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式拔尿管法与传统拔尿管法对尿管拔除时的排尿疼痛、排尿情况、首次排尿时间及首次排尿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术后留置导尿管的14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数字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2例。对照组在术后返回病房时开始夹闭导尿管训练膀胱功能,采用传统方法拔除导尿管;观察组在拔管前根据尿袋内尿液250 ml以上判断患者有排尿反射,用注射器抽尽气囊内的0.9%氯化钠后再往回注0.5 ml,嘱患者自行排尿,将尿管随尿液排出体外。分析比较2组患者拔管时的排尿疼痛、排尿情况、首次排尿时间及首次排尿量。结果观察组尿管拔除时的排尿疼痛、首次排尿时间、自主排尿的发生率分别为(1.47 ± 1.48)分、(20.44 ± 12.98) min、95.8%(69/72),对照组分别为(3.11 ± 1.98)分、(28.03 ± 27.00) min、83.3%(60/7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5.644 、-2.148,χ2值为6.628,均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首次排尿量分别为(258.6 ± 41.57)、(248.14 ± 48.82) ml,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为1.377,P>0.05)。结论改良式拔尿管法,可显著降低尿管拔除时的排尿疼痛,缩短患者首次排尿时间,提高自行排尿的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导尿管 排尿 疼痛 排尿反射 拔管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 盐酸丁卡因胶浆在管中的应用及护理 。 方法:本院采用随机抽取的方式将 2018 年 6 月至 2019 年 12 月期间接收的 60 例进行管的 患者,并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 30 例。 其中, 对照组使用传统留置管的方法,而实验组使用 盐酸丁卡因胶浆 留置管的方法,两组均使用相同的护理干预。 结果:数据显示,实验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 91.15 % ),对照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 73.33 % ),组间数据差异具有可比性( P<0.05 )。 结论: 对患者实施 盐酸丁卡因胶浆 联合护理干预措施不仅能够减轻患者管后的不适反应,还能够提高患者的临床效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盐酸丁卡因胶浆 插胃管 临床效果
  • 作者: 杨波 陈启仪 田宏亮 林志亮 赵笛 叶晨 张雪莹 秦环龙 李宁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20年第Z1期
  • 机构: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结直肠病专科 肠道微生态治疗中心,上海 200027 ,同济大学医学院肠道疾病研究所,上海 200027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结直肠病专科 肠道微生态治疗中心,上海 200027;同济大学医学院肠道疾病研究所,上海 200027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结直肠病专科 肠道微生态治疗中心,上海 200027;东部战区总医院普通外科,南京 210002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床旁改良式盲鼻空肠管技术在菌群移植治疗中应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采用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4月至2019年12月期间,于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1 898例)和东部战区总医院(369例)接受床旁改良式盲鼻空肠管进行菌群移植治疗的2 267例患者,其中男性886例,女性1 381例;年龄(48.3±14.4)岁。评估置管成功与否、患者对置管的耐受情况以及置管相关的不良反应情况。通过电话、门诊及网络等方式进行随访,观察各类疾病患者治疗后6个月和1年时的临床治愈及临床改善情况。结果2 267例患者盲置管成功率为98.9%(2 241/2 267),其中2 158例(95.2%)患者在首次操作后2 h经X线摄片证实在位。2 241例盲置管成功的患者中,置管操作时间(6.9±1.4)min,插入鼻空肠管长度(98.3±7.4)cm。在操作过程中患者疼痛感受程度的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为(2.6±0.3)分;置管成功后留置时间为(48.1±13.6)d,在留置过程中患者鼻咽部置管疼痛的NRS评分为(2.7±0.3)分。2 241例患者出现鼻咽疼痛189例(8.4%)、咽喉部异物感295例(13.2%)、鼻腔少量出血22例(1.0%)、流涕45例(2.0%)、2例(0.1%)轻度误吸和4例(0.2%)低热,给予对症治疗后均缓解。2 241例患者接受菌群移植疗程(1.6±0.5)次,随访发现,不同疾病患者经菌群移植治疗后6个月及1年的临床疗效良好。结论在菌群移植治疗中,床旁改良式盲鼻空肠管操作安全简单可行,患者在菌群移植过程中的耐受度及依从性较高。

