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的病例数据,获得围手术期脑血管的特点和风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天坛医院2012年1月至2015年4月所做的209例CEA手术患者的资料,分析患者临床特征和围手术期脑血管的特点,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χ2检验并计算其优势比(OR)。结果男性多于女性患者(177∶32),脑梗死是最多的临床表现(68.42%),高血压是最多的合并症(68.42%)。围手术期出现高灌注者9例、卒中5例,其中脑出血3例。高灌注患者合并高脂血症比例高(8/9),脑出血患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比例高(2/3),单因素分析显示:高脂血症是围手术期脑血管的危险因素(OR=3.861,P=0.029),合并高脂血症是围手术期高灌注的危险因素(OR=17.397,P=0.001)、患者存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围手术期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OR=33.333,P=0.007),也是围手术期脑出血发生的危险因素(OR=101.000,P=0.002),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是围手术期脑出血的危险因素(OR=51.000,P=0.043)。结论CEA围手术期高灌注是出现最多的脑血管,脑出血是最严重的脑血管,高脂血症增加了患者围手术期高灌注风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有更高的围手术期脑出血风险。

  • 标签: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围手术期 脑血管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8年3月在宜兴市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285例行MHD患者的临床治疗,透析期间137例发生心脑血管(发生组),148例未发生心脑血管(未发生组)。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收缩压、透析龄、动脉粥样硬化方面的差异;采用Cox生存曲线分析透析龄(月)与心脑血管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收缩压、透析龄、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情况以及血肌酐、血磷、超敏C反应蛋白、甘油三酯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影响终末期肾病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0岁(B=0.42,P=0.03,95%CI为1.06~3.06)、透析龄≥24个月(B=0.85,P=0.01,95%CI为1.23~3.79)、发生动脉粥样硬化(B=0.58,P=0.04,95%CI为1.13~4.02)、高血压(B=0.23,P<0.01,95%CI为1.34~9.25)、糖尿病肾脏疾病(DKD)(B=0.36,P<0.01,95%CI为1.19~8.27)、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B=0.83,P<0.01,95%CI为1.12~3.90)、高血磷(B=0.91,P<0.01,95%CI为1.06~1.54)、甘油三酯水平升高(B=0.50,P<0.01,95%CI为1.08~5.57)是发生心脑血管的独立相关因素。Cox生存曲线分析显示,在透析龄≥12月心脑血管发生概率增加,透析龄≥24个月心脑血管发生概率快速增加。结论年龄≥50岁、透析龄≥24个月、发生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DKD、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高血磷、甘油三酯水平升高可能是MHD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的独立危险因素;透析龄越长发生心脑血管的概率越大。

  • 标签: 肾透析 肾功能衰竭 慢性 心血管疾病 卒中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对高血压合并心脑血管患者实施饮食控制疗法护理干预结果。方法 选取 2018 年 01月~ 2019年 04月间我院内科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心脑血管患者 44例,按照入院顺序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22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住院期间饮食控制疗法护理干预。干预 4个月,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的血压控制水平、身体质量指数( BMI)和生活质量( SF-36)评价结果。结果 干预前,两组 SBP/DBP水平、 BMI及 SF-36得分比较无明显差异( P> 0.05);干预后,两组 SBP/DBP水平均较干预前明显下降,但观察组下降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 BMI平均值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 SF-36中各项目得分除社会功能外均明显高于本组干预前,也高于对照组同期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对高血压合并心脑血管患者实施饮食控制疗法,能明显改善患者血压水平和身体质量指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高血压合并心脑血管 患者饮食 控制疗法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探讨糖尿病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并发症的特点。纳入北京清华长庚医院MH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是否合并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比较两组患者透析超滤量、血压、心脑血管及并发症的差异。结果显示,糖尿病组平均超滤量、透析前收缩压、内瘘狭窄率、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占比、急性脑血管发病率均高于非糖尿病组。血钙、血二氧化碳结合力、平均死亡年龄低于非糖尿病组。提示MHD合并糖尿病患者容量控制差,透析前血压高,血二氧化碳结合力低,易发生内瘘狭窄和心脑血管,死亡年龄较低。

