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DNA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在食管癌的表达,初步探讨其临床生物学意义。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原发性食管癌103例,其中鳞状细胞癌100例,腺癌3例,癌周正常粘膜组织32例TOPDⅡ的表达。结果TOPOⅡ在食管癌的表达明显高于癌周组织,癌周鳞状上皮基底细胞可见少数核阳性表达。鳞状细胞癌高于腺癌的表达。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分化程度与TOPOⅡ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TOPOⅡ在食管腺癌的表达低,符合其比食管鳞状细胞癌预后差。对放疗,化疗不敏感的事实。TOPOⅡ在高,中分化食管鳞状细胞癌的表达高于低分化者,提示食管鳞状细胞癌高分化者对拓扑异构酶抑制剂化疗药敏感,预后好。

  • 标签: 食管癌 免疫组织化学 DNA拓扑异构酶Ⅱ
  • 简介:【目的】研究新型拓扑异构酶Ⅱ抑制剂PPO-1对多种肿瘤细胞株的抑制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MTY法检测PPO-1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光学显微镜观察PPO-1作用后肿瘤细胞形态结构的变化;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PPO-1对K562细胞染色体DNA断裂的影响;RT—PCR法检测不同浓度PPO-1(1.0,2.0,4.0μmol/L)对K562细胞caspase-3、topoⅡα/、topoⅡβ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MTT法检测发现PPO-1对多种肿瘤细胞均有较好的活性,IC50为1.41—5.96μmol/L,Giemsa染色发现其出现了典型的凋亡现象,提取总DNA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呈现显著“DNA梯子”,RT—PCR结果显示PPO-1可上调caspase-3及topoⅡdmRNA的表达。【结论】与阳性对照药依托泊苷相比,PPO-1在体外能够抑制多种人源性肿瘤细胞,其抗肿瘤作用机制可能与(1)caspase途径:上调caspase-3基因表达;(2)上调topoⅡα基因表达,抑制topoⅡα催化活性有关。

  • 标签: 鬼臼毒素衍生物 细胞凋亡 拓扑异构酶Ⅱ 抗肿瘤
  • 简介:目的检测颅咽管瘤组织中DNA拓扑异构酶Ⅱα(DNATopoⅡα)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与肿瘤复发的关系,探讨其是否可作为判定颅咽管瘤预后的一个有效指标。方法设计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案,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和图像分析技术测定63例颅咽管瘤组织切片中DNA拓扑异构酶Ⅱα的表达水平,评价颅咽管瘤釉质上皮瘤与鳞状乳头瘤病理亚型、复发组与非复发组、原发组与复发组之间肿瘤细胞的增殖能力。结果32例釉质上皮瘤14例复发,31例鳞状乳头瘤6例复发;釉质上皮瘤与鳞状乳头瘤病理哑型之间以及复发组与非复发组肿瘤之间DNA拓扑异构酶Ⅱα的表达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原发组与复发组肿瘤之间DNA拓扑异构酶Ⅱα的表达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颅咽管瘤的病理亚型以及DNA拓扑异构酶Ⅱα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的预后和复发有关,可作为预测肿瘤复发危险性的一个参考指标;DNA拓扑异构酶Ⅱα的表达水平在原发组和复发组肿瘤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提示肿瘤在复发过程中瘤细胞的增殖活性无明显变化。

  • 标签: 颅咽管瘤 DNA拓扑异构酶Ⅱα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钒配合物LMc对拓扑异构酶Ⅰ、Ⅱ(Topo-Ⅰ、Topo-Ⅱ)的影响及其抗肿瘤活性。方法:采用DNA松弛实验观察LMC对Topo-Ⅰ、活性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分子作用机制;采用MTT法、流式细胞术在细胞水平观察了IMC的抗肿瘤作用。结果:LMC可明显抑制Topo-Ⅰ活性,对Topo-Ⅱ无明显抑制作用,对多种肿瘤细胞株A549、Hela、BEL-7402具有明显抑制生长的作用,且可将细胞阻断在G2/M期,而对正常细胞株L-02生长无明显影响。结论:钒配合物LMC具有抑制Topo-Ⅰ活性而发挥抗肿瘤的作用。

