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川崎病合并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macrophage activation syndrome,MAS)是一类罕见且严重并发症,临床症状危重,如不能早期确诊,预后往往较差。目前对川崎病合并MAS诊断标准、治疗方案尚无统一指南。本文对川崎病合并MAS诊断标准、流行病学、治疗进展及预后等做一综述,为此类重症川崎病临床诊治提供线索。

  • 标签: 川崎病 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 重症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macrophage activation syndrome,MAS)患儿临床特征及实验室表现,探讨MAS患儿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21年3月西安交通大学附属西安市儿童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24例MAS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4例MAS患儿中男性11例(45.8%),女性13例(54.2%),平均年龄(7.51±4.01)岁。原发病包括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systemic juvenile idiopatjic arthritis,sJIA)20例(83.3%)、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3例(12.5%)、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histiocytic necrotic lymphadenitis,HNL)1例(4.2%)。临床特征以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为主,同时伴有不同程度多系统受累表现。实验室检查以外周血细胞降低、红细胞沉降率降低、纤维蛋白原降低、血清转氨酶升高、乳酸脱氢酶升高及血清铁蛋白升高为主。MAS患儿好转20例,死亡4例。死亡组出血表现及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发生率高于非死亡组(100.0%比15.0%、100.0%比40.0%,P均<0.05)。死亡组血清铁蛋白水平高于非死亡组[26 171.73(17 274.18~34 118.66)μg/L比2 890.78(1 728.42~10 330.80)μg/L,Z=-2.789,P=0.005],但NK细胞比例低于非死亡组[3.50%(2.25%~5.50%)比9.00%(5.00%~14.00%),Z=-2.024,P=0.043]。结论MAS是儿童风湿性疾病常见致命性并发症,预后差,病死率高。MAS患儿早期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出血表现、血清铁蛋白水平显著升高及NK细胞比例降低可能提示预后不良。

  • 标签: 儿童 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 风湿性疾病
  • 简介:摘要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macrophage activation syndrome,MAS)是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少见且致命并发症。迄今为止,已经探究了许多可能病因,包括感染因素及免疫机制等,但确切病因仍不清楚。因其起病隐匿、进展迅速、影响全身多器官系统、临床症状危重及致死率较高等特点,MAS需要尽早诊断并及时给予合理治疗。目前国际上尚缺乏KD合并MAS(KD-MAS)规范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因此许多患儿常被漏诊或误诊并错过最佳治疗时机。该文旨在从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等方面详细分析KD-MAS,以期制定更具体诊断标准及更规范治疗方案,使此类重症KD患儿得到及时、准确诊断并接受合理治疗。

  • 标签: 川崎病 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 发病机制 临床特点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冠状病毒、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iddle Eastern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MERS-CoV)及新型冠状病毒等冠状病毒感染肺炎临床症状、病情进展及病理特征等有许多相似和相同之处,且与M1型巨噬细胞功能相关。研究认为,肺组织M1巨噬细胞过度活化在CoV肺炎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以M1巨噬细胞为靶点抗CoV肺炎治疗对于减轻症状、抑制病情进展及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
  • 简介:摘要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是一种自身免疫病继发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临床表现为发热、肝脾大、全血细胞减少、肝功能不全、凝血异常、高甘油三酯血症、高铁蛋白等,骨髓有噬血细胞现象,其分子机制可能与CD8+T细胞巨噬细胞持续活化促进炎性反应相关,其常规治疗以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及依托泊苷为主。近期随着MAS相关细胞因子机制研究进展,靶向药物逐渐用于临床治疗,现就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可能细胞因子靶点和应用情况进行深入探讨,旨在提高该病诊疗水平并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 细胞因子 靶向治疗
  • 简介:摘要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Macrophage activation syndrome,MAS)属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罕见并发症,KD合并MAS(KD-MAS)发病急,病死率高,临床需尽早识别、及时治疗。本文对近年来KD-MAS流行病学、发病机制、早期识别、诊断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MAS)是继发于风湿病具有生命威胁严重并发症。在脓毒症早期由于促炎反应过强造成多器官功能衰竭,又称为脓毒症相关MAS样综合征。MAS是由于细胞毒杀伤功能降低导致效应性淋巴细胞和抗原呈递细胞长时间相互作用,形成促炎细胞因子风暴,最终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危及生命。尽管已发布了多种诊断和分类标准,早期诊断MAS仍然是一种挑战。在国内静脉甲泼尼龙冲击联合环孢素A是治疗MAS主要方法,国际上应用细胞因子拮抗剂靶向治疗MAS安全有效。

