能损伤均较轻。

  • 标签: 电惊厥疗法 抑郁症 治疗结果 认知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针对脑干听觉诱发电位V波反应识别伪聋的价值进行有效的研究以及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接纳的32例(60只耳)噪声工作者以及同一时期的32例(64只耳)正常听觉人群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噪声工作者为观察组,正常听觉人群为正常组,两组研究对象均实施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纯听力以及声导抗测定。结果:正常组V波反应F10-20dB,作为其客观听阈,观察组主观听阈与检测听阈相同25例,其中听力正常6例(20.2%),听力下降19例(64.2%),两者都不符合的则考虑为伪聋5例(15.6%)。结论:应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纯听力以及声导抗联合测定,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地识别伪聋,对人体的听力情况也能做出相对合理、客观的评定。

  • 标签: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V波反应阈 伪聋 识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癌患者实施规范化癌护理方案的效果。方法:选取 2019年 2月 -2020年 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癌患者 64例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治疗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3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规范化癌护理方案,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患者在疼痛持续时间、疼痛评分方面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在自我效能方面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对癌患者实施规范化癌护理方案,能有效控制患者疼痛,改善患者身心状态,提升自我效能感,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癌痛患者 规范化护理方案 应用效果 自我效果
  • 简介:摘要癌是困扰恶性肿瘤患者的主要症状之一,如不及时治疗,将会形成难治性疼痛,增加个体和社会负担。虽然中国已经开展"癌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活动近7年,医务人员癌评估和治疗水平整体提高,但癌的治疗仍未达到满意的疗效。放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更是治疗癌的主要方法之一。笔者首次提出"围放疗期"的概念,强调对癌患者放疗前、放疗中、放疗后的全程持续镇痛治疗。本文在阐述国内外癌治疗现状的基础上,对"围放疗期"癌的规范化评估和治疗进行综述。

  • 标签: 癌痛 肿瘤/放射疗法 围放疗期 阿片类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癌规范化护理流程对晚期肿瘤癌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次对照实验中,研究对象共有 86例,均为被临床确诊为晚期肿瘤癌患者,且所有患者均符合本次实验的入组标准。入组后,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了使用不同护理方式的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 43例患者,其中,参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方式,研究组则在常规护理方式的基础上增加规范化护理,并在护理后对比两种护理方式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护理前,其疼痛评分为( 6.34±1.58)分,治疗后为( 1.59±0.84)分,参照组护理前为( 6.58±1.59)分,护理后( 3.11±0.85)分。研究组患者的生活乐趣、日常生活、睡眠质量、情绪管理、行走能力等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 93.25±6.27)分、( 94.28±3.32)分、( 96.64±3.17)分、( 92.58±3.97)分、( 95.64±2.59)分;而参照组患者的生活乐趣、日常生活、睡眠质量、情绪管理、行走能力等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 72.63±9.58)分、( 75.33±83)分、( 72.85±9.64)分、( 75.96±10.28)分、( 70.28±10.46)分。两组数据间差异较大,有明显的可比性,( P< 0.05)。结论:对晚期肿瘤癌患者使用癌规范化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较好,可以对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提供重要帮助。

  • 标签: 癌痛规范化护理 常规护理 晚期肿瘤癌痛 临床应用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