  • 标签: 肾透析 糖尿病 手术后并发症 心脑血管事件
  • 简介:摘要终末期肾病是慢性肾脏病的终末期阶段,需要依靠血液净化或肾移植来维持患者生命。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作为血液净化的一种方式,具有操作简便、居家透析、保护残余肾功能等优势。尽管如此,腹膜透析患者的死亡率仍然很高,心血管的发生是PD患者主要的死亡原因。本文主要从红细胞分布宽度、血清总胆红素、血尿酸、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比值、可溶性人基质裂解素2这几个方面与腹膜透析发生心血管的相关性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提供更多参考。

  • 标签: 腹膜透析 心血管事件 影响因素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压晨峰值变化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的相关性。方法抽取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动态血压检测仪记录24 h血压,将血压晨峰值≥35 mmHg(1 mmHg=0.133 kPa)的40例患者设定为晨峰组,将血压晨峰值<35 mmHg的50例患者设定为非晨峰组。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血压参数、心脑血管发生率,并进行1年随访,分析血压晨峰值变化与发生心脑血管的相关性。结果晨峰组血压晨峰值、清晨平均动脉压(MAP)、24 h收缩压均高于非晨峰组(P均<0.05),两组清晨脉压差(PP)、24 h PP、24 h MAP、24 h舒张压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进行1年随访,晨峰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25.00%(10/40)]、心律失常[22.50%(9/40)]、缺血性脑血管病[20.00%(8/40)]及出血性脑血管病[20.00%(8/40)]发生率均高于非晨峰组[8.00%(4/50)、6.00%(3/50)、4.00%(2/50)、4.00%(2/50)],P均<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晨峰值组血压晨峰值与心脑血管呈正相关(P<0.05),非晨峰值组血压晨峰值与心脑血管无相关性(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血压晨峰值与心脑血管发生密切相关,临床应对其进行监测,控制血压晨峰值。

  • 标签: 高血压 冠心病 血压晨峰值 心脑血管事件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 干休所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因素研究。 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 2019 年 1 月 -2020 年 1 月 干休所老年高血压患者 120 例,回顾性分析 高血压患者的 临床资料 ,总结 心血管因素。 结果:吸烟 、 肥胖、血脂异常、家族史等是导致 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的 主要因素, 120 例患者中 高血压 1 级 30 例( 25.00% )、 高血压 2 级 41 例( 34.16% )、 高血压 3 级 49 例( 40.83% ) 。 结论:早期诊断与有效的治疗可降低干休所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的发生率,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

  • 标签: 干休所 老年患者 高血压 心血管事件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CT在脑卒中的早期快速筛查主要通过头部平扫,头部脑血管成像(CTA) 及脑灌注(CTP)一站式完成。特点简单、快速准确、无明显副作用,易于推广,10分钟内可完成3项检查,特别适用于急诊,可快速鉴别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便于临床能在窗内快速治疗,对于早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静脉溶栓,可使血管再通,恢复血供挽救缺血半暗带区,减少脑神经功能受损。 结论:一站式CT扫描同时可获得CT平扫,CTA图像,CTP图像,具有检查时间短,科学准确的特点,为早期治疗提供帮助。

  • 标签: 计算机体层成像,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脑缺血
  • 简介:摘要肥胖是诱发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重要原因之一,减重代谢手术是近年来新兴的被证实可安全、有效减轻患者体重,并改善肥胖相关合并症如2型糖尿病、高血压、代谢综合征等的一种方式。有研究发现减重代谢手术可改善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危险因素,如炎症、高血压、血脂异常等,但减重代谢手术可否显著降低肥胖患者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尚不明确。本文通过回顾相关文献报道,了解减重代谢手术对肥胖患者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影响,进一步阐明减重代谢手术的疗效及应用价值。

