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静脉对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治疗。方法把1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成对照组(60例)和实验组(8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尿激酶静脉治疗,然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的临床血管再通率分别为26.67%、67.50%,实验组的疗效比对照组更明显(P<0.05),此外,实验组并发症的发生率、病死率等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尿激酶静脉疗法在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治疗中,可使患者血管的再通率得到一定提高,从而可更加有效地促进患者的康复。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静脉溶栓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激酶治疗在急性心肌梗死(AMI)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并总结治疗经验。方法将入住我科76例确诊为AM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静脉给予国产尿激酶滴注,对照组静脉给予硝酸甘油滴注.比较两组治疗疗效。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在胸痛消失时间、CPK酶峰时间、ST段恢复时间、病死率等方面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AMI尿激酶治疗有效改善心功能、降低病死率,费用低廉,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尿激酶 溶栓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ICU静脉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12月-2013年12月间我院ICU病房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8例作为观察组,将心内科病房收治的静脉治疗的3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时间仅需要(42.13±12.35)min,而心内科病房对照组患者时间需要(152.1±21.03)min,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血管再通率为78.95%(30例),而对照组患者血管再通率为47.37%(18例),两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周后观察组患者死亡率为2.63%(1例),而对照组患者死亡率为7.90%(3例),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ICU静脉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效果显著,静脉所需时间短,死亡率低,可行性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ICU 静脉溶栓 急性心肌梗死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介入治疗(PCI)与药物静脉治疗心肌梗死的疗效对比。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2月—2011年2月间用上述两种方法治愈的心肌梗死患者150例(介入组与静脉组各75例)进行跟踪研究,分析两组患者三年内再次心脏事件发生率、生存率及心功能情况。结果1年时介入组和组心脏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1例和14例;3年随访时介入组和组再次心脏事件发生分别为15例和21例,介入组和静脉组生存率分别是93.3%和86.7%;介入组心功能优于组(P<0.05)。结论介入治疗较静脉治疗心肌梗死能明显降低再次心脏事件发生率,提高生存率,改善心功能。

  • 标签: 心肌梗死 介入治疗 静脉溶栓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动脉内治疗的患者选择、发病时间窗、治疗及并发症。方法对1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股动脉插管,动脉注射尿激酶治疗,在治疗前、治疗后2小时,48小时,15天,30天分别进行ESS、NIHSS,BI评分。结果后ESS评分、NIHSS评分和BI评分在2小时,15天、30天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提高,在30天最为明显。结论动脉内尿激酶是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动脉内溶栓 尿激酶
  • 简介:目的探究两种静脉方法治疗高龄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组给予瑞通立治疗;对照组给予尿激酶静脉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冠脉再通率为80.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0%;观察组治疗4周内无死亡病例,对照组4周内死亡2例(4.9%),且观察组出血率为9.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0%。结论瑞通立治疗AMI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心肌,降低病死率,尤其是在基层医院更值得推广。

  • 标签: 静脉溶栓 高龄 急性心肌梗死(AMI)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瑞通立(重组人组织型纤酶原激酶衍生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30例患者均首次静脉推注瑞通立18mg,30分钟后在静脉推注18mg,每次应在2分钟内缓慢静推。观察患者胸痛缓解情况,心电图变化情况,心肌酶谱变化情况。结果静脉成功率70%。结论瑞通立是急性心肌梗死安全有效、方便快捷的药物。

