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近年来,我国禁毒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大成效,但毒品犯罪仍未得到有效遏制。据最高人民法院的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法院共审结毒品犯罪案件69244件,同比增长了16.9%。就海南省来说,2011年全省法院受理毒品案件2054件2325人,同比分别上升18.6%和18.5%,审结毒品案件2060件2393人,同比分别上升22.2%和25.9%。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海南的毒品犯罪案件数量的增长律已经高于全国毒品犯罪案件数量的增长率,禁毒形势十分严峻。笔者现以万宁的毒品犯罪案件为视角,通过实证分析,找出海南毒品犯罪案件数量增多的原因,并提出海南惩治和预防毒品犯罪的对策。

  • 标签: 毒品犯罪案件 海南省 万宁 预防 惩治 最高人民法院
  • 简介:非法持有毒品罪是查获毒品而不能证明实施其他毒品犯罪时兜底适用的罪名。刑事推定是在无法直接证明案件事实前提下,根据已查明事实以经验法则做出合乎常理的推论,刑事推定必须达到排除合理怀疑、结论唯一的标准。

  • 标签: 贩卖毒品 非法持有 刑事推定 人权保障
  • 简介:走私毒品罪是我国最早进行禁毒活动的内容之一,早在鸦片战争以前我国就开始了对走私毒品犯罪活动的打击。时至今日,随着国际交往的加深,新形势下的走私毒品犯罪又重新成为一个困扰我国的难题,如何从实体法角度认识该行为,以为实践提供一定的助益,就成为当代刑法学者的重要研究课题。

  • 标签: 走私毒品罪 主观明知 武装掩护走私 抗拒缉私 既未遂
  • 简介: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冰毒以及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它不仅直接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还会给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巨大威胁。毒品是人类社会的公敌。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因吸毒死亡者达10万人以上。吸毒不仅使人的身心受到严重摧残,而且使许多人倾家荡产,使和睦美满的家庭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 标签: 毒品 无毒 麻醉药品 身心健康 社会进步 经济发展
  • 简介:毒品公开查缉作为阻止毒品走私入境和拦截在境内流通的重要手段,一直是云南公安禁毒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从实践的情况来看,存在着执法行为亟待规范、安全保障缺乏、查缉技术落后、情报意识不足、查缉资源分配不够灵活等诸多问题。本文从剖析云南毒品公开查缉工作现状人手,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 标签: 云南 公开查缉 问题 对策
  • 简介:最近,各种网络谣言事件不时窜出,涉组涉干谣言也多有发生。官员包养女学生、重庆贪官外逃加拿大等各类谣言层出不穷,严重毒化了网民心灵、污染了网络环境、扰乱了社会秩序。面对网络谣言危害日甚,公众也逐步形成一个共识,网络谣言之害远胜社会毒品

  • 标签: 网络谣言 毒品 社会秩序 贪官外逃 网络环境 女学生
  • 简介:在司法实践中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罪很少被适用。由于现行刑法与禁毒法对该罪的规定产生了较大的立法歧义,作为毒品犯罪中的终端犯罪,其仅对该罪的具体行为人构成危害,使其成为毒品犯罪中为数不多的轻罪之一。现结合新颁布的《立案标准(三)》,①对其渊源、犯罪构成等方面分析,以期能清晰的认识该罪,促使司法实践者在今后的具体司法实践中加大对该罪的打击和处罚力度。

  • 标签: 容留他人吸食 注射毒品罪 犯罪构成 毒品再犯
  • 简介:为了打击和遏制毒品犯罪,我国刑法应该保留运输毒品罪,应根据案件的证据情况,从以下几个方面准确区别运输毒品罪与非法持有毒品罪:是动态有位移的持有还是静态无位移的持有;主观上是为了流通还是吸食;毒品数量是否达到较大以上。运输毒品罪的主观要件内容:运输毒品罪的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且大部分是间接故意;明知毒品包括确切地知道是毒品和很可能知道是毒品;运输毒品罪的行为人不需要明确认识到毒品的种类和数量。

  • 标签: 运输毒品罪 立法价值 非法持有毒品罪 主观要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毒品犯罪中对行为人主观明知的认定历来是审判中的难点和重点,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人的心理是可以通过其客观行为来知悉的,同时犯罪心理学更进一步为我们提供了了解行为人心理的方法和途径,许多学者在司法实践中也总结出了一些知悉行为人心理的方法,因此,在无直接证据证实的情况下,可以适用事实推定的方法来进行主观明知的认定。一般而言,可以从运费、酬劳、运输的方式、交接方式、行为人的行为、行为人对毒品的知识和经验、是否事先申报和接受检查、地域等几方面来进行推定,但推定时也要充分注意到行为人的年龄、教育程度、生活环境、精神状态等等足以影响行为人进行认识和判断事物的因素,充分听取行为人的辩解和解释而且量刑时要留有余地。

