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两组同时服用相同同样的抗抑郁药黛力新片剂早中晚各1片并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增加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包括精神分析、认知疗法、音乐疗法等。结果心理干预前两组HAMD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服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提高临床疗效及服药依从性,降低复发率,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心理护理 抑郁症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后抑郁症的原因及其心理干预。方法:选取 2014-2015年在医院接受产后抑郁症护理的 100例患者,随机分成 2组,每组 50人,分别是用常规方法护理的对照组和在常规护理方法上增加心理干预的研究组,对比 2组患者在护理 1周后与护理 3周后分别进行的焦虑自评量表( SAS)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结果,并进行分析。结果:两组的 SAS与 SDS评分均有下降,但干预组的下降程度比对照组明显,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通过探讨产后抑郁症的原因及其心理干预,可以为寻找产后抑郁有效护理的方法提供一些参考。

  • 标签: 产后 抑郁症 心理干预
  • 作者: 蒋礼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6-16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6期
  • 机构:绵阳爱贝尔妇产医院蒋礼产妇是一个特殊群体,情绪较为敏感,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应给予产妇开展情感护理,目的是保证产妇顺利分娩,促进产妇产后尽快恢复,对产妇不良情绪进行明显缓解,促进产妇心情愉悦,从而显著提高产妇护理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对神经内科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4例神经内科脑卒中后焦虑抑郁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对照组采用盐酸舍曲林治疗,护理组在此基础上加一定的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护理组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与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神经内科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进行药物治疗并加入心理护理,能够使抑郁程度明显减轻,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 神经内科 焦虑抑郁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抑郁症是常见的一种心理障碍疾病,目前心理治疗方法多样,本文就临床上比较常用的、效果较为理想的心理治疗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抑郁症 心理治疗 研究进展
  • 作者: 杨红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6-16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6期
  • 机构:四川省遂宁市船山区桂花镇中心卫生院杨红产后焦虑和抑郁是非精神病性症候群,多表现为持久性情绪低落,譬如表情阴郁、易流泪和无精打采、哭泣及困倦等,倍感“凄凉”和“郁郁寡欢”,甚至还会因小事而突发脾气。常规情况下,患者本人虽可感受到自身情绪异常,但往往归咎于环境、他人,加重病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初产妇产后抑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为5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产后护理进行干预,给予观察组患者常规护理加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产后抑郁情况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产后抑郁情况,要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产后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能够明显改善自然分娩初产妇产后抑郁情绪,促进产后功能恢复,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心理护理 初产妇 产后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青少年抑郁患者亲属的心理健康情况,并分析护理干预措施。方法:本文选择回顾分析,以我院 2016年 4月至 2019年 4月间确诊收治的青少年抑郁患者亲属 160例进行调查研究。选择症状自评量表( symptom check list-90,SCL-90)进行调查,比较护理干预前患者亲属与国内常模心理状况以及护理干预前后患者亲属自身的心理状况变化。结果:护理干预前,患者亲属 PCL-90项目中恐怖、焦虑、躯体化等均较国内常模差( P<0.05),护理干预后,患者亲属各个项目均有所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青少年抑郁患者亲属总体心理健康状况差于一般人心理健康状况,通过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高其正性情绪。

  • 标签: 青少年 抑郁患者亲属 心理状况 护理干预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效果分析。方法对我院2018年收治的112例老年抑郁症患者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本次研究通过给予老年抑郁症患者心理护理干预,观察组老年抑郁量表(GDS)和住院精神病人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护理效果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对于老年抑郁症患者护理和康复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老年抑郁症 心理护理 康复效果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孕期心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症预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间收治的98例进行分娩的产妇为研究对象,分为常规组和心理组,各组49例,常规组予以产妇常规的孕期护理,心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孕期心理护理。结果护理前,两组产妇的sAs、sDs评分无差异,分娩后,心理组产妇的分值明显优于常规组,并且心理组产妇的EPDS评分明显优于常规组,同时在满意度方面,心理组的满意度为95.91%也明显高于常规组的81.63%。结论对产妇实施孕期心理干预,可以有效的降低产妇的焦虑、抑郁情况,降低了产后抑都症的发生率,保障产妇以及婴儿的健康。

  • 标签: 孕期心理干预 产后抑郁症 预防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心理护理干预应用在老年肿瘤患者中对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进行调查。方法抽取40例老年肿瘤患者,采用随机双盲法分为管理组、对照组,各2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管理,管理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心理护理,比较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情况。结果管理组患者护理后抑郁评分为(7.3±1.5)分,对照组为(9.6±1.8)分,P<0.05。管理组患者护理后焦虑评分为(9.5±1.3)分,对照组为(12.4±1.6)分,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让患者更好的配合治疗。

  • 标签: 心理护理 肿瘤患者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对脑卒中患者焦虑抑郁状况予以心理护理干预,并分析心理护理干预的应用作用。方法选择脑卒中后抑郁患者(n=100),时间2017年3月~2018年3月,随机分2组对照组、研究组,分别进行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对组间的抑郁评分、焦虑评分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治疗之后的抑郁评分、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性显著;治疗之前,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抑郁评分、焦虑评分数值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脑卒中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作用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况。

  • 标签: 脑卒中 抑郁 心理护理 焦虑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将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与癫痫并发抑郁患者中的临床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本院神经内科接收的60例癫痫并发抑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参照组,每组30例。为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模式;为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提供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FM评分、SDS评分,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FM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SDS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癫痫并发抑郁患者提供专业的心理护理干预,不仅能够强化患者的运动功能及认知功能,还能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使其能够树立信心并积极配合治疗。

  • 标签: 癫痫并发抑郁 心理护理 癫痫患者
  • 简介: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初产妇产后抑郁的影响。方法将96例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即常规组(常规化护理)、研究组(心理护理)各48例。结果研究组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产后SDS量表评分(抑郁自评量表)、EPDS量表评分(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均低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初产妇加强心理护理,可以帮助产妇有效防范产后抑郁,减轻其心理负担,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荐。

  • 标签: 心理护理 初产妇 产后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青少年抑郁心理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11月我院收治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摸球法分为对照组39例,药物控制,观察组39例,药物基础上心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无严重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进行心理治疗可有效控制不良反应,提升治疗效果,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青少年抑郁症 不良反应 抑郁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