  • 标签: 钒配合物 DNA拓扑异构酶 抗肿瘤
  • 作者: 蒋奕1叶新青2通讯作者叶洪涛2姬逸男1唐玮1周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 创建时间:2015-12-22
  • 出处:《中国综合临床》 2015年第12期
  • 机构:蒋奕1叶新青2通讯作者叶洪涛2姬逸男1唐玮1周晓1廖晓明11.广西肿瘤防治研究所乳腺外科一病区广西南宁530021;2.广西肿瘤防治研究所病理科广西南宁530021基金项目:RSK4基因异常甲基化在乳腺癌发病机质中作用的研究(广西科技攻关计划:桂科攻14124004-1-12)作者简介:蒋奕,女,1979年生,硕士研究生,副主任医师,广西肿瘤防治研究所乳腺外科一病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乳腺癌中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neu和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之间的关系,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利用实时定量聚合链式反应(RQ-PCR)对96例患者进行检测来评估基因扩增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IHC)微阵列(n=76)来检查基因扩增和蛋白质表达水平之间是否存在相互关系.结果根据RQ-PCR或IHC微阵列取得的HER-2/neu基因状态,TOP2A基因的扩增水平并不存在显著差异.结论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乳腺癌中TOP2A基因的扩增并不局限于带有HER-2/neu+基因型的人,并且表明很大比例的HER-2/neu-基因型患者表现出具有高水平的TOP2A基因.关键词乳腺癌;拓扑异构酶;表皮生长因子;TOP2A;HER-2/neu中图分类号R73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256-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喜树碱对AP小鼠胰腺腺泡细胞和肺组织的保护机制。方法18只Balb/C雄性小鼠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AP组和喜树碱干预组(喜树碱组)。AP组采用腹腔注射雨蛙肽和脂多糖的方法制备AP模型,喜树碱组于制模前腹腔注射50 mg/kg喜树碱,对照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常规行胰腺和肺组织病理学检查。分别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淀粉和脂肪水平;荧光定量聚合链式反应(RT-PCR)检测胰腺组织炎症因子IL-1、IL-6 mRNA表达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胰腺和肺组织CD45+炎症细胞浸润以及胰腺组织程序性坏死标志蛋白混合谱系激酶结构域样蛋白(MLKL)磷酸化水平;TUNEL法检测胰腺组织细胞凋亡指数。结果喜树碱组的胰腺组织病理评分、肺组织病理评分、血清淀粉和脂肪含量分别为(2.30±0.31)分、(2.29±0.34)分、(1742.33±183.51)U/L和(46.90±2.17)U/L,均显著低于AP组的(5.06±0.88)分、(3.40±0.09)分、(2385.33±383.10)U/L和(69.13±9.76)U/L;胰腺组织IL-1、IL-6 mRNA表达量分别为95.79±48.11、255.50±213.32,均显著低于AP组的212.35±80.61、1006.80±509.06;胰腺和肺组织CD45+细胞数分别为(14.25±5.32)、(29.20±4.44)个/高倍视野,均显著低于AP组的(59.83±13.67)、(58.25±5.91)个/高倍视野。与AP组比较,喜树碱组胰腺组织细胞凋亡指数显著升高[(3.64±1.16)%比(1.92±0.29)%],磷酸化MLKL蛋白免疫组织化学评分显著降低[(1.75±0.20)分比(4.53±1.2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喜树碱可能通过诱导胰腺腺泡细胞凋亡并抑制腺泡细胞坏死重塑AP小鼠腺泡细胞死亡方式,进而减轻胰腺局部损伤及急性胰腺炎相关肺损伤。

  • 标签: 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 胰腺炎 细胞凋亡 细胞死亡 小鼠
  • 简介:摘要拓扑异构酶Ⅱα(TOP2A)是DNA复制和转录中的关键,是肿瘤细胞的增殖标志和蒽环类药物的作用靶点,在生物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虽然目前大量研究表明TOP2A基因扩增与蒽环类药物化疗疗效密切相关,但是TOP2A蛋白表达对蒽环类药物化疗疗效的预测作用和对乳腺癌的预后价值尚存在争议,因此,笔者对TOP2A蛋白的上述预测及预后价值进行介绍。

