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顽固性癫痫除了药物和颅内手术治疗外,目前国内外开展了慢性小脑刺激治疗(简称CCS),我院采用J—63型小脑刺激的安置治疗顽固性癫痫性2例,效果满意。现将其手术过程及脑波动态简介如下:CCS治疗其手术过程为:全麻下行后颅窝开颅,在小脑表面两侧放置两片小电极作为刺激电极,其连接导线经皮下隧道由右颈部引入右锁骨下皮下组织内,并与埋藏在该部位内的接受器相连,脉冲发生器小盒子是置于体外,其天线在接收器上,刺激讯号经接收器作用于小脑表面,刺激器有多挡调节,可按所需之频率、波宽、幅宽、调整参数,发出之刺激讯号经接收器作用于小脑表面(见图所示)。

  • 标签: 慢性小脑刺激术 顽固性癫痫 脑波 接收器 刺激器 开颅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联合慢性小脑刺激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取我院2017.02到2019.01时间段内诊疗的9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以给药方式的不同分为单药组47例、联合组47例。即单药组使用神经节苷脂治疗,联合组使用神经节苷脂联合慢性小脑刺激治疗,比较患者治疗疗效。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5.74%,单药组则为80.85%,各数据间比较有意义(P<0.05)。单药组炎症因子水平、NIHSS评分、BI评分明显较差于联合组,各数据间比较有意义(P<0.05)。结论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联合使用神经节苷脂、慢性小脑刺激治疗方式,可在提高患者总有效率的同时,改善炎症因子水平,增强NIHSS评分和BI评分,值得推广。

  • 标签: 神经节苷脂 慢性小脑电刺激 急性脑梗死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神经节苷脂联合慢性小脑刺激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方法: 取我院 2017.02 到 2019.01 时间段内诊疗的 94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以给药方式的不同分为单药组 47 例、联合组 47 例。即单药组使用神经节苷脂治疗,联合组使用神经节苷脂联合慢性小脑刺激治疗,比较患者治疗疗效。 结果: 联合组总有效率为 95.74% ,单药组则为 80.85% ,各数据间比较有意义( P < 0.05 )。单药组炎症因子水平、 NIHSS 评分、 BI 评分明显较差于联合组,各数据间比较有意义( P < 0.05 )。 结论: 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联合使用神经节苷脂、慢性小脑刺激治疗方式,可在提高患者总有效率的同时,改善炎症因子水平,增强 NIHSS 评分和 BI 评分,值得推广。

  • 标签: 神经节苷脂 慢性小脑电刺激 急性脑梗死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小脑刺激治疗对脑瘫患儿的功能恢复。方法对在我院治疗康复的45例脑瘫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常规治疗组(21例)和小脑刺激治疗组(24例)。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采用小儿功能独立性评定(WeeFIM)量表进行功能评定。结果治疗后小脑刺激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WeeFIM评分值比较存在明显差异。结论小脑刺激对脑瘫患儿的功能恢复疗效显著。

  • 标签: 脑性瘫痪 小脑电刺激 功能恢复
  • 简介:目的探讨和观察电刺激小脑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48例脑梗死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综合性治疗,同时电刺激小脑,并与48例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相匹配但只进行药物治疗的患者进行对照.治疗10d后进行疗效评分.结果接受电刺激者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有效率为94%,对照组有效率为8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常规药物加电刺激小脑治疗脑梗死有明显疗效,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早期恢复.

  • 标签: 脑梗塞 电刺激 小脑 治疗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电刺激小脑对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干预的作用。方法选择100例脑卒中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随机分为2组,50例接受电刺激小脑治疗(治疗组),50例作为对照组,治疗组在病后第4天进行电刺激小脑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及随意自我锻炼,2组治疗10d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脑循环动力学参数CVDI变化的比较。结果治疗组明显比对照组提高(P〈0.001),并发症明显减少,治疗组住院时间平均为17.52d,对照组为29.46d。结论电刺激小脑治疗脑卒中能明显改善神经传导功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脑微循环。

  • 标签: 电刺激小脑 脑卒中 康复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小脑顶核电刺激(fastigialnucleusstimulation,FNs)对非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症状的疗效。方法随机选择一段时期,对反复心悸为主诉就诊的病人,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有心律失常(室上性早搏、短阵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且曾给予1种或几种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病情无好转者45例,用小脑顶核电刺激治疗,每次治疗40min,每周2次,每位患者治疗15次左右。观察症状改善情况。结果FNS治疗心悸、失眠、胸闷、头昏/头痛、乏力的有效率分别为80.0%、76.9%、81.5%、87.1%和82.9%;FNS治疗后心悸、失眠、胸闷、头昏/头痛、乏力评分降低,差畀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FNS治疗能有效改善非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的心悸、失眠、头昏/头痛、胸闷、乏力等症状。