  • 标签: 运输毒品 主观明知 推定
  • 简介:当前我国禁毒斗争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毒品来源多元化、毒品滥用多样化和制毒贩毒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针对毒品犯罪新趋势、新特点,必须更加谨慎考虑我国预防和控制毒品犯罪的刑事政策,使其能够更好地指导禁毒工作取得新突破。

  • 标签: 毒品犯罪 特点 刑事政策 应对之策
  • 简介:毒品犯罪案件中,时常在犯罪嫌疑人住处发现毒品,而且,随着毒品犯罪的增多和日益复杂化,在住处发现毒品的情况愈加普遍。对于在犯罪嫌疑人住处发现的这部分毒品如何认定,往往产生不同的认识。

  • 标签: 毒品案件 毒品犯罪案件 犯罪嫌疑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中医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的主要内容包括调摄精神、注意饮食起居、重视锻炼身体、药物预防疾病、人工免疫以及保持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等。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疾病谱的不断变化,中医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在现代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1]。

  • 标签: 中医 健康教育 预防保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二战后,世界范围内死刑在逐步被限制并走向废止的同时,由于世界各国面临毒品犯罪的严峻形势,从上个世纪80年代至2000年的20年间,世界上毒品犯罪规定死刑国家的数量却出现了明显增加。当前,虽仍可认为"国际法并未完全禁止使用死刑",但死刑的废除是一个不可阻挡的趋势。毒品犯罪死刑废除并未得到我国当前立法的支持,但鉴于运输毒品罪的特殊地位和其社会危害性,立法上或司法上先行废除其死刑的适用,对于减少我国死刑的适用、推进我国毒品犯罪死刑的废除具有现实意义。

  • 标签: 毒品犯罪 死刑 国际人权公约
  • 简介:近年来,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毒品犯罪问题日趋严重,其毒品犯罪类型多表现为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种植毒品原植物罪,非法持有毒品罪与容留他人吸毒罪等,其中以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最甚。该地区毒品犯罪的产生与发展实质上是与该地区独特的经济、历史、文化与社会控制等诸多内外在因素有关。而防止此类犯罪产生与发展的对策则是从满足少数民族民众当前的迫切生活需求出发,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民族地区的社会管理。

  • 标签: 毒品 犯罪 现状 特点 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消化性溃疡复发预防教育的方法与防止其复发的预防性药物,降低消化性溃疡的复发率。方法以2011年01月至2011年07月来我院就诊的18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抑酸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同时服用维生素B片,并且对患者进行防治结合的综合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治愈率率分别为95.6%与93.3%,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观察组1年内消化性溃疡的复发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预防教育预防性用药虽然不能显著提高消化性溃疡的治愈率,但可有效降低其复发率。

  • 标签: 消化性溃疡复发 预防教育 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医院内老年人跌倒的状况,以更有效的进行预防跌倒的教育。方法以查阅病理,访谈和实地观察跌倒环境获取资料,回顾分析2008-2012年在住院期间发生跌倒的老年人共50列。描叙跌倒者的年龄,原有疾病,跌倒发生时间的分布,以及当时是否有人在场,跌倒地点,跌倒与活动的关系等。结果跌倒者以高龄老人居多,老年痴呆,老年精神病,脑梗塞者较多;均发生在室内,在患者独处时发生;跌倒与活动密切相关。无论是否有肢体活动不便,能否自行活动,老年人均存在跌倒的危险。跌倒不仅发生在活动频繁的日间,夜间跌倒例数几乎与日间相同。跌倒后绝大部分发生不同程度损伤。结论老年人群是发生跌倒的高危人群,尤其是高龄老年人;预防教育需在对老年人反复强化教育的基础上,对他们的照护者加强教育;为减少老年人跌倒的发生,应在保持老年人自主能动性的前提下,适量限制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年人的活动范围。老年人的居住休养环境应更适合老年人活动的需要,安装安全设施。对缺乏依从性的老年人应要求其签署跌倒发生危险的知情同意书,以避免不必要的医疗护理纠纷。

  • 标签: 跌倒 预防 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