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9 个结果
  • 简介:植物对水流和泥沙运动有重要影响。在回顾国内外主要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植物对水流和泥沙运动影响(含植物水流问题)研究归纳为三方面,即植物对水流阻力、紊流结构和泥沙运动的影响研究;考虑到问题的重要性,单独讨论了植物的消波与捕沙作用;详细总结了含植物水流问题研究的研究方法和重要结论;指出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展望了未来研究趋势。

  • 标签: 植物 水流阻力 紊动结构 泥沙运动 河流
  • 简介:洪河沼泽湿地地势低平、河道多变,洪水季节性泛滥,缺乏水文监测数据,而模拟的水文数据不确定性较大;而且,用地表径流数据验证生态水文模型的模拟结果,效果并不理想。以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部的沼泽湿地为研究对象,整合数字河网与高精度数字高程数据,改进分布式生态水文模型SWAT的子流域概化方式,构建湿地水文过程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研究区沼泽湿地水文功能。对于湿地水文过程模型的构建,除了利用径流观测数据进行验证外,还应用不同深度的多点土壤湿度数据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1改进的SWAT模型取得了较高的面向沼泽湿地模型精度,模型决定系数R2达到0.7,相对误差小于21%,表明模拟效果良好;2在研究区内的沼泽湿地中,以草甸黑土—沼泽化草甸、草甸黑土—草本沼泽、沼泽土—沼泽化草甸、沼泽土—草本沼泽4种土壤—植被的组合模式为主,土壤湿度较大,湿地的调蓄水功能较强;3季节性和常年的洪泛水文过程与土壤湿度的梯度特征,控制着研究区的沼泽植物的空间格局;随着土壤湿度梯度的变化,植物群落呈现出明显的条带状梯度分布。

  • 标签: 洪河沼泽湿地 水文过程模型 SWAT 土壤湿度 径流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水文化是人与水共生关系中建立起的以意识形态为核心的物质、行为、制度成果的总和。水文化反映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状况。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与水环境相辅相成,形成水文化的生态性,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福建水资源丰富多样。福建人与水关系密切,“以船为舟,以楫为马”、“浮家泛宅”拜妈祖。敬“龙王”,形成以水为本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等水文化生态特征,福建人从生存基础、生活方式、思想意识等方面重视水的功能价值和水的生命意义,福建“水文化”的生态性既是传统的传承.又是未来发展的根本。

  • 标签: 水文化 生态性 和谐关系 风俗习惯
  • 简介:摘要水利建设事业离不开水文水资源研究,水文水资源监测数据是水利基础建设工程的重要依据,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近些年,水文水资源的相关建设和研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无论是基础理论研究还是实用技术推广都取得了巨大成果,随着水利行业的稳步发展,水利建设事业离不开水文水资源研究,水文水资源监测数据是水利基础建设工程的重要依据。本文就水文水资源做出一些探讨。

  • 标签: 水文水资源 建设工程 探讨
  • 简介:<正>山湖花园小学建于2008年9月,是一所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小学。办学六年来,我校始终在探寻特色办学之路。学校从山湖校名入手,以"沉稳、灵动"为校训,以"育诚朴之德,启灵慧之智"为办学理念,以"用心每一时,做好每一事,踏实每一步。"为办学精神,以"让人格在教育中完整,让生命在发展中灿烂"为办学和育人目标,以"唤醒、激励、关爱、服务"为管理理念,以"水文化"教育为重点,营造灵动的山湖文化,打造

  • 标签: 水文化 育人目标 办学精神 特色办学之路 花园小学 学校特色
  • 简介: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工业化程度在不断提高,对资源的需求也进一步增大,资源开发力度也在逐渐加大。人们越来越重视水文地质矿区的勘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勘查技术也在不断的成熟,但是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还是会出现诸多问题,需要引起人们的注意。文章简要分析了水文地质矿区勘查问题,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 标签: 水文地质 矿区勘查 问题分析
  • 简介:每一件艺术品的诞生、传承与发展都是历史发展的浓缩反映,青瓷也不例外。龙泉青瓷发展的每一步都浸润着龙泉制瓷人的心血和智慧。人类爱美的天性,加之粘土、釉大有可为的材质、奥妙无穷的火,成就了龙泉青瓷独特的艺术美。只有从青瓷艺术的规律和特点去欣赏龙泉青瓷,才能领会到龙泉青瓷独特的艺术美。

  • 标签: 龙泉青瓷 青瓷 艺术美 艺术创新
  • 简介:摘要在有效对地质灾害情况加以检测以及对水文地质参数加以精准的测定方面,工程物探技术显示出强大的优越性,但是地质条件的千变万化对于物探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各种物探方法虽然有着强大的优越性,但是仍不可避免的带有某些局限性。以下,笔者简要就物探在地质灾害以及地下水的勘探等方面的应用加以简要介绍。

  • 标签:
  • 简介:摘要工程地质勘察中对水文地质的研究,能够充分了解水文地质的条件,勘察结束后根据工程需要对所勘察的水文地质进行分析,详细提交水文地质勘察报告,有助于后期工程质量的保证和对地下水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本文对工程勘察过程中水文地质治理问题进行简单分析,探讨提高水文地质治理的策略。

  • 标签: 工程勘察 水文地质 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院水利工程建设包括水文工程,但水文工程和水利工程又有很大的区别,对于水文工程的施工质量监控存在着一定的难度。

  • 标签:
  • 简介:摘要水文勘测是为了收集水文资料,更好地促进经济建设而进行的水文测量和调查工作。而信息技术在水文勘测工作中的应用对促进勘测数据的准确性、时实性具有积极作用。本文笔者在分析水文勘测技术的特点以及信息技术在水文勘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对提高信息技术在水文勘测工作中的策略进行了阐述。

  • 标签: 水文勘测 信息技术 应用
  • 简介:吴超羽教授首次将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应用于水文预报研究中,并取得卓越成果。自此,研究人员和学者开始将研究方向转换到人工神经网络模型上来,多年的探索和研究,也使得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在水文预报中的应用取得了全面的发展和进步。本文旨在通过对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研究,深入解析其在水文预报中的应用。

  • 标签: 人工神经网络 水文预报 神经网络模型
  • 简介:为了探明查干湖水文要素变化特征及规律,利用1981~2011年的气象、水文和遥感影像数据,通过遥感解译和库容曲线等技术方法,分析了查干湖的最高水位、最大蓄水量、湖面面积、湖面蒸散量和降水量等水文要素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自引松工程通水以来,除1986年和1998年这些发生了特大洪水的年份外,查干湖维持相对稳定的水文状况,其中,年最高水位为129.5~130.5m,年蓄水量为3.35×10。~6.47×10^8m3,水面面积为281.4-400.6km2。水量平衡模型估算结果证明,查干湖水体与地下水存在明显的水量交换关系,引松工程通水后,地下水为查干湖补给水量。1981~1985年期间,查干湖为地下水补给的水量为0.76x10-1113,但在1987年以后,地下水成为查干湖稳定的补给水源。1987-1997年期间,地下水为查干湖补给的水量为0.65×10。甜。1999-2011年期间,地下水为查干湖补给的水量持续在相同的水平(0.66x10^8m3)上。由本研究结果还可以推测,区域农业发展带来的地下水污染会对查干湖水质和生态环境造成较大影响。

  • 标签: 水文要素 遥感影像 水面面积 蓄水量 查干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