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针对护理干预对病毒性脑膜炎患者护理效果与满意度评价。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0月至2015年4月住院治疗的80名病毒性脑膜炎患者作为实验人群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加施临床针对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与满意度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效果与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临床针对护理干预对病毒性脑膜炎患者护理效果显著,可显著增加满意度,具有借鉴

  • 标签: 病毒性脑膜炎 癫痫 针对性护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脑血管病后症状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10月至2014年5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4例脑血管病后症状癫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子,应用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对照组32例,应用苯妥英钠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63%,高于对照组的68.75%,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癫痫发作频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脑血管病后症状癫痫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丙戊酸镁 脑血管病 症状性癫痫
  • 简介:摘要目的对难治癫痫患者术后护理措施以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于2013年10月—2015年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难治癫痫患者22例,根据术后护理措施的不同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10例)和整体护理组(12例)进行对照研究,对常规护理和整体护理的效果进行观察并比较。结果整体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1.7%(11/12),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的70%(7/10);同时整体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在难治癫痫患者术后护理中具有显著的效果,能够对患者的癫痫发作进行有效控制,对提高手术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难治性癫痫 患者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与外伤癫痫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5年6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260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围绕年龄、性别、颅脑损伤类型及其损伤部位和损伤程度,展开分析。结果外伤癫痫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18岁、硬膜破裂、凹陷颅骨骨折、皮层挫裂伤、颅脑严重损伤、颅内血肿等,以上指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若颅脑损伤患者符合“低龄、颅脑损伤严重、皮层挫裂伤、硬膜破裂、颅内血肿及凹陷颅骨骨折”中的任何一项,均有可能产生外伤癫痫症,因而针对此类患者,应拟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尽量避免外伤癫痫症发生。

  • 标签: 颅脑外伤 癫痫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脑梗死继发癫痫的临床治疗以及与脑梗死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治疗的43例脑梗死继发癫痫患者,使用脑电图进行监测,以分析脑梗死与癫痫发作之间的相关。结果43例脑梗死继发癫痫患者中,39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好,治疗有效率是90.70%,3例患者为癫痫持续状态,其中2例患者有效控制,1例患者死亡,1例患者的病情控制不良,需继续服药,死亡率是2.33%。结论脑梗死继发癫痫与患者脑梗死部位、时间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因此需给予及时有效治疗,以降低癫痫发作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脑梗死继发癫痫 临床治疗 脑梗死 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对癫痫首次发作后自然复发危险进行探讨。方法对2012年6月到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42例首次癫痫发作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均随访6个月到2年随访,记录有无复发及复发情况,同时探讨潜在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组患者中2年内复发的31例,累计复发率达到71.7%,首次发病后自然复发危险较大。结论癫痫首次发作的某些临床特征是主要复发危险因素,有利于临床判断复发危险及对治疗给予指导。

  • 标签: 癫痫 首次发作 复发危险性
  • 简介:药疹又称药物性皮炎,是指药物通过内服、注射、使用栓剂或吸入等途径进入人体,在皮肤黏膜上引起的炎症反应。多形红斑药疹是药疹中较重的一型,常伴有发热、关节痛、腹痛等,严重者侵犯眼、口、外阴黏膜,剧烈疼痛。2013年6月我科收治1例重症多形红斑药疹并发癫痫的患者,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药疹 多形红斑性 重症 癫痫 护理
  • 简介:摘要全面癫痫持续状态是癫痫持续状态中最严重的类型,是神经科一种急诊。本文就近年来有关全面癫痫持续状态的流行病学、病因、药物治疗的研究现状进行阐述。

  • 标签: 癫痫持续状态 药物疗法 治疗结果
  • 简介:运动、健康饮食、控制血压和血糖均能减少卒中几率。提到卒中,你或许大概知道一些明显的症状,如身体一侧突然麻木及说话困难。但有一些事件称为静息卒中,发作时无症状,但仍可能严重损害记忆力和大脑健康。

  • 标签: 无症状性 脑卒中 静息 风险 健康饮食 控制血压
  • 简介:目的探索涉及中央前回的顽固癫痫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癫痫发作起始位于或邻近中央前回的顽固癫痫患者,开颅结合立体定向方法置入栅格状和深部电极。根据发作期颅内脑电图,电刺激,皮层诱发电位和高频颅内脑电图功能定位结果确定中央前回和致痫灶,镜下切除致痫灶。随访1年并回顾分析23例患者致痫灶切除术后效果。结果癫痫治疗效果:EngelⅠ级19例;EngelⅡ级3例;EngelⅢ-Ⅳ级1例。所有患者致痫灶切除术后第1d均出现单侧或单个肢体瘫痪,术后1年15例患者肌力恢复4级以上,无明显功能功能障碍,8例患者肌力3级及以下,遗留功能障碍。结论涉及中央前回的顽固癫痫致痫灶切除术后多数患者可获得癫痫治愈而不遗留明显功能障碍。

  • 标签: 中央前回 运动功能区 癫痫 疗效 偏瘫
  • 简介:目的探讨超难治癫痫持续状态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分析了2009年10月收治的1例癫痫持续状态的患者,先后静脉给予地西泮、氯硝西泮和咪达唑仑等常规药物治疗,其癫痫发作才逐渐得到控制。检索复习癫痫持续状态的相关文献。结果目前国内外未见大宗样本报道。诊断尚存在争议,但治疗原则较为一致,采用渐进贯序疗法。结论癫痫持续状态多由于严重的脑损伤导致,但某些患者没有明确病因也可能出现难治癫痫持续状态。治疗多采用阶梯式治疗方法,预后较差。

  • 标签: 癫痫持续状态 超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伤精神症状患者的相关家庭护理干预,提高家属对患者过激行为的应对能力。方法采用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量表(SDSS)以及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对患者的精神症状进行评估。将62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则采取家庭护理干预方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精神症状改善情况以及相关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干预前的SDSS评分与BPR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DSS评分与BPRS评分均有所改善,研究组的改善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研究组的总满意度为28例(90.32%),对照组的总满意度为19例(61.2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6284,P=0.0177)。结论对外伤精神症状患者实行家庭护理干预效果确切,有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并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 标签: 外伤性精神症状 家庭 护理干预
  • 简介:心肌脂肪浸润又称脂肪心,是指心外膜下有大量脂肪沉着,并广泛地浸润到心肌纤维之间,压迫心肌纤维,导致心肌纤维萎缩甚至部分消失。病变常发生在右心室,左心室极少见[1]。因本病多无临床症状,故文献报道病例多为死亡尸检病例,且多为猝死患者。本文献报道病例为少见左心室心肌脂肪浸润,且因临床症状反复就诊的患者。

  • 标签: 心脏病 脂肪心 左心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