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骨科手术一般是对患肢深部组织的一种有创性治疗,并且在其治疗过程中可能需要植入无活性的内固定物。但骨科无菌手术一旦发生感染情况,术后感染的伤口很不容易愈合,甚至容易患上骨髓炎,给患者健康和经济都带来极大的灾难,也容易导致医疗纠纷的发生。

  • 标签: 骨科 无菌手术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对病人所使用的无菌包进行追溯管理,取消临床科室和消毒供应中心的纸质交换单,实现网上信息交换,提高工作效率。方法消毒供应追溯系统全程追踪无菌器械包的清洗、配包、灭菌、发放、使用和回收全过程。“回收、清洗、配包、灭菌、发放”记录在消毒供应中心完成;“使用”追溯记录由临床科室执行。消毒供应中心根据临床使用记录发放无菌物品。定时下临床回收使用后的无菌包,将回收信息录入追溯系统,再次进行清洗消毒、配包、灭菌、灭菌审核、内部交接到再次发放和使用。结果所有做无菌包使用记录的病人,都可查询到该病人使用的无菌包的整个生产、流转信息;按临床使用记录发放无菌包,不需手工填写纸质交换单;每次下收时间减少15~20分钟,发放时间提前1小时。结论消毒供应中心根据临床的使用记录发放无菌物品,不再需要临床科室填写纸质的物品交换单,提高了工作效率;避免了纸质交换单在物流过程中的污染,保障了消毒供应中心的消毒隔离质量。追溯系统对各岗位工作人员的实时工作状态予以监控,保证了无菌物品供应链的质量,提高了消毒供应中心及临床科室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对提高病人的医疗安全与医院的整体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使用记录 发放 无菌包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药品和食物的安全生产以及验证已经成为现在药品生产以及质量管理中的一个范围较全的质量监督活动,更是GMP认证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国家食品以及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的相关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在进行食品以及药品跟踪的检查中应该重点的检查包括再验证等在内的相关情况等总共九个方面。在相关无菌制剂的验证中,无菌灌装的验证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验证方面。本篇文章就主要针对冻干粉针剂无菌灌装中的相关验证方法进行探讨。

  • 标签: 冻干粉针剂,无菌灌装,验证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医学护理中无菌技术的使用技巧。方法探讨评估环境及操作过程,并逐一对操作和使用物品等做了详细阐述。结论在临床护理护理中,熟练掌握无菌技术的使用方法与技巧对于护士来说是非常重要一项必备职业技能,同时也是护士必须掌握且必须要非常认真对待的一项工作。

  • 标签: 无菌技术 医学护理 无菌持物钳 无菌包 无菌容器 无菌溶液 无菌手套
  • 简介:摘要手术的无菌护理是手术部的护理工作人员的重中之重。手术室的洁净是预防患者术后感染的关键环节,也是手术能够顺利进行的必然保障,可见护理人员的工作也是谨慎的。本文从护理工作方面的手术部易发生的洁净安全问题出发,重点并且逐一提出相关的措施,加强护理人员的无菌意识和相对无菌措施。

  • 标签: 无菌操作 洁净隐患 手术器械 消毒
  • 简介:成人Still病(adult-onsetStill′sdisease,AOSD)是一种以高热、皮疹、关节疼痛为突出表现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目前并不十分明确,有学者认为其是由感染引起的变态反应。AOSD累及神经系统的概率非常低,据日本的一项多中心研究报道,约有8%的AOSD患者可累及神经系统[1]。

  • 标签: 成人STILL病 无菌性脑膜脑炎 诊断
  • 简介:摘要食品微生物检验工作中,要对食品的采样、取样和检验等环节进行严格的无菌操作,保证食品检验数据的有效性,真实的反映食品的卫生质量情况。如果在检验中,某个环节出现失误或者漏洞,那么食品检验工作就失去了真正的意义。所以,为了防止在检验中出现不规范操作的现象,对样品造成污染,影响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真实性,需要在食品微生物检验中采用无菌检验的操作方法。

  • 标签: 食品微生物 无菌操作 技术研究
  • 简介:食品无菌包装是近年来国际上发展迅速应用广泛的食品高新包装技术,它在食品保鲜等方面有着其他包装不可比拟的优越性。根据食品绿色无菌包装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分析了食品绿色无菌包装技术的应用类型及主要性能特点,研究了食品绿色包装环境的无菌及封口无菌,介绍了食品绿色无菌包装的应用,同时指出了食品绿色无菌软塑包装市场前景及发展趋势。

