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规范化护理流程对晚期肿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次对照实验中,研究对象共有 86例,均为被临床确诊为晚期肿瘤患者,且所有患者均符合本次实验的入组标准。入组后,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了使用不同护理方式的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 43例患者,其中,参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方式,研究组则在常规护理方式的基础上增加规范化护理,并在护理后对比两种护理方式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护理前,其疼痛评分为( 6.34±1.58)分,治疗后为( 1.59±0.84)分,参照组护理前为( 6.58±1.59)分,护理后( 3.11±0.85)分。研究组患者的生活乐趣、日常生活、睡眠质量、情绪管理、行走能力等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 93.25±6.27)分、( 94.28±3.32)分、( 96.64±3.17)分、( 92.58±3.97)分、( 95.64±2.59)分;而参照组患者的生活乐趣、日常生活、睡眠质量、情绪管理、行走能力等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 72.63±9.58)分、( 75.33±83)分、( 72.85±9.64)分、( 75.96±10.28)分、( 70.28±10.46)分。两组数据间差异较大,有明显的可比性,( P< 0.05)。结论:对晚期肿瘤患者使用规范化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较好,可以对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提供重要帮助。

  • 标签: 癌痛规范化护理 常规护理 晚期肿瘤癌痛 临床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规范化护理对肿瘤内科晚期放化疗患者的影响。方法 抽取我院于 2019年 2月 -2020年 2月间收治的肿瘤内科晚期放化疗的病人 140例纳入实验,随机均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的护理方式,实验组行规范化护理,比较护理结果。结果 在护理后,两组的 SAS以及 SDS评分都有所降低,且实验组的减低程度高于对照组患者, P <0.05; 两组生活质量都有所升高,且实验组的升高程度高于对照组患者,P <0.05。结论 对肿瘤内科晚期放化疗病人进行规范化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综规范化癌痛护理 肿瘤内科 晚期放化疗 癌痛
  • 简介:   [摘要 ]目的 探讨规范化护理干预在肿瘤晚期放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16年 6月~ 2018年 8月我院收治的 88例肿瘤晚期放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4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规范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焦虑和抑郁情绪、疼痛程度以及生存质量。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疼痛程度弱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规范化护理应用于肿瘤晚期放化疗患者中,可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及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关键词 ]规范化护理 ;肿瘤晚期放化疗 ;焦虑抑郁 ;生存质量    人们普遍认为癌症很可怕,其实晚期癌症的主要痛苦来自于是一种常见的癌症伴随病症,可能来自于癌症本身,也可能是因癌症转移而导致,会不同程度地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以及精神状态,严重者甚至会出现自杀的倾向 [1]。目前,临床上治疗癌症主要采用生理心理社会医疗模式,其目的不仅在于改善患者的病情,也重点强调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规范化护理是一种有效的控制护理方法,通过评估情况,并针对性地开展治疗以及护理干预 [2]。本研究针对肿瘤晚期放化疗患者实施规范化护理,评价其应用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 2016年 6月~ 2018年 8月我院收治的 88例肿瘤晚期放化疗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44例。对照组中,男 24例,女 20例 ;年龄 30~ 74岁,平均( 51.02±5.65)岁 ;疾病类型:胃癌 12例,肝癌 9例,直肠癌 11例,乳腺癌 10例,其他 2例 ;学历:初中 15例,高中及大专 18例,本科及以上 11例。观察组中,男 28例,女 16例 ;年龄 32~ 76岁,平均( 51.00±5.59)岁 ;疾病类型:胃癌 10例,肝癌 12例,直肠癌 13例,乳腺癌 7例,其他 2例 ;学历:初中文化 12例,高中及大专 15例,本科及以上 17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经病理以及影像学检查,均被确诊为晚期肿瘤患者 [3];②生存时间超过 3个月患者 ;③所有患者知情同意,且签署同意书 ;④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排除标准:①合并痴呆性疾病和原发性精神障碍者 ;②不能自觉配合本次治疗与护理者。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规范化护理干预对肿瘤内科晚期放化疗患者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病例为本院2018年12月-2020年02月纳入的94例肿瘤内科晚期放化疗患者,通过数字分表法分组,每组47例。其中开展规范化护理的为观察组,开展常规护理的为参照组,比较护理效果。结果 和参照组相比,观察组的焦虑抑郁评分较低,生活质量评分较高,差异明显(P

