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1例52岁男性患者因抑郁障碍给予艾司西酞普兰5 mg/d(逐渐加量至15 mg/d),曲唑酮100 mg/d,劳拉西泮1 mg/d。服药3 d后患者出现唾液分泌增加。服药13 d后因曲唑酮缺药仅服用艾司西酞普兰和劳拉西泮。停用曲唑酮3 d后,唾液分泌增加症状消失。后因睡眠不佳重新加用曲唑酮100 mg/d,2 d后患者再次出现唾液分泌增加。医师考虑上述症状与曲唑酮有关,嘱其停用该药,仅继续服用艾司西酞普兰和劳拉西泮。3 d后,患者唾液分泌增加再次消失。2周后复诊,患者抑郁症状缓解,未再出现唾液分泌增加。

  • 标签: 曲唑酮 流涎,唾液分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唾液分泌性癌(salivary secretory carcinoma,SSC)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纳入2014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病理科确诊的SSC10例,其中男性5例,女性5例,中位年龄46.5岁。观察SSC镜下形态、免疫表型、特殊染色及其临床随访情况,并用荧光原位杂交法检测ETV6-NTRK3融合基因情况。10例患者检测了S-100、波形蛋白、乳腺球蛋白、Dog-1、p63及Ki-67,9例检测了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CK)8/18,8例检测了CK7,6例检测了钙调理蛋白,5例检测了平滑肌肌动蛋白(smooth muscle actin,SMA),4例检测了CK5/6,1例检测了SOX10。结果10例SSC中7例位于腮腺,3例位于颊部。组织形态学显示有实性型、乳头-囊状型、滤泡型、微囊型及大囊型,7例肿瘤细胞以单一排列方式为主,部分区域合并其他排列方式;肿瘤细胞胞质丰富、嗜酸性,呈细颗粒状或空泡状,2例可见透明胞质,细胞核大都表现为椭圆形泡状核,中央可见核仁。免疫组化染色显示,CK7、CK8/18、S-100均为阳性,波形蛋白5例阳性、4例部分阳性和1例少部分阳性,7例乳腺球蛋白阳性、1例部分阳性及2例仅个别细胞阳性,Dog-1、CK5/6、SMA、钙调理蛋白均为阴性,p63 7例阴性、3例少部分阳性,Ki-67指数为5%~20%。5例行过碘酸希夫(periodic acid-Schiff,PAS)染色及淀粉酶消化PAS染色均表现为分泌物阳性。10例均检测到ETV6-NTRK3融合基因信号。6例患者随访时间为32~91个月,其中2例分别于术后28和74个月复发,并再次行手术切除,6例随访病例复查至随访期末均无复发。结论SSC为较罕见的低度恶性肿瘤,部分SSC病例可出现形态不典型或免疫组化指标乳腺球蛋白仅个别肿瘤细胞阳性的现象,因此诊断需结合形态学及免疫组化染色,必要时进行分子检测。

  • 标签: 免疫组织化学 唾液腺分泌性癌 ETV6-NTRK3 诊断,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来氟米特对干燥综合征模型NOD鼠唾液分泌功能减退的治疗作用。方法将NOD鼠随机分配为4组:预防用药组、预防对照组、治疗用药组、治疗对照组;检测毛果芸香碱刺激后唾液流率变化;苏木精和伊红染色后比较平均浸润灶数目及面积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颌下腺、脾脏组织中CD3+T、CD4+T、CD8+T、CD44+CD62L-CD4+T、CD19+B、CD138+B细胞水平的变化;CBA法检测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17A、IL-6水平变化。结果预防用药及治疗用药组唾液流率(t=-5.81,P<0.001;t=-3.61,P<0.05)、浸润灶平均数目(t=3.95,P<0.01;t=4.94,P<0.001)、浸润灶平均面积(t=3.18,P<0.05;t=2.35,P<0.05)均具有明显改善。颌下腺组织中CD3+CD4+T(t=2.39,P<0.05;t=3.82,P<0.01)、CD44+CD62L-CD4+T(t=3.53,P<0.05;t=3.36,P<0.05)细胞明显下调。脾组织中CD3+T(t=6.08,P<0.001;t=2.76,P<0.05)、CD3+CD4+T(t=3.73,P<0.05;t=2.39,P<0.05)、CD19+B(t=5.88,P<0.001;t=4.23,P<0.01) 、CD138+B(t=4.30,P<0.001;t=4.46,P<0.01)细胞也均明显下降。此外,用药组小鼠血清IL-17A水平均降低(t=4.15,P<0.01;t=3.36,P<0.01),预防用药组TNF-α水平下降(t=4.56,P<0.001),但IL-6水平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提示来氟米特可预防、改善NOD鼠唾液腺功能减退及抑制体内免疫活化,为评估来氟米特对干燥综合征的治疗作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干燥综合征 来氟米特 NOD鼠 唾液腺功能 淋巴细胞 炎症因子
  • 简介:摘要病理性流涎是儿童康复科常见疾病,主要病因为各种原因引起的吞咽功能障碍;由于患儿年龄较小、不能配合等特点,针对病理性流涎的评估、治疗一直是临床难点,同时家长甚至医务人员更关注患儿基础疾病治疗,容易忽视病理性流涎给患儿带来的痛苦。鉴于以上情况,本文就儿童病理性流涎的成因、评估(包括主观评估及客观评估)及治疗(如肉毒毒素注射治疗、康复治疗、中医治疗、手术治疗、口服药物治疗及放射治疗等)进展情况进行简要综述,希望能提高医务人员对病理性流涎的重视程度。