  • 标签: 瑞通立 急性心肌梗死 静脉溶栓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探讨采用静脉方法治疗早期急性心肌梗塞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采用尿激酶静脉治疗的12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对其临床资料和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120例患者中,有87例患者的冠脉达到再通标准,再通的成功率为72.5%,有33例患者未达到再通标准,其中有6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5.00%。在治疗中发现在发病后6h内及时采取静脉治疗治疗要优于在发病6-12h后采取静脉治疗疗效,其再通成功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尽早地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采取静脉治疗,以提高再通成功率,同时临床分析发现此法可有效地减少并发症,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早期急性心肌梗塞 静脉溶栓治疗 血管再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方法我们选取2011年4月—2013年6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2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6例患者。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抢救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抢救治疗基础上加用硝酸甘油与单硝酸异山梨酸片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抢救治疗基础上加用尿激酶治疗。将两组患者冠脉再通率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冠脉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尿激酶方法应用于心肌梗死患者急救中,能够有效提高冠脉再通率,减少或避免了不良事件发生,对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尿激酶溶栓 急性心肌梗死 冠脉再通 硝酸甘油 单硝酸异山梨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管穿刺治疗血液透析患者内瘘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1月到2014年11月于我院收治的由于内瘘血栓导致动静脉内瘘失效的慢性肾功能不全需要血液透析的12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其中8例行自体血管内瘘,4例行人造血管内瘘,再每天向内瘘血栓注入25~75万U的尿激酶予以治疗,观察患者的效果。结果成功的患者均在25小时内通,其中11例患者成功,1例患者不成功,成功率为92%。成功的患者产生血栓的时间要明显低于不成功的患者,具有明显差异(T=2.403,P=0.037)。结论血管穿刺治疗血液透析患者内瘘血栓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且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血管穿刺溶栓 血液透析 内瘘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措施。结果33例病例中20例发病6h内,成功18例,13例发病6h-24h内,成功9例,本组病例中死亡3例。结论早期规范的静脉治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关键,尿激酶静脉能够明显改善心梗预后,减少并发症和降低死亡率。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溶栓治疗
  • 简介:摘要超早期静脉是指发病6h内采用抗凝治疗使血管再通,减轻脑水肿,缩小梗死灶,挽救缺血半暗带,减轻神经元的损伤。可是这一严格的时间窗使许多患者与其失之交臂,但其中不乏有一些患者可能会从中受益。本文选择治疗的时间窗为4.5小时,平均治疗时间2.89士1.31小时。因此,缩短发病时间、开辟路色通道,护理工作的配合跟进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 标签: 绿色通道 静脉溶栓 溶栓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尿激酶治疗脑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患者80例,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使用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结论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尿激酶在脑血栓治疗的过程中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低分子肝素钙 尿激酶溶栓 脑血栓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肺动脉置管治疗急性肺栓塞的疗效。方法24例确诊为大面积或次大面积肺栓塞患者行下腔静脉滤器植入+肺动脉置管术。结果手术成功率100%,术后患者症状均有所缓解,术后第一天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呼吸频率、收缩压、氧分压(PO2)、休克指数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1)。影像学复查结果:14例(58.3%)血栓全部溶解,10例(41.7%)部分溶解。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死亡率为0。结论肺动脉置管起效迅速、局部效果强、并发症少。

  • 标签: 肺栓塞 置管溶栓 腔静脉滤器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尿激酶治疗脑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9月间收治的130例脑血栓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患者65例,接受尿激酶治疗;对照组患者65例,接受低分子肝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31%(60/65),明显高于对照组75.92%(50/65),两组结果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激酶可有效治疗脑血栓,能积极改善患者预后,应该在临床治疗中做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尿激酶溶栓 脑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2014年2月我院在医生指导和药剂师参与的联合采用尿激酶治疗的2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1例患者经治疗后冠脉再通率为71.4%;治疗期间3例患者出现皮肤、消化道出血,无过敏反应及脑出血等严重副作用发生;4周住院总病死率为9.5%(2/21)。结论尿激酶治疗AMI患者能够显著提高冠状动脉再通率,是治疗AMI安全、简便、有效的措施,对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溶栓 尿激酶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脑梗塞超早期治疗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间收治脑梗塞患者38例,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1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超早期静脉治疗与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4.74%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68.42%,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脑梗塞患者超早期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能明显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并能促进患者康复,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脑梗塞 超早期静脉溶栓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阿替普酶治疗的护理经验。方法对1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阿替普酶治疗,用药过程中严密检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后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积极进行护理与康复指导。结果15例中冠状动脉再通11例,再通率73.33%,其中2例出现频发室性早搏、成对或短阵室性心动过速,给予利多卡因静脉滴注后早搏消失;1例后出现局部出血,停药3d后出血停止;2例后出现低血压,给予升压药物后血压恢复正常。结论早期有效的治疗及护理措施得当对于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生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溶栓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并探讨尿激酶静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8月~2013年10月10例尿激酶静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护理措施,具体包括心理护理、围期护理。结果本组患者中基本治愈4例,显效2例,好转2例,无效2例;1例后齿龈出血后治愈,1例发生后脑出血,1例临床症状加重,家属放弃治疗;8例患者肌力均提高了1~3级以上,语言功能改善,口词转清,NIHSS分值降低。结论尿激酶静脉治疗急性脑梗死是比较有效的治疗方法,而护士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密切的护理配合亦尤为重要。通过培训演练提高护士护理配合能力,对患者实施恰当的心理护理、密切观察病情、预防并发症对提高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脑梗死 溶栓 静脉 尿激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