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管理小组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方法: 择取2020年3月至2021年6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机械通气的重症患者共52例,作为此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根据患者住院号尾数的奇偶数分为参照组(n=26)和管理组(n=26)两个组别。参照组应用临床中常用的质量管理模式,而管理组则通过气管理小组实施管理;将两组患者的湿化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例数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经过组间比较,管理组患者的湿化效果满意率要高于参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为(P

  • 标签: 气道管理小组 气道护理质量管理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精细化护理管理对人工患者湿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人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研究组(30例),分别予以实施常规护理和精细化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患者湿化效果、并发症发生率、临床指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湿化优良率(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

  • 标签: []人工气道 气道湿化 精细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老年患者人工护理中系统管理运用效果。方法:该次实验的起始时间、截止时间分别为2020-3、2021-3,在该时间段内搜集100例老年人工通气患者,划分组别:对照组,50例,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50例,系统管理。划组方式:单双序号法。将风险事件发生率用作两组比照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非同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将系统管理用于老年人工通气护理中,效果显著,安全性强。

  • 标签: 系统气道管理 老年患者 人工气道护理 风险事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精细化护理对人工患者湿化及并发症的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经本院就诊人工患者30例作为本次研究参照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以上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精细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血气分析指标和并发症发病率。结果:经比较,观察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病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精细化护理 人工气道 气道湿化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基于CHANNEL流程的评估法对急诊困难的预测能力。方法从2016年7月至2019年12月,选择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行管理的患者,若条件允许,对其同时应用基于CHANNEL流程和改良Mallampati分级(modified Mallampati test, MMT)进行评估,完成后予直接喉镜下显露声门继而进行Cormack-Lehane分级。以Cormack-Lehane分级Ⅲ级或Ⅳ级定义为困难。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别评价应用MMT、CHANNEL流程进行评估时预测困难的能力。结果接受急诊管理的312例患者中有122例被纳入研究,基于CHANNEL流程的评估法预测困难的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90.1%,曲线下面积(95%可信区间)为0.948(0.907~0.988)。与MMT比较,基于CHANNEL流程的评估法对困难的预测的ROC曲线下面积更大(P<0.05)。结论基于CHANNEL流程的评估法可有效准确预测急诊患者的困难

  • 标签: CHANNEL流程 气道管理 困难气道 评估 预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管控护理措施在RICU人工建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4月~2022年4月收治的74例RICU人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扑克牌分组方法分为CH组(37例)与GH组(37例),CH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GH组采用管控护理措施干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时间指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GH组患者治疗时间与置管时间均短于CH组(P<0.05);GH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CH组(P<0.05)。结论:在RICU人工建立中实施管控护理干预可缩短患者治疗时间与置管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实施。

  • 标签: 气道管控 RICU 人工气道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盐酸呛入广泛软化的病例十分少见,出现的症状危重,时常危及生命,为此介绍我们诊治过的2例病例,汲取经验,商榷不足之处。

  • 标签:
  • 简介:摘要囊性纤维化(CF)是一种多系统受累疾病,主要由囊性纤维化跨膜传导调节因子基因的致病性突变导致。近年来随着对本病认识的加深及基因检测技术的普及,我国CF儿童病例报道逐年增多,肺部受累影响本病的预后。肺部受累与密切相关,做好气管理可延长患儿寿命。现从清除技术的选择、吸入药物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有助于我国CF患儿的长期管理

