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晶状植入后房人工晶状是矫正屈光不正的有效方法,植入的后房人工晶状目前主要有可植入式接触镜(implantablecontactlens,ICL)和晶状屈光性晶状(phakicrefractivelens,PRL)。对术后患者主观视觉质量(视力、对比敏感度)、客观视觉质量(波前像差、点扩散函数、斯特尔比率及光学传递函数)的研究显示,主观视力的提高也伴随着客观视觉质量的改善,但部分患者术后出现光晕及眩光症状。本文主要对ICL和PRL植入术后主观及客观视觉质量的临床研究做一综述,对可影响视觉质量的术后并发症如晶状前囊膜下混浊、青光及角膜内皮功能异常等需进一步远期随访。

  • 标签: 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 视觉质量 可植入式接触镜 有晶状体眼屈光性晶状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植入术的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收治的520例白内障病人给予探讨,平均分组,参考组选择一般护理干预,实验组选择围手术期护理,对比两组的治疗成效。结果通过分析,实验组远远强于参考组,差异较大,具有临床对比价值。结论针对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植入术病人选择围手术期护理,能够降低并发症,缩短治疗时间,改善护理满意度,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白内障 晶状体混浊 眼科 护理干预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探讨外伤性晶状脱位继发青光不同手术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自2014年10月—2017年10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外伤性晶状脱位继发青光的患者120例,随后采取随机数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较为单纯的晶状摘除术,而观察组患者采取晶状摘除术的同时联合使用抗青光手术,观察两组患者的眼压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患者的眼压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均较好,但是观察组患者的眼压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伤性晶状脱位继发青光不同手术的治疗数据差异显著,采取晶状摘除术联合使用抗青光手术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 标签: 外伤性晶状体脱位 青光眼 不同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青光合并白内障的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80例闭角青光合并白内障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0例。两组均给予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小梁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视力水平、眼压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两种术式联合治疗效果理想,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视力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闭角型青光合并白内障 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 房角分离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玻璃联合小梁切除治疗晶状脱位继发青光的疗效及手术并发症。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 2015年 1月至 2017年 12月我院 45例晶状脱位继发青光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玻璃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结果:术后视力提高 39例,占 86.7%,与术前相比差异统计学意义( P<0.01)。眼压下降维持正常范围。未发生视网膜裂孔、玻璃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晶状联合小梁切除是治疗晶状脱位继发青光的安全有效方法。  

  • 标签:   晶状体联合小梁切除 晶状体脱位 继发青光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同时患有闭角青光以及白内障患者的临床治疗当中,给予其白内障超声乳化以及人工晶状植入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5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71例闭角青光合并白内障患者为相关对象,所有患者入院之后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以及人工晶状植入治疗,对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前后的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患者接受手术治疗之后的各项指标均要优于治疗之前,治疗前后的数据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针对闭角青光并发白内障患者的手术治疗,让其同时接受人工晶状植入以及白内障超声乳化治疗的效果较好,该方案值得推广。

  • 标签: 闭角型青光眼 白内障 人工晶状体植入 白内障超声乳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植入术的优质护理配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8月~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白内障患者90例,参照数字表法,随机划分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患者45例,两组患者都实施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植入术的治疗方法,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优质护理,对比两组的临床价值。结果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结合白内障患者的病情,采取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植入术配合优质护理措施,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白内障超声乳化 人工晶状体植入 护理配合
  • 简介: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植入术治疗原发性闭角青光伴白内障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原发性闭角青光伴白内障患者82例103,均给予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植入术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视力、眼压、中央前房深度(ACD)、房角开放距离500(AOD500)、房角开放情况以及并发症。结果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最佳矫正视力明显较术前改善(P〈0.05);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眼压明显较术前降低(P〈0.05);术后6个月和12个月眼压分别为(15.43±1.55)mmHg和(15.50±1.60)mmHg,高于术后3个月眼压(P〈0.05),但明显低于术前(P〈0.05);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ACD和AOD500明显较术前改善(P〈0.05);术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房角关闭情况明显较术前改善(P〈0.05),其中术后12个月房角开放眼数达28,占27.18%;术后未出现人工晶体夹持、黄斑囊样水肿、角膜失代偿等并发症。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植入术治疗原发性闭角青光伴白内障较好的效果,能改善患者视力、降低眼压、开放房角。

