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基于时间空间相关成像技术(spatio-temporal image correlation,STIC)容积数据进行胎儿心脏3D打印的技术可行性。方法选择2019年2-5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接受胎儿心脏超声检查的结果正常胎儿8例及结果异常胎儿3例,采集常规超声心动图及STIC容积图像。以Mimics软件对STIC容积数据进行后处理建模,获取胎儿心脏及大血管形态的三维容积图像STL文件,输出文件至3D打印机,打印胎儿心脏及大血管3D模型。测量3D数字模型、打印模型及超声心动图各腔室大小及管径等参数,通过对比模型测值与源数据测值的差异来评估3D建模的准确性。结果11例胎儿均成功进行心脏建模并打印出心脏及大血管模型,可直观显示胎儿心脏腔室形态以及大血管走行。8例正常胎儿心脏与3例先天性心脏异常胎儿心脏数字模型、打印模型与常规超声心动图图像间心腔大小及大血管内径等参数测值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一致性好,所有测值均在一致性界值范围内。结论以STIC容积图像为数据源进行胎儿心脏3D打印切实可行。

  • 标签: 3D打印 时间空间相关成像 先天性心脏病 胎儿
  • 简介:摘要:针对市场上 FDM型 3D打印机受限于自身结构和线材长度,不能打印大型模型,还存在线材无法充分利用的问题。本设计提供了一种机械机构,可以直接应用于传统的 3D打印机,在打印过程中完成线材的自动连接,从而实现打印的连续进行,避免了人为操作带来的打印中断和线材浪费,节约了人力和材料。

  • 标签: FDM 3D打印 连续打印机构
  • 简介:摘要在全球范围内,每年有200多万例骨移植手术用于骨科、神经外科和牙科手术中的骨缺损。目前的治疗方案包括使用人、动物或合成来源的移植物。在这种情况下,自体移植是目前的黄金标准。然而它的数量是有限的,需要创建第二个伤口(供体部位),并且感染、疼痛和发病率的风险也随之提高。近年来,组织工程与3D生物打印的兴起,为治疗患者骨缺损提供一种新思路。3D生物打印是"增材制造"在生物组织工程中应用的分支,能对细胞进行精确控制,并按需实现个性化构建宏观及微观的结构,能在骨再生运用中得到运用。其中成骨细胞支架的建立是3D生物打印的基础,具有适宜骨和软骨生长的水凝胶是支架研究的基础,为此国内外学者进行多种水凝胶支架的开发与研究,发现由多种生物材料混合的水凝胶比单一材料水凝胶更具有优势,如以羟基磷灰石或藻酸盐或透明质酸为主体混合几种或多种生物打印材料,结合所需细胞后最终形成的3D打印骨支架,比传统支架更能够促进骨成长分化。随着打印结构变厚,营养物质和氧气的扩散越来越困难,这在骨组织的重建中尤其如此,需要制造互连且有效的血管网络,因此支架中血管的形成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本文主要综述了3D生物打印中骨打印支架材料与血管网络形成的逐步探究进展。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3D打印是一项新型的数字化制造技术,被学术界称为增材制造。其主要是利用计算机中记录的数据,再通过材料逐层堆积的方法制造出实体物品的一项新型技术。这项技术主要源于 20世纪 80年代的快速成型技术,是制造技术的重大的突破和飞跃,它将信息数据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新兴的数字化制造技术,里面综合应用了激光技术、数字技术、光化学技术等多种方面的技术。

  • 标签: 3D打印 多功能化 智慧化
  • 简介:摘要生物打印是生物制造和生物打印领域的新技术,利用细胞、生物材料、生物活性成分以3D打印方式建立具有生物功能的组织。在医学方面,3D打印技术已用于打印骨骼、假肢、血管移植物制造、肿瘤术前规划、制药、药物载体等;生物打印则运用于体外药物模型、伤口敷料、药物载体、真皮、软骨、外科植入物、肝组织、器官等。生物打印技术在整形美容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如植入假体的个体化治疗、皮肤及皮瓣修复、颌面部植入物、脂肪细胞分化及填充等。

  • 标签: 生物打印 3D打印 整形美容 进展
  • 简介:摘 要:随着社会不断进步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轰轰烈烈地进行 ,传统的高中教育模式逐渐无法满足信息时代人才培养的要求 ,跟随时代发展潮流 ,引入 3D打印教学已势在必行。 3D打印技术 ,与智能机器人、人工智能并称为实现数字化制造的三大关键技术。为了让学生领略新技术和新科技理念 ,笔者所在的学校于 2016年 9月开设了 3D创意设计及其他的创客课程。本文从 3D打印教学开展准备、教学方式转变、教学实施情况及教学反思等方面,阐释该课程的教学实施情况 ,总结经验进行反思 ,希望笔者的实践能为更多的教育同行提供借鉴参考。