  • 标签: 规范化癌痛护理干预 晚期放化疗癌痛患者 生活质量
  • 简介:摘 要:目的 探讨减轻肿瘤患者尤其晚期患者的方法 , 最大程度减轻他们的痛苦,提高生存质量。方法 收集我科从 3 月份 -6 月份收治的肿瘤患者有的 80 例 , 随机抽样的方法分成两组 , 采用两种不同的护理方式 , 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 40 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方法 , 实验组使用综合护理方法 , 对其两组肿瘤疼痛患者使用不同的护理方法后通过疼痛评估尺每天两次即 7:00,15 : 00 进行疼痛评分。结果 实验组 96% 肿瘤患者疼痛得到了有效的缓解 , 显著高于常规护理对照组患者的缓解情况 (80%) 。结论 对肿瘤患者 , 进行综合护理 , 能有效的缓解患者疼痛 , 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肿瘤患者 缓解癌痛 综合护理 生存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安宁疗护逐步成为各大肿瘤医院的重要护理疗护内容,也是提升医院护理水平、最大限度减少患者痛苦、提升人文关怀的重要体现。我国恶性肿瘤患者不断增加,年约有 550万癌症患者,超过 3成伴有非常严重的癌症疼痛。让癌症患者更有尊严的同病魔抗争,让最后的生命也能保持一定的质量,是患者和家属的最大的期待,也是医院所有医护人员的愿望。在做好药物治疗的同时,做好护理干预,引入安宁疗护,给患者更多临终足够的人文关怀,最大限度地缓解他们的病痛,减少他们的心理痛苦和精神压力,提升他们最后的生活和生命质量。

  • 标签: 安宁疗护 放疗 肿瘤癌痛 生命质量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和分析安宁疗护的方法, 针对肿瘤的患者其生活质量所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某院在 2019 年 1 月~ 2019 年 12 月期间所收治的肿瘤患者 100 例, 采用随机的方法, 对所有患者进行分组, 共分为两组,分别用对照和观察进行命名, 每组拥有 50 例患者。 其中对照组的患者接受的是常规的疗护方法, 观察组患者所接受的就是安宁疗护的方法。结果 观察小组内部患者生活质量各项内容的评分, 均高于对照小组的患者,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 结论 医疗机构内部肿瘤的患者, 想要提高其生活的质量,采用安宁疗护的方法,所得到的效果较好 。

  • 标签: 安宁疗护 肿瘤癌痛 生活质量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本次实验课题主要探讨晚期伴抑郁采用抗抑郁药物联合阿片类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 2018 年 6月~ 2019 年 6月本院晚期伴抑郁患者 60例,均行心理干预,遵照双盲法分组标准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 30例,分别采取抗抑郁药物联合阿片类药物治疗与阿片类药物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抑郁情绪和疼痛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 HAMD17评分高于实验组,阿片类药物用量多于实验组,存在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单纯心理干预加上抗抑郁药物联合阿片类药物应用于晚期伴抑郁患者的治疗中,有可靠效果,能够改善患者抑郁状态,值得推广。

  • 标签: [ ] 抗抑郁药物 阿片类药物 心理干预 晚期癌痛伴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患者实施规范化护理方案的效果。方法:选取 2019年 2月 -2020年 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 64例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治疗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3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规范化护理方案,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患者在疼痛持续时间、疼痛评分方面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在自我效能方面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对患者实施规范化护理方案,能有效控制患者疼痛,改善患者身心状态,提升自我效能感,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癌痛患者 规范化护理方案 应用效果 自我效果
  • 简介:摘要是困扰恶性肿瘤患者的主要症状之一,如不及时治疗,将会形成难治性疼痛,增加个体和社会负担。虽然中国已经开展"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活动近7年,医务人员评估和治疗水平整体提高,但的治疗仍未达到满意的疗效。放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更是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笔者首次提出"围放疗期"的概念,强调对患者放疗前、放疗中、放疗后的全程持续镇痛治疗。本文在阐述国内外治疗现状的基础上,对"围放疗期"的规范化评估和治疗进行综述。