  • 标签: 减重代谢手术 肥胖症 心脑血管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住院患者心血管(CVE)的发生率、危险因素,以及CVE对患者入院后30 d死亡风险的影响。方法该研究为多中心、回顾性研究。收集2013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在北京市、山东省和云南省的5家教学医院住院的所有CAP患者的病历资料,并将入选患者按是否发生CVE分为CVE组和无CVE组。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收集入选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入院当天肺炎严重性指数(PSI)/CURB-65评分、血常规、生化检查和影像学资料,以及入院后30 d死亡人数。研究主要终点为住院期间发生急性CVE,次要研究终点为入院后30 d死亡。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CAP患者发生CVE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评估发生和未发生CVE的CAP患者入院后30 d的累计生存率,生存曲线之间的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CVE对CAP患者入院后30 d死亡的影响。结果共有3 561例住院CAP患者纳入该研究,其中210例(5.9%)发生了CVE(CVE组),3 351例(94.1%)未发生CVE(无CVE组)。与无CVE组比较,CVE组患者年龄较大(P<0.001),合并高血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心衰)、脑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肾脏病、吸入因素、长期卧床者比例较高(P均<0.001),CURB-65评分3~5分和PSI分级Ⅳ~Ⅴ级者比例较高(P均<0.001)。与无CVE组比较,CVE组患者腋温<36 ℃、呼吸频率≥30次/min、意识改变、血白细胞计数>10×109/L、血红蛋白<100 g/L、血小板>300×109/L、血白蛋白<35 g/L、血尿素氮>7 mmol/L、空腹血糖>11 mmol/L、血C反应蛋白>100 mg/L、血降钙素原≥2 μg/L、动脉血pH值<7.35、动脉血氧合指数≤300 mmHg(1 mmHg=0.133 kPa)以及胸部X线或CT显示多肺叶浸润和胸水者比例较高(P均<0.05),入院后30 d病死率也较高(P<0.001)。有心脑血管基础疾病的患者CVE发生率高于无心脑血管基础病的患者[13.9%(150/1 079)比2.4%(60/2 482),χ2=178.737,P<0.001)]。PSI分级Ⅰ/Ⅱ级的患者CVE发生率为1.7%(22/1 273),Ⅲ级的患者为7.8%(40/512),Ⅳ/Ⅴ级的患者为16.9%(72/426),依次升高(χ2=228.350,P<0.001)。CURB-65评分0~1分的患者CVE发生率为3.8%(110/2 924),2分的患者为17.1%(78/457),3~5分的患者为18.9%(14/74),依次升高(χ2=387.154,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HR=1.05,95%CI 1.02~1.09,P=0.002)、基础疾病为冠心病(HR=1.88,95%CI 1.01~3.51,P=0.048)和慢性心衰(HR=4.25,95%CI 1.89~9.52,P<0.001)、PSI分级(HR=1.66,95%CI 1.50~2.62,P=0.029)以及血降钙素原≥ 2 μg/L(HR=3.72,95%CI 1.60~8.66,P=0.002)是CAP患者发生CVE的独立危险因素。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显示,发生CVE的CAP患者入院后累计30 d生存率低于未发生CVE的CAP患者(P<0.001)。校正了年龄、性别、基础疾病、CURB-65评分和PSI分级后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发生CVE增加CAP患者入院后30 d死亡风险(HR=6.05,95%CI 3.11~11.76,P<0.001)。结论虽然CVE在我国CAP住院患者中的发生率不高,但在重症肺炎和原有心血管基础疾病的患者中则较为常见。年龄、心血管基础疾病和PSI分级以及血降钙素原是住院CAP患者发生CVE的重要危险因素。CVE可增加CAP住院患者30 d死亡风险。

