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移动手持电脑设备(PersonalDigitalAssistant,PDA)是近几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术,虽然存在电池寿命短、机身易损坏、网络信号不稳定等不足,但它操作简单、实用性强,不仅优化了输液工作流程、降低了用药错误率,而且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和病人满意度,也提升了护理管理水平,推动了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和数字化发展。笔者就PDA在新生病房中的应用,以新生护士使用体验为线索进行综述,总结其优缺点,为PDA在国内儿科病房中得到更好的推广、应用及改进提供依据。

  • 标签: PDA 新生儿病房 应用 优缺点
  • 作者: 翁晓琴陈敏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15-11-21
  • 出处:《中华医学杂志》 2015年第11期
  • 机构:[摘要]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中新生儿感染的因素以及有效的护理。方法:研究我院在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重症监护室新生儿524例,分析其新生儿感染的因素以及对应的护理方法。结果:新生儿中出现感染的患儿为27例,发生率为5.15%,其中呼吸道感染为13例,口腔感染为5例,皮肤感染为4例,胃肠感染为2例,其他感染为3例。与正常为感染新生儿相比,感染新生儿会有更高的早产率、更低的体质量、更长住院时长、侵袭性操作更多、呼吸窘迫症状更高、基础性疾病更多,p<0.05。结论:造成新生儿感染的原因较多,在护理工作上要做好重症病房中的监护,减少侵袭性的操作,提升患者机体免疫力。
  • 简介:摘要综述了新生病房医院感染管理最新经验和研究进展。新生医院感染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自身的因素、环境因素、医源性因素、隔离措施不到位等。总结出预防控制新生病房医院感染应采取的主要措施,即病房建筑必须合理布局、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无菌技术及规范手卫生、抗菌药物合理使用、预防新生颅内感染、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环境卫生学监测等。认为控制新生医院感染重点在于针对各种危险因素,实施有效的干预策略。

  • 标签: 新生儿 医院感染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陪护母婴同室病房新生的护理安全管理。方法实行无陪护母婴同室制度,落实新生安全管理措施。结果母婴同室新生在住院期间获得安全的护理照顾。结论建立健全新生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护理人员的管理,实施预见性的安全管理措施是产后母婴同室病房新生安全管理的关键。

  • 标签: 母婴同室 新生儿 安全护理
  • 简介:摘要准确识别新生身份,杜绝识别错误.关键词新生病房;身份识别;安全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DOI10.1016/j.issn.2095-8578.2015.01.078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病房多重耐药菌定植及感染情况及临床特点。方法对2014年1月—12月入住我院新生科的患儿1977例,标本来源鼻拭子、痰液,进行多重耐药菌分离并统计分析。结果1977例住院患儿中,送检标本鼻拭子1804份,检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176株,痰液743份,分离出病原菌79株,多重耐药菌39株,所有标本分离结果考虑为定植菌182例。结论我院新生病房多重耐药菌检出率高,多重耐药菌定植率高,临床应重视并制定措施加强多重耐药菌的预防和控制,避免多重耐药菌感染在医院内暴发流行。

  • 标签: 新生儿病房 多重耐药 医院感染 预防对策
  • 简介:摘要新生科作为发展迅速的新兴学科,在降低新生死亡率、提高新生生命质量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新生许多器官的功能尚未发育成熟,免疫力低、抵抗力差,容易受到感染,要加强对医院新生重症病房的干预和护理,使之得到有效控制,对NICU来说是重中之重。

  • 标签: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内感染 护理
  • 简介:摘要新生期是人类生长和发育的基础阶段,同时也是生命体征最为脆弱的阶段,如果在这个时期,新生没有得到良好的护理,则可能会导致疾病入侵,从而对其以后的发育和成长产生影响。通过阐述新生的生理特点,分析了对新生应注意观察的事项和护理的重点,最后就新生疾病的预防进行了简单的探讨。

  • 标签: 新生儿 护理 疾病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生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原因,并提出相关对策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5年3月,185例新生;并根据感染情况分为感染组22例与未感染组163例;采用回顾性方法进行调查研究。结果两组患者的胎龄、体重、机械通气、新生窒息、羊水污染、肠外营养等均有显著差异,未感染组新生的各项指标均优于感染组患儿。结论新生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原因主要有新生免疫系统不完善、医院重症监护病房的环境不达标、滥用抗生素、医院规章制度不完善等。相关的解决对策有加强基础护理、病房管理以及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并完善医院的规章制度。

  • 标签: 新生儿 重症监护病房 医院感染 原因及对策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5)08-0082-021
  • 简介: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新生护理不安全因素.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间接受的重症监护病房新生3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所有重症监护病房新生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探索护理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结果:所有新生中仅一例患儿因病情危重而去世,其余新生经过护理生命特征稳定,脱离了生命危险,在普通病房临床护理中,均无并发症的出现,并且顺利的康复出院.结论:强化对重症监护病房新生的临床护理工作,采用科学的护理方法和方式以及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有益于重症监护病房新生死亡率以及并发症发病率的降低.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新生儿 护理 不安全因素
  • 简介:摘要根据新生病房存在的常见护理安全隐患,将护理安全引入新生病房管理中,确定护理安全隐患,完善各项制度。护理人员安全意识增强,层层质量监督,把握好每一个环节,消除安全隐患。

  • 标签: 新生儿护理 护理安全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游泳的方法,分析其在新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整理收集我院出生的200例正常新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游泳组107例和对照组93例,对照组新生采取常规护理,游泳组新生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新生游泳。观察两组新生摄乳情况、体重变化,对比胎便转黄时间、血清胆红素的变化。结果7d后,游泳组新生在进行游泳护理后,新生摄乳量(580±70)ml,体重(3250±286)g,血清胆红素为(134.5±28.69)umol/L,胎便转黄时间(42.2±6.87)h。所得结果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游泳可以加强新生运动,促进生长与发育,是一种科学的新生护理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新生儿护理 游泳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风险因素管理应用于无陪护新生病房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300例新生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护理时不同方案分成两组,将实施常规护理的新生设为对照组,将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护理风险因素管理的新生设为观察组,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渗出臀红、脱出液体与留置套管针均为1例(0.64%),护理缺陷总发生率为1.92%(3/156);对照组分别为8例(5.56%)、9例(6.25%)与8例(5.56%),护理缺陷总发生率为17.36%(25/144),由此可知观察组护理缺陷总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护理风险因素管理应用于无陪护新生病房中有利于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提高新生的护理质量,增加新生家属的满意度,是非常值得推广的一项管理制度。

  • 标签: 护理风险因素 管理 无陪护新生儿病房 效果
  • 简介:新生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intensivecareunit,NICU)是以救治各类重症及多系统功能衰竭的新生为主的诊疗系统[1]。由于NICU环境的独特性和复杂性,加上新生各生理器官功能发育尚未成熟、免疫系统尚未完善、抵抗力低且无法用语言表达,疾病的转归及环境的因素会影响新生日后的生长发育[2]。为此,为患儿提供优质、安全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 标签: 新生儿 重症监护 敏感性指标 质量评价
  • 简介:新生疾病速查》已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发行。近10年来国内新生医学发展迅猛,有诸多的年轻医生投身到新生专业。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新生科每年接受近20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新生专业进修医生、临床研究生和规范化培训住院医生,在实际工作中深感年轻医生需要快速掌握新生学临床实践中出现的诸多问题的要点。本书是针对刚进入新生专业的年轻医生实用的速查口袋书。

  • 标签: 新生儿疾病 出版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年轻医生 规范化培训 临床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