  • 标签: 乳腺肿瘤 DNA拓扑异构酶类,Ⅱ型 蒽环类 预后
  • 简介:目的研究拓扑异构酶Ⅰ抑制剂对耐阿霉素淋巴瘤细胞株(L1210/ADM)的杀伤和诱导凋亡的作用.方法采用噻唑蓝(MTT法)、钙依赖性磷脂结合蛋白(AnnexinV)染色、梯状DNA电泳与细胞形态学观察等方法分析不同浓度(0.05、0.10、0.20、0.40μmol/L)拓扑异构酶Ⅰ抑制剂对L1210/ADM细胞的杀伤和凋亡作用,采用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Caspase)8、Caspase-3抑制剂IETD-fmk、DEVD-CHO分析拓扑异构酶Ⅰ抑制剂介导的靶细胞杀伤和凋亡作用与Caspase的关系.结果0.10μmol/L拓扑异构酶Ⅰ抑制剂对靶细胞株的杀伤作用,与对照组和0.05μmol/L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加用Caspase特异性抑制剂3组各时间点的靶细胞存活率均高于单用拓扑异构酶Ⅰ抑制剂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靶细胞株经拓扑异构酶Ⅰ抑制剂处理后,部分靶细胞株出现了细胞凋亡;加用Caspase特异性抑制剂组中,有部分细胞死亡,但无凋亡小体形成,死亡细胞均为锥虫蓝染色.经拓扑异构酶Ⅰ抑制剂处理的靶细胞株大部分细胞出现胞体解离,并彼此黏附成簇状的、锥虫蓝拒染的凋亡小体,靶细胞株DNA电泳表现为特征性梯状图谱;加入Caspase特异性抑制剂的各组可以看到阻断了梯状DNA的产生.结论拓扑异构酶Ⅰ抑制剂对L1210/ADM细胞株具有较强的杀伤和诱导凋亡作用,其机制可能涉及Caspase-8、Caspase-3的有序性活化.

  • 标签: 白血病 淋巴细胞 DNA拓扑异构酶类 Ⅰ型 细胞株 细胞凋亡
  • 简介:目的探讨P53蛋白、Ⅱ型拓扑异构酶(TopoⅡ)及多重耐药相关蛋白(MRP)在合并慢性血吸虫病与非血吸虫病结直肠癌患者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浙江省肿瘤医院收治的338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收集患者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癌组织。338例患者中,80例合并慢性血吸虫病,258例不合并慢性血吸虫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结直肠癌组织中P53、TopoⅡ、MRP蛋白表达。等级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非参数检验。结果P53蛋白阴性、弱阳性、阳性、强阳性表达率在合并慢性血吸虫病的结直肠癌组织中分别为5.00%(4/80)、87.50%(70/80)、3.75%(3/80)、3.75%(3/80),在不合并慢性血吸虫病的结直肠癌组织中分别为28.68%(74/258)、19.38%(50/258)、16.67%(43/258)、35.27%(91/25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962,P〈0.05)。TopoⅡ蛋白阴性、弱阳性、阳性、强阳性表达率在合并慢性血吸虫病的结直肠癌组织中分别为8.75%(7/80)、51.25%(41/80)、22.50%(18/80)、17.50%(14/80),在不合并慢性血吸虫病的结直肠癌组织中分别为12.01%(31/258)、55.43%(143/258)、22.48%(58/258)、10.08%(26/258),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551,P〉0.05)。MRP蛋白阴性、弱阳性、阳性、强阳性表达率在合并慢性血吸虫病的结直肠癌组织中分别为7.50%(6/80)、40.00%(32/80)、28.75%(23/80)、23.75%(19/80),在不合并慢性血吸虫病的结直肠癌组织中分别为24.42%(63/258)、38.37%(99/258)、24.03%(62/258)、13.18%(34/25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408,P〈0.05)。结论P53蛋白和MRP蛋白在合并慢性血�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血吸虫病 慢性 P53 Ⅱ型拓扑异构酶 多重耐药相关蛋白
  • 简介:拓扑关系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空间关系,在地理信息系统(GIS)中,被广泛地应用于空间查询、空间分析和空间推理。目前,已经提出了多种模型来对空间对象间的拓扑关系进行描述。在GIS中,空间对象包括单一(简单或复杂)的空间对象、同构的几何集合对象和异构的几何集合对象。目前国际上

