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雌激素药物流产后缩短阴道出血时间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80例药物流产患者,通过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40)及对照组(n=40),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雌激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阴道出血量低于对照组,阴道出血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完全流产率97.50%,高于对照组82.50%;并发症发生率10.00%,低于对照组37.50%(P<0.05)。结论在药物流产后,给予雌激素治疗,有利于减少出血量,缩短阴道出血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药物流产 雌激素 阴道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胸腺激素类药致少见药物不良反应(ADR)的特点与规律。方法选取2005年1月~2015年7月国家不良反应(ADR)监测中心报告,通过对胸腺激素药物关键词输入,查找胸腺激素药物致少见药物ADR的文献进行分析。结果共有103例病例纳入研究分析。11例患者用药前做过皮试,静脉给药的患者62例,肌肉给药的31例,皮下给药的8例,局部封闭给药的2例;患者中出现过敏性休克的现象最多,其次是精神抑郁及性格改变;过敏性休克的发生时间较为广泛;其他少见不良反应的发生时间较为迟缓,多发与用药的48h~2个月左右。结论胸腺激素药物致少见药物不良反应与用药者的药量、给药途径和药物品种有关系。

  • 标签: 胸腺激素 少见药物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去势间断联合抗雄激素药物治疗晚期前列腺癌临床疗效。方法抽取我院在2008年12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晚期前列腺癌患者,按照临床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采用醋酸戈舍瑞林缓释植入剂+比卡鲁胺治疗,观察组则采用手术联合比卡鲁胺给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2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晚期前列腺癌中,相较于药物联合抗雄激素药物,手术去势间断联合抗雄激素药物的疗效差异不大。

  • 标签: 手术去势间断 晚期前列腺癌 抗雄激素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去势间断联合抗雄激素药物治疗晚期前列腺癌临床疗效分析。方法收集我院自2014.12-2015.12收治的72例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72例患者分为观察组(n=44)和对照组(n=28),观察组患者采用手术趋势联合抗雄激素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的抗雄激素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血清PSA变化、EORTCQLQ-C30及QLQ-PR25评分,以评价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改善情况,并统计两组患者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PFStime)以及总生存时间(OStime)。结果经治疗,两组患者血清PSA水平均有明显降低,但观察组患者降低程度更为显著,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EORTCQLQ-C30及QLQ-PR25评分更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PFStime、OStime较对照组更长,差异亦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去势间断联合抗雄激素药物治疗晚期前列腺癌能有效延缓病情发展,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前列腺癌 手术去势 抗雄激素药物
  • 简介: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releasinghormone,GnRH)是动物最重要的生殖激素之一,随着对GnRH研究的逐渐深入,它在生产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广泛。本文主要从GnRH及其受体和类似物的结构、分布、合成、调节和应用等最新方面研究进行综述。

  • 标签: Gn RH Gn RH类似物 调节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炔诺酮及避孕药治疗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功血)的止血效果、适宜的起始剂量、用药方法。方法选取于2015年1月到2016年2月在我院进行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患者7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采用联合型口服避孕药,另一组采用采用炔诺酮,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快速控制出血率和快速止血率炔诺酮组与COC相比无显著差异;控制出血时间和完全止血时间炔诺酮起始剂量小于或等于15mg/d组和大于15mg/d组相比无显著差异;控制出血时间和完全止血时间COC2~3片/天组和每8小时1片组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用COC治疗青春期功血在控制出血方面效果与炔诺酮效果类似,增加炔诺酮剂量并不增强其止血效果,COC给药方法不同不影响止血效果

  • 标签: 性激素药物 功能性子宫出血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汗学龄前儿童血清甲状腺激素及甲状旁腺激素的水平变化。方法因多汗就诊的学龄前儿童80例,用化学发光分析法测定血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总甲状腺素(T4)、促甲状腺素(TSH),并测定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并设正常体检学龄前儿童80例作对照组。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清T3增高,TSH降低,PTH降低,P均<0.05,差异有显著性,T4无明显变化。结论多汗儿童甲状腺及甲状旁腺功能发生了变化。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生长激素释放抑制激素(SS)联合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效果。方法对2013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SAP5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1例。对照组给予SS微量泵静脉注射,24h维持;观察组于应用SS第4天注射rhGH。观察两组恢复情况、中转手术率、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检测两组炎性细胞水平、T淋巴细胞水平及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腹痛消失时间、住ICU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高迁移率蛋白-1(HMGB-1)、二胺氧化酶、D-乳酸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CD4+、CD4+/CD8+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转手术率、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对照组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和呼吸衰竭各1例。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SS联合rhGH治疗SAP能够减轻炎症水平,提高机体免疫力,降低中转手术率和严重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重症急性胰腺炎 重组人生长激素 生长激素释放抑制激素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雌激素的功效很多,比如改善绝经症状,消除泌尿生殖道萎缩病因,在一定的程度上阻止骨丢失等。不过对于接受过妇科恶性肿瘤治疗的女性患者来说,能不能实施雌激素进行辅助治疗学术界尚存争论。原因在于有些妇科恶性肿瘤和雌激素之间本身存在一定的关联,比如子宫肉瘤、宫颈腺癌等,而宫颈鳞癌、外阴癌并不依赖非雌激素。就目前的临床研究结果来看,没有大规模研究可以告诉我们患有妇科恶性肿瘤疾病的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接受性激素刺激是否会对肿瘤复发或患者的生存造成影响。不过有些学者的小规模试验结果表明,实施性激素治疗后,患者愈后生活质量有所提升,肿瘤复发率和存活时间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 标签: 妇科,肿瘤,治疗,激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菌药物与糖皮质激素对改善未足月胎膜早破产妇新生儿结局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8月~2016年6月确诊为未足月胎膜早破的产妇80例为研究对象。将行抗菌药物与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未足月胎膜早破产妇确定为治疗组,未及时能行抗菌药物与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未足月胎膜早破产妇为对照组。通过不同的治疗方法,对所有未足月胎膜早破产妇的新生儿体重、新生儿出生评分、新生儿窒息及其他并发症(新生儿硬肿症、新生儿黄疸等)发生率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照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高于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新生儿1分钟Apgar评分<7分的发生率为4.8%,治疗组新生儿无1分钟Apgar评分<7分情况,对照组新生儿其他并发症包括新生儿硬肿症2例、新生儿黄疸3例,治疗组新生儿出现黄疸2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菌药物与糖皮质激素的结合治疗能改善未足月胎膜早破产妇新生儿结局,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应用。

