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静脉留置输液外渗的原因,并探讨其护理工作,以供参考。方法:选择 2018 年 4 月至 2019 年 3 月本院 70 例 患有高血压脑出血的病人,分析静脉留置输液外渗的原因,针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防静脉留置输液外渗的护理干预。结果:科学选择穿刺部位和输液工具,并合理运用输液方法,并针对造成的原因进行改善和管理,减少输液外渗现象。结论:对实际输液案例进行分析,找出输液外渗干预,使输液的安全性和护理质量得到提高。

  • 标签: 浅静脉留置针 高血压脑出血 输液外渗 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老年患者在静脉留置输液中应用针对性护理的效果。方法 在2018.4-2020.4期间选出62例老年静脉留置输液患者,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其中观察组采取针对性护理,而参照组使用常规护理。然后分析各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针对性护理应用在老年患者静脉留置输液中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老年患者 留置针 浅静脉 针对性护理
  • 简介:【 摘要】 目的:探讨小儿输液护理中实行静脉留置针的效果 。方法:选自 2017 年 1 月至 2019 年 12 月在我院接受诊治并需要静脉留置输液的 60 例患儿 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单双号抽签法将所有患儿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的 30 例患儿纳入 对照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的 30 例患儿纳入研究组,比较两组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 。结果:对两组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比对,研究组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为 96.6% ,较对照组的 76.6% 有显著提升,差异显著( P < 0.05 )。 结论 :在儿科输液护理中,向患儿实施静脉留置输液效果明显,并给予留置输液患儿采用综合护理,能有效提高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减少穿刺次数,降低留置针时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升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临 床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小儿输液 留静脉置针 综合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  摘要:目的:對留置输液时发生静脉炎的护理方案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本次实验共计抽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期间本科留置输液时发生静脉炎的患者共计94例,通过抛硬币的方法将所选患者分为甲组及乙组,两组患者人数保持一致。护理人员在实验过程中对甲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乙组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经过不同护理方式后比较患者的护理效果,统计和记录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情况。结果:经过针对性护理,乙组的静脉炎预后效果明显高于甲组,数据呈现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静脉炎 留置针 生活质量评分 护理措施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 健康教育在小儿留置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纳入的研究对象为 2018年 10 月 ~2019年 10 月时间段行 留置静脉输液 的 94 例患儿,将其采用抽签方式按照 1:1 比例分成 2 组实施研究,每组各 47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强化健康教育,对比分析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 5 例( 10.64% )出现并发症,对照组 16 例出现并发症( 34.04% ),两组对比存在显著差异 ( P< 0.05)。 结论 对行留置静脉输液 的患儿,强化 健康教育 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少不良因素到患儿造成的伤害。

  • 标签: 健康教育 静脉留置针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住院患儿静脉输液时不同工具的使用情况以及静脉导管留置期间存在的问题,从而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于2018年7月24—31日,选择北京儿童医院医联体范围内49家医院的住院患儿静脉输液治疗情况进行调查。应用自行设计的儿童静脉输液情况横断面调查表及拍摄静脉输液工具的照片进行资料收集。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调查期间49家医院共有住院患儿18 316例,输液患儿14 421例,输液比例为78.73%。静脉导管的应用情况为外周静脉短导管(留置针)占87.94%;静脉导管的连接以肝素帽连接为主,占64.23%,6 398例(44.37%)患儿应用的输液工具为聚氯乙烯(PVC)材质且含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在敷料选择方面以无菌透明敷料固定为主。导管留置期间存在问题主要是导管或输液接头内有回血发生率、导管夹夹闭位置不正确或未夹闭,导管脱出,且留置针存在的问题多于中心静脉导管,其中管道内有陈旧回血、输液接头内有回血发生率,外周留置针和中心导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住院患儿静脉输液率较高,虽然静脉输液工具种类繁多,但对于儿童患者输液工具的选择以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和肝素帽连接为主,导管维护方面尚存在不足。

  • 标签: 儿童 输液 工具 留置 调查研究
  • 简介:[摘要 ]目的总结腋静脉留置针在早产儿静脉输液中的使用和护理方法。方法选择 2017年 1月至 2018年 3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 12例早产患儿为观察对象 ,本组 12例患儿均接受腋静脉留置针进行静脉输液治疗 ,总结护理方法及有无输液不良事件发生。 结果本组12例患儿中 ,无一例患儿出现输液不良事件。 结论腋静脉留置针可有效减少反复穿刺给患儿造成的身心痛苦,提高患儿静脉输液治疗的依从性 ,明显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量 ,改善护理工作服务质量和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认可度。

