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自从2008年从美国回到北京大学任教,8年里,笔者年年都给学生写出国留学推荐信。一个明显的感觉是,近年来,社会科学领域中学术青年的就业压力与日俱增,许多人出国,仅仅是因为担心不出国拿个洋学位就很难在好一点的高校求职。本土博士的数量增多是个基本的背景,但更重要的是,许多高校的用人导向日益倾向于引进“海龟”(海归),“土鳖”们的出路变得越来越窄,于是就出现了轰轰烈烈的“留学”。

  • 标签: 留学运动 出国留学 社会科学领域 2008年 北京大学 就业压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健康是每个人追求的理想目标.那么,究竟什么是健康,影响健康的因素有哪些,科学运与储蓄健康的关系怎样,科学运的内涵、方式、原则、注意事项是什么,科学运能储蓄健康吗?这是当下全民健身活动中每个人必须要清楚回答的问题.影响健康的因素有:环境因素、生物遗传因素、行为和生活方式因素及医疗卫生服务因素,而行为和生活方式因素是影响个体健康的核心因素.每个人都要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行为习惯和终身体育的生活方式,将科学运融入到日常的生活中,走科学运生活化道路,提倡“科学运能储蓄健康”的新理念.

  • 标签: 运动 科学运动 健康 储蓄健康
  • 简介:留法勤工俭学运是一种特殊的留学形式,留学高潮短暂,学习内容以普通知识为主,留学生体验和接受了新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是一个别开生面的创举。

  • 标签: 勤工俭学 特点 留学史 中国 留学形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留法勤工俭学运纪念馆王会田,赵君留法勤工俭学运纪念馆,位于河北省保定市金台驿街原育德中学旧址,是一所历史专题类博物馆。纪念馆的主体建筑,原是一座典型的清末时期砖木结构的四合院,现基本按育德中学时期的旧貌恢复,共占地2400平方米。大门座西朝东,迎...

  • 标签: 留法勤工俭学 育德 专题类 中学时期 砖木结构 清末时期
  • 简介:随着中学体育课改的不断深入,时代的发展,呼唤着学校运动会必须进行改革:打破原有的竞技性、单一性,向多样性方向发展。本文笔者就我校近几年对运动会改革的实践与体会,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有不足之处,希望与各位教师进行探讨并加以改进。

  • 标签: 中学 运动会 改革
  • 简介:王伯伯锻炼不当脚溃烂王伯伯患糖尿病20年了,在医生的指导下,病情控制得不错。现在退休了,知道锻炼身体的重要性,平时很注重锻炼身体。经常和孙子一起爬山、踢毽子,的确过得挺好。不久前和孙子们上山玩,看他们兴致勃勃地踏石子路,心一痒,也跟着赤脚踏石子路。过后不久,一次女儿帮王伯伯洗脚,才发现爸爸的脚出现轻微溃烂,赶紧送他去医院。

  • 标签: 糖尿病 运动治疗 科学 锻炼身体 病情控制 溃烂
  • 简介:20世纪20年代,中国政治状况的混乱无序与当时中国青年一代的狂热极为相似,身处各种思想观念及各种探索救国道路活动的漩涡中苦苦奋斗挣扎。本文从中国激进政治语境、新旧之间冲突的背景以及一战后赴法勤工俭学运等不同维度进行探讨,并对世纪之交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代际危机进行跨文化的比较研究,可以发现,相较于西方青年迷茫的一代而言,赴欧求学的中国青年则是奠基的一代。

  • 标签: 勤工俭学运动 迷茫的一代 奠基的一代 新旧危机 无政府主义
  • 简介:"出国去,走东海、南海、红海、地中海;一处处的浪卷涛涌,奔腾浩瀚,送你到那自由故乡的法兰西海岸。到那里,举起工具,出你的劳动汗,造你的成绩灿烂,磨炼你的才干,保你天真烂漫。"周恩来这首写于1920年6月的自由体长诗《别李愚如并示述弟》,描述的是留法勤工俭学运

  • 标签: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 蔡元培 自由体 地中海 西海岸 周恩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留学教育是洋务运动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近代留学教育本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指导思想,为中国近代化造就了各种新式人才,留学教育也对中国融入近代国际社会,推动了中外文化双向交流,对促进“西学东渐”和“东学西渐”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 标签: 洋务运动 留学教育 中国近代化 教育改革
  • 简介:吴玉章(1878—1966),四川荣县人,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教育家。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走出国门,学习新知识、新思想,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是当时仁人志士的共识,由此形成了青年学生留学日本和法国的热潮。而吴玉章是赴法勤工俭学运的首创者之一。从1912年起,到1920年止,在长达8年的时间里,他在投身于民主革命,追寻救国救民真理的同时,还积极推动留法勤工俭学运

  • 标签: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 吴玉章 19世纪末20世纪初 无产阶级革命家 救国救民 留学日本
  • 简介:20世纪20年代前后,中国一大批不满社会现状、立志改造旧中国的先进青年群体,在近代留学及十月革命影响下,克服困难,远涉重洋,前往法国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形成了一场颇为壮观的留法勤工俭学运。这场声势浩大的留学洪流孕育培养了一大批中国早期无产阶级革命家,如周恩来、邓小平、李维汉、李富春等。

  • 标签: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 李富春 无产阶级革命家 留学运动 20世纪 社会现状
  • 简介:<正>留法勤工俭学运,是近代以来中国留学运动的继续和发展,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序曲中思想解放的先声。这一运动的发轫,可以追溯到1912年李石曾、吴玉章等“拟振苦学之风,广辟留欧学界”而发起留法俭学会,但直到五四前后,留法勤工俭学运才如狂飙突起,蔚为时尚,吸引着一代中国青年的精英。从1919年3月到1920年底,国内就先后有20批1,600多莘莘学子远涉重洋,赴法求学。据周恩来在法

  • 标签: 赵世炎 四川留法勤工俭学运动 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 吴玉章 陈毅 旅欧
  • 简介:1945年8月至新世纪的台湾文学运,包括官方会议、军方会议、语文政策、民间会谈、原住民文学建构、现代诗运、实验性探索等。这里有统“独”之争,也有与政治关系不大的。正是这一系列运动,推动了台湾文学的发展。

  • 标签: 台湾文化 台湾文学 文学运动 统“独”之争
  • 简介:【摘要】冬学是北方农村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传统文化教育方式。抗战时期,华北根据地为了赢得群众支持,巩固政权建设,利用和改造了这一教育方式,形成了冬学运,使其成为华北抗日根据地社会教育中最大量、最经常、最有效的方式。冬学运在华北抗日根据地的广泛开展,普遍提高了民众的政治觉悟和文化素质,大量培养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干部人才,有效支持了根据地各项工作的进行。

  • 标签: 冬学运动 华北抗日根据地 社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