  • 标签: 3D打印 三维设计 课堂教学 自主学习 创客教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当前诸多大型医院均在着力打造自助服务,在院区内投放了大量自助机为患者提供涵盖就诊各患者的自助服务,然而真实使用率往往仍未达预期。本项目以提高门诊病史自助打印率为目的,针对人员、硬件、软件等方面具体分析当前自助机使用存在的问题,实施相应改善举措,取得良好成效,将门诊病史自助打印率由65.34%提高至90.39%,有效提升了患者的就诊效率,也为日后改善自助机其他服务提供了经验。

  • 标签: 门诊 病史打印 自助机
  • 简介:【摘要】伴随信息化的快速发展 ,计算思维已成为信息时代每个人的必备素养,以此为目标在中小信息技术开设的 3D打印课堂教学研究,已是重中之重。本文提出“创设情景,建立模型,形成思维;分解问题,项目学习,理清思维;创意物化,建立模型,巩固思维;纠错归纳,评价展示,沉淀思维”四条策略,旨在让学生完成探索、思考和操作实现的完整过程,为学生学习开辟一种全新的思维通道。

  • 标签: 3D打印 计算思维
  • 简介:摘要3D打印技术的原理是通过逐层添加材料来创建对象,对于构建形状复杂和材料繁多的零件具有明显优势。3D打印技术不仅改进了制作眼科器械的方法,在打印眼组织方面亦取得进展,但因其制作成本较高及精细度不足等问题在现今仍未普及,本综述介绍了3D打印技术在眼科领域的相关发展,就该技术在眼科的应用及前景进行探讨。

  • 标签: 3D打印 增材制造 眼科
  • 简介:【摘要】目前,随着 3D打印技术的愈发成熟, 3D打印设备已经应用到各个领域里, 3D打印设备是一种高精度的设备,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可以解决人们在衣食住行方面的大部分难题。本文通过介绍 3D打印设备的发展以及应用,使大家对 3D打印设备有所了解。

  • 标签: 3D 打印设备 发展 应用
  • 简介:摘要:在当前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 3D打印技术这门迅猛发展的新兴学科为中职课堂带来了变化的契机。本文从 3D打印技术原理、发展前景探讨其在中职教育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 3D打印课程的建设。

  • 标签: 中职学校 3D打印 课程建设
  • 简介:摘要:3D打印技术属于一种快速成型技术,将其与互联网、生物科技等多项技术结合在一起,有效促进了社会各行业的创新和改革,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有标志性地位。3D打印技术作为当下一种新型的高科技技术有很强的应用性和价值性,在工业、医学、教育以及生活等多个领域都有广泛应用。当下年轻人对于新型技术非常热爱,从目前的社会发展形势,科学技术发展速度,该项技术在未来一定会更加先进,应用也会越来越广泛。本文就来详细了解3D打印技术,并分析其未来的应用趋势。

  • 标签: 3D打印技术 应用 工业 趋势
  • 简介:摘要:项目化学习( Project-Based Learning,简称 PBL)又叫基于项目的学习,指围绕某个具体的学习项目,在实践与体验的过程中,将知识不断内化,构建个体的知识体系,从而形成专门的技能。学习者针对某一学习主题(问题),以产品(通常是小作品如笔筒、人像)设计,用三维建模软件或三维扫描设备完成 3D建模,对模型进行切片处理并将小作品打印出来。在作品从设计到制造的项目式学习过程中,学生规避了“纸上谈兵”式的传统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能够真正做到“做中学”,将机械化、枯燥的教材转变成有活力、有意义的项目问题,将知识学习转变成实际应用。针对职业高中学生素质一般不是很高,学生自学及自控能力停留在比较低档次的学情特点,创客教育的项目教学法借助示范项目帮助学生掌握最基础的知识,架起与新知识沟通的桥梁,然后运用知识迁移、协作讨论来完成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在完成一个个的精心设计的作品的过程中,学习者互相协作、分享经验与学习成果,学习热情不断被激发,主动性不断增强。

  • 标签: 3D打印 项目化教学 应用
  • 简介:摘要:铸造模型是铸造生产中造型、制芯不可缺少的工艺装备。它的质量优劣直接影响铸件的质量、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对铸造企业来讲,优质的模型意味着高质量的铸件,也意味着低成本、高产值和高利润。传统模型加工受限于模型的复杂程度,制造周期长且生产成本高。为满足铸造的需求,如何精确、快速生产铸造用的模型已成为当前铸造行业急需解决的问题。随着 3D打印技术的不断发展,它在铸造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 标签: 3D打印技术 镁铝铸造 应用
  • 简介:摘要:复印文件和激光打印文件的检验已成为当今文件检验的新课题。在文印工作中,区分复印件和打印件是比较困难的,因此,需要通过图片处理软件和体式显微镜等来分析和研究二者的差异和特征。文章结合复印机与激光打印机的工作原理,分析两者的概貌、损伤痕迹、色彩浓淡、笔画圆钝、笔画连接部位等层面的特征和差异,找出了区分二者的一般方法。

  • 标签: 文印工作 复印文件 激光打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傣族谚语是傣族人民在历史长河中形成的特色语言形式,是傣族人民长期生产生活的经验总结,傣族谚语内容丰富、生动、富有趣味性,精炼的傣族谚语与傣族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是傣族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标签: 德宏傣族 时间谚语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