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活动游戏是向学生进行全面体育教育的基本手段之一。是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手段。本文以天桥区3所小学的部分体育教师和学生为研究对象,对体育课中活动游戏的安排次数、时间占有率等情况进行调查,并采用实验对比的方法探讨体育游戏教学的效果。结果表明:体育教师注重活动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活动游戏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兴趣,快速掌握各种运动技巧增强学生体质,使教学任务顺利完成,保证教学质量。

  • 标签: []活动性游戏 体育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免疫检测在活动肺结核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8月-2020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活动肺结核患者55例为研究对象,均测定血清结核抗体和T淋巴细胞亚群,并且行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PD)试验。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测,相比较菌阴患者而言,菌阳患者的PPD试验和血清结核抗体阳性率均较高,对比差异明显(P

  • 标签: 结核菌素试验 结核抗体 T淋巴细胞亚群 肺结核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慢性活动EB病毒感染(chronic active Epstein-Barr virus infection,CAEBV)以持续或反复发作的传染单核细胞增多症样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伴有EB病毒DNA升高,组织或外周血中可见EB病毒感染证据。CAEBV病情进展可伴发噬血细胞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淋巴瘤、多器官功能衰竭等疾病,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检查有望协助早期诊断,DNA测序可协助评估预后。目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可治愈CAEBV的唯一方案,单克隆抗体、输注EB病毒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免疫抑制剂的研究也为治疗提供新的选择。现就CAEBV的诊断和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爱泼斯坦巴尔病毒感染 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造血干细胞移植 抗体,单克隆 DNA测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术后活动疼痛护理评估对疼痛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1年9月笔者医院手术治疗120例术后活动疼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疼痛护理评估方式,观察组实施术后活动疼痛护理评估方式,将两组患者活动疼痛评分、静息疼痛评分、FAS疼痛评分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活动疼痛评分、静息疼痛评分、FAS疼痛评分分别为(4.14±0.54)分、(0.61±0.44)分、(72.11±4.0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是10.3241、9.6878、9.6489;且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X2=6.3178,(P

  • 标签: 术后活动性 疼痛护理评估 疼痛管理 管理质量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痛风患者血液学参数与疾病活动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痛风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参照组,对所有人进行血常规检测,对血液学参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相较于健康人群,研究组患者MPR与PPR指标差异较大,治疗前后进行对比,痛风患者MPR与PPR指标改善情况较为显著,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PR与PPR的数据能够协助临床对痛风患者疾病活动进行评估,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值得进行推广。

  • 标签: 痛风 血液学参数 疾病活动性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PD参数鉴别活动肺结核与细菌性肺炎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活动肺结核患者68例,细菌性肺炎患者56例,健康人群70例,通过UniCel Coulter DxH800血液检测仪对中性粒细胞CPD参数进行检测和统计分析。结果 MNV-SD,MNC,MNC-SD,MALS-SD,LMALS-SD,LALS-SD,AL2,7个参数在活动肺结核组高于细菌性肺炎组和正常对照组(P

  • 标签: DxH800 CPD参数 中性粒细胞 活动性肺结核 细菌性肺炎
  • 简介:摘要:2019年我国出版了新版高中地理教科书,教材的呈现方式有了新的变化,其中设置了丰富多样的活动课文,这也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

  • 标签: 高中 地理教材 活动性课文 分析与应用
  • 简介: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在各阶段教学中积极的开展素质教育是很有现实意义的。小 学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想要有效的提升其法治意识和道德品质,就需要相关教师高度重视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对于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学生而言,其语言表达能力、思维创造能力、逻辑想象能力以及价值观念等都是不健全的,其对事物的认知、学习和发展方面仍然处于直观动作模仿的阶段,因而,在实际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积极的在其中开展活动教学,从而才能带给学生正确的指导。

  • 标签: 小学低年级 《道德与法治》 活动性教学 实践研究
  • 简介:内容摘要:2016年,小学《道德与法治》作为部编版全国统一教材正式进入大众视野,六年级的道德与法治教材较其他年级专业较强。新教材编写结构以学生活动教学为核心,其中“活动园”栏目又是所有活动栏目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教师教材使用现状的深入分析,作者对六年级的“活动园”栏目类型划分为经验反思交流型、理性认知型、观点辨析型和动手参与实践型四种类型,并对六年级教材中大部分“活动园”栏目的分布进行了细致统计。针对不同类型的“活动园”栏目及教材的特点,总结归纳了“活动园”栏目实施的策略建议;转化“活动园”栏目活动教学回归学生现实生活、实施多样且有效的活动形式为基本、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道德学习、为对话创造有利条件、注重活动教学与学校整体德育活动的融合五个方面,研究为六年级的道德与法治一线教学的实施提供了一定价值参考。

