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方法在尿液潜血检验中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检验科接收的尿液检查标本共130例,并同时进行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以及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对所得出的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两种检验方法结果均为阳性的标本有21例。以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方法的结果为标准,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结果假阳性率为12.50%,假阴性率为6.60%;而以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结果为标准,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方法的结果假阳性率为25.00%,假阴性率为2.94%。结论在临床的尿液潜血的检验工作中,应该将两种检验方法结合应用,互相补充,能够使检验结果更加真实、准确。

  • 标签: 尿液分析仪 显微镜红细胞计数 尿液潜血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方法在尿液潜血检验中的效果。方法2018年1月~2月,医院门诊以及住院进行尿液检验的患者1042例,来源于门诊、肾内科、泌尿外科、内分泌科等科室,均进行尿分析检查以及尿沉渣镜检,以镜检作为诊断“金标准”。结果1042例患者,尿镜检查其中阳性458例,阴性584例,尿分析仪检查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阴性预测值、符合率分别为100.00%、90.41%、89.11%、100.00%、94.63%,kappa检验系数k=.94,属于高度一致,尿分析仪与镜检结果分布+、++、+++均存在不一致情况,尿分析检查阴性结果高于尿沉渣镜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液分析仪检查存在误漏诊情况,特别是若阳性的患者,可能误诊为阴性,需建立合适的抽检、报警规则,提高复查的水平,合理进行镜检,避免误漏诊。

  • 标签: 尿液潜血 尿液分析仪 显微镜红细胞计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并分析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方法在尿液潜血检验中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6年1月~2月,医院门诊以及住院进行尿液检验的患者1042例,来源于门诊、肾内科、泌尿外科、内分泌科等科室,均进行尿分析检查以及尿沉渣镜检,以镜检作为诊断“金标准”。结果1042例患者,尿镜检查其中阳性458例,阴性584例,尿分析仪检查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阴性预测值、符合率分别为100.00%、90.41%、89.11%、100.00%、94.63%,kappa检验系数k=.94,属于高度一致,尿分析仪与镜检结果分布+、++、+++均存在不一致情况,尿分析检查阴性结果高于尿沉渣镜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液分析仪检查存在误漏诊情况,特别是若阳性的患者,可能误诊为阴性,需建立合适的抽检、报警规则,提高复查的水平,合理进行镜检,避免误漏诊。

  • 标签: 尿液潜血 尿液分析仪 显微镜红细胞计数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NGHX(尿液干化学分析)设备和urinalmicroscopialexamination(显微镜手工法)检验Urineroutine结果,在此基础上深化检验结果的精准度。方法尿液干化学分析在未对病人的尿样标本予以检验时,要先实施质量控制,通过离心管提出部分标本,将试纸渗透至样本内三秒钟,在此基础上从试管内取出,通过滤纸拭去余存的尿液,避免其出现交叉污染的问题。同时遵循尿液干化学分析设备的操作指标予以操作,先将设备进行调试,完成调试后可自动检测结果。显微镜手工法通过离心管提出部分标本,在此基础上通过离心机上进行五分钟的离心,同时将清液拭去,通过一次性尿吸管吸取充入,依附于标准程序,经尿沉渣镜予以检测,通过高倍镜,计十个视野中的所有细胞数,同时进行细致的记录。结果NGHX所检测的红细胞NGHX要超过urinalmicroscopialexamination检测;NGHX检测的尿蛋白TPR及白细胞TPR较之urinalmicroscopialexamination检测要低一些,两者对比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且P>0.05。结论在医院的实际工作环节,NGHX与urinalmicroscopialexamination均为Urineroutine检验有效的方式,两者都具有一定的优势,因此我们需针对病人的临床特性,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检验结果,将两种检验方式综合运用,方可深化尿常规检验结果的精准性。

