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当前金融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作用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但经济的增长不仅表现在规模的扩大,还体现在国民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特别是产业机构的优化升级。论文根据经济发展和产业机构的相关理论,对两者之间的影响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湖南金融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金融发展能够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但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对金融发展的促进作用较小。

  • 标签: 金融发展 产业结构升级 向量自回归模型
  • 简介:文章基于珠江一西江经济带上升为国家区域经济发展重大战略和我国西部地方高校“提质扩量”转型发展背景,分析国内外高校会计人才培养现状,探讨构建一个通识教育下“人文教育+素质教育+专业教育”三教合一、“教学+实践+学术”三位一体的高校会计人才培养新模式,以提高西部地方高校会计人才培养结构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重大战略转移中与产业结构的适配性和区域经济的贡献度。

  • 标签: 西部高校 人才培养模式 应用型人才 能力素质 通识教育 区域战略
  • 简介:考察R&D投资是否以及如何影响企业生产效率。以1999-2012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中国各地区相继出台的人才引进政策为工具变量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平均而言,R&D投资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并且当企业为非国有企业或者处于知识产权保护较好地区时,R&D投资对企业生产效率的提升效应更为明显。研究表明,R&D投资的效果依赖于内部创新效率与外部知识产权保护。研究拓展了R&D投资影响企业生产效率的相关文献,也对政府制定人才引进与创新政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R&D投资 生产效率 区域人才政策
  • 简介:基于两部门模型,分析工业化不同阶段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发展关系的演变,并对影响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发展的因素进行分区域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发展关系在不同区域存在显著差异,东部地区的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呈现互动发展关系;中部地区的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关联性较弱,尚未形成互动发展的格局;西部地区的制造业不发达,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缓慢,两者之间的产业关联效应最低。因此,各区域应根据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发展策略:东部地区应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明确政府职能,促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发展;中部地区应加快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优化服务业结构,推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互动发展;西部地区应跨越重工业化阶段,着力发展轻工业、生态农业和服务业,建设具有西部特色的以中小城市为主、大城市为辅的城市体系。

  • 标签: 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 产业经济 经济发展模式 城镇化水平 产业结构转型
  • 简介:选取中国各省市2007—2010年面板数据对工业企业异质性特征与地区碳排放强度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工业企业的规模和技术水平对碳排放强度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从业人员规模对碳排放强度具有正向作用,而企业效益与碳排放强度关系不显著。进一步研究后发现,企业规模和技术水平通过降低能源排放强度、产生减排效果来降低碳排放强度;单位工业企业从业人员的减少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和能源排放强度,通过节能与减排双重方式降低碳排放强度;工业企业效益提高了单位资产期望经济产出,没有很好地抑制非期望碳排放产出,无法降低碳排放强度。

  • 标签: 企业异质性特征 碳排放强度 节能减排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区域发展 环境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