  • 标签: 菌群移植 改良式盲插鼻空肠管技术 艰难梭状芽胞杆菌感染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和研究 改良留置管联合中医康复护理对 DESCI 患者营养干预效果 。 方法 本研究选择分析了 122 例患者资料 ,所有患者入院治疗年限均为 2018 年 3 月至 2020 年 1 月间,随机将所有 122 例患者分成了对照组 (n=61) 及观察组 (n=61) 。对照组使用改良留置管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使用改良留置管和中医康复护理结合的护理措施,在患者护理完成后对比两组患者营养状况例并发症出现率。 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营养状况评分对比没有意义,干预后,对照组营养状况评分高于观察组,两组别患者数据对比存在意义 (P < 0.05) 。 对照组并发症发生概率高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概率,两组别患者数据对比存在意义 (P < 0.05) 。 结论 在护理脑梗塞早期吞咽功能障碍患者期间,使用改良留置管结合中医康复护理的措施可以显著改善患者营养状况,降低患者并发症出现率,值得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安置管法在口腔颌面肿瘤术后患者中的一次性成功率及患者的舒适度。方法:选取 2017 年 1~10 月该科收治口腔恶性肿瘤术后患者 300 例 ,按 1、 2、 3 编号随机分组 ,即常规 A 组 (用传统方法安置管 )、改良 B 组 (在插管前 3min 用呋麻液 3 滴滴于鼻孔 ,以收缩鼻咽黏膜 ,5min 后再用 l%丁卡因喷于鼻孔及口咽部、改良 C 组 (经口腔 插入 ), 各 100 例。观察三组安置管的置管不良反应、置管时间、一次性成功率及患者的舒适度。结果:改良 B 组、 C 组的置管不良反应次数、置管时间均少于 A 组 ,一次性置管率高于 A 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 P<0 郾 05);C 组的舒适度 低于 A 组、 B 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郾 05)。结论:将管经口腔插入及 1%呋麻液滴鼻 ,l%丁卡因喷于双鼻孔及口咽部这两种方法均可减少置管不良反应及置管时间 , 提高口腔颌面肿瘤术后患者一次性插管率 ,由于 l%丁卡因喷于双鼻孔及口咽部方法不适宜用于易感体质、年老体弱患者 , 口腔插入组舒适度虽然低于鼻腔置入组 ,因其操作简单易行 ,有药物过敏史、鼻中隔偏曲、鼻腔狭窄、年老体弱等特殊情况的患者也值得考虑使用。

  • 标签: 胃管置入法 口腔颌面肿瘤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现代科技社会的发展,科技在农业方面的应用也变得越来越普遍。近年来水稻机育秧技术在水稻栽种中广泛使用,其优点也愈加明显。例如机育秧后的秧苗会显得均匀整齐、高度一致;成熟后的秧苗会显得秧叶饱满、根部发达。水稻机育秧技术能够大幅度提高水稻产量,节省人力物力以及成本,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深入分析水稻机育秧技术,希望给相关专业人员提供借鉴与参考。

  • 标签: 水稻 机插育秧 高产
  • 简介:摘要:围绕顶管法施工时的制约因素分析,提出了顶进施工增加顶进距离的应对措施,以为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 标签: 工程施工 顶管法 因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Overlap吻合与传统辅助切口吻合在腹腔镜全根治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115例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62例,女53例;中位年龄为62岁,年龄范围为27~83岁。115例患者中,51例使用直线切割闭合器并采用改良Overlap法行全腹腔镜全胃切除术,设为改良Overlap组;64例患者使用圆形吻合器行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设为传统辅助组。观察指标:(1)手术情况。(2)术后情况。(3)吻合口相关并发症情况。(4)随访情况。采用门诊或电话方式随访,了解患者肿瘤复发情况和生存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9年12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结果(1)手术情况:改良Overlap组患者手术时间、食管空肠吻合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上切缘长度、辅助切口长度分别为(234.0±11.0)min,(29.4±2.1)min、(53±14)mL、(42±13)枚、(2.0±0.3)cm、(5.1±0.4)cm;传统辅助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231.0±11.0)min、(29.2±2.2)min、(50±13)mL、(40±10)枚、(2.2±0.4)cm、(8.2±0.4)cm。两组患者辅助切口长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098,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食管空肠吻合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上切缘长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168,0.460,0.990,1.127,-1.926,P>0.05)。(2)术后情况:改良Overlap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轻度、中度、重度),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首次进食流质食物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40、9、2例,(2.9±1.0)d,(4.8±2.2)d,(11.7±2.8)d;传统辅助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31、27、6例,(3.9±1.4)d,(6.5±2.5)d,(13.0±3.1)d,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217,t=-4.344,-3.888,-2.261,P<0.05)。(3)吻合口相关并发症情况:改良Overlap组患者发生吻合口瘘、吻合口出血、吻合口狭窄分别为1例、1例、0;传统辅助组患者上述指标均为1例,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吻合口瘘经鼻导管行肠内营养支持处理后痊愈,并进行消化道造影检查确认。吻合口出血经积极止血处理后好转。吻合口狭窄经抗炎、消肿等对症处理后好转。(4)随访情况:115例患者中,109例获得随访。51例改良Overlap组患者中,48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5.0~45.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33.5个月。64例传统辅助组患者中,61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6.0~46.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7.0个月。改良Overlap组无肿瘤复发患者,传统辅助组1例患者肿瘤复发肝转移,并带瘤生存,两组患者肿瘤复发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随访患者无死亡。结论与传统辅助切口吻合比较,腹腔镜全根治术中采用改良Overlap吻合,患者切口小、术后恢复好。

