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预测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刺突蛋白的抗原表位,分析刺突蛋白的变异规律。方法从基因库(GenBank)和全球共享禽流感数据倡议组织数据库下载2019-nCoV的基因序列(截至2020年3月4日)。应用ClustalW、MEGA 7.0、免疫表位数据库等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刺突蛋白潜在的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表位,分析比较刺突蛋白的变异在表位区与非表位区的特点。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结果刺突蛋白有130个潜在表位,包括25个线性B淋巴细胞表位、18个非线性B淋巴细胞表位、71个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Ⅰ类限制性T淋巴细胞表位和16个HLA Ⅱ类限制性T淋巴细胞表位。S404-426肽段有较高的抗原性,且在中国的人群覆盖率达73.4%。与1月31日之前的2019-nCoV刺突蛋白相比,其在1月31日之后的变异频率在非表位区(15.4%比21.7%)和表位区(6.2%比8.7%)都有所增加,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2019-nCoV刺突蛋白有多个抗原表位,为2019-nCoV疫苗的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刺突蛋白的变异有增加趋势,需进一步关注和研究。

  • 标签: 冠状病毒 2019新型冠状病毒 表位 突变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流感样病例中临床细菌与H3N2流感病毒共感染及病毒血凝素(HA)裂解位点的变异特征。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的流感样病例样本12 250份,实时荧光PCR检测H3N2流感病毒。选取部分流感阳性病例样本,采用实时荧光PCR的方法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的检测,分析其临床感染特征。分离流感病毒,RT-PCR扩增病毒HA,测序,构建进化树,并分析裂解位点氨基酸变异特征。结果2013年以来,每年都有H3N2流感病毒的流行,H3N2在流感阳性病例中的占比为44.69%。随机选取2013—2018年间流感流行高峰的H3N2阳性病例样本295份,29.2%的病例存在临床细菌感染。对分离到的210株H3N2流感病毒进行HA裂解位点测序,68株存在变异,其中63株为K342R单氨基酸位点变异,裂解位点由PEKQTR转变为PERQTR。裂解位点未变异样本的细菌共感染率为31.25%(45/144),裂解位点变异样本的细菌感染率为23.53% (16/68),二者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χ2=1.34,P>0.05)。杭州地区流行的H3N2流感病毒主要属于3C.3a和3C.2a两个进化簇,裂解位点发生K342R变异病毒属于3C.3a进化簇。结论H3N2流感病毒在杭州地区的流感病毒流行中占据重要地位。流感阳性病例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细菌共感染。裂解位点变异具有一定的地域流行特征,但与细菌共感染没有显著相关性。

  • 标签: H3N2型流感病毒 细菌 共感染 HA裂解位点变异
  • 作者: 陈瑞峰 黄维金 吴佳静 梁米芳 杜燕华 马红霞 李玉华 王佑春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9-01
  • 出处:《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2020年第08期
  • 机构: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生物制品质量评价重点实验室,北京 102629;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生物制品检定所艾滋病性病病毒疫苗实验室,北京 102629,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北京 102200,河南省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微生物所,郑州 450000,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生物制品质量评价重点实验室,北京 102629;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生物制品检定所虫媒病毒疫苗室,北京 102629,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生物制品质量评价重点实验室,北京 102629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FTSV)不同基因型和突变体的中和特性。方法采用VSVΔG-Fluc*G骨架构建SFTSV不同基因型和突变体的假病毒,建立以假病毒为基础的中和抗体检测方法。制备不同基因型DNA疫苗并免疫豚鼠采集血清。对DNA疫苗免疫后血清以及自然感染者的血清进行中和抗体检测,分析其中和特性。结果成功构建了5个基因型和43株突变体的假病毒。通过条件优化,建立了以假病毒为基础的中和抗体检测方法。利用报告基因表达量的减少,将中和抗体对假病毒的半数感染抑制率所对应的稀释倍数作为中和抗体滴度。以参考株HB29检测,自然感染者的中和抗体滴度在1∶100~1∶43 000之间,不同基因型DNA疫苗免疫后的中和抗体在1∶100~1∶2 500之间。不同基因型和突变体对DNA疫苗免疫的豚鼠血清以及自然感染者血清的中和抗体检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各基因型和突变体的中和特性未发现明显改变,对疫苗毒株的选择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标签: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病毒 假病毒 基因型 突变体 中和抗体
  • 简介:【摘 要】基于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必修2中染色体变异与减数分裂的知识链接呈现的难点,文章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来源清楚地解释了各种染色体结构变异的不同,并通过采用同源染色体对比图示直观展示了各种类型的染色体结构变异,便于理解。