  • 标签: 癌痛 肿瘤/放射疗法 围放疗期 阿片类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长期口服吗啡类制剂的晚期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本科室自2019年5月~2020年5月的120例晚期患者根据口服吗啡类制剂和注射吗啡类制剂进行分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使用吗啡类制剂60天。给予研究组口服吗啡类制剂治疗,对照组进行注射吗啡类制剂,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的疼痛缓解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长期口服吗啡类制剂的晚期患者依旧可以保持镇痛的效果,并且能够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晚期癌痛患者 吗啡 口服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开展疼痛护理干预对程度及生存质量所产生的影响。方法:将 2018年 5月 -2019年 7月前来我院就诊的恶性肿瘤患者 62例作为观察样本,参照双盲法进行分组,对照组有患者 31例,所行护理为常规护理,实验组有患者 31例,所行护理为疼痛护理干预,对比项为 2组的程度、生存质量改善情况。 结果:经护理后,2组的 NRS评分要低于护理前, FACT-G评分要高于护理前;以上两评分进行组间对比,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即 P< 0.05,存在显著性差异。 结论:疼痛护理干预有利于缓解恶性肿瘤患者的程度,改善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广泛应用。

  • 标签: 恶性肿瘤 癌痛程度 生存质量 疼痛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患者通过采用规范化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在 2019年 1月到 2020年 1月期间,随机选取在本院接受癌症治疗的 10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将其平均分为对比组( n=52)采取常规护理法,观察组( n=52)采取规范化护理模式,比两组患者负性情绪以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负性情绪改善情况均要优于对比组( P< 0.05)。结论:规范化护理相比于常规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情况,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情绪得到改善。

  • 标签: 规范化护理 疼痛护理 负性情绪 生活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士参与全程管理在患者口服止痛药依从性中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在济宁医学院附属湖西医院诊治的患者86例,接受常规管理流程护理的患者设为对照组(n=43),接受护士参与全程管理护理的患者设为研究组(n=43)。对两组患者口服止痛药依从性、症状变化和自我效能感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症状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平均自我效能感评分及口服止痛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护士参与全程管理在患者口服止痛药依从性中的实施效果良好,保证患者按时、按量、按规服止痛药,从而减轻其症状,推荐应用。

  • 标签: 癌痛全程管理 服药依从性 VAS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规范化护理干预对患者心理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我院2019年4月-2020年4月收治的66例患者电脑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3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行规范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心理以及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症状自评表(SCL-90)得分以及卡氏(KP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

  • 标签: 规范化癌痛护理干预 常规癌痛护理 癌症 心理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疼痛是癌症患者的常见症状。完善的疼痛评估和管理对于改善该类人群的生活质量和健康预后至关重要。本文总结疼痛管理的重要性,评估和管理的策略,以及如何筛查患者药物滥用风险等方面内容,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安全有效的管理理论框架。

  • 标签: 疼痛管理 癌症 止痛药,阿片类 疼痛测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下咽是头颈部预后较差的恶性肿瘤,总体5年生存率仅为25%~35%。由于下咽重要的位置与功能,器官功能的保全与生存的提高同样重要,综合治疗的地位越来越突出。手术、放疗、化疗以及分子靶向治疗等手段的综合治疗模式不断更新,患者生存以及器官功能保全率逐渐升高。近年随着免疫治疗的兴起,免疫治疗联合放化疗在下咽治疗中的研究成为热点。本文主要介绍综合治疗的进展以及最近的临床研究热点。

  • 标签: 下咽肿瘤/放射疗法 下咽肿瘤/综合治疗 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