  • 标签: 食品无菌包装 绿色环保 发展趋势
  • 简介:摘要目的对无菌手术中的感染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10月无菌手术治疗患者720例,按是否发生感染情况分为对照组689例,观察组31例,对两组患者临床基本资料进行对比性分析,同时对手术部位及敏感菌构成比例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手术时间及抗菌药物使用次数等数据资料同对照组相比,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腰髋部位及上肢感染率明显高于颈肩及上肢部位感染率,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成无菌手术术后感染的主要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表皮葡萄球菌。结论对无菌手术术中感染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同时采取有效的应用措施,是减少无菌手术术中感染的关键所在。

  • 标签: 无菌手术 术中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无菌物品科学管理方法,完善手术室的无菌物品管理制度。方法通过设立专职管理人员进行无菌物品质量管理,建立贵重物品专柜保管、交接制度。增加空间的可利用性,物品定位、定量开放式摆放,各种标识清楚。结果无菌物品管理规范有序,解决了贵重物品遗失与漏收费、误收费等问题。结论设立专职人员管理可改变无菌物品管理混乱的局面,保证无菌物品供应及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科室形象。保证无菌物品供应及质量把关,加快了接台手术开台进程及抢救物品的供应。

  • 标签: 手术室 无菌物品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供应室无菌物品的质量控制方案。方法选取我院50名医务人员,调查其对无菌器械、无菌物品、灭菌过程的了解程度;调查其实施质量管理前后的行为;并对2011年-2014年的无菌物品进行检测。结果50名医务人员了解无菌器械为90%,不了解为10%;了解无菌物品为82%,不了解18%;了解灭菌过程为70%,不了解灭菌过程为30%;与实施质量管理前比较,接触无菌包不洗手、错发无菌包、职业暴露、自身防护行为、地上捡起放入无菌柜及一次性物品过期行为均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1-2014年共检测无菌物品1291份,其中合格1280份,不合格11份。结论通过对供应室无菌物品的质量控制,达到减少微粒危害、预防热源反应及降低医院感染,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供应室 无菌物品 质量控制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外科护理教学中加强学生无菌观念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我校2012级护理学专业三年制学生123人,按照班级分为对照组(n=64)和实验组(n=59)。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实验组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对比分析两组学生在2个月后对无菌原则的认识、学习兴趣及学生对教学方法的评价情况。结果实验组学生对无菌原则的认识清楚率(83.05%)显著高于对照组(59.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学生学习兴趣良好率(98.31%)显著高于对照组(92.19%),实验组学生对教学方法的评价的良好率(98.31%)显著高于对照组(90.6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科护理教学改革在加强学生无菌观念方面的培养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加强。

  • 标签: 外科护理教学 无菌观念 培养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行骨科无菌切口手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并分析患者发生感染的因素,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骨科无菌切口手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成两组,实验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护理,观察比较两组骨科无菌切口手术患者护理后的感染率及住院时间。结果两组骨科无菌切口手术患者护理后的感染率以及住院时间的比较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具有意义。结论对骨科无菌切口手术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感染率,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 标签: 骨科无菌切口手术 手术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将对病区无菌物品管理中的常见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以确保临床安全。方法对病区无菌物品管理工作进行总结分析,整合出病区无菌物品管理中常见的问题,通过共同探讨制定了相关的对措来解决此类问题。结果病区无菌物品管理人员需严格按照无菌物品管理制度,同时结合临床无菌物品使用情况及时调整无菌物品种类、基数、数量,严格执行先到先用,使病区无菌物品管理规范化,结论在调查期间,我病区没有出现由于使用无菌物品而引起的医院感染。规范病区无菌物品管理可确保临床无菌使用物品安全,防范医疗护理风险,保证患者安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无菌物品质量,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对我院消毒供应中心无菌物品存放间近10年的管理方法进行总结。结论通过对消毒供应中心无菌物品存放间的有效管理,使无菌物品质量提高,医院感染发生率降低。

  • 标签: 基层医院 消毒供应中心 无菌物品存放间 管理方法
  • 简介:手术室的护理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操作中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无菌操作是预防和控制手术感染的关键,手术室护士应提升自身的慎独修养和道德素质,熟练掌握专业技能,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 标签: 手术室 慎独精神 无菌技术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