  • 标签: 胃肿瘤 消化道重建 圆形吻合器 直线切割闭合器 腹腔镜检查
  • 简介:摘要:分析甸镇无公害蔬菜生产现状,发展的有利条件及制约因素,通过无公害蔬菜基地认证契机,提出无公害蔬菜生产发展对策。

  • 标签: 无公害蔬菜 现状 因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改进大鼠肾移植慢性排斥模型的构建方法,评估套管法应用效果。方法2019年01月至2019年7月,使用近交系Fisher344大鼠40只(雄性,体重180~220 g,购自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作为供体,近交系Lewis大鼠35只作为受体,构建慢性排斥排组、对照组肾移植模型共35例。同时与本课题组既往传统手术方式(肾动静脉端端吻合)构建的同种异体大鼠肾移植模型进行比较。记录各组手术时间及肾动静脉吻合时间,采用Student’s t检验方法比较改良组与对照组各段手术时间,记录各组手术时间及肾动静脉吻合时间,组间差异采用Student’s t检验。结果本研究共采用套管法改良大鼠肾移植35例,模型成功率88.57%(31/35),平均手术时间为(108±19) min,传统手术组动脉吻合时间(18±5) min,改良手术组肾动脉吻合时间减少为(1.0±0.5) min(t=20.043,P<0.01),肾静脉吻合时间为(2.0±0.5) min,肾静脉吻合时间减少为(2.0±0.5) min(t= 23.293,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受体手术时间、血管吻合时间,冷热缺血时间与本组传统方法比较大幅缩短。结论大鼠肾移植模型中应用套管法的难度低、简便,动静脉吻合时间短,输尿管支架法吻合简单可靠。

  • 标签: 肾移植 大鼠模型 血管吻合 套管法 慢排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行腹腔镜根治性近端大部切除手术的20例食管结合部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改良overlap吻合术10例,行食管残前壁吻合术10例。结果表明,改良overlap组与传统食管残前壁吻合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192±41)min和(184±38)min,术中平均出血量分别为(42±21)ml和(51±32)m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改良overlap组均未出现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传统食管残前壁吻合组有1例术后1个月出现吻合口狭窄梗阻。2组患者术后1年行食管下段pH值检测,分别为6.9±0.2、6.6±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overlap手术在不增加手术时间和出血量的前提下,能减少术后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的发生,同时减少了的酸性反流。

  • 标签:
  • 简介:摘要:信息技术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计算机应用的学习,更多的是学会利用工具处理信息的方法及培养学生利用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方式,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是否一定要在计算机教室内借助计算机才能进行?

  • 标签: 信息技术 信息素养提升 不插电 信息技术课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现今大大小小的电器设备或与需要用电的设备中多多少少都装有变压器、电抗器类电子元件,两类电子元件中针类产品占半壁江山。该类产品针脚缠线后的焊锡经常会出现虚焊、锡渣过多、骨架烫伤引起的针脚变形等焊锡不良现象,不良品的出现会直接会间接产生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为此,下文将结合我司针类电子元器件的焊锡调试试验进行针类电子元器件的针脚焊锡研究,从而得出焊锡温度、焊锡时间、浸锡深度等对针类产品焊锡不良率的影响。

  • 标签: 焊锡温度 焊锡时间 焊锡深度
  • 简介:摘要:孟加拉帕德玛大桥为公铁大用桥,主桥水中墩桩基采用直径 3米、长度为 101~117m的超长斜钢管桩,钢管桩斜度为 1:6,技术规范要求打后钢管桩的桩底标高偏差不大于 200mm,桩顶平面位置偏差不大于 150mm。本项目采用多级导向和预偏等控制技术,顺利将钢管桩打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 标签: 帕德玛大桥 钢管桩 插打精度控制
  • 简介:摘要:本文依托洛阳市 310国道东段线路改造工程中新增污水管下穿焦柳铁路施工内容为背景,详细介绍了泥水平衡法顶管在施工中的应用,分析了泥水平衡法顶管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施工效果。

  • 标签: 泥水平衡 顶管 施工 工艺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20世纪 90年代,我国开始在多个城市应用顶管法施工并取得成功。此后,顶管法施工技术才真正意义上得到了实质性的发展与进步。文章在阐述顶管法基本原理和优势的基础上,结合南京市江北新区综合管廊项目,对施工关键技术分三阶段进行细化研究,重点明确了顶进推力的计算、优化了管节接口防水构造,针对性的总结了顶管施工中易出现的问题,提出应对措施,旨在为类似顶管法施工提供借鉴参考。

  • 标签: 顶管法 综合管廊 推力计算 接口防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