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神州大地尧舜天,改革开放四十。反腐倡廉民心顺,扶贫致富盛世延。炎黄子孙同筑梦,华夏世变谱新篇。重彩措得山河美,丰功伟业史无前。

  • 标签: 改革开放 反腐倡廉 扶贫致富 民心 盛世
  • 简介:改革开放四十,农村日月换新天;田野风光美如画,村村寨寨是乐园。难忘当年旧土床,夏日温暖冬天凉;如今村民住大厦,蚕虫都住空调房。

  • 标签: 诗词 文学 文学作品 诗集
  • 简介:如歌岁月不平凡,书写辉煌壮丽篇。百废待兴从头越,摸石探路闯险滩。由穷变富安社稷,从弱到强慰先贤,飞架长虹扬异彩,精研重器震宇寰。冲天火箭追星汉,入海蛟龙盖世潜。高铁纵横连世界,舰航潇洒弋海湾.导航定位成新宠,网络互联快捷廉。打虎拍蝇零容忍,公平正义弃特权。

  • 标签: 改革开放 导航定位 网络互联 公平正义 零容忍 特权
  • 简介: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实施了引人注目的经济改革,实现了惊人的经济增长。从1978年到2016年,中国平均每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达到9.7%左右。在过去40年里,中国从一个贫穷的发展中国家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约十年后,其GDP规模将超越美国,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大国。[2]1978年的中国内外交困。

  • 标签: 发展中国家 改革开放 20世纪70年代 国内生产总值 纪念 经济改革
  • 简介:今年是改革开放的40周年,历经40年的法治建设,法治不仅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更是国家和人民的生活方式,从“以法治国”到“依法治国”再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党对法的认识不断深化。

  • 标签: 以法治国 依法治国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 简介:一九七八年12月18日-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举行。邓小平在全会前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总结讲话,这篇讲话实际上是全会的主题报告。全会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充分肯定了必须完整地、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高度评价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决定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加强党的领导机构,成立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选举陈云为中央纪委第一书记。全会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

  • 标签: 大事记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新中国成立以来 历史性决策
  • 简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任何一个时代的经典文艺作品,都是那个时代社会生活和精神的写照,都具有那个时代的烙印和特征。任何一个时代的文艺,只有同国家和民族紧紧维系、休戚与共,才能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1978年起,上海电影作为中国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在"拨乱反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总体思想引导下,从百废待兴走向生意盎然。今天的上海电影,依然不断创新、不断前进;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

  • 标签: 交响乐
  • 简介: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不仅对经济、政治、文化,也会对包括道德在内的意识形态产生巨大的影响和冲击,使道德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迁.改革开放四十,中国道德领域大概经历了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为旧道德的破格期:对传统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的再认识;对高大全的道德标准的质疑;对运动式道德建设方式的改变;对道德与政治相对独立关系的再认识.第二个期间为新旧观念冲突产生道德真空期:以前旧的道德规范,已经没有多少人能遵守,又没有新的道德规范来适应,道德处于新旧交替的真空期.第三个时期为新道德逐步形成期:社会高速发展,有力推动道德建设;严厉惩治腐败,加大制度建设力度;树立价值观自信,共建文明道德基础.

  • 标签: 改革开放 道德建设 经济发展
  • 简介:摘要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改革开放,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回顾这40年来的伟大征程,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众志成城、砥砺奋进,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诗篇。正确的认识改革开放,就要对改革开放的动力来源有所了解,对改革开放的各个阶段进行总结回顾,以致能够更好地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坚持和推进改革开放

  • 标签: 改革开放 动力来源 历史回顾
  • 简介:草木蔓发,春山可望。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来,我国迎来了思想的解放、经济的发展、政治的昌明、教育的勃兴、文化的繁荣、科学的春天。值此盛事,江苏省政协文史委员会举办《亲历改革开放四十》征文活动,向重大改革的亲历者征集生动鲜活的'三亲'史料。文章不拘长短,不限题材,以'亲历、亲见、亲闻'的第一手原汁原味的史料为主,通过对历史记忆的叙述,全面反映改革开放40年来江苏经济社

  • 标签: 亲历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征稿启事
  • 简介:1978年12月24日中共武汉市委召开常委会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一致认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具有重要历史转折意义的里程碑,一定要认真贯彻全会精神,努力做好各项工作。1979年1月2-21日中共武汉市委常委(扩大)会议学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中央工作会议文件,决定把全市的工作重点迅速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 标签: 改革开放 武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大事记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中央委员会
  • 简介:今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风起云涌的历史我们无法一一见证,但是历史的发展脉络只要有心还是可以去轻轻触摸。大如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小如你手里杂志的兴衰起伏都是历史的一部分。本期“读写聚焦”梳理了四十不同时期当红杂志的转换,并通过亲历者的讲述,希望能以小窥大,看看四十来人们精神面貌的变迁。

