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由于溶胶-凝胶法具有反应温度低、反应达到分子水平上的均匀、工艺简单等优点,目前应用该法制备陶瓷材料已经很普遍。本文在简述溶胶-凝胶法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对近年溶胶-凝胶法制备结构陶瓷材料和功能陶瓷材料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评述,指出了溶胶-凝胶法制备陶瓷材料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

  • 标签: 溶胶凝胶法 结构陶瓷 功能陶瓷 展望
  • 简介:摘要本文致力于研究溶液截获气溶胶方法的研究,主要针对现今大部分采样都使用滤膜采样方法的缺陷收集率低于100%效率,而研究出接近甚至达到100%收集效率的新方法。本文通过研究气溶胶的物理化学性质、采样标准与以往常用的撞击、沉降、滤膜、向心与静电采样方法优缺点对比研究出新型溶液截取方法沙漏式方法与旋涡式方法,并与以往方法进行对比,得出新方法的可采用性。在通过对比表明后,溶液截获气溶胶(沙漏式方法与旋涡式方法)是简便可实行的采样方法,可供气溶胶实验者采取研究气溶胶状况。

  • 标签: 气溶胶 采样容器设计 采样方法对比
  • 简介:利用溶胶-凝胶法,将磷钨酸(Keggin型)负载于SiO2上,制备出负载型催化剂PW(12)/SiO2,并采用XRD、N2吸附-脱附、FT-IR、TG-DTA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将其用于催化合成尼泊金丁酯,并对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实验表明:催化剂具有较大的孔径、孔容及比表面积,且负载后PW(12)的Keggin型结构不变。当醇酸摩尔比为3∶1,PW(12)负载量为30%,催化剂用量为4%,反应温度为130℃,反应时间为3h,酯收率可达85.6%。催化剂重复使用5次,催化性能稳定。

  • 标签: 溶胶-凝胶法 磷钨酸 SIO2 负载型催化剂 尼泊金丁酯
  • 简介:室温下用溶胶凝胶自蔓延燃烧法合成平均尺寸约50nm的仿立方体结构KxNa1-xNbO3纳米粉体并制备成陶瓷,对陶瓷进行相结构、显微组织以及电性能的表征。XRD结果表明,KxNa1-xNbO3陶瓷为纯的钙钛矿结构,且K0.5Na0.5NbO3陶瓷具有正交相和单斜相的混合相结构。SEM结果表明,所有陶瓷样品均为孪晶分布,且孪晶分布中小晶粒数随K+含量的增加而减少。在室温下,晶粒尺寸均匀且具有最大密度的K0.5Na0.5NbO3陶瓷具有较优异的电性能:εr=467.40,tanδ=0.020,d33=128pC/N,kp=0.32。K0.5Na0.5NbO3陶瓷的优良电性能说明溶胶凝胶自蔓延燃烧法合成的K0.50Na0.50NbO3粉体性能较好,且制备的陶瓷满足无铅压电材料应用。

  • 标签: 溶胶凝胶自蔓延燃烧法 KxNa1-xNbO3 相结构 显微组织 电性能
  • 简介:1概况应气溶胶模拟与观测国际比对计划(AeroCom:AerosolComparisonsbetweenObservationsandModels)的邀请,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大气成分研究所王志立博士于2017年10月8-14日赴芬兰赫尔辛基参加了第16次气溶胶模拟与观测国际比对/气溶胶-卫星(AeroSAT)科学研讨会。

  • 标签: 气溶胶 国际 观测 模拟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卫星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微柱凝胶配血方法和凝聚胺配血方法方法对200例配血患者分别用微柱凝胶和凝聚胺两种方法进行交叉配血,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交叉配血结果中,微柱凝胶有5例不符,凝聚胺有3例不符,两种检测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柱凝胶法的敏感性高于凝聚胺法,不规则抗体检出的概率大。因此,用微柱凝胶交叉配血,结果更准确。

  • 标签: 微柱凝胶 凝聚胺 交叉配血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卡式微柱凝胶试验与传统检验方法对临床输血检验的应用价值。方法为158例交叉配血的患者以盐水法、卡式微柱凝胶试验展开临床输血检验,比较检验结果。结果卡式微柱凝胶试验正定型、反定型一次性检验符合率100.0%、99.4%明显高于盐水法的96.8%、91.8%(P<0.05)。经交叉配血后,1例患者发生配血不符,占比0.6%。结论以卡式微柱凝胶试验展开临床输血检验,可提升一次性检验正确率,为患者输血安全提供有力保障,值得推广。