  • 标签: 染色体变异 缺失 重复 易位 颠倒
  • 简介:摘要目的阐明河南省安阳市柯萨奇病毒A10(CV-A10)手足口病流行状况,分析其VP1基因变异和进化特征,为CV-A10病毒研究及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1—2015年安阳地区医院收治的手足口临床病例,获得人口流行病学信息和粪便标本,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并对肠道病毒进行分型;选取CV-A10感染病例,对CV-A10 VP1基因扩增并测序、亚型鉴定、构建系统发生树、分析病毒进化特征和变异特点。结果2011—2015年分别收集277、514、479、505和495例研究对象,检出肠道病毒阳性标本1 863份(阳性率为82.07%)。CV-A16、EV-A71、CV-A6和CV-A10为主要病毒,占肠道病毒阳性标本的94.26%,其中CV-A10阳性样本52例(占2.79%)。基于数据库CV-A10 VP1基因序列,发现CV-A10可分为A、B、C、D 4个基因型,核苷酸序列相似性为75.1%~84.2%。获得安阳地区26例样本中的CV-A10 VP1基因序列,存在2种基因亚型。结论CV-A16和EV-A71是引起手足口病的主要病毒,CV-A6、CV-A10病原也应该引起关注和重视,近年来CV-A10的流行水平总体平稳,但存在流行水平上升的风险。

  • 标签: 手足口病 柯萨奇病毒A10 基因扩增 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截至2020年4月2日,全球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人数已超过百万,其中医疗专业人员的比例很高。根据美国俄亥俄州和明尼苏达州的州卫生部门的初期报告,感染者中多达20%是医疗专业人员。本文就2019-nCoV的特性、致病传染的特点、易感人群、个人及神经科专业人员的防护介绍了美国的经验。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2019冠状病毒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肝右动脉是供应肝右叶的终末动脉,解剖变异常见,且变异种类繁多,包括肝右动脉和肝左动脉分叉低、走行变异、迂曲畸形、胆囊动脉分支异常和起源变异。肝右动脉起源变异可分为异位肝右动脉和副肝右动脉两种情况,异位起源动脉包括肠系膜上动脉、腹腔干、腹主动脉、肝总动脉、胃十二指肠动脉、胃左动脉、脾动脉和右肾动脉。肝右动脉变异是肝胆胰脾外科手术不良事件和术后并发症的重要原因,术前对其有充分的认识和掌握,术中细致分离和妥善保护是手术安全的重要保障。

  • 标签: 肝右动脉 异位肝右动脉 副肝右动脉 变异 外科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率及心率变异性与癫痫发生及发作的相关性,并揭示相关指标在癫痫中的诊断价值。方法以2017年2月至2018年5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收治的79例儿童癫痫患儿为研究对象。癫痫患儿进一步分为发作组(69例)和非发作组(10例),发作组又分为局灶性发作组(49例)和全面性发作组(20例)。选取同期13例因非癫痫性发作事件入院行视频脑电图检查的儿童为非癫痫组。所有患儿在癫痫发作期及非发作期均行长程视频脑电图及同步心电监测。心率及心率变异性指标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反之,采用非参数Mann-Whitney检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用于评估相关指标在癫痫发生及发作中的诊断价值。结果全部窦性心搏RR间期标准差(SDNN)指数在癫痫组明显低于非癫痫组(60.13±20.18比77.08±28.49,t=-2.637,P=0.010),在非发作期癫痫组中同样明显低于非癫痫组(53.40±14.77比77.08±28.49,t=-2.385,P=0.027)。ROC曲线分析表明SDNN指数在癫痫组阈值[阈值=67.5,曲线下面积(AUC)=0.673,P=0.047,敏感性65.8%,特异性69.2%]及非发作期癫痫组(阈值=65.0,AUC=0.750,P=0.044,敏感性80.0%,特异性69.2%)中均表现出一定的诊断价值。然而,SDNN指数在非发作期与发作期癫痫、局灶性与全面性癫痫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除SDNN指数外的其他心率变异性指标(包括全部窦性心搏R-R间期标准差、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相邻R-R之差>50 ms的个数占总窦性心搏个数的百分比、每5 min时间段窦性R-R间期平均值标准差、低频、高频、低频/高频比值)和心率指标(包括平均心率,最小心率,最大心率,差值心率及最大心室搏动间期)在各组患者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癫痫儿童的SDNN指数明显降低。SDNN指数可用于儿童癫痫的辅助诊断。