  • 标签: 肺炎 社区获得性感染 心血管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脑血管疾病并发意识障碍的临床诊治 效果 。 方法:于 201 7 年 1 月 --2019 年 10 月 ,选取 急性脑血管疾病并发意识障碍 患者 50 例,回顾性分析其全部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临床综合诊治。观察分析患者总有效率,对比治疗前后 Glasgow 昏迷评分、 NIHSS 评分、生存质量评分等。 结果:本组 50 例患者临床治愈率为 86.0% ( 43/50 )。患者治疗前后 Glasgow 昏迷评分、 NIHSS 评分、各项生存质量评分等对比发现差异显著( P<0.05 ),有统计学价值。 结论:急性脑血管疾病并发意识障碍 患者采取临床综合诊治措施治疗效果显著,即可提升治愈率,且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昏迷症状以及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急性脑血管疾病 意识障碍 临床诊治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我国居民血脂异常的流行趋势日趋严重,对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形成严峻挑战。近年来一系列新的研究结果陆续发表,为血脂异常管理策略提供了很多新信息,为使这些新的研究成果更加合理有效地应用于临床实践,进一步推动我国血脂异常防治工作,中国胆固醇教育计划(CCEP)工作委员会特组织专家对《2014年中国胆固醇教育计划血脂异常防治专家建议》进行修订,针对心血管病危险分层提出新的划分标准并更新了调脂治疗目标值。

  • 标签: 血脂异常 心血管事件 实践指南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观察 经桡动脉穿刺急诊冠脉介入治疗不同时间窗对急性心梗患者不良心血管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 急性心梗患者共 68例,入组时间 2019年 1月至 2019年 12月。根据治疗时间,将 68 例患者分成 2 组,设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 n=34 )发病 3 ~ 12 h 内治疗,观察组( n=34 )发病 3h 内治疗,均实行急诊冠脉介入术。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 97.05% ,高于对照组 82.35% ,二组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 5 例不良心血管,对照组共 12 例,比较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急性心梗,超早期经桡动脉穿刺急诊冠脉介入术治疗,疗效更显著。

  • 标签: 经桡动脉穿刺急诊冠脉介入 时间窗 急性心梗 不良心血管事件 影响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观察 经桡动脉穿刺急诊冠脉介入治疗不同时间窗对急性心梗患者不良心血管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 急性心梗患者共 68例,入组时间 2019年 1月至 2019年 12月。根据治疗时间,将 68 例患者分成 2 组,设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 n=34 )发病 3 ~ 12 h 内治疗,观察组( n=34 )发病 3h 内治疗,均实行急诊冠脉介入术。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 97.05% ,高于对照组 82.35% ,二组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 5 例不良心血管,对照组共 12 例,比较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急性心梗,超早期经桡动脉穿刺急诊冠脉介入术治疗,疗效更显著。

  • 标签: 经桡动脉穿刺急诊冠脉介入 时间窗 急性心梗 不良心血管事件 影响
  • 简介:摘要 :脑血管疾病是常见多发病 ,是目前危及人类生命的三大疾病之一。随着我国人民平均寿命的延长,老年疾病的增多 ,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病残率及死亡率均较高。并有继续增高的趋势。不断总结探讨其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对于本病的防治仍具有一定意义。

  • 标签: 脑血管 治疗方案 脑梗死 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脑血管病并心血管病的心电图特点。方法:对 2019年 4月至 2020年 4月共 86例患者进行研究,其中急性脑血管病合并心血管病 43例( A组),单纯心血管病 43例( B组),发病后 24h内进行心电图监测,分析心电图结果。结果: A组中共出现 36例心电图异常,占比 83.72%; B组中共出现 40例心电图异常,占比 93.02%,两组对比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急性脑血管病发生后,由于血循环障碍常损害神经中枢,引起神经 -体液调节紊乱,可导致心脏功能异常及其他内脏器官形态和功能的改变,这些并发症如不能及时处理,将使病情严重恶化以至死亡;另一方面,急性脑血管病发作时有些患者很快出现意识障碍和失语,有心脏疾病的主诉较少,少数患者可有心悸、胸闷、偶有心绞痛发作。因此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应及时检查心电图,必要时行心电监护,并要积极预防和处理这些并发症,降低脑血管患者死亡率,提高脑血管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其康复。总的来说,随着脑血管病并心血管病病情的变化,心电图异常也会发生一定的改变,对预测临床疗效及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急性脑血管病 心血管病 心电图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