  • 标签: 输血检验 卡式微柱凝胶试验 传统检验
  • 简介:摘要利用在线耦合的三维大气化学传输模式WRF-Chem模拟了冬季东亚地区的气溶胶辐射反馈情况。该模式的模拟结果中,温度、相对湿度、风速等值都和地面观测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可较好地反应该区域的气象要素特征。针对大气污染物的模拟,结果可见PM2.5的高值区主要集中在中国东部地区,包括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华北平原,另外四川盆地的颗粒物浓度也较高。本研究还对比了开关气溶胶辐射反馈的两个数值实验,发现东亚地区由于PM2.5导致的地表短波辐射接收量减少了约20-45W/m2,其中降幅最大的是京津冀区域、四川盆地及华中平原区,这与颗粒物浓度的高值区是相对应的。由于气溶胶气候效应导致的温度、相对湿度变化分别达到-0.6℃和6%,增加的湿度导致颗粒物的吸湿增长,其质量浓度会对应升高。该结果定量描述了该地区由于气溶胶辐射反馈造成的近地面温度湿度变化,并分析了其可能存在的正反馈机制。

  • 标签: 东亚地区 大气化学模拟 WRF-Chem 辐射强迫 气候效应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选取日照市2017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PM2.5和PM10质量浓度的日均值和小时平均值,同期日平均和小时平均气温、风速、相对湿度和气压数据。(1)日照市PM2.5和PM10浓度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PM2.5和PM10月浓度变化趋势基本保持一致,PM2.5的浓度一直低于PM10浓度;PM10和PM2.5有明显的单峰型结构,但PM2.5的峰谷不如PM10明显,说明日照市PM10的浓度变化波动较大,但两者的变化趋势基本保持一致,PM10的浓度一直高于PM2.5;PM10分别与风速、气温和气压之间呈现出正相关关系,其中与风速之间的相关性水平较为显著,与相关湿度之间呈现出反相关关系,PM2.5浓度分别与风速、气温和气压之间呈现出正相关关系,但是同气压之间的相关性水平最为显著,与气温之间呈现出反相关关系。

  • 标签: 气溶胶 气象要素 关系 日照市
  • 简介:依据中国PM2.5浓度的空气质量标准,对北京地区2010-2015年的空气质量进行了评估,以此结合天气报告选取历年不同季节的雾霾天气过程,利用AERONET提供的CE-318太阳光度计反演资料,对北京雾霾天气下的气溶胶光学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2010-2015年北京城区PM2.5日均浓度历年均呈“U”型变化,空气质量为优良的天数略有增加,但改善不大,秋季和冬季空气污染比较严重,尤其是冬季,严重污染的比例接近25%;(2)2010-2015年,440、675、870、1020nm四个波长下的气溶胶光学厚度年际变化特征基本一致,均有下降的趋势,气溶胶光学厚度随波长的增大而减小,说明雾霾天气条件下气溶胶粒子对太阳光的衰减具有波长选择性;(3)雾霾天气期间的气溶胶光学厚度整体都表现出较高值,Angstrom波长指数通常高于0.69,并保持在0.69-1.55之间,说明雾霾天气时气溶胶主要以细的污染粒子为主;(4)北京冬季易发雾霾天气,气溶胶光学厚度较大,大气浑浊程度较高,Angstrom波长指数α随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增大而减小,呈负相关,这为依据气溶胶光学厚度估算α提供了一种可能的方法

  • 标签: PM2.5 气溶胶 雾霾 光学特性
  • 简介:摘要以硅溶胶为研究对象,阐述了硅溶胶的多保温材料制备与性能的相关问题。文章先分析了硅溶胶多孔保温材料的制备工艺流程,再结合工程案例,阐述了多孔保温材料的性能情况。从本次研究结果可知,硅溶胶的多孔保温材料制备流程简单,并且性能优越,能满足多种条件下的建筑物使用要求,因此应该得到相关人员的重视。