  • 标签: 白内障超声乳化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年性白内障晶状上皮与透明晶状上皮内蛋白酶活性差异对老年性白内障发生发展中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超声乳化和人工晶状置入的白内障晶状囊膜52例和透明晶状囊膜7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所有晶状囊膜进行检查。反复冻融囊膜让细胞脱落,从溶液中将囊膜去除,在各组样品中加入人工合成的特异性多肽Suc-Lec-Lec-Val-Tyr-AMC和Boc-Bal-Gly-Arg-AMC,在不同时间检测荧光强度。结果白内障组患者的晶状上皮蛋白酶活性要明显低于透明晶状组,P<0.05;非皮质晶状上皮糜蛋白酶样梅活性与皮质白内障无明显差异,P>0.05;MG-132具抑制蛋白酶活性的作用。结论白内障患者晶状上皮内蛋白酶的胰蛋白酶样酶活性以及糜蛋白酶样酶活性均要低于透明晶状,蛋白酶活性降低与白内障的形成密切关系。

  • 标签: 老年性白内障 晶状体上皮 蛋白酶体活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玻璃切除手术中晶状囊膜的存留对角膜的影响。方法研究时间2014年2月--2016年8月,研究对象;76例本院收治的行玻璃切除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8)、实验组(n=38),给予对照组患者晶状后囊膜留存,给予实验组患者晶状后前膜留存,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临床治疗效果对比显示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显示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对比显示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显示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玻璃切除手术中晶状囊膜的存留对角膜的影响明显,晶状前囊膜留存具有一定优越性,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晶状体囊膜 玻璃体切除 角膜内皮细胞 视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对高度近视伴白内障患者采用超声乳化与人工晶状植入术的临床疗效及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近五年收治的60例高度近视伴白内障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白内障囊外摘除与人工晶状植入术的联合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则给予超声乳化与人工晶状植入术的联合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经超声乳化与人工晶状植入术联合治疗后,其治疗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患者的则为63.3%;且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显著轻于对照组,两组相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针对高度近视伴白内障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采用超声乳化与人工晶状植入术的联合治疗方式可显著提升患者的临床疗效,且术后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几率较低,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大力借鉴实施。

  • 标签: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白内障 超高度近视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联合人孔晶体植入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3月—2017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视网膜色素变性合并白内障患者50例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均接受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联合人孔晶体植入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本组患者视力、眼压等变化。结果本组患者治疗后患者视力为(0.22±0.12)明显高于治疗前(0.12±0.09),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患者入院眼压平均值(54.48±5.69)mmHg,治疗后改善为(13.33±7.25)mm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中央前房深度(2.49±0.39)mm明显高于术前(1.32±0.49)mm,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联合人孔晶体植入术应用于视网膜色素变性合并白内障的治疗中确有较好效果,有助于恢复患者视力、眼压、前房角深度。

  • 标签: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联合人孔晶体植入 视网膜色素变性 白内障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适应症下超声乳化吸除伴人工晶状植入术治疗急性闭角青光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闭角青光合并白内障患者患者84例(),根据前房角镜检查房角粘连情况结果,分别采用三种手术方式1组-单纯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伴人工晶状植入术29例,2组-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伴人工晶状植入联合前房角分离术30例,3组-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伴人工晶状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25例。比较三组手术前后最佳矫正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和房角等变化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房角大于术前,部分粘连房角重新开放。三组患者手术前后最佳矫正视力、眼压、前房深度等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伴人工晶状植入术治疗急性闭角青光合并白内障,可提高视力,降低眼压,加宽房角和前房深度。联合房角分离术或小梁切除术,可能是治疗急性闭角青光合并白内障的最佳手术方式之一。