  • 标签: [ ]腋静脉 留置针 早产儿 静脉输液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静脉输液的护理技巧以及应用静脉留置针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9月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74 例随机分组,对照组(n=37)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n=37)实施预防性护理。 比较护理风险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堵管率2.7%、皮下血肿发生率5.4%,输液前、输液中及输液后满意度分别(93.59±3.20)分、(94.17±2.00)分及(95.18±1.69)分。对照组堵管率5.4%、静脉炎发生率 2.7%、药液外渗率5.4%、皮下血肿发生率8.1%、感染率2.7%,输液前、输液中及输液后满意度分别(80.49±3.15)分、(75.88±2.02)分及(74.28±3.50)分。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糖尿病患者静脉输液过程中采取护理技巧,应用静脉留置针具有理想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老年糖尿病患者 静脉留置针 静脉输液 护理技巧
  • 简介:【摘 要】目的: 对小儿急诊输液留置静脉输液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总结护理措施。 方法: 本次研究起始时间为 2019 年 1 月,结束时间为 2019 年 12 月,共选择 300 名患儿作为临床观察对象,收集患儿一般资料,总结留置静脉输液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对护理措施进行总结。 结果: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患儿病情、年龄、性别以及一次置管成功等对相关性感染的发生并无明显影响, P>0.05 ;留置留置时间不短于 7 天为患儿相关性感染的影响因素, P<0.05 ;经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留置时间不短于 7 天为小儿急诊输液留置静脉输液相关性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P<0.05 。 结论: 引发小儿急诊输液静脉输液相关性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为留置时间,因此应尽量缩短留置留置时间,同时加强对患儿留置部位皮肤的观察和环境消毒,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小儿急诊输液室 留置针 静脉输液相关性感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 综合护理干预在静脉留置输液患儿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方法:以本院诊治的静脉留置输液患儿 60 例作为研究对象,其诊疗时间为 2018 年 1 月 -2020 年 1 月,并根据两组数据随机分配法则对患儿进行研究组与对比组的分组处理,每组 30 例, 对比组 施以 常规护理, 研究组施以 综合护理,对比两组的最终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 两组 患儿的 家长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均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 结论:综合护理干预 在静脉留置输液患儿护理 中有着良好的 应用效果,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家长的满意度,值得广泛的应用与推广。

  • 标签: 综合护理 静脉留置针 输液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血管超声仪对儿童静脉输液留置针穿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0月武汉市第一医院儿科住院病区行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患儿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血管超声仪确定血管直径和深度,根据测量结果选择合适的留置针。对照组采用常规法依据临床经验评估血管,选择合适的留置针,两组患儿均在超声引导下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比较两组患儿的首次穿刺成功率、平均穿刺次数、平均穿刺时间、留置留置时间、留置针置管成功后血管并发症发生情况、家属满意度,并分析观察组患儿静脉直径与首次穿刺成功率相关性。结果观察组首次穿刺成功率为90.00%(45/50),明显高于对照组74.00%(37/50),平均穿刺次数及平均穿刺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儿测得的静脉直径为0.11~0.52 cm,平均(0.32±0.15)cm,其中患儿静脉直径≥0.30 cm组的首次穿刺置管成功率为(91.11%,41/45),显著高于静脉直径<0.30 cm组(20.0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留置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总体满意度(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8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测量儿童静脉直径后进行超声引导下留置针穿刺可有效提高首次穿刺成功率,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

  • 标签: 儿童静脉输液 超声引导 留置针穿刺 外周静脉直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家属-护士协作对低年资护士小儿静脉输液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于武汉市第一医院静脉输液的小儿患者10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护士单人操作)和B组(家属-护士协作),各50例。比较两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患儿依从情况、疼痛情况、家属满意度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B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94%)、患儿依从性(74%)和家属满意度(94%)均明显高于A组的64%、46%和78%,B组患儿疼痛程度(3级及以下47例)明显轻于A组(3级及以下40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属参与可提高低年资护士小儿静脉输液留置针穿刺成功率,减轻患儿疼痛,提高其依从性,减少不良反应,提高家属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

