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同学们,我们已经了解了许多有关方程的历史、故事.显然,如果我们把遇到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的问题,那么只要求出方程的解,就能够解释、验证实际问题.怎样求出一元一次方程的解呢?同学们一定会说:不就是将一元一次方程最终变成"x=a"(a为常数)的形式嘛!非常正确,这样就好像"把x变成了‘孤家寡人’".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与之相关的历史故事吧.方程,是代数学重要的研究对象之一.

  • 标签: 一元一次方程 史话 历史故事 问题转化 代数学 同学
  • 简介:在解一元一次方程时经常会遇到"关于x的方程……"这样的题目,其中除了未知数x以外还有像a、b、m等字母,期末复习时我就遇到这样一道题目:已知关于x的方程1/2mx-5/3=1/2(x-4/3)(m-1≠0)的解为负整数,求整数m的值.

  • 标签: 参数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 期末复习 未知数 整数 字母
  • 简介:关于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每个老师可能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可学生面对此问题往往还是会大伤脑筋、甚至于头晕脑胀.其实从数学角度审视之,用方程思想解决这个问题,是一种既妙又易的思维模式,其解题过程可以大大降低“配平”的难度.

  • 标签: 化学方程式 配平 方程思想 思维模式 解题过程
  • 简介:有些数学问题,似乎与方程无关,但却可通过设元、列式等方式,使内含的数量关系更加清晰明了,推理过程更加条理化,进而利用方程的知识使问题迎刃而解.例1有一张纸片,把它撕成5小片,把5小片再撕成5小片,也可以不撕,如此继续,问能否撕成2005片?分析抓住'每撕一次增加4片,加上原来的一片,撕n次的纸片数是4n+1',问题就解决了.解设第n次可撕成2005片,据题意有4n+1=

  • 标签: 数学问题 推理过程 数量关系 方程问题 列式 相似三角形
  • 简介:高考对本部分知识的考查主要围绕两个问题进行布局和设计的:一方面求曲线(轨迹)方程在解析几何试题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另一方面重点考查用代数方法分析、解决几何问题的基本思想.本文讨论在不同的曲线(轨迹)背景下求其方程的一些基本策略.直接(译)法在求曲线(轨迹)方程中,主要表现为直接将动点坐标化,将动点运动中满足的不变关系直接"翻译"成动点坐标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到曲线方程.

  • 标签: 题干 数量关系 代数方法 点坐标 程中 离心率
  • 简介: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是二次方程中的重要内容,这部分知识在初中代数中虽有所涉及,但尚不够系统和完整,且解决的方法偏重于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和根与系数关系(韦达定理)的运用.当所考查的根的分布不仅仅限于正负性时,比如两个实数根都介于2与4之间(不包括2和4),或者两根中一根介于0与1之间。

  • 标签: 一元二次方程 实数根 韦达 系数关系 二次函数 数形结合思想
  • 简介:问题在实数范围内解分式方程x^2+x+2/x^2-x+2=x^2+3x+5/x^2-3x+5学生甲利用合分比定理,即:如果a/b=c/d,那么a+b/a-b=c+d/c-d,很快就判断出这个方程无解.

  • 标签: 分式方程 无解 合分比定理 学生
  • 简介:众所周知,直线的参数方程,曾经是中学数学教科书中平面解析几何部分的重要内容.虽然一度删去,现在又出现在新课标的选修系列中,意义可见一斑.过已知点P_0(x_0,y_0),倾斜角为α的直线的参数方程为{x=x_0+tcosαy=y_0+tsinα.其中参数t的几何意义是:以P_0(x_0,y_0)为起点,直线上某点P(x,y)为终点的有向线段的数量,即|t|=|P_0P|.

  • 标签: 参数方程 平面解析几何 中学数学 普通方程 已知点 最值问题
  • 简介:圆的标准方程(x-a)2+(y—b)2=r2和一般方程x2+y2+Dx+Ey+F=0都含有三个参数a,b,r和D,E,F,因此求解圆方程问题,往往计算量较大。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圆的集合叫作圆系,圆系方程中往往含有的参数较少,因此灵活利用圆系方程求解圆方程问题,则可减少运算量,从而使问题迅速获解。下面介绍常见的几种圆系方程及应用。

  • 标签: 圆系方程 应用 方程问题 标准方程 计算量 运算量
  • 简介:数列与函数的综合是高考命题的一个重点与热点,因此我们在解决数列问题时,应充分利用函数有关知识,以它的概念、图象、性质为纽带,架起函数与数列间的桥梁,揭示它们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有效地"化解"数列问题.

  • 标签: 高考命题 通项公式 数学思想方法 最小项 正整数集 解题方法
  • 简介:小学生初次学习解简易方程,不需要同时学习方程检验的书写,教师应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 标签: 解方程 检验 自主学习 探究
  • 简介:摘要方程教学是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重视初中数学方程教学,不仅可以为学生今后学习更加复杂的方程奠定良好的基础,而且有助于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多向发展。本文结合教学经验对如何做好初中数学方程教学谈几点体会。

  • 标签: 初中方程教学
  • 简介: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62~63页。教学目标:1.正确理解方程的意义,体会方程与等式的关系。2.经历从具体问题情境中抽象出方程的过程,在观察、分类、抽象中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发展思维能力,增强符号意识。3.引导学生初步体会方程的作用,

  • 标签: “方程的意义” 教学实录 发展思维能力 义务教育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