  • 标签: 尿液分析仪 显微镜手工法 尿常规 结果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尿沉渣和显微镜检测法在尿常规检验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取我院检验科收集的1800例尿液样本作为分析对象,对上述尿液样本进行尿沉渣、干化学和显微镜检测,对比三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尿沉渣检测红细胞、白细胞阳性检出率为38.6%(694/1800)、36.4%(656/1800),尿干化学检测红细胞、白细胞阳性检出率43.1%(768/1800)、25.9%(466/1800),显微镜镜检检测红细胞、白细胞阳性检出率37.9%(682/1800)、36%(648/1800),尿沉渣和显微镜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尿沉渣和显微镜检测在尿常规检查中的结果一致性高,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尿沉渣 显微镜 尿常规 尿干化学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尿液干化学分析与显微镜常规尿液检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探究不同分析方式的检验结果。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在我院进行体检的200名受检者作为观察对象,将观察对象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来进行分析,每组中100名受检者。观察组采取尿液干化学分析,对照组采取显微镜常规尿液检验。观察对比两组受检者的尿蛋白质、红细胞、白细胞检测结果的差异,分析不同检测方法的阳性、阴性符合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尿蛋白质、红细胞、白细胞水平检验的阳性、阴性符合情况无明显差异,组间比较的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液干化学分析与显微镜常规尿液检验在临床的应用中均有一定的价值,二者之间互补不足,可以结合两种方法来进行检验,提升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尿液干化学分析 显微镜常规尿液检验 检验结果
  • 简介:想看看显微镜下的微观世界吗?可是普通的显微镜太过精密,操作起来比较复杂,观察也不是很方便,更重要的是,没法把自己看到的微观世界分享给小伙伴,这多遗憾呀!

  • 标签: 显微镜 儿童 微观世界
  • 简介:摘要“有形成分的识别”是临床基础检验实验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体现教师讲授水平和学生课堂接受能力最重要的部分,在教学压力和教学要求的矛盾日益突显的今天,显微数码互动实验室的应用使学生和老师从“说破嘴、跑断腿”的传统教学模式解放出来,极大地提高了本课程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 标签: 临床检验基础 实验形态教学 显微数码互动实验室
  • 简介:目的探讨脑干病变手术治疗及其临床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显微手术治疗的15例脑干病变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枕下后正中入路11例,枕下乙状窦后入路2例,颞下入路1例,枕下小脑幕上入路1例。所有病人术中应用神经导航技术、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超声技术,5例病人应用荧光引导技术,2例应用3D打印技术。多学科协作(multidisciplinaryteam,MDT)贯穿所有病人临床诊疗始终。结果病变镜下全切除9例,部分切除及活检6例。术后神经功能症状改善7例,保持不变4例,加重3例,死亡1例。随访14例,时间3个月-6年,预后良好11例,预后不良3例。结论脑干病变手术治疗极具挑战性,严格把控手术指征,合理制定手术策略,加上个体化诊疗、MDT以及多种技术的联合应用,可有效减少手术创伤,提高手术质量,改善病人预后。

  • 标签: 脑干肿瘤 显微外科手术 多学科协作 神经导航 电生理监测 3D打印
  • 简介:摘要尿常规、血常规、粪常规并称临床医学的“三大常规”检查,能够初步反应临床患者身体健康状况,尤其在反应患者是否发生早期肾脏病变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过往临床工作中,对患者尿常规的检测方法由于科学技术的限制只能采用传统的手工检测,然而当今科技的迅猛发展,也让尿常规的检查进入可以全自动化的时代,但是在某些指标检测中,自动化检测仍旧存在一定的缺陷。尿常规检查中的尿沉渣镜检有助于对泌尿系统患者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同时也能够对预后判断有一定作用,再说尿沉渣镜检样本方便采集、容易掌握等优点。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凭借准确性好、高度灵敏、简单操作等一些优点,现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推广使用。尿沉渣分析法相比于尿液分析,不仅可以对尿中的有形成分进行定量分析,还能够对尿中一些细胞形态定性分析,这样就为临床上诊断、治疗提供更加可靠的数据。本文主要对传统手工镜检方法和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检测进行对比分析,现将两者的优劣叙述如下。

  • 标签: 尿常规检查 尿液干化学分析仪 显微镜检 结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评价尿常规检验中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与显微镜检测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该次研究对象均选自于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均为我院在我院进行尿常规检验的患者,共9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显微镜检测法以及干化学法进行检测,并对比三种检测方法红细胞以及白细胞的阳性率检出情况。结果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显微镜检测法的红细胞以及白细胞阳性率均高于干化学法检测阳性率,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显微镜检测法的阳性率对比差异并不显著,P>0.05。结论在尿常规检验中,采用尿常规检验中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与显微镜检测法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可推荐临床将两种方法结合使用,提高检出率。