  • 标签: 改革开放 变奏 阅读 青春 精神面貌 历史
  • 简介:1978年创刊的《十月》,到2018年整整走过了四十。《十月》这个刊名,鲜明地体现了那个时代的精神气质——它蕴含了一目了然又丰富无比的时代信息。在一个金色的季节,中国人民和中国文学一起告别了过去,迎接一个与这个季节一样辉煌的新时代。因此,“十月”是庄严和正大,是浪漫和激情,是鲜花和泪水,是飘扬的文学旗帜和火炬。它在北京的金秋迎风招展,吸引的却是全国文学家和读者的目光。就这样,“十月》不仅成了一个时代文学的见证者、推动者,重要的它更是一个参与者和建造者。

  • 标签: 中国文学 《十月》 改革开放 时代信息 精神气质 中国人民
  • 简介:改革开放以来的上海交响乐快速发展首先来自个性表达的执着率真,其次来自创新精神的执着钻研,结合国外前沿的创作技法与海派文化的视角融合,再次来自精微细腻的写法风格。这些都是交响乐宏大音响大厦构建的基础,精雕细琢,巧手绣花,从而展现出交响乐特有的海派雕梁画栋之感。上海交响乐在中国乃至亚洲具有非凡的影响,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工部局交响乐队享有远东第一交响乐团的美誉。改革开放至今,上海在交响乐的学术探索与普及推广上始终立足潮头,令人感慨万千,心潮澎湃。

  • 标签: 交响乐队 作曲家 朱践耳 徐孟东 许舒亚 音乐会
  • 简介:2018年9月21日,由四川省杜甫学会、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杜甫研究学刊》编辑部主办的“改革开放四十杜甫研究座谈会”在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兰园会议室举行。四川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南民族大学等单位近20名专家学者以及编辑部全体人员参加了此次会议。

  • 标签: 杜甫研究 改革开放 座谈会 综述 四川师范大学 西南民族大学
  • 简介:当代山西曲艺文化生态资源发展的不平衡,是曲艺艺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自然走向,也是目前的一个基本现状,此现状的形成与其所处生态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于山西的曲艺而言,我们所要做的是对整个生态环境的综合研究及优质生态营造,着重研究诸如传承人与受众群培养、说唱书目继承与创作、新时代山西曲艺传播、当代曲艺的传承与发展等问题。

  • 标签: 山西 曲艺 生态 嬗变
  • 简介:当人们说起中国经济改革的起始时间,一般都是笼统地说“1970年代末”或“1980年代初”。以两个标志性事件发生的时间点为准,应该说中国经济改革始于1978年。第一,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党的思想路线,决定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为改革开放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二,几乎在同一时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18家农户,决定摒弃生产队大呼隆式的劳动方式,实行包产到户。这一形式被称作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随后在全国得到推行,并导致人民公社体制的逐渐废除。

  • 标签: 改革开放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中国经济改革 党的思想路线 人民公社体制
  • 简介: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纪录片大多沿用一种以旁白表述为主的方法,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纪实美学的思想开始进入中国,到90年代成为中国纪录片最主要的表现方法。因此,改革开放前二十年基本上是一种从观念表述到纪实美学的过渡。新世纪之后,市场经济对电视行业的冲击,造就了演绎(搬演)美学在纪录片领域的勃兴,纪实方法在电视台难以立足,非体制的纪录片生产反而坚持了纪实美学,并发展出多种变体。近年来纪录电影的兴起,尽管作品不多,但在美学上还是保持了多元的态势。

  • 标签: 纪录片 纪录片美学 纪录电影
  • 简介:改革开放为我国行政诉讼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历史土壤。以1989年《行政诉讼法》的颁布、2014年《行政诉讼法》的修订等事件为标志,我国行政诉讼制度在短短四十内经过了萌芽、建立、完善及更新四个阶段,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为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设,化解社会矛盾发挥了重要作用。进入新时代,应当以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导向,推进行政诉讼制度的现代化。在宏观层面,应当优化行政诉讼在权力结构中的地位与配置;在中观层面,应当解决行政诉讼制度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提升制度运行实效;在微观层面,应当完善诉讼规则,推进制度设计的精细化。

  • 标签: 行政诉讼 最高人民法院 司法解释 指导性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