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重点环节干预对提高临床护士标本采集认知水平和降低标本采集不合格率的效果。[方法]回顾性调查某三级甲等医院2016年6月—8月不合格标本采集情况,同期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500名临床护士,应用自行设计的标本采集认知问卷对其进行调查。依据干预前收集的资料分析结果制定干预措施,从标本采集前准备、标本采集、标本存储及送检三方面进行重点环节干预。干预后收集2016年9月—12月不合格标本采集情况,同时应用相同的问卷对干预后的500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分析干预前后临床护士的标本采集认知水平及标本采集不合格率情况。[结果]干预后护士对标本采集的认知评分(18.60分±1.36分)高于干预前(12.25分±3.32分),不合格标本率(0.18%)低于干预前(0.61%),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加强重点环节干预,可提高临床护士标本采集认知水平,有效降低不合格标本发生率,达到持续质量改进目的。

  • 标签: 标本采集 重点环节 不合格标本 认知 干预 持续质量改进
  • 简介:摘要: 动脉血气分析是判断 患儿 pH值是否正常,是偏酸性还是偏碱性; 患儿 是否有呼吸衰竭,是Ⅰ型呼吸衰竭,或Ⅱ型呼吸衰竭 的重要指标 。为临床医生用药,是否使用无创呼吸机、是否气管插管、是否转入 ICU病房及治疗方案提供了金标准。作为专科护士, 能够 正确、及时地采取血气分析标本至关重要。笔者在动脉血气分析标本采集方面总结了一些经验与技巧,现介绍如下。

  • 标签: 动脉血气分析 标本采集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当今,我国经济发展十分迅速,临床检验主要是对血液、体液、分泌物等进行检验,在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检验结果可了解疾病发展状况,从而给予针对性的治疗,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检验结果受多种因素影响,例如标本采集质量不符合标准等,从而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临床价值。临床检验标本的采集流程包括采集前、采集中、采集后三个重要阶段,每个阶段采集质量对后续治疗均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以下对临床检验标本采集影响因素进行综述,并针对性提出解决对策,从而有效确保临床检验标本采集质量,进一步为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 标签: 临床检验 标本采集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后具体情况。方法:抽取我院于2017.8-2019.10月内接受的62例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31例,进行常规护理)和观察组(31例,进行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在护理完成后不良反应以及采集细胞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各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采用优质护理能够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采集细胞质量,临床效果较明显,因此值得推广采用。

  • 标签: 优质护理 不良反应 细胞质量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评估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不良反应与细胞质量,探讨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8例作为本项研究的对象,以数字抽签法将患者分成2组,14例患者为对照组,以常规护理为主,另外14例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护理干预,对2组患者的造血干细胞采集情况展开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出现的疲乏、肢体麻木、低血糖及小便不解等不良反应,相比对照组患者而言显著更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2组患者采集细胞质量水平,观察组患者的采集次数、单个核细胞数目及CD34+细胞数目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于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患者的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其采集不良反应发生,同时对采集细胞质量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外周血 造血干细胞 不良反应 采集细胞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液标本采集常见问题及护理对策。方法:本次研究中样本选择我院收治的采血患者,对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患者进行筛选的过后,将被纳入研究的152例患者平均分入设置好的两个小组中,分别为患者制定护理方案后,为患者开展组间对比。结果:对血液标本采集的问题进行分析后,为观察组开展综合护理干预,组间对比发现不同小组穿刺成功率和标本达标率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开展血液标本采集的过程中,影响标本质量的问题相对较多,通过对其进行分析并开展综合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提升穿刺成功率,同时保证血液标本的质量,因此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 标签: 血液标本采集 常见问题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 将母乳采集的最佳证据应用于母婴分离产妇,规范母乳采集管理,提高产妇泌乳量和母乳采集依从性,促进母乳喂养。方法 应用循证护理的方法获取最佳证据,采用复旦大学基于证据的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在2022年2月至7月,按照证据获取、现状审查、证据引入、效果评价四个阶段将证据应用于产科病区内母婴分离产妇,对比指标变化。结果  将循证所得15条最佳证据应用于母婴分离产妇,产妇泌乳量、母乳采集依从性、母乳采集正确方法知晓率较证据应用前均有明显提高。 结论:通过循证将母乳采集最佳证据应用于母婴分离产妇,可有效规范产妇母乳采集行为,提高产妇母乳采集正确方法知晓率,提高泌乳量。

  • 标签: 母婴分离 母乳采集 循证 持续质量改进
  • 简介:目的探讨休克患者股动脉穿刺采血方法。方法分析2006年3月-2008年5月收治股动脉搏动较弱或者根本摸不到股动脉搏动206例休克患者股动脉穿刺采血方法。分成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06例。观察组新方法穿刺,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比较2组穿刺成功率。结果观察组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4。结论新穿刺方法安全、可操作性强,能有效提高穿刺成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休克 股动脉穿刺 体会
  • 简介:目的探讨镉作业人员尿液标本采集方法对尿镉含量检测结果的影响,为探讨准确的尿液标本采集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对某厂同一组镉作业人员分别在不同环境下、用不同方法采集尿液标本,并进行检测。(1)常规法:采集尿液时被检测人员要脱离工作场所,换下工作服,洗净手等部位后,进行采集。(2)改良法:与常规法不同的是被检测人员要彻底更换服装,全身沐浴后,进行采集。结果常规法采集尿液标本超标率为36.9%,改良法采集尿液标本超标率为15.1%,两种尿液标本采集方法检测结果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职业性镉从业人员尿镉水平检测,收集尿液标本是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只有正确选择采集方法,严格把好质量关,才能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尿镉检测 尿液标本 采集方法
  • 简介:血气分析是临床常用的检验项目,可以了解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pH、酸碱度及血氧饱和度(SaO2),可协助临床诊断,是重要的治疗、抢救依据。现收集、分析我科2006年6月-2007年2月进行血气标本采集的病例共872例,并就有关影响血气标本采集成功率的几个问题及预防措施作一探讨,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血气标本采集 动脉血氧分压 预防 原因分 二氧化碳分压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血液中的性激素水平对评价生育功能及诊断不孕症性早熟等疾病有重要意义,性激素检测的影响因素较多,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直接影响临床诊断,因此深受人们关注,为了得到一份有价值的检验报告,不仅要求检验过程准确无误,标本采集及处理因素也是人为可控的影响因素,正确的标本采集与处理有助于提高检验的准确性,从而提高临床诊断和治疗有效性。