  • 标签: 小学道德与法治 六年级 “活动园”栏目 活动性教学
  • 简介:摘 要:我国教育的目的是教书育人,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综合的人才。学生通过学校学习不仅要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还要逐渐的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多以故事或者是文体的形式影响学生的道德意识和法治意识。举办的“活动园”栏目活动是一种基于自身体验而获得直接经验的学习形式。这种形式的推行不仅能够提升的学习自觉和主动,还能够让学生形成更深层次的道德感悟和法制观念。

  • 标签: 小学 《道德与法治》 三年级 活动性教学 分析与探究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经腹超声检查在炎症肠病诊断及活动评价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此次研究对象为我院近年来收治的60例炎症肠病患者,其中包括克罗恩病30例(分成17例活动组与13例缓解组)和溃疡结肠炎30例(分成19例活动组和11例缓解组)。选择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对比三组患者肠壁内血流分级、肠壁内动脉阻力指数和肠壁厚度的情况。结果 通过实验观察,在肠壁厚度方面,溃疡结肠炎活动组、缓解组和克罗恩病活动组、缓解组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有意义;在肠壁内动脉阻力指数方面,溃疡结肠炎活动组、缓解组和克罗恩病活动组、缓解组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有意义;在肠壁血流分级方面,溃疡结肠炎活动组、缓解组和克罗恩病活动组、缓解组和对照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有意义。结论 在针对炎症肠病诊断和活动的评价中,经腹超声检查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具有一定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炎症性肠病 经腹超声检查 诊断 活动性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活动结核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及NK细胞的变化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106例活动结核病患儿(结核病组)和106例健康儿童(健康对照组)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及NK细胞比例并对比分析。结果结核病组患儿外周血CD3+T、CD4+T、NK细胞、CD4+/CD8+水平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Z=-3.783,P=0.000;Z=-5.401,P=0.000;Z=-3.434,P=0.001;Z=-2.014,P=0.044);双阴性T(DNT)细胞及B细胞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Z=2.765,P=0.006;Z=6.880,P=0.000);两组间CD8+T及双阳性T(DPT)细胞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0~<3岁,3~<6岁,6~<10岁,10~<16岁)结核病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表达水平不同,CD3+T、DNT及B细胞在不同年龄组间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0.081,P=0.018;H=14.583,P=0.002;H=8.498,P=0.037)。肺外结核病组患儿外周血CD4+T细胞水平低于肺内结核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068,P=0.002),两组间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核病可导致患儿机体免疫功能明显紊乱,动态监测结核病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变化能更好地评估免疫状态,有助于指导临床个性化治疗。

  • 标签: 淋巴细胞亚群 结核病 流式细胞术 儿童
  • 简介:摘要:本文以阐述大兴安岭及邻区构造环境为基础,结合历史和现今地震活动进行对比分析,着重探讨该区域2000年以来ML≥4.0级地震与日本本洲大地震、日本海深震及中国东北深震的对应关系,希望能为未来中强地震预测提供线索。

  • 标签: 构造环境 地震活动 对应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活动EB病毒感染(chronic active Epstein-Barr virus infection,CAEBV)的临床特征,以降低疾病的漏诊、误诊率。方法检索首篇文献发表时间(1987年5月)至2020年8月29日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和维普网数据库收录的CAEBV相关文献,回顾分析CAEBV患者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转归和死亡原因等。统计学分析采用曼-惠特尼U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纳入文献46篇,共111例患者,年龄为22.0(10.0, 39.0)岁。年龄≥18岁组64例(57.7%),年龄<18岁组47例(42.3%)。发热、脾大、肝大、淋巴结肿大为常见临床表现,发生率分别为95.5%(106/111)、84.7%(94/111)、57.7%(64/111)、56.8%(63/111)。年龄≥18岁组患者的皮疹和肝大的发生率分别为3.1%(2/64)和45.3%(29/64),均低于年龄<18岁患者的27.7%(13/47)和74.5%(35/47),其肝脏生物化学指标异常的发生率则高于年龄<18岁患者[45.3%(29/64)比23.4%(11/4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3.957、9.436、5.643,均P<0.05)。70例随访结局可知的患者中,死亡38例(54.3%),存活32例(45.7%),死亡原因包括消化道出血、重症感染、呼吸衰竭、肝衰竭等,死亡组和存活组的脾大发生率分别为92.1%(35/38)和68.8%(22/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66, P<0.05)。年龄<18岁组患者的21例死亡和17例存活病例中合并噬血细胞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HLH)者分别为15例(71.4%)和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527,P<0.01)。90例可获得HLH相关资料的患者中,合并HLH组38例,无HLH组52例,男性所占比例分别为36.8%(14/38)和65.4%(34/52),性别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87, P=0.007)。111例患者在病程中治疗方案多样,但缺乏详细资料。结论CAEBV临床表现多变,可有致死性并发症,缺乏有效治疗,且预后不佳,需要积极开展相关研究,探索有效治疗方案,降低病死率。