  • 标签: 抗菌药物 糖皮质激素 未足月胎膜早破 新生儿结局 临床研究
  • 简介:激素和糖皮质激素的环境行为和生态毒理效应是即环境雌激素和雄激素之后近年来国内外环境激素研究的又一热点课题。由于广泛应用于临床医疗等,这两类物质通过污水处理厂不完全处理和人类农业或畜牧业活动的直接排放从而进入水体环境,进而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产生潜在危害。环境监测数据显示,在地表水中,多种物质存在ng·L-1浓度水平;在污水处理厂进出水中,浓度水平更高,甚至达到数百ng·L-1。孕激素和糖皮质激素类物质主要通过激素受体途径发挥毒性效应,如孕激素受体(PR),糖皮质激素受体(GR)和盐皮质激素受体(MR)。对水生脊椎动物的内分泌系统干扰作用是目前研究的焦点。这两类物质能够影响脑垂体性腺轴转录水平和相应激素合成,影响性腺发育以及导致繁殖能力损伤。这一毒性效应甚至发生在环境浓度水平之下。除此之外,随着组学技术的广泛应用,更多的潜在毒性终点不断被发掘,如对昼夜节律系统和免疫应答的干扰作用。这些研究引导着对环境孕激素和糖皮质激素生态毒理学效应更加深入的理解。

  • 标签: 孕激素 糖皮质激素 环境行为 生态毒理效应 内分泌干扰 昼夜节律
  • 简介:作为一个专门研究食品的人,我有必要为一些食物鸣冤,它们都被各种谣言妖魔化了,我们来看看这些被冤枉了的食物都有些啥。草莓大家到市面上选购草莓,基本选不到重样的,不是畸形就是大小不一、颜色不均,再加上味道不甜。于是就有传言,说这一切都是膨大剂惹的祸。

  • 标签: 激素 妖魔化 膨大剂 食物 草莓
  • 简介:1加拿大提醒替格瑞洛的出血风险加拿大卫生部审查了3项由生产商实施的加拿大替格瑞洛处方医生调查。这些调查提示,某些处方医生并未充分理解与替格瑞洛同时给药的阿司匹林(ASA)剂量,以及与该药物相关的出血风险。加拿大卫生部希望在替格瑞洛药品说明书中提醒医务人员下列与出血相关的重要安全性和用药信息。应以单次180mg口服负荷剂量(2片90mg片剂)开始替格瑞洛治疗,然后以90mg每日2次持续用药。

  • 标签: 药物警戒 负荷剂量 药品说明书 加拿大 阿司匹林 用药信息
  • 简介:1美国警告阿片类与苯二氮?类等药物联合使用导致的严重风险2016年8月31日,美国食品药品理局(FDA)评估发现,阿片类药物与苯二氮?类或其他抑制中枢神经系统(CNS)的药物联合使用的现象日益增多,这种联合用药会导致严重副作用,包括呼吸减慢或呼吸困难,甚至死亡。为减少阿片类与苯二氮?类或阿片类与其他CNS抑制剂联合使用的情况,FDA提出严重警告,要求在阿片类镇痛药和止咳药以及苯二氮?类药物的说明书中添加黑框警告。

  • 标签: 药物警戒 阿片类药物 联合使用 中枢神经系统 阿片类镇痛药 呼吸困难
  • 简介:1美国更新全身用氟喹诺酮类药品的说明书警示其致残风险2016年7月26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更新全身用氟喹诺酮类(即口服或注射给药)抗菌药物的说明书,警示这些药物与发生肌腱、肌肉、关节、神经和中枢神经系统的致残性永久性副作用相关,这些副作用可同时发生在同一患者身上。

  • 标签: 氟喹诺酮类药品 药物警戒 致残性 加拿大卫生部 硫辛酸 抗菌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