  • 标签: 家属参与 低年资护士 小儿静脉留置针 穿刺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儿童静脉留置针治疗中正压无针密闭输液接头的应用优势。方法:研究样本(2019.01-2019.12使用留置静脉输液患儿)取94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肝素帽)与实验组(正压无针密闭输液接头),47例/组,比较两组不良事件情况、静脉留置针时间。结果:实验组中仅发生1例(2.13%)静脉炎,未出现管腔堵塞、针刺伤事件,对照组则出现3例(6.38%)静脉炎,4例(8.51%)管腔堵塞,2例(4.26%)针刺伤,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19.15%,明显比2.13%的实验组高,P<0.05;同时,观察各组静脉留置针时间,对照组、实验组依次为(63.48±30.36)h、(62.74±31.26)h,无明显差异,(T=0.12,P=0.91)。结论:在儿童静脉留置针治疗中科学使用正压无针密闭输液接头可有效降低静脉炎、管腔堵塞、针刺伤事件发生频次,值得推广。

  • 标签: 儿童 静脉留置针 正压无针密闭输液接头 静脉炎 管腔堵塞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老年患者静脉留置输液护理应用健康教育模式的效果。 方法 选取 2017年 1月 -2020年 1月在本院肾病科接受治疗的 60例静脉留置输液老年患者, 将其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应用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对比两组输液外渗情况及护理前后健康知识认知评分。 结果 观察组的输液外渗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 0.05;护理后,两组健康知识认知评分均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健康教育模式应用于老年患者静脉留置输液护理中,可有效减少输液外渗情况,提高患者健康知识认知程度。 【关键词】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输液护理;健康教育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Y型针管回缩式安全静脉留置针和直型安全型静脉留置针在儿科门诊输液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儿科门诊收治的输液患儿4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00例。对照组采用直型安全型静脉留置针,研究组采用Y型针管回缩式安全静脉留置针。比较两组患儿穿刺成功率、输液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家属对穿刺满意度、舒适度及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穿刺一次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输液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家属对穿刺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穿刺舒适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干预后生理及情感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Y型针管回缩式安全静脉留置针在儿科门诊输液中应用可显著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及患儿满意度和舒适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了患儿的生活质量。

  • 标签: Y型针管回缩式安全静脉留置针 直型安全型静脉留置针 儿科 输液
  • 简介:【 摘要】 目的: 探讨 输液静脉留置针并发症产生的影响因素 与 护理预防策略 。方法: 选取 45 例 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 ,均为 2019 年 6 月至 2020 年 6 月期间收治,了解 静脉留置针 在留置期间出现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并实施针对性 护理预防策略 ,分析护理前后并发症发生率、留置时间、 VAS 评分、健康知识评分及满意度评分 。结果: 护理后 并发症发生率、留置时间、 VAS 评分 较护理前低 , 健康知识评分及满意度评分较护理前高, P< 0.05。结论: 分析 输液静脉留置针 患者出现 并发症 得 影响因素 并对其实施针对性 护理预防策略 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轻疼痛,提高护理满意度与健康知识掌握度 。

  • 标签: 输液 静脉留置针 并发症 影响因素 护理预防策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用弹力自粘绷带在儿科静脉留置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4月在我院儿科住院留置静脉留置针的94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方法进行静脉留置针固定,观察组患者采用医用弹力自粘绷带的方式进行静脉留置针固定,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留置静脉留置针期间发生的护理并发症,包括渗漏、脱出、静脉炎、堵管的发生率。结果: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在静脉留置留置于体内期间,观察组患儿护理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51%,对照组患儿护理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1.91%,观察组患儿护理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医用弹力自粘绷带在儿科静脉留置针中应用效果显著,降低患者护理并发症发生率,避免患者反复静脉穿刺,提升患者家属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医用弹力自粘绷带 儿科浅静脉留置针 运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弹力绷带与输液保护罩在婴幼儿静脉留置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5月该科住院的婴幼儿100例,按入院时间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手背位置给予留置针穿刺成功、康惠尔透明贴予以保护后,对照组采用弹力绷带针对患儿留置部位进行合理固定,观察组采用输液保护罩进行固定,两组固定原则为安全、耐用,均不采用其他材料协助固定。比较两组留置针的留置时间,24 h,48 h,72 h内的留置针固定效果,留置期间弹力绷带与输液保护罩松解次数及花费的时间,留置期间出现的并发症。结果①观察组平均留置时间长长于对照组留置时间,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57,P=0.082)。②两组比较,总体固定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③两组比较,对照组松解花费时间明显长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0.014,P=0.000)。④两组比较,观察组留置针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014,P=0.043)。结论两种固定方式固定留置针效果良好,均有关并发症发生,医用保护罩易于护理人员有效评估,减轻护理工作量,但应用部位有限。护理人员在婴幼儿临床留置针固定过程中,可结合患儿具体位置选择合理的固定方式。

  • 标签: 弹力绷带 输液保护罩 静脉留置针 婴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