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现代汉语转折复句的关联标记模式可以分为“居中粘结式”、“前后配套式”和“居端依赖式”三种类型。三种不同标记模式的转折复句在现代汉语语料中的分布很大的差别,“居中粘结式”居于主体地位,是最典型的转折复句句式,这是“联系项居中原则”的有力表现。“前后配套式”和“居端依赖式”的使用频率相对较低。但也充分显示了“联系项居中原则”的制约作用。

  • 标签: 汉语有标转折复句 关联模式 联系项居中原则
  • 简介:现代汉语转折复句主要可分为四种语义类型:并转、递转、承转和理转,其语义基础分别为并列、递进、顺承和因果。四种语义类型在能否还原上有差异:在一定的前提下,并转、递转和承转均可相应地还原为并列、递进和顺承复句,而理转通常不能还原为因果复句。理转是现代汉语转折复句的核心。

  • 标签: 转折复句 语义基础 语义类型
  • 简介:文章以六部对外汉语教学大纲为依据,遴选出52个常用汉语复句句式,并基于60万字的中介语语料,采取正确使用相对频率法与蕴含量表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系统考察了欧美留学生汉语复句的习得顺序。文章首先从整体上揭示了欧美留学生对52个复句的习得顺序,进而以此为基础推断出12大类复句的习得顺序。本研究的相关数据与结论可以为对外汉语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编写、修订以及复句教学提供直接的依据。

  • 标签: 欧美留学生 汉语有标复句 习得顺序 正确使用相对频率法 蕴含量表法
  • 简介:转折复句的内层蕴涵是指在转折复句转折关系中所蕴涵的逻辑思维形式.对于这一"内层蕴涵"有人分别指出过"蕴涵一个摸态判断"或"蕴涵假设解释",这些分析并没有将转折复句的内层蕴涵完全揭示出.转折复句的内层蕴涵应该是一个"摸态三段论"的推理过程.根据这一推理过程,我们可以确定一些检验转折复句转折关系是否成立的原则.

  • 标签: 转折复句 转折关系 摸态三段论 检验规则 逻辑思维形式 摸态判断
  • 简介:本文集中探讨了有关递进复句研究的八个专题:递进复句的归属、定义、分类、特征、递进复句格式研究以及多级递进句、意合递进句、递进句和相关句的研究等。最后总结了递进复句研究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 标签: 汉语 递进复句 语法 多级递进句 意合递进句 相关句
  • 简介:式时间背景复句是时间复句中的一种类型,其特点表现为:时间分旬表达纯粹的时间概念且没有特定形式标记;时间分句直接表明正分句所述事件发生的时间。本文描写了这一类复句中时间分句的语表形式,研究了时间分句所提供的时间信息类型,探讨了时间分句表达时间的特点,并就一些相关的问题进行了理论思考。

  • 标签: 时间复句 时间分句 时间表达
  • 简介:汉语语法的发展道路中,汉语复句理论的发展自己相对独立的发展轨迹。按其内部体系发展变化特点的规定性,可分为四个时期:以理论的从无到开始了草创时期(1889-1919年);以“复句”术语的普遍确认进入调整时期(1920-1941年);以汉语复句的外延范围的大致圈定进入定型时期(1942-1978年);以对复句理论反思性深入研究进入深化时期(1979年-现在)。深化时期的研究呈多元之势,可用三“派”大体概括:转进、取消和维持。

  • 标签: 汉语复句理论 发展分期 草创 调整 定型 深化
  • 简介:关联标记在转折复句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关联标记在一定机制作用下能对复句关系进行控制,从而引起转折复句系统内部的连锁反应,形成新的矛盾。为达到新的平衡,转折复句系统内部又通过标记优化来进行自我调节,最终演变成为适应交际需要的现代汉语转折复句系统。这种现代格局的形成是转折复句系统内部一系列自我调节活动的结果。为了适应人类新的交际需要,转折复句系统内部还将继续进行自我调节,从而促进转折复句系统的进一步演变。

  • 标签: 关联标记 控制 优化 转折复句 演变
  • 简介:认知语言学认为,意义的形成较多地受到认知过程中的主观视角、主观认识和情感的影响。为了探寻人类对条件结果关系的认识,更深刻地理解现实世界的条件与语言形式中的条件之间的对应关系,更全面地认识条件句系统,论文以现代汉语中表示条件关系的标记条件句为研究对象,从形式入手分析了条件句的形式和语义、功能特征以及相互之间的制约规律。从语言主观性出发,结合认知语言学的概念化理论,探求条件句语义的生成和表达机制,在此基础上对条件句系统做了层级和细类的划分。

