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2014年6月6日至8日,东北师范大学亚洲文明研究院、明清研究所与吉林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历史学科联合举办了“明清研究新进展学术报告暨东北地区明清专业研究生交流研讨会”,报告暨研讨会在东北师范大学举行。会议邀请常建华、葛金芳、牛建强、孙卫国、何孝荣等知名学者就其各自研究领域的前沿问题分别进行了主题讲演。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大学、辽宁师范大学明清专业研究生及青年教师与会,与讲演学者进行了充分的对话交流。常建华教授的报告《清中叶的闯关东与移民日常生活》以嘉庆朝刑科题本为中心,从社会文化史和日常生活史角度解读清中叶以后“闯关东”移民的生计模式与社会关系。孙卫国教授的报告《“文化移植”与“文化触变”—以关公崇拜之东传朝鲜为中心》,系统考察了关公崇拜在朝鲜王朝的传播嬗变,并以此为线索透视了朝鲜半岛在接受中国文化过程中逐渐演生“本土化”的意涵。牛建强教授讲演的《明代河南地域社会研究中的史料问题》,从河南地方文献的鉴别筛选切进,对明清研究中的史料运用方法做了独具心得的阐述,并从特定的视角,指出了河南区域社会研究的文献、问题特点。葛金芳教授的讲演《唐宋至明清时代中国社会的转型》,从经济结构变迁角度着眼,论证了其关于两宋以降江南地区迈入处于封闭的自然经济与开放的市场经济间过渡阶段的“农商社会”门槛的学术主张。何孝荣教授以《明朝宗教的特点》为题,梳理分析了明代宗教的世俗化与多元融合的历史发展特征。

  • 标签: 明清史研究 交流研讨会 东北地区 学术报告 研究生 东北师范大学
  • 简介:清史与治清以前各断代史不同之点,主要有三:第一,清代距今近,而清以前各断代远;近则不怕文献不足而怕材料太多,远则适反是。第二,清代材料多,不特有大量档案文献资料遗留到今,而且第一手原始实物资料(包括地上的和地下的),亦日有新发见。第三,除元史外,从事清史研究的学者也需要具备阅读多种语言文字的能力,越多越好。因为国内少数民族语文,如满、蒙、藏、维、彝、傣、苗、瑶等,均有大量原始资料有待发掘、整理,足资参稽印证;国外如拉丁、法、德、英、日、俄、意、葡萄牙、西班牙等国亦均有不少原著

  • 标签: 清史研究 实物资料 《清实录》 档案文献 语言文字 东华录
  • 简介:在国家撰修大清史的引领带动下,2012年的清史研究延续了近年来蓬勃发展的气象,不仅在一些具有争议性的课题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同时也在一些新兴的研究领域如城市史、文化史、环境史等方面渐趋成熟。

  • 标签: 清史研究 争议性 城市史 文化史 环境史
  • 简介:清史研究作为中国古代史和近代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近数十年来的中国历史研究中,向来是一个在学术创新方面颇为活跃的研究领域。2013年初,刘凤云以《理论和方法的推陈出新:清史研究三十年》(《史学月刊》2013年第1期)为题颇为精准地概括了近三十年来清史研究的这一特色。

  • 标签: 清史研究 述评 中国历史研究 《史学月刊》 近代史研究 中国古代史
  • 简介:<正>一、清代(1840年以前)1991年日本的清史研究,涉及各个方面,以下分别略作介绍。地域社会常建华《中国近年来的明清社会史研究》(《中国——社会与文化》6,茂木敏夫译),介绍并考察了1986年下半年至1990年期间中国学术界有关明清时代社会史研究的状况。中国自解放以后,社会史研究基本处于停滞状态,至八十年代,才深切感到社会史研究的必要性,并开始对知识阶层以及宗教、宗族等问题进行考察。其中,在宗族制废方面,宗教经济的研究成效很大,在士大夫的研究方面,则以与乡绅,商人有关问题的成果较多。在研究方法上,也由以往单一的阶级分析方法,转而注意利用社会学、民俗学、文化人类学、人口学等

  • 标签: 阶级分析方法 清史研究 清朝政府 知识阶层 日本 士大夫
  • 简介:陈垣学术源于清学,从早期编辑到晚年考证两封无名字无年月的信,其研究经历始终于清史、清学,在清人基础上,治宗教史、历史文献学和元史,并开辟清史研究新领域,揭示宗教与清代政治、文化之关系,全面调查,论衡清人著述,总结清代学术与建立近代意义之史讳学、年代学、校勘学,考述清代人物年事,利用档案、僧人语录、学人手札等新材料考史,拓宽清代史料范围.其对清史研究的贡献,开拓与集成兼俱.

  • 标签: 陈垣 清史研究 清学
  • 简介:引言2013年8月26日至28日,在北京举办了“纪念王锺翰教授百年诞辰暨清史民族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这次会议是为了纪念中央民族大学王锺翰教授而举办的。王教授于2007年逝世,享年94岁,多年来,他一直从事中国清史及满族史研究

  • 标签: 清史研究 王锺翰 教授 国际学术研讨会 中央民族大学 2007年
  • 简介:由万仕国、刘禾校注的两卷本《天义·衡报》近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天义》和《衡报》是1907—1908年刘师培、何震旅居日本期间创办,以宣传女权主义和无政府主义为主要内容,为当时颇有社会影响的两份重要报刊,亦是今天研究马克思主义早期在中国传播和中国近代女权运动的重要资料。1907年2月,刘师培与其妻何震东渡日本,参加东京同盟会本部《民报》撰稿等工作。6月,何震与陆恢权等发起成立"女子复权会",并于当月10日,

  • 标签: 衡报 天义 清史研究 女子复权会 刘师培 《民报》
  • 简介:<正>达六十年的乾隆朝,是清代臻于全盛时期,做为这一时期的最高主宰——乾隆皇帝,是发挥了重大作用的关键人物。白新良同志所著长达41万字的《乾隆传》一书。已于1990年7月由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是国内在清史研究中取得的又一项重要成果。清史资料浩如烟海,撰写乾隆帝传记,仅必读基本史料《清高宗实录》,就多达1500卷,约相当二十四史总卷数的一半,可谓工程烦难;另外,乾隆一朝跨度大,又是处于国内外历史变化复杂的

  • 标签: 乾隆皇帝 清史研究 乾隆帝 乾隆朝 重大作用 二十四史
  • 简介:2017年的清史研究呈现蓬勃的发展势头,依然是高产的局面。本文首先介绍2017年清史研究的主要特点、重要著作,其次就政治史、经济史、社会史、学术与思想文化史、环境与地理史五个主题分别进行简要论述。

  • 标签: 清史研究 思想文化史 政治史 经济史 社会史 地理史
  • 简介:<正>由陈生玺、杜家骥二同志撰写的《清史研究概说》一书最近已由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因为该书特点是以近八十年来清史研究状况为研究内容,因而该书之问世,填补了长期以来清史研究中的一个空白,对于学者深入研究清史和青年学子、业余清史爱好者学习清史都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 标签: 清史研究 史料 研究内容 专题研究 空白 填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