  • 标签: 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 细胞因子风暴 自身免疫性疾病 脓毒症
  • 简介:摘要慢性胰腺炎是一种以胰腺纤维化为主要病理特征慢性进展性疾病,以巨噬细胞为代表免疫细胞在其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在胰腺纤维化进程中,巨噬细胞以替代活化型(M2型)为主,可通过分泌大量抑炎和促纤维化因子改变组织纤维化-炎性微环境;分泌多种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剂等影响细胞外基质降解与重塑;分泌TGF-β、PDGF等促细胞生长和增殖因子调控胰腺星状细胞活化状态,并可与之协同作用共同促进胰腺纤维化进程。本文旨在对M2型巨噬细胞在胰腺纤维化中作用进行综述,为以巨噬细胞为靶标的慢性胰腺炎相关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 标签: 巨噬细胞 M2型极化 慢性胰腺炎 胰腺纤维化
  • 简介:目的探讨CD39/ATP轴与哮喘肺泡巨噬细胞炎症小体活化之间关系.方法采用OVA致敏和激发模式建立Th2优势哮喘小鼠模型;采用LPS联合OVA致敏和OVA激发模式建立Thl7优势哮喘小鼠模型;将CD39抗体经鼻滴入至Th2优势哮喘小鼠,建立CD39阻断哮喘小鼠模型.实验设立正常对照组、Th2优势哮喘组、Th17优势哮喘组以及CD39阻断组,每组小鼠各10只,共40只.分离各组小鼠肺泡巨噬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肺泡巨噬细胞CD39表达,WesternBlot检测巨噬细胞炎症小体分子NLRP3和caspase-1表达,ELISA方法检测肺泡灌洗液中ATP、IL-1β含量.结果Th17优势哮喘组以及CD39阻断组小鼠肺泡巨噬细胞CD39表达明显下调,与之对应是:炎症小体中NLRP3和caspase-1蛋白表达上调和肺泡灌洗液中ATP、IL-1β含量显著增加.结论哮喘小鼠肺泡巨噬细胞CD39表达与炎症小体活化之间存在着相关性,推测CD39/ATP轴在调控哮喘小鼠肺泡巨噬细胞炎症小体活化之中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CD39 ATP 巨噬细胞 炎症小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去分化脂肪细胞(DFAT)对巨噬细胞极化影响。方法分别向培养液中加入脂多糖(LPS)或白细胞介素4(IL-4),诱导RAW264.7向M1或M2型巨噬细胞极化。分离培养C57BL/6小鼠DFAT,并对其进行多向分化诱导,通过油红O染色、茜素红染色进行成脂、成骨干性鉴定,利用Transwell小室将DFAT与巨噬细胞共培养24 h,在显微镜下观察巨噬细胞形态变化,通过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M1型巨噬细胞相关基因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人巨噬细胞趋化蛋白-1 (MCP-1)、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和M2型巨噬细胞相关基因精氨酸酶-1 (Arg-1)、壳酶蛋白(Ym-1)、白细胞介素-10(IL-10)表达量变化。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加入LPS或IL-4刺激,可诱导RAW264.7向M1或M2型巨噬细胞极化。将DFAT细胞巨噬细胞共培养发现,DFAT细胞可使巨噬细胞形态发生明显变化,M1组和对照组M0组比较,M1型巨噬细胞相关基因TNF-α表达显著增高(5.02±0.71比1.00±0.02,t=5.648,P<0.01)、iNOS表达显著增高(7.44±1.56比1.00±0.06,t=4.143,P<0.01)、MCP1表达显著增高(19.64±2.48比1.00±0.04,t=7.510,P<0.01);M2组M0组比较,M2型巨噬细胞相关基因Arg1表达增高(165.40±45.72比1.00±0.07,t=3.597,P<0.05)、IL-10表达增高(6.86±1.91比1.00±0.07,t=3.055,P<0.05)、YM-1表达增高(5.17±2.27比1.00±0.03,t=1.834,P<0.05);DM1组较于M1组,TNF-α表达显著降低(0.93±0.40比5.02±0.71,t=4.979,P<0.05)、iNOS表达显著降低(1.61±0.83比7.44±1.56,t=3.302,P<0.05),MCP1表达显著降低(2.22±1.27比19.64±2.48,t=6.244,P<0.05);而DM2组与M2组比较,Arg-1表达显著增高(493.10±55.37比165.40±45.72,t=4.563,P<0.05)、IL-10表达显著增高(87.84±26.90比6.86±1.92,t=3.002,P<0.05)、YM-1表达显著增高(49.11±11.07比5.18±2.28,t=3.887,P<0.05)。结论DFAT细胞可抑制巨噬细胞向M1型巨噬细胞极化,促进其向M2型巨噬细胞极化。