  • 标签: 超声乳化吸除 人工晶状体植入 前房角分离术 小梁切除术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
  • 简介:摘要目的对闭角青光合并白内障临床治疗中行人工晶状植入方案+白内障超声乳化方案的价值进行评定。方法以2016年1月~2017年9月进入笔者所在医院眼科的闭角青光合并白内障患者为此次研究中的观察对象,从中选取40例进行研究,均行人工晶状植入方案+白内障超声乳化方案,并对患者疗效进行观察。结果40例患者接受联合治疗措施后,33例(82.50%)患者完全成功,6例(15.00%)患者部分成功,1例(2.50%)患者手术失败。结论当闭角青光及白内障同时出现后,通过施以人工晶状植入方案+白内障超声乳化方案,在确保手术成功的基础上,还能改善患者眼压情况、视力及前房深度等,所以值得推广。关键词眼压;闭角青光;白内障超声乳化;白内障;人工晶状植入

  • 标签:
  • 简介:目的比较区域折射与全光面衍射多焦人工晶状(MIOL)对白内障患者视觉质量的影响,分析区域折射MIOLSBL-3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对照研究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2017年10月~2018年4月收治的86例单眼白内障患者。使用随机数表将患者分为区域折射组、全光面衍射组各43例,均给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治疗,区域折射组术中同步给予区域折射MIOLSBL-3植入,全光面衍射组术中给予全光面衍射MIOLTecnisZMB00植入。比较两组患者视力、对比敏感度、离焦曲线、视觉质量变化及术后3个月视觉质量满意度。结果区域折射组、全光面衍射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30%、4.6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区域折射组UIVA、UNVA、DCNVA、DCIVA均优于全光面衍射组,差异统计学意义;除暗光18c/d、暗光眩光18c/d空间频率外,区域折射组明光、暗光、明光眩光、暗光眩光其他频率下对比敏感度均优于全光面衍射组,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区域折射组离焦曲线在+1.0D~-3.0D范围内平稳,-3.0D后开始缓慢下滑;全光面衍射组仅于±0.5D间出现波峰,两端均快速下滑。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视觉质量均较术前改善,区域折射组术后3个月客观散射指数(OSI)低于全光面衍射组,其调制传递函数截止频率(MTFcutoff)、斯特列尔比(SR)高于全光面衍射组;区域折射组眼镜视觉质量满意度优于全光面衍射组,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区域折射MIOL能够有效改善白内障患者视觉质量,其临床应用价值优于全光面衍射MIOL。

  • 标签: 区域折射 多焦人工晶状体 白内障 视觉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从2016年11月到2017年11月我院收录治疗的青光眼白内障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使其可比性。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观察组患者采取小切口手术。对两组患者术后视力、散光度以及眼压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术后1周、2周、4周,观察组患者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散光度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眼压变化比较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青光眼白内障患者实施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在不影响眼压控制的基础上可以取得较好的视力。

  • 标签: 小切口白内障摘除 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 青光眼伴白内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伴白内障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眼科收治的60例青光合并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住院青光合并白内障患者采取的是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的方式治疗。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视力较术前均显著提高,术后患者的眼压、视野缺损值与术前相比明显更小(P<0.05)。结论采用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伴白内障能明显降低患者的眼压,改善患者视力,且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安全系数较高,是临床治疗青光合并白内障的有效方法。

  • 标签: 白内障摘除 小梁切除术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围术期护理在联合手术治疗晶状脱位继发青光的作用。方法将我院从2018年1月至8月收治的108例晶状脱位继发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方案,研究组患者接受围术期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更高,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围术期护理 晶状体脱位 青光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闭角青光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7年12月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35闭角青光合并白内障作为对照组,采用小梁切除术治疗;另选择35作为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与人工晶体植入,比较两组患者的眼压。结果实验组术后3d、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的眼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闭角青光合并白内障患者,建议联合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

  • 标签: 闭角型青光眼 白内障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 人工晶体植入 小梁切除术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