  • 标签: 小脑顶核电刺激 心律失常 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小脑扁桃体悬吊治疗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甄选2018年12月~2020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的患者30例,经由门诊就诊顺序,采取单双号随机分组的方式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为15例。实验组采取小脑扁桃体悬吊治疗,常规组采用临床一般治疗的方法。结果:在治疗效果方面,实验组好于常规组,数据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满意度方面,实验组好于常规组,数据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采用小脑扁桃体悬吊治疗,其效果较好,提升医患关系,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小脑顶核电刺激联合系统康复锻炼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月于该院入院诊治的脑瘫患儿共87例进行研究,随机原则分为研究组(n=44例)和对照组(n=43例),对照组实施系统康复锻炼治疗、研究组加用小脑顶核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发育商变化情况、运动发育指数,并评定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后发育商较治疗前、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1个月,研究组的运动发育指数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3、6个月,两组患者的运动发育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研究组各时点运动发育指数评分较对照组更高(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45%和79.07%,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临床中脑瘫患儿实施小脑顶核电刺激联合系统康复锻炼治疗,运动功能明显改善,发育水平提高,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电刺激 小脑顶核 系统康复 脑瘫患儿
  • 简介:【摘 要】 目的 观察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TMS)小脑治疗脑梗死后吞咽困难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法将40例脑梗死后吞咽困难患者分为TMS组和假刺激组,TMS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双侧小脑经颅磁刺激治疗;假刺激组给予常规治疗和假刺激。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对两组患者洼田饮水试验(Water Swallowing Test, WST)分级、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tandard Swallowing Assessment Scale, SSA)评分、Rosenbek渗漏/误吸量表(Penetration/Aspiration Scale, PAS)分级等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前两组的WST、SSA和PAS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治疗4周后两组的WST、SSA和PAS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 <0.01),且TMS组WST、SSA和PAS较假刺激组明显偏低(P <0.05)。结论 小脑经颅磁刺激治疗脑梗死后吞咽困难的治疗手段安全有效,能进一步改善吞咽功能,避免误吸,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经颅磁刺激 无创性脑刺激 脑梗死 吞咽困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经颅磁刺激加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颅脑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从而为颅脑手术后患者的康复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本院脑外科2013年以来34例颅脑术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进行治疗,每日一次,十次为一疗程;脑外科只接受其他物理治疗的3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二组疗效差异显著。结论经颅磁刺激加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颅脑术后患者疗效优于一般物理治疗。

  • 标签: 经颅磁 电刺激 小脑顶核 颅脑术后
  • 简介:摘要无创脑刺激(NIBS)是近年来广泛应用于临床的一种新型康复治疗技术,已被证实对多种疾病导致的功能障碍具有治疗作用。当前针对NIBS的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大脑皮质方面,而小脑作为NIBS技术新兴的刺激靶点,研究者对其了解仍然有限。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小脑NIBS不仅可调节小脑皮质功能,还能调控大脑远隔初级运动皮质区及相关脑区功能,从而影响皮质脊髓兴奋性。本文将对小脑NIBS调控皮质脊髓兴奋性的潜在作用机制、相关临床应用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小脑NIBS的临床应用及后续深入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 标签: 小脑 无创脑刺激 皮质脊髓兴奋性 经颅直流电 经颅磁刺激
  • 简介:摘要小脑顶核电刺激作为一种临床上广泛使用的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可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并提供多种中枢源性神经保护作用。近年研究表明,在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过程中,小脑顶核电刺激技术均可起到较好的疗效。本文通过对小脑顶核电刺激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所致功能障碍的相关作用机制和临床研究展开综述,以期为小脑顶核电刺激技术的临床应用和未来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小脑顶核电刺激 神经系统疾病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法配合小脑刺激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小脑刺激治疗,对照组口服多奈哌齐5mg,睡前服用。运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量表评价研究结果。结果两组治疗持续4周后,治疗组在提高MoCA及MMSE评分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小脑刺激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确切。

  • 标签: 血管性痴呆 针刺 醒脑开窍 小脑电刺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刺激法鼓膜修复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患有鼓膜穿孔的196例(213只患耳,其中108只左耳,71只右耳,17例双耳患者),采用刺激法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症状。结果经过治疗后,治愈187耳,无效15耳,中断治疗11耳,总有效率为92.57%。结论采用刺激法对鼓膜穿孔进行修复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促使鼓膜再生愈合,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刺激法 鼓膜修复术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小脑顶核电刺激(fastigialnucleusstimulation,FNS)对小鼠脑撞击伤(brainimpactinjury,BII)后皮质神经再生的促进作用。方法将54只昆明小鼠分为假手术组(n=7)、BII组(n=21)、FNS组(n=7)及FNS+BII组(n=19)。假手术组仅行皮肤切开和颅骨分离,但不撞击脑组织。BII组复制小鼠自由落体脑撞击伤,FNS组单纯行FNS。FNS+BII组在FNS后24h复制小鼠自由落体脑撞击伤。比较BII组和FNS+BII组伤后的临床运动障碍评分。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观察各组小鼠脑撞击伤病灶边缘区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mRNA表达的改变。结果FNS+BII组临床运动障碍评分在颅脑损伤后3、7、14d较BII组无明显降低(均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FNS+BII组GAP-43mRNA表达水平在伤后7d为(2.69±0.86)pg/μgRNA;BII组为(1.554±0.72)pg/μgRNA,明显低于FNS+BII组(P〈0.05)。结论FNS能显著增加撞击伤后GAP-43mRNA的表达,促进神经纤维再生,但未见神经运动功能的明显改善。

  • 标签: 脑撞击伤 小脑顶核电刺激 生长相关蛋白43 神经再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HANS)联合脉冲镇痛笔(PainGone)治疗老年人慢性腰腿痛的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在我科住院的老年腰腿痛患者72例。在痛区皮肤标志出痛点,住院期间每点使用HANS(韩氏经皮穴位刺激)治疗10分钟,每日1次共10天。出院后治疗组继续用脉冲镇痛笔经皮电刺激治疗,对照组不予该项治疗。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第7天、出院后1、2、3个月的VAS评分。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所有住院病人的VAS均明显降低,出院后治疗组的VAS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老年人腰腿痛使用HANS联合脉冲镇痛笔经皮电刺激治疗具有良好镇痛效果。

  • 标签: 经皮神经电刺激 HANS 脉冲镇痛笔 慢性腰腿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湘雅雅博爱康复医院神经康复科2017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小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3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5例。两组均给予饮食管理和吞咽康复训练,治疗组给予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照组给予假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统计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视频透视吞咽检查量表(VFSS)、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以及治疗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高于对照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脑卒中 吞咽障碍 重复经颅磁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