  • 标签: 病理性流涎 诊疗进展 肉毒毒素 儿童
  • 简介:唾液被我国传统医学美称为“金律玉液”,又称“华地之水”。古代的一些修道养生者认为,只要简单地将舌下产生的津液有意识地一口口咽下,并持之以恒,常年不懈,便能增进生命活力,延年益寿。

  • 标签: 唾液 保健 健康 舌下 津液 口咽
  • 简介:目的探讨灼口综合征(burningmouthsyndrome,BMS)患者静态唾液流速及泪液分泌量与其口干症状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检测57例BMS患者和47例正常对照组静态唾液流速和泪液分泌量。结果BMS组的平均静态唾液流速和泪液流量与对照组相比,具口干症状的BMS患者静态唾液流速和泪液流量不具口干症状的BMS患者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MS患者口干症状与外分泌分泌障碍之间的无明显相关性。

  • 标签: 灼口综合征 静态唾液流量 泪液流量
  • 简介:中文摘要:本文从病因分类角度对小儿流涎近年常用康复治疗方法进行研究,融入最新的康复理念。依据小儿流涎不同病因,临床表现轻重不同,采用不同康复治疗方法。依据循序渐进,逐步进行消除口腔炎症、纠正错颌及颌骨畸形、 改良舌体形态、 避免张口呼吸和头下垂等;其次有针对性的进行游戏设计、口周功能训练, 辅以低频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中、重度不能控制者,可短暂配合服用 M-胆碱受体阻断剂;若无效,再使用涎腺内注射肉毒毒素,颌下腺改道等具有创伤性的治疗手段。通过对这些小儿流涎康复治疗技术研究,予以小儿流涎康复治疗新的思路。

  • 标签:
  • 简介:脑瘫患儿除肢体运动障碍外,25%~35%的脑瘫存在流涎症,流涎给脑瘫患儿带来诸多不良后果如衣服潮湿异味,颊部皮肤刺激,体液减少外,还影响患儿语言发育。另外,心理障碍、社会歧视等方面也不容忽视,给患儿生活带来很大困难。我院康复中心多年来就脑瘫患儿流涎症进行康复治疗和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康复护理 流涎症 脑性瘫痪 脑瘫患儿 肢体运动障碍 不良后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术前用药对整形美容全麻患者唾液分泌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抽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8月在我院行整形美容手术的患者100例作为本次实验对象,其均行全麻干预。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划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术前干预即可,在术中给予生理盐水泵注;观察组患者采取麻醉前准备用药,以长托宁为主。对两组患者手术实施不同阶段(麻醉时T1、给药30minT2、术后60minT3)的唾液分泌进行观察与比较,且统计其血流动力学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不同阶段的唾液分泌相较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相较于对照组更为稳定(P<0.05)。结论术前用药对整形美容全麻患者的唾液分泌与血流动力学均有较为积极的影响,能够保证其稳定性,有助于手术的开展与术后患者的康复,值得重视。

  • 标签: 术前用药 整形美容全麻 唾液分泌 血流动力学
  • 简介: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专家研究出一种新技术,可以根据唾液来预测人的年龄。该技术能够为犯罪现场调查提供新的用于确定嫌疑人年龄的取证工具。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人员使用34对21—55岁的男性同卵双胞胎的唾液样本,扫描了他们的基因组,确定了DNA中甲基化与年龄密切相关的88处位点。他们还利用年龄为侣~70岁的31名男性和29名女性的唾液样本做了相同的实验,获得了同样的结果。接下来,他们建立了一个预测模型,使用与甲基化和年龄关系最密切的3个基因中的两个。当他们把双胞胎或其他人群的唾液样本数据输入模型中时,能够正确地预测一个人的年龄,误差范围在5年之内,这是一个相当高的精度水平。