  • 标签: 去分化脂肪细胞 巨噬细胞 极化 免疫调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脱细胞真皮基质(ADM)对巨噬细胞特征性标志物表达影响。方法实验分组:A组,巨噬细胞组;B组,ADM(5 μg/μl)与巨噬细胞共培养组;C组,脂多糖(LPS,100 ng/ml)及γ-干扰素(IFN-γ)(10 ng/ml)联合诱导巨噬细胞组;D组,白细胞介素-4(IL-4,10 ng/ml)诱导巨噬细胞组;E组,LPS(100 ng/ml)及IFN-γ(10 ng/ml)联合诱导巨噬细胞后再与ADM(5 μg/μl)共培养组。采用实时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不同组巨噬细胞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分化抗原86(CD86)、甘露糖受体(CD206)和精氨酸酶-1(Arg-1)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水平,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RT-PCR检测结果显示,M1型巨噬细胞标志物iNOS、CD86表达在C组中最高(2.82±0.07、3.07±0.24,FiNOS=210.3,FCD86=85.6,P<0.01)。M2型巨噬细胞标志物CD206、Arg-1表达在D组中最高(3.30±0.26、3.23±0.32,FCD206=115.4,FArg-1=71.2,P<0.01)。B组与A组比较,M1型和M2型巨噬细胞标志物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06,P>0.05)。E组与C组比较,M1型巨噬细胞标志物iNOS、CD86表达量下降,分别由C组2.82±0.07、3.07±0.24下降到E组2.21±0.10、1.96±0.04;而M2型巨噬细胞标志物CD206、Arg-1表达量增高,分别由C组1.01±0.16、0.97±0.16上升到E组1.87±0.14、1.91±0.1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iNOS=8.523,tCD86=7.702,tCD206=7.028,tArg-1=7.904,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与RT-PCR检测结果趋势一致。结论ADM有诱导巨噬细胞从M1型向M2型极化作用。

  • 标签: 脱细胞真皮基质 巨噬细胞 一氧化氮合成酶 CD206
  • 简介:

  • 标签:
  • 简介:1急性肺损伤基本概念急性肺损伤(acutelunginjury,ALI)是指机体遭受严重创伤、休克、严重感染等打击后,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和顽固性低氧血症综合征。ALI诊断标准:①急性起病;②低氧血症,PaO_2/FiO_2≤300mmHg;③胸片显示双肺浸润阴影;④肺动脉嵌入压(PAWP)≤18mmHg或临床除外心源性因素。ALI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早期阶段,而ARDS是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organdysfunctionsyndrome,MODS)在肺部表现和主要组成部分。MODS晚期可发展为多

  • 标签: 巨噬细胞肺损伤 肺泡巨噬细胞
  • 简介:<正>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macro-phage,TAM)作为肿瘤微环境重要组成部分,在多种恶性肿瘤发生、进展、侵袭和转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能明显促进肿瘤血管和淋巴管生成,与患者不良预后明显相关。本文就TAM来源、TAM在肿瘤发生、进展和转移中作用及TAM相关肿瘤靶向治疗进行综述,相信通过对TAM作用机制深入研究可以为肿瘤治疗提供新思路。1TAM与肿瘤微环境肿瘤生物学特性不仅是由癌基因和抑癌基因表达调控,还依赖于肿瘤间质等构成肿瘤微