  • 标签: 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 显微镜检测法 尿常规检验 临床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对比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与显微镜检测法在尿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7年12月我院检验科收取的行尿常规检验的尿液标本320份为研究对象,分别行尿沉渣全自动分析、显微镜检测和干化学分析三种检测,观察和比较检测结果。结果尿沉渣干化学分析仪检测法白、红细胞阳性率与其他两种检测法的差异显著(p<0.01),尿沉渣全自动分析检测法和显微镜检测法红、白细胞阳性率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建议临床应用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联合显微镜检测进行尿常规检验,以提高检验的准确率。

  • 标签: 尿常规检验 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 显微镜检测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显微手足外科患者的整体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显微手足外科患者,共90例,按进入医院的编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进行普通护理,观察组给予整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用于术前准备和术后交接的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血运观察和巡视次数明显多于对照组,且观察护理满意度高,差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护理显微手足外科患者的过程中,运用整体护理效果十分显著,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显微手足外科 整体护理 分析
  • 简介:【摘 要】目的:通过对朱砂药材的显微以及微性状情况进行研究,来优化朱砂的检验方法。方法:选用显微鉴别法与微性状鉴别法对朱砂中药药材的显微以及微性状情况开展调查。结果:完成药材鉴别工作之后,发现朱砂存在以下微性状特点,大部分朱砂的形状为片状或者不规则的颗粒状,大小尺寸不一,颜色为鲜红色,呈现出半透明或者透明的外部状态;还有部分朱砂样品的尺寸偏大,表面颜色为红色,同样具有不规则的形状,颜色比较暗,呈现为灰黑色。而朱砂样品的显微特征如下:其粒度大小不一致,颗粒的形状也不规则,一部分为片状,颜色同样是鲜红色,部分样品存在光泽,一部分样品表面附有黄色颗粒。结论:本次研究活动选用的鉴别朱砂药材的显微特点与微性状特点的方法比较科学,操作便捷,可以实现快速检测朱砂的目的。

  • 标签: 朱砂药材 显微 微性状 鉴别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咽管瘤显微外科治疗效果。方法2012年9月至2017年9月之间在贵州省人民医院住院治疗且病理结果证实为颅咽管瘤的36例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25例,女11例;平均年龄31.0岁(范围6~62岁);入院时高颅压表现29例,视力下降、视野缺损24例,下丘脑-垂体功能障碍12例;瘤体平均直径3.0cm(范围1.0~6.0cm);肿瘤主体位置,鞍内3例、鞍上33例。36例初诊我院,神经内镜辅助下经鼻-蝶入路3例,经翼点入路12例、前纵裂入路8例,冠状切口经额下入路7例,胼胝体-穹窿间入路6例。结果肿瘤全切24例,次全切除6例,大部切除6例;术后电解质紊乱31例,其中高钠血症21例,低钠血症6例,高钠、低钠血症交替出现4例;尿崩症21例,出院后仍需药物治疗7例;垂体功能低下26例;癫痫发作7例;脑脊液鼻漏并颅内感染1例。围手术期死亡3例,死亡原因与下丘脑-垂体功能受损、术后再出血、癫痫发作有关。随访5~60月,平均30.5月,随访期间肿瘤复发6例、复发原因与术中肿瘤残留密切相关。结论合理的选择手术方案,加强围手术期管理是提高患者生存率、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

  • 标签: 显微外科手术 颅咽管瘤
  • 简介:摘要随着根管及牙体治疗成熟,过去不能保留的牙现在也有可能保留,当然在根管治疗术中遇到疑难复杂根管也会随之增加。而根管手术显微镜因其可视性高,增加了主动、准确性,在疑难病例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随着其在口腔治疗中的深入应用,使精细根管治疗及根管治疗并发症处理得到更大飞跃。本文阐述在显微根管治疗中医生要在镜下视野中完成诊疗,任何离开显微视野的操作都会影响工作效率,这就要求显微根管治疗助疗者不仅要有娴熟的四手操作技能,还要熟练掌握显微镜的使用及各仪器、器械的应用。

  • 标签: 显微 根管 四手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