  • 标签: 预测模型 年龄 唾液 利用 美国加州大学 取证工具
  • 简介:唾液的来源、成分以及生理功能等方面而进行了综述。

  • 标签: 唾液 消化 杀菌 调节
  • 简介:唾液收集属无损伤方法,简便易行,便于较长时间追踪观察,有助于在训练期和恢复期进行机能评定,为科学训练提供依据,从而提高运动成绩。苏联巴·戈托夫米夫运用唾液溶菌酶来进行运动员身体机能评定,认为处于良好状态的运动员其唾液溶菌酶的滴定值高于训练水平不高的运动员。训练负荷大,能使运动员溶菌酶的滴定值下降。为此我们开展:(1)唾液溶菌酶在训练中的应用研究;(2)探讨唾液溶菌酶在某些运动项目、不同训练方法时的变化特点;(3)摸索对运动员现场研究的方法,更好地为运动训练服务。

  • 标签: 唾液 溶菌酶 运动员 追踪观察 恢复期 无损伤
  • 简介:每天一个人会产生1~2L唾液。它能助推消化并且帮助咽下食物。同时,唾液有助于预防口腔细菌感染。美国波士顿大学医学院生物物理学家EstherBullitt表示,'不过,这仍像是太多精力被投入进来的感觉,如果唾液只是承担这种小任务。我们想知道它是否还做了其他事情,也许有更加深远的影响,而不只是预防口腔感染。'为此,Bullitt和团队成员顺着食管分析了唾液

  • 标签: 唾液蛋白 抑制肠道 肠道混乱
  • 简介:胃病或胃部不适在人群中很常见,主要表现为烧心、反酸、嗳气、上腹部灼痛等。如感觉上述不适,可立刻采取一个简单的措施——连续不断地咽唾液。几分钟后。上述症状就会明显缓解。如果是老胃病患者,除了按医嘱服药以外。每天有意识地连续咽几次唾液,也是非常好的辅助治疗手段。这是因为,胃液是酸性的,胃部不适往往为胃酸过多所致,而唾液是弱碱性的,可以起到一定中和作用。

  • 标签: 胃部不适 唾液 辅助治疗手段 胃病患者 上腹部灼痛
  • 简介:唾液是人体之宝,由口腔粘膜深处的唾液分泌,俗称口水。祖国医学一向很重视唾液的作用,冠以琼浆、玉泉、甘露、神水、金津玉液等誉称;明代医家程仲龄还把它喻为“人参果”;李时珍也指出,唾液有明目退翳、消肿解毒的功能。现代人们发现了它在保健中还有许多奥秘,真是名符其实的玉液琼浆。

  • 标签: 唾液腺分泌 药物 口腔粘膜 祖国医学 金津玉液 明代医家
  • 简介:摘要唾液腺是口腔颌面部的重要器官,环境和遗传因素导致唾液腺肿瘤和非肿瘤性疾病的发生,但其具体发生机制,并不十分清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研究对象和研究模型较为缺乏。类器官作为一种新的技术体系和研究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研究中,它是连接二维细胞培养和活体动物模型的重要桥梁,也是连接临床医学和基础研究的非常有潜力的转化模型。本文就正常唾液腺及唾液腺肿瘤类器官的研究进展,及其在组织工程、病因学研究、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以及未来面临的挑战等方面进行综述。

  • 标签: 唾液腺 唾液腺肿瘤 类器官
  • 简介:基层兽医在临床诊断中.常把有流涎症状的牛病简单地判定为牛口蹄疫病,往往给当地的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带来负面影响。其实,对有流涎症状的牛病除牛口蹄疫外,还有一些其它牛病具有类似的症状。下面就这些疾病的临床鉴别诊断与防治作一简要叙述。

  • 标签: 牛口蹄疫 临床诊断 鉴别诊断 流涎 疾病 口蹄疫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医康复治疗小儿脑瘫流涎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7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48例小儿脑瘫流涎症患儿纳入研究,均采取中医康复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流涎症状和血流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患儿的流涎控制率为8.33%,治疗后,患儿的流涎控制率为58.33%,流涎症状有明显改善,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与治疗前相比,患儿治疗后的大脑动脉血流速度有所提高,血管搏动指数有所下降,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中医康复治疗小儿脑瘫流涎症的临床疗效令人满意,可提高流涎控制率,有助于血液流动,促使病情良好发展。

  • 标签: 中医康复 小儿脑瘫流涎症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