  • 标签: 儿童 癫痫 心率变异性 辅助诊断 全部窦性心搏R-R间期标准差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咳嗽变异性哮喘中医辨证诊疗临床效果及影响。方法:随机选择本院接诊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共85例为研究对象,开展对比性治疗研究,研究时间设置为2020年3月~2020年12月,将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43例行常规治疗,观察组42例联合中医辨证诊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肺通气功能、免疫球蛋白指标变化差异。结果:两组入院实验室检查所得肺通气功能、免疫球蛋白指标对比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肺通气功能(FEV1、PEF)较对照组提升明显,IgA、IgM较对照组下降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咳嗽变异性哮喘 中医诊治 临床效果 治疗体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结合微流控与荧光定量RT-PCR技术建立寨卡病毒(Zika virus,ZIKV)、登革病毒(dengue virus,DENV)、黄热病毒(yellow fever virus,YFV)和基孔肯雅病毒(chikungunya virus,CHIKV)的快速核酸检测方法,以实现这4种病毒感染的快速诊断。方法以ZIKV的NS1基因、DENV和YFV的NS5基因以及CHIKV的E1基因作为靶序列设计4组特异性引物探针;用体外转录RNA评价方法的灵敏性;用其他病毒核酸评价方法的特异性;ZIKV、YFV、CHIKV检测方法采用模拟阳性样本,DENV检测方法采用临床患者标本进行验证,并与传统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进行比较。结果ZIKV、DENV、YFV、CHIKV4种方法的最低检出限分别是14.57拷贝/μl、94.27拷贝/μl、8.25拷贝/μl、223.19拷贝/μl;4种检测方法与其他病毒核酸无交叉反应;ZIKV、YFV、CHIKV模拟阳性样本检出率为100%,各浓度检测Ct值的变异系数均在2%左右;20份DENV临床患者标本检出率为100%,与传统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结果一致。结论本研究建立的ZIKV、DENV、YFV、CHIKV微流控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灵敏性、特异性、稳定性,25 min内即可完成1次检测,可适用于现场实验室检测与早期诊断。

  • 标签: 微流控荧光定量RT-PCR 寨卡病毒 登革病毒 黄热病毒 基孔肯雅病毒
  • 简介:摘要:本文用诙谐有趣的语言科普了病毒的结构、分类、致病过程和对人类的害处和益处,深入简出,浅显易懂,可以作为中小学生和广大市民科普之用。

  • 标签: 动物病毒 植物病毒 噬菌体 害处 益处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可检测杜贝病毒(dugbe virus,DUGV)、盖勒尤卜病毒(qalyub virus,QALV)和蒂亚福拉病毒(thiafora virus,TFAV)等三种内罗病毒基因组的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方法。方法收集、整理,比对、分析在公共数据库发布的三种病毒基因组S节段核苷酸序列,确定检测靶标,利用生物信息软件设计特异性引物、探针,优化检测程序,建立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利用体外转录技术制备的模拟样本、其他病毒感染标本、病毒株和正常人血标本比较评价所建方法的检测限、特异性、重复性特征。结果所建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均可有效扩增检测病毒靶标RNA,检测限分别为160 copies/μL,20 copies/μL和10 copies/μL,检测科萨努尔森林病病毒、乙型流感病毒BV和BY型、甲型流感病毒H3N2、黄热病毒、乙型脑炎病毒、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和塔西那病毒样本无非特异性扩增,三种内罗病毒相互间无交叉反应,重复性分析显示变异系数均在2%以内。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检测DUGV、QALV和TFAV的实时荧光RT-PCR方法,可用于相关临床样本、媒介、宿主动物标本以及进出口物品筛查检测。

  • 标签: 内罗病毒 杜贝病毒 盖勒尤卜病毒 蒂亚福拉病毒 实时荧光RT-PCR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