  • 标签: 囊性纤维化 气道管理 气道清除技术 吸入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密闭式延长管在人工吸痰作业期间预防漏气的作用。方法采用人工模肺连接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呼吸回路中分别连接开放式延长管或密闭式延长管,呼吸机参数设置为16/5、20/6、24/7、28/8、32/9、36/10 cmH2O(1 cmH2O=0.098 kPa)六组递增压力,观察吸痰作业期间压力和潮气量的变化。结果(1)呼吸机参数设置在16/5~36/10 cmH2O之间,连接开放式延长管机械通气回路的压力分别为(15.94±0.27)/(4.81±0.04)、(20.09±0.23)/(6.05±0.16)、(23.89±0.41)/(6.94±0.06)、(27.90±0.22)/(7.71±0.18)、(31.92±0.13)/(8.74±0.12)、(35.65±0.31)/(9.72±0.07)cmH2O;相同参数下连接密闭式延长管机械通气回路的压力分别为(16.36±0.06)/(4.85±0.04)、(20.54±0.26)/(6.44±0.12)、(24.36±0.24)/(7.01±0.33)、(28.69±0.25)/(8.07±0.08)、(32.97±0.33)/(8.93±0.09)、(37.34±0.29)/(9.75±0.08)cmH2O。连接开放式延长管机械通气回路的压力均低于连接密闭式延长管的(均P<0.05);随呼吸机设置压力的增加,两种延长管压力的差值逐渐增加,当呼吸机设置最高吸气压力为36 cmH2O时,差值达到1.69 cmH2O。(2)机械通气回路连接开放式延长管,吸痰作业拔插口开放时,通气回路的压力分别从(15.94±0.27)/(4.81±0.04)、(20.09±0.23)/(6.05±0.16)、(23.89±0.41)/(6.94±0.06)、(27.90±0.22)/(7.71±0.18)、(31.92±0.13)/(8.74±0.12)、(35.65±0.31)/(9.72±0.07)cmH2O下降至(13.42±0.4)/(3.15±0.14)、(16.81±0.6)/(4.30±0.14)、(20.22±0.5)/(5.48±0.45)、(23.73±1.4)/(6.25±0.22)、(24.78±0.7)/(7.13±0.21)、(20.83±0.4)/(6.61±0.19)cmH2O,(均P<0.05);潮气量分别从(0.328±0.004)、(0.580±0.012)、(0.621±0.003)、(0.626±0.003)、(0.615±0.003)、(0.603±0.002)L下降到(0.272±0.008)、(0.416±0.051)、(0.487±0.047)、(0.396±0.116)、(0.507±0.022)、(0.508±0.079)L(均P<0.05);随呼吸机设置的压力增加,通气回路的压力和潮气量下降幅度逐渐增加,当呼吸机设置参数为36/10 cmH2O时,吸气压力下降幅度高达(14.82±0.51)cmH2O;潮气量下降幅度最高时可达(0.164±0.021)L。(3)相同呼吸机参数下从处于开放状态的延长管插拔口插入吸痰管时,通气回路的压力分别上升为(15.70±0.23)/(4.80±0.33)、(19.01±0.81)/(5.71±0.34)、(22.27±0.62)/(6.85±0.44)、(25.35±2.09)/(7.94±0.16)、(28.38±0.46)/(8.96±0.23)、(33.34±0.71)/(9.71±0.25)cmH2O,潮气量分别为(0.340±0.016)、(0.563±0.020)、(0.571±0.030)、(0.556±0.026)、(0.514±0.021)、(0.512±0.031)L。压力和潮气量较插拔口开放状态时增加,但仍低于插拔口处于关闭状态的(均P<0.05),与插拔口处于关闭状态比较,压力下降幅度最大为(3.53±0.46)cmH2O,潮气量下降幅度最大为(0.101±0.011)L。(4)呼吸回路连接密闭式延长管,压力参数设置在16/5~36/10 cmH2O之间,从密闭式延长管的插拔口插入吸痰管期间,压力分别从(16.26±0.04)/(4.85±0.04)、(20.74±0.15)/(6.42±0.11)、(25.09±0.31)/(7.10±0.13)、(29.38±0.24)/(8.17±0.09)、(33.80±0.16)/(9.02±0.17)、(37.89±0.19)/(9.83±0.07)cmH2O下降到(16.36±0.06)/(4.85±0.04)、(20.54±0.26)/(6.44±0.12)、(24.36±0.24)/(7.01±0.33)、(28.69±0.25)/(8.07±0.08)、(32.97±0.33)/(8.93±0.09)、(37.34±0.29)/(9.75±0.08)cmH2O,潮气量分别从(0.361±0.005)、(0.592±0.003)、(0.631±0.001)、(0.642±0.007)、(0.633±0.007)、(0.626±0.08)L下降到(0.335±0.005)、(0.588±0.008)、(0.631±0.002)、(0.638±0.004)、(0.628±0.004)、(0.618±0.005)L。压力下降幅度最大为(0.83±0.27)cmH2O,潮气量下降幅度最大为(0.008±0.006)L,压力和潮气量的下降值均明显低于相同压力参数下通气回路连接开放式延长管的水平(均P<0.05)。结论机械通气回路中连接密闭式延长管可降低人工吸痰作业期间漏气情况,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 标签: 呼吸,人工 气道 压力 密闭式延长管 吸痰
  • 简介:摘要:近年来石油化工企业安全事故事件频发,安全问题频发,不仅给个人带来生命财产安全的影响,同时还会给企业利益带来一定的损失。尤其是像天然这样气体性能源。天然的开采与运输方式都要和以往能源有很大的不同。随着天然开采的快速发展,其生产过程中危险因素也日趋上升,企业安全管理和监督的任务日益加大,对采过程进行危害因素辨识及风险评价,制定管控措施的安全管理就十分必要。