  • 标签: 爱泼斯坦巴尔病毒感染 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 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香砂六君子汤加减对活动胃溃疡的治疗效果。 方法 选择活动胃溃疡患者,例数为80例,诊治时间为2018.2-2021.2,按照奇偶数法均分,对照组40例仅行常规西药方案,观察组40例加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疗法,对比治疗效果和溃疡面积。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更高,溃疡面积更小,组间差异明显(P<0.05)。 结论 在活动胃溃疡的治疗中采取香砂六君子汤加减疗法,可提高疗效,控制病情,存在应用价值。

  • 标签: 香砂六君子汤 活动性胃溃疡 临床疗效 溃疡面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清热解毒法对活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活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患者人数均为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独活寄生汤予以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清热解毒法进行治疗,比较这两种方法对活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数据分析可以发现,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症状体征数据、VEGF、TGF-β1、ESR、CRP、RF、IgG和总有效率,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清热解毒法,可以显著提高活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使其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指标均得到较好的改善,令患者的身体状况逐渐好转,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治疗工作中进一步推广。

  • 标签: 清热解毒法 活动性类风湿性关节炎 临床疗效
  • 作者: 蔡红英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1-08-16
  • 出处:《中国全科医学》2021年 第24卷 第S2期
  • 机构:安顺市人民医院,贵州安顺 561000
  • 简介:目的:探讨痰标本健康教育对活动肺结核患者痰涂片检查阳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活动肺结核患者,按照随机分类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采集痰标本前,根据患者不同年龄段的心理特点及对痰检的了解程度,对留痰量、留痰时间、留痰量、留痰次数进行健康教育干预,采集痰标本,对照组在痰标本采集后进行健康教育,观察两组的痰涂片阳性率。结果:实验组的涂片阳性率42%, 高于对照组22%,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干预能显著提高活动肺结核患者痰涂片阳性率,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健康教育;肺结核;阳性;影响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和分析伴活动癌症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 AIS)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探讨患者转归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纳入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伴活动癌症AIS患者。在发病后90 d使用改良Rankin量表进行转归评价,分为转归良好组(0~2分)与转归不良组(>2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影像学表现。通过多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确定活动癌症合并AIS患者临床转归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46例活动癌症合并AIS患者,其中37例(80.4%)存在传统血管危险因素。多数患者表现为多发性脑梗死(63.0%,29/46),最常见的卒中病因学分型为隐源卒中(45.7%,21/46),最常见的病灶分布模式为双侧前循环+后循环(47.8%,22/46)。14例(30.4%)转归良好,32例(69.6%)转归不良。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D-二聚体[优势比(odds ratio, OR)3.191,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1.093~9.313;P=0.021]以及双侧前循环+后循环脑梗死(OR 10.001,95% CI 1.224~81.718;P=0.032)与伴活动癌症AIS患者转归不良存在独立相关,而高血红蛋白(OR 0.916,95% CI 0.854~0.982;P=0.015)与转归良好存在独立相关。结论伴活动癌症的AIS病因以隐源多见,影像学以多病灶和双侧前循环+后循环受累为特点。D-二聚体较高以及双侧前循环+后循环梗死是伴活动癌症AIS患者转归不良的危险因素,而高血红蛋白是转归良好的保护因素。

  • 标签: 卒中 脑缺血 肿瘤 治疗结果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狼疮肾炎(lupus nephritis,LN)是系统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最严重的临床表现之一,虽然传统的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疗法和近年来推出的霉酚酸酯(mycophenolate mofetil,MMF)、他克莫司(FK506)、多靶点疗法等可使LN患者生存率明显提高,但是仍然有一部分患者对这些治疗不敏感或者不能耐受以及治疗缓解后出现复发。新型药物及治疗方案不断被探索,特别是生物制剂的应用给SLE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本文首次报道了国内1例难治活动LN患者在标准治疗基础上加用贝利尤单抗(belimumab),贝利尤单抗使用4周内抗dsDNA抗体滴度明显下降,补体C3、补体C4明显上升,蛋白尿在3个月内达到部分缓解,疗效良好。

  • 标签: 贝利尤单抗 狼疮肾炎 蛋白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