  • 标签: 巨噬细胞活化 肿瘤微环境 肿瘤相关 恶性肿瘤 肿瘤细胞生长 重要组成部分
  • 简介:目的探讨川崎病(KD)并发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MAS)临床特点及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生物学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至2017年6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我院)收治KD并发MAS连续病例,系统检索中英文数据库KD并发MAS文献,以出院结局指标分为预后不良组(死亡或放弃治疗)和好转组,提取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探讨KD并发MAS临床特点。结果我院9例中,均有肝、脾肿大和IVIG无反应,皮疹,趾、指端硬肿或脱屑,冠脉病变各8例,唇红皲裂7例,淋巴结肿大6例,球结膜充血和不完全KD各4例。CRP均升高,纤维蛋白原(Fib)<1.5g·L^-1和铁蛋白>1500ng·mL^-1各8例;ALT升高7例,AST升高和骨髓噬血现象阳性率各6例,甘油三酯(TG)>3.0mmol·L^-14例。2例行HLH相关基因及蛋白表达检测,未发现HLH相关基因(24种)突变,均有NK细胞穿孔素蛋白表达水平降低,1例同时存在NK细胞颗粒酶B表达以及CTL细胞穿孔素表达降低。复习文献,共报告27例(包括本文9例)KD并发MAS,好转18例,预后不良9例,预后不良组仅不完全KD发生率明显高于好转组(55.6%vs5.9%,P=0.004)。结论KD患儿出现首剂IVIG治疗无反应且伴肝脾肿大、AST和/或ALT、铁蛋白明显升高时,需警惕KD并发MAS可能。未提示KD并发MAS具有遗传倾向,NK细胞中穿孔素表达水平降低可能与KD患儿并发MAS相关。不完全KD可能是影响KD并发MAS患儿预后危险因素之一。

  • 标签: 川崎病 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 临床特点 基因 穿孔素蛋白 颗粒酶B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SOJIA)合并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MAS)患儿细胞因子谱,探讨其在早期诊断MAS中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省台州医院2013年1月至2018年3月157例SOJIA患儿临床资料,其中合并MAS 15例(SOJIA合并MAS组),未合并MAS 142例(单纯SOJIA组)。采用流式细胞微球芯片技术检测患儿外周血白细胞介素(IL)-2、IL-4、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干扰素(IFN)-γ。分析MAS患儿细胞因子谱特点。结果SOJIA合并MAS组IL-10和IFN-γ明显高于单纯SOJIA组[40.5(7.9,236.9)ng/L比4.1(2.0,98.7)ng/L和55.8(18.5,500.0)ng/L比4.4(1.4,30.1)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IL-2、IL-4、IL-6和TNF-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SOJIA合并MAS患儿IL-10与IFN-γ呈正相关(r = 0.638,P = 0.01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显示,IFN-γ预测MAS曲线下面积(AUC)为0.991,95% CI 0.974~1.000,最佳临界值18.45 ng/L,灵敏度为92.5%,特异度为95.1%;IL-10预测MASAUC为0.944,95% CI 0.893~0.996,最佳临界值7.75 ng/L,灵敏度为91.7%,特异度为81.7%。结论SOJIA患儿IL-10和IFN-γ明显升高有助于MAS早期诊断。

  • 标签: 关节炎,幼年型类风湿 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 细胞因子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SOJIA)合并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MAS)患儿细胞因子谱,探讨其在早期诊断MAS中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省台州医院2013年1月至2018年3月157例SOJIA患儿临床资料,其中合并MAS 15例(SOJIA合并MAS组),未合并MAS 142例(单纯SOJIA组)。采用流式细胞微球芯片技术检测患儿外周血白细胞介素(IL)-2、IL-4、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干扰素(IFN)-γ。分析MAS患儿细胞因子谱特点。结果SOJIA合并MAS组IL-10和IFN-γ明显高于单纯SOJIA组[40.5(7.9,236.9)ng/L比4.1(2.0,98.7)ng/L和55.8(18.5,500.0)ng/L比4.4(1.4,30.1)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IL-2、IL-4、IL-6和TNF-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SOJIA合并MAS患儿IL-10与IFN-γ呈正相关(r = 0.638,P = 0.01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显示,IFN-γ预测MAS曲线下面积(AUC)为0.991,95% CI 0.974~1.000,最佳临界值18.45 ng/L,灵敏度为92.5%,特异度为95.1%;IL-10预测MASAUC为0.944,95% CI 0.893~0.996,最佳临界值7.75 ng/L,灵敏度为91.7%,特异度为81.7%。结论SOJIA患儿IL-10和IFN-γ明显升高有助于MAS早期诊断。

  • 标签: 关节炎,幼年型类风湿 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 细胞因子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