  • 标签: 天然气 采气安全 风险识别 风险控制
  • 简介:摘要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最常见的慢性气疾病之一,全球3亿多人患有哮喘。近年来,有研究表明,与健康人相比,哮喘患者的微生态结构以及各菌群的相对丰度均发生了改变,且与哮喘气炎症表型相关。微生态可以通过免疫反应影响哮喘的发生发展。微生态与哮喘相互作用的机制可以为哮喘精准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本文主要对目前微生态在哮喘中的研究进行综述,并对未来哮喘的精准治疗提出展望。

  • 标签:
  • 简介:摘要为识别、区分以及明确人体内各部位微生物组的生物学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于2007年发起了人体微生物组学研究计划。经过10余年推进,该计划显著提升了人们对包括呼吸在内的多个微生物组学与健康、疾病间关系的认识,纠正了"下呼吸无菌状态"观念。正常情况下微生物群体通过内部相互制约以及与宿主的相互作用,使微生物和宿主处于共同受益状态,打破该平衡则导致疾病发生、发展。慢性气疾病是常见的慢性疾病,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哮喘为代表的慢性气疾病是我国最为常见、疾病负担最为严重的慢性疾病。本文罗列了多种慢性呼吸疾病背景下气肺微生物组学的变化特点,以及"肠-呼吸微生物轴"相互作用,并探讨以调控肺微生物组学为切入点,开发呼吸慢病新型治疗药物及方法的可能性。

  • 标签: 慢性呼吸道疾病 微生物组学 肺肠轴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共享手术是一类外科医生与麻醉医生在同一解剖空间进行手术操作与管理的手术。因空间狭小,在保证术野暴露的前提下,如何实施最佳管理策略、维护通气安全是临床实践的难点问题。近年来,新型可视化管理工具与声门上通气技术,尤其是声门上无管化及喷射通气技术的出现,为管理策略选择提供了新思路。本文通过总结共享手术的管理难点、最新通气管理技术及工具的研究进展和培训要点,以期为读者提供一定参考。

  • 标签: 麻醉 共享气道 通气管理
  • 简介:摘要:由于人工的建立使上呼吸正常的加湿、湿化,过滤积累水作用消失,容易发生与之相关的各种并发症。湿化是保持呼吸通畅,防止和减少并发症的一个主要措施,文中对人工湿化的方法进行总结分析,包括湿化方法、湿度、湿化液的选择等等。

  • 标签: 人工气道 湿化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幼儿教育机构工作者对异物的急救知识的掌握程度,探究专业培训对于教育机构工作者接受气异物急救知识的价值分析。方法:本研究以问卷方式进行,分别在培训前和经过系统培训后发放调查问卷各40份,将前后问卷中所获数据进行分析。结果:40名幼儿教育机构工作者培训前得分(56.50±7.36),培训后得分(67.07±4.47)。在经过培训后,对于异物急救知识的掌握程度显著优于培训前,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气道异物 急救 幼儿教育工作者 价值
  • 简介:摘要: 天然具有绿色、无污染、利用率高等特点。然而,天然也是一种危险的化学物质。如果不能按照相关规定使用,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天然的性质决定了其运输只能是管道。如果天然气管道没有良好的质量保证,将导致爆炸事故。本文主要就天然长输管道安全隐患分级以及管理措施进行了分析。

  • 标签: 天然气 长输管道 安全隐患分级
  • 简介:摘要既往认为先天性肺畸形体积比(congenital pulmonary airway malformation-volume ratio,CVR)>1.6或2.0 cm²有助于预测胎儿水肿,且在类固醇激素应用、生后呼吸系统症状和手术时机预测方面均具有指导意义,但最佳CVR阈值仍存在争议。现就CVR在先天性肺畸形胎儿预后、类固醇激素应用、生后呼吸系统症状和手术时机预测等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先天性肺畸形胎儿的围产期管理提供指导。

  • 标签: 肺囊腺瘤样畸形,先天性 呼吸系统畸形 胎儿水肿 超声检查,产前 试验预期值 围生期医护
  • 简介:摘要:目的:把间歇声门下吸引应用于机械通气患者管理中,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1年7月-2022年1月我院ICU实施机械通气的100例患者,采取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观察组行间歇声门下吸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VAP发生率及临床指标。结果:对照组出现VAP患者是2例, VAP发生率是4.76‰,而观察组出现VAP患者是1例,VAP发生率是2.64‰;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每日内吸引次数、粘膜损伤出血次数、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较对照组均有显著的下降,数据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将间歇声门下吸引应用于机械通气患者管理中,患者的VAP发生率明显下降,每日内吸引次数、粘膜损伤出血次数也有所减少,除此之外,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与ICU住院时间缩短,节省住院费用。             

  • 标签: 间歇声门下吸引 机械通气 气道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