  • 标签: 现代汉语 条件句 认知语言学 主观视角 认知过程 主观认识
  • 简介:本文以先秦汉语材料为依托,讨论了古代汉语紧缩复句的基本格式及其特点,分析了复句紧缩发生的时代、原因及其过程,并归纳出判别紧缩复句的基本疗法。

  • 标签: 紧缩复句 关联 停顿 简化 固定格式
  • 简介:探索汉语复句本体知识建模,实现复句句法语义知识的形式化,是汉语复句信息工程的重要内容。文章设计了一套复句本体体系的语义关系标记,描绘了复句实例的关系路径表示方法;借助语义关系标记和数理逻辑思想来刻画复句句法语义特征,在此基础上定义了汉语复句的形式化函数;探讨了复句关系词库和关系层次自动划分等句法知识的表示问题,以复句关系层次处理器和层次划分函数来表示复句的句法语义关系。相关语例分析验证了本文研究的有效性。

  • 标签: 复句 本体 形式化 句法知识 自动识别
  • 简介:中韩两种语言都存在因果复句,但因这两种语言分属不同语系,所以它们在复句的表现方法及连接手段上都有着很大差异,韩国语的因果复句不仅和汉语的因果复句相对应,而且还能和其他语义关系的复句或其他表现形式相对应。先行研究成果当中极少运用中韩对译小说语料库来研究复句的情况,尝试利用韩中对等翻译小说语料库进行复句研究,运用实际双语例句、使用比较分析法进行考察分析韩国语中使用频率较高的"-■■"、"-■■"、"-■■■"、"-■■"等因果复句汉语中的对应形式,这对于中韩复句的研究及教学将是一个很好的启示和参考。

  • 标签: 韩国语 因果复句 语料库 汉语 对应形式
  • 简介:黎锦熙在汉语复句研究方面,建立了完整的汉语复句系统,对各类复句给予了明确定义,详尽列出了各类复句的关系词语,还就汉语复句的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为这一领域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论基础,在汉语语法学史上具有开创之功。

  • 标签: 黎锦熙 复句体系 复句理论 学术价值 现代意义
  • 简介:摘要:本文在语言对比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三个平面”理论从句法、语义及语用三个方面对汉语和印尼语的假设复句进行对比分析,先对两种语言中的假设复句进行了详细的描述,然后采用归纳与演绎相结合的研究方式总结异同,并预测了印尼学习者习得汉语假设复句的难度等级。

  • 标签: 假设复句 对比分析 难度等级
  • 简介:时间顺序对汉语复句的生成具有强制性。时间顺序可细分为三种:现实的时间顺序、抽象的时间顺序和心理的时间顺序。英汉翻译在许多情况下,就是将英语句子的立体空间构架进行解构,再按汉语的时间句序进行重组的过程。

  • 标签: 复句 时间顺序 英汉翻译
  • 简介:近20年的单复句研究,一方面继承了50年代单复句大讨论的余绪,经过讨论,人们普遍承认了汉语句子单复之分的事实,并在单复句的划分标准上逐渐达成了一些共识;另一方面,人们又展开了对具体复句的研究,还试图引进新的理论、运用新的方法进行分析,开辟了汉语复句研究的新气象。

  • 标签: 现代汉语 单句 复句 研究综述
  • 简介:本文以ノニ条件复句与'但'转折句的日汉对比为主题展开研究,利用语料库数据,将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方法相结合,尝试寻找ノニ条件复句与'但'转折句的对应关系,旨在寻求对ノニ条件复句更加详尽深入的理解,作为探索ノニ条件复句汉语的对应关系研究的重要一环进行实证研究,以期该研究对中国日语学习者的逆接条件句学习产生指导意义。

  • 标签: ノニ条件复句 转折复句 中日对译语料库 对译倾向
  • 简介:习惯上认为《西厢记》是一个写出了诸多矛盾的具有“复杂性”的作品,而少有人关注原著《莺莺传》所表现的“复杂性”。本文提出,《莺莺传》中转折复句数量颇多,增加了叙事的波澜,更凸显了人物性格心理的复杂性。这种语言特点、叙事特点与作者元稹的经历、性格及学者谈及的这篇作品的自传性成分密切的关联。

  • 标签: 《莺莺传》 转折复句 自传说
  • 简介:汉语复句层次关系自动识别是中文信息处理中很有意义而极具挑战性的一项课题。为解决由于关系词省略和关系词不能标示分句间层次组合顺序的局限,考察了1-2型和2—1型三分句复句关联模式的关系词隐现形式,发现12种关系词隐现形式的复句有望实现层次关系识别,这些隐现形式的关系词句法特征与分句组合顺序间存在4种制约规则。结合这些隐现形式的特征信息和分句层次组合制约规则,提出了一种基于规则的层次关系识别流程,以期为实现复句层次关系自动识别打下基础。

  • 标签: 规则 复句 层次 语义关系 自动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