  • 标签: 性激素6项 采集 处理
  • 简介:【摘要】在临床工作中,采集各类标本是我们日常护理工作中常见操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血液、痰液、咽拭子、粪便、尿液中均含有新型冠状病毒[1],我们在采集和转运中均应严防标本外泄污染环境,并注意医务人员的自我防护,笔者基于自己在武汉新型冠状病毒定点医院病房中的工作经验及感悟,形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标本采集经验总结。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深入探究以及研讨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的配合以及护理。方法:以2021年5月至2022年4月阶段,本院对进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的70例病人实施全面探讨。实施普通护理手段的APBSC采集35例病人为参考组,实施全程配合+护理手段的APBSC采集35例病人为研究组。通过比对首次采集实际成功率与消极情绪产生率、护理实际满意度;结果:实施全程配合+护理手段的研究组APBSC采集35例病人首次采集实际成功率以及护理实际满意度,比实施普通护理手段的参考组APBSC采集35例病人高,而消极情绪产生率,要比实施普通护理手段的参考组APBSC采集35例病人低。结论:实施全程配合+护理手段能够大幅度降低消极情绪产生率、不良反应相关数据,提高首次采集实际成功率以及护理实际满意度,值得大面积临床使用。

  • 标签: APBSC 采集与配合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对鼻咽拭子采集过程中的护理管理要点以及效果进行深入探究。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2年7月发热门诊鼻咽拭子受检者共40例参与本次研究,根据护理模式不同,将所有受检者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均20例。对于参照组受检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于实验组受检者,采用舒适护理模式。对两组受检者的满意度进行评估和对比。结果:在本次护理干预中,实验组受检者满意度为(18/20)90.0%,高于参照组受检者满意度(15/20)75.0%,P<0.05,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发热门诊受检者鼻咽拭子标本采集过程中,患者以及医护人员的身心压力均比较大,对此,应当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合理安排医护人员的工作内容,为受检者提供舒适护理服务,提升受检者满意度,提升鼻咽拭子采集效率。

  • 标签: 鼻咽拭子 采集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足跟血筛查后,应注意观察和处理新生儿足跟血。方法 选择符合此规定的150名新生儿,均在2018年1月至2017年12月出生。对照组按新生儿的出生次序进行分组,每组均有75名婴儿。对照组在洗澡结束后,取足跟血液,而在取足跟血液的同时,只在足底洗澡。将两个患儿的足跟血进行比较,并与患者的家庭满意程度进行比较。结果 比较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与对照组相比,采用足跟血液采集的方法,患者的家庭在护士服务中表现出明显的优越性。结论 在取足跟血液前进行足部保健,可以有效地提高采集的成功率,减少分娩时的疼痛,提高患儿的家庭对胎儿的满意度。

  • 标签: 新生儿 足跟血 采集护理要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体重供者的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21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标本采集对于血液检验的影响相关因素及有效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针对本医院当中血液检验患者个体情况进行分析,并选取100例入组,采用单双号方式实施分组,每小组50例,分析组均采取护理干预,参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比两组误差率及误差影响因素。结果:分析组误差率低于参照组(P<0.05),产生误差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心理因素、空腹时间、采血时间、采集部位、体位因素。结论:血液标本采集过程中实施护理干预能够对患者实施有效心理护理及体位护理,降低检验结果误差率。

  • 标签: 标本采集 血液检验 护理干预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血液标本采集的缺陷原因,总结改进措施以减少采血缺陷发生。方法:对2020年8月~2022年8月期间的血标本缺陷类型进行分析,总结产生缺陷的原因及对策。结果:血标本采集中的缺陷主要包括凝血、溶血、采集标本数量错误、血标本与化验单不一致、试管使用错误、采血量不足、漏采。缺陷的发生与患者原因、没有充分评估患者病情、技术不娴熟、采血器材因素、工作量大,人手不足、没有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有关。结论:临床血液标本采集中血标本缺陷常有发生,其发生类型较多,与患者因素、护士因素、管理因素等均存在密切关系。加强对采血的流程管理及采血护士的管理,规范采血,对减少缺陷血标本数量,提高血标本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血标本 采血 缺陷 改进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着重分析标本采集对血液检验的影响,并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手段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共选取158例患者进行对比实验,均行血液检验,采取摇号方式展开分组,沿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与实施针对性护理的观察组各79例患者,对两组临床应用效果展开评价比较。结果:经实验数据来看,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标本、药物、饮食、患者因素影响率明显较低,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整体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血液检验期间,实施针对性护理能够有效保证标本采集整体质量,最大程度的减少干扰因素,促进患者满意度提升。

  • 标签: 标本采集 血液检验 影响 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