  • 标签: 异构 空间对象 拓扑关系 空间推理 空间查询 描述
  • 简介:目的探讨原发性乳腺癌谷胱甘肽-s-转移-π(GST-π)、P-糖蛋白(P—gP)和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的表达及其与化疗的关系。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了84例原发性乳腺癌中56例术前未经任何抗肿瘤治疗组和28例术前辅助化疗组的肿瘤组织中GST-π、P—gP和TOPO—Ⅱ的表达情况。同时比较了28例术前辅助化疗组化疗前后乳腺癌组织中三者的表达阳性率。成组设计和配对设计的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结果乳腺癌组织中GST-π、P-gP和TOPO—Ⅱ表达与各病理因素无关(P〉0.050);28例术前化疗组化疗前组织中的GST-π、P-gP和TOPO-Ⅱ的阳性表达率与56例未化疗组标本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值和P值分别为0.45,0.504;0.41,0.532;1.20,0.273),但与化疗后组织中蛋白表达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意义(X^2值和P值分别为4.57,0.033;3.90,0.048;4.98,0.026),GST-π和P-gP的表达较化疗前明显增多,但TOPO-Ⅱ的表达呈下降趋势。结论化疗影响了原发性乳腺癌组织中GST-π、P—gP、TOPO-Ⅱ的蛋白表达。监测其表达对乳腺癌化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GST-Π P-GP TOPO-Ⅱ 乳腺癌 免疫组织化学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
  • 简介:摘要葡萄糖磷酸异构(glucose phosphate isomerase,GPI)缺乏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可引起遗传性非球形红细胞性溶血性贫血,严重可致胎儿宫内死亡。本文报道1例以皮肤黄染起病的新生儿GPI缺乏症,基因检测发现两个新发位点,予及时干预后,随访至16个月,智力运动发育正常。

  • 标签: 葡萄糖磷酸异构酶缺乏症 基因 婴儿,新生
  • 简介:单细胞淡水绿藻-雨生红球藻能够在一定条件积累一种次生类胡萝卜素-虾青素,因而在生长后期藻体变为深红色。其中,IPP异构在雨生红球藻中的虾青素合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本研究中,我们首次通过基因组上游步移克隆到了雨生红球藻中IPP异构基因的两个不同5’上游侧翼序列,大小分别是1.8kb和2.5kb。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别对这两个不同5’上游侧翼序列进行了序列分析,结果发现,二者具有某些相同的顺式作用元件,如可能的脱落酸反应元件(ABRE)、干燥或低温反应元件(DRE/C-repeat)、几种光反应元件(G-box,GAG-motif,I-boxandATC-motif)、热激反应元件(HSE)、机械伤害反应元件(WUN-motif)、水杨酸反应元件(TCA-element)、生长素反应元件(TGA-element)、茉莉酸甲酯反应元件(TGACG-element)、缺氧特异反应中的增强子类似元件(GC-motif)和反式作用因子MYB蛋白的结合位点(MBSandMRE),但是二者并不具有典型的TATA框和CCAAT框。上述研究预示了雨生红球藻虾青素合成中IPP异构基因转录调控方式的多样化。

  • 标签: 虾青素 顺式作用元件 5’上游侧翼学列 雨生红球藻 IPP异构酶基因
  • 简介:单细胞淡水绿藻—雨生红球藻能够在一定条件积累一种次生类胡萝卜素—虾青素,因而在生长后期藻体变为深红色。其中,IPP异构在雨生红球藻中的虾青素合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本研究中,我们首次通过基因组上游步移克隆到了雨生红球藻中IPP异构基因的两个不同5’上游侧翼序列,大小分别是1.8kb和2.5kb。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别对这两个不同5′上游侧翼序列进行了序列分析,结果发现,二者具有某些相同的顺式作用元件,如可能的脱落酸反应元件(ABRE)、干燥或低温反应元件(DRE/C-repeat)、几种光反应元件(G-box,GAG-motif,I-boxandATC-motif)、热激反应元件(HSE)、机械伤害反应元件(WUN-motif)、水杨酸反应元件(TCA-element)、生长素反应元件(TGA-element)、茉莉酸甲酯反应元件(TGACG-element)、缺氧特异反应中的增强子类似元件(GC-motif)和反式作用因子MYB蛋白的结合位点(MBSandMRE),但是二者并不具有典型的TATA框和CCAAT框。上述研究预示了雨生红球藻虾青素合成中IPP异构基因转录调控方式的多样化。更多还原