  • 标签: 硅溶胶 多保温材料 材料制备 材料性能
  • 简介:摘要本论文利用2007年—2016年MODIS,OMI气溶胶产品研究了新疆地区气溶胶浓度逐年变化和季节变化特点,以期能够为该地区气候变化提供一定的参考。遍较大。

  • 标签: 新疆 MODIS 气溶胶
  • 简介:选取2015年3月6日济南市MODIS卫星遥感影像数据,以ENVI5.3为平台,利用改进的暗像元算法,进行气溶胶光学厚度(AOD)反演,并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和影响机制,得到以下结论:济南市平均AOD为0.454,南部山区处于低浓度梯度,西部地区处于高浓度梯度,东部地区介于二者之间;济南市AOD与其地势(DEM)、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呈负相关,与人类活动呈正相关。依据分析结果,提出了分区分层治理、建立生态廊道、转移污染企业、提高植被覆盖的治理策略。

  • 标签: MODIS 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 暗像元法 影响机制 济南市
  • 简介:核电厂事故下,裂变产物气溶胶沉积在热构件表面降低安全壳气空间内放射性。其中,由于构筑物、部件壁面温度梯度的存在,热泳沉积对气溶胶颗粒沉积的贡献不可忽略。本文采用符合安全壳气溶胶特性的公式计算了其在安全壳壁面的热泳沉积。结果表明热泳沉积效果随气溶胶粒径的增加而减弱;安全壳内壳表面温度梯度的提高,可以加强气溶胶的热泳沉积,从而提升安全壳内气溶胶的去除效果,降低安全壳内放射性水平。

  • 标签: 气溶胶 热泳沉积 裂变产物 严重事故
  • 简介:摘要采用凝胶型离子交换树脂对经过预处理的化工无机废水中小分子无机离子污染物进行分离。本文简述了离子交换树脂的原理及特点。实验结果表明凝胶型离子交换树脂能够有效除去污染物。

  • 标签: 离子交换树脂 强酸基团 凝胶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与观察口服药用泮托拉唑钠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胃溃疡患者100例,按照治疗胃溃疡的方法不同平均分为两组,即试验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均采用三联疗法,首先为两组患者均进行给予抗生素治疗以及口服药胃粘膜的保护液,其次为对照组的患者口服药奥美拉唑,为试验组的患者口服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进行连续四周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方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出现不同的情况,试验组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91.00%)大于对照组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68.00%),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口服药用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的效果好,效率高,值得在临床中广泛使用。

  • 标签: 泮托拉唑钠 肠溶胶囊 治疗 胃溃疡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急性胃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急性胃肠炎患者100例,根据随机表分组。对照组采用益生菌片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与益生菌片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急性胃肠炎临床用药效果;症状消失时间;药物不良反应;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水平、降钙素原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急性胃肠炎临床用药效果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P>0.05。治疗前C反应蛋白水平、降钙素原水平相似,P>0.05。治疗后观察组C反应蛋白水平、降钙素原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急性胃肠炎临床效果和安全性高,可有效改善症状,缩短疗效,降低炎症水平。

  • 标签: 奥美拉唑肠溶胶囊 急性胃肠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治疗脂肪性肝病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接受的66例脂肪性肝病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给予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治疗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33例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与实验组(33例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4周后、治疗6个月后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0.9%、93.9%,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O5。结论对于脂肪性肝病患者给予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治疗其近期疗效、远期疗效均优于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

  • 标签: 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 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 脂肪性肝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卡式微柱凝胶试验在临床输血检验中的应用价值,从而提升输血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8年5月在本院进行交叉配血试验的患者共144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血液样本检验方式的区别分为卡式微柱组和传统检验组,传统检验组应用传统的盐水检验方法,卡式微柱组应用卡式微柱凝胶实验法,对比两组检验方式的应用效果。结果卡式微柱组正定型的符合率为100%,反定型符合率为99.58%,传统检验组正定型的符合率为97.50%,反定型符合率为95.13%,卡式微柱组的定型符合率要明显好于传统检验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卡式微柱凝胶实验法应用于临床输血检验的过程中的效果较为良好,可以有效减少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提升一次性正确率,且有利于输血安全性的提升,可在临床输血检验中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卡式微柱凝胶试验 血液检验 输血 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