  • 标签: 虾青素 顺式作用元件 5′上游侧翼学列 雨生红球藻 IPP异构酶基因
  • 简介:蛋白磷酸化信号通过影响蛋白的构象变化而调控细胞周期、细胞增殖和分化等许多细胞内过程。脯氨酰顺反异构Pin1(proteininteractionwithNIMA1)特异性识别并催化蛋白分子中磷酸化丝氨酸/苏氨酸-脯氨酸(pSer/Thr-Pro)的构象变化,进而控制蛋白分子与底物的作用、蛋白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影响底物稳定性等。作为蛋白分子的“时间控制器”,Pin1参与多个肿瘤发生通路。在细胞表型方面,Pin1高表达可抑制肿瘤细胞凋亡,促进肿瘤细胞生长、侵袭和转移,促进肿瘤血管生成,引起治疗药物耐受,以及促进肿瘤干细胞自我更新;在分子机制方面,Pin1可促进癌基因转录,提高其蛋白活性,抑制其降解,还可降低抑癌基因的表达或活性。此外,Pin1基因敲除小鼠的正常乳腺干细胞以及孕期乳腺上皮细胞的增殖都受到抑制。在临床研究中,Pin1的表达水平也与乳腺癌的发生及预后密切相关。因此,Pin1作为治疗乳腺癌的新靶标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脯氨酸 磷酸化 肽基脯氨酰异构酶 他莫昔芬 乳腺肿瘤 肿瘤干细胞
  • 简介:拓扑学(topology)是数学中的一个学科。这个学科曾经叫作“形势几何学”,这个名称是数学家江泽涵创制的,但它使用的时间不长。后来topology翻译成了“拓扑学”。“拓扑学”是一个音意兼译词,它的产生应该在20世纪40年代。

  • 标签: 形势几何学 拓扑学 名词 音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绿原酸及其同分异构体对人血浆阿司匹林酯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阿司匹林酯体外培养体系中水杨酸(SA)和阿司匹林(ASA)浓度。通过对照组和添加单体成分的观察组间阿司匹林酯活性的改变分析各成分对阿司匹林酯活性的影响。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本实验浓度下,绿原酸及其同分异构体对酯影响不显著,为临床使用阿司匹林与含有该类化合物的药物提供数据支持。

  • 标签: 绿原酸 新绿原酸 隐绿原酸 阿司匹林 同分异构体 阿司匹林酯酶 高效液相色谱
  • 简介:瓦西里·康定斯基曾如此评论勋伯格,他“不是为了创作出一幅‘悦目’或‘迷人’的图画,而是努力把他的主观‘情感’单独置于永恒的形式中”。这句话似乎更适于形容康定斯基的绘画,而并非勋伯格的音乐。康定斯基本人也许并不同意用单纯的“抽象”来描述他创作中的新风格,但不可否认,20世纪以来,“抽象”已逐渐成为现代主义艺术和美学的重要范畴。

  • 标签: 抽象 康定斯基 现代主义艺术 勋伯格 创作 绘画
  • 简介:点、线、面是构成海图要素的三种基本几何图形,在海图数据库中建立以多边形为核心的空间各要素间的拓扑关系是进行各种海洋地理分析的基础。拓扑数据主要包括结点、弧段、多边形、多边形内点、洞多边形,它们相互之间的联系构成了复杂的拓扑关系网。本文主要介绍海图数据库中各种空间拓扑数据的结构及各要素间拓扑关系的表示,以及如何保证海图数据库中拓扑关系的严密性和完整性。

  • 标签: 空间拓扑关系 数据库 数据结构 洞多边形 拓扑数据 地理信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