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脏起搏患者的整体护理及健康教育。方法采取新的护理模式,制定护理计划,进行健康教育,让患者配合手术治疗及护理。结果通过整体护理及健康教育,患者初步掌握了心脏起搏手术大致过程,注意事项及危险因素,帮助患者消除思想顾虑,从而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以最佳的心理状态配合手术。结论提高了手术成功率,降低了病死率,建立了新的医护关系,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

  • 标签: 心脏起搏器 缓慢性心律失常 护理 健康教育
  • 简介:心脏永久起搏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起搏的电极导线植入是心脏起搏手术的关键步骤。经皮锁骨下静脉穿刺方法目前最为常用。但近年来有关经锁骨下静脉途径植入电极导线并发症报道(如气胸、锁骨下挤压综合征等)日渐增多,故有必要开展新的静脉途径植入电极导线。而腋静脉起始于第一肋外缘,因此起搏电极导管不受锁骨和第一肋夹角及肌肉韧带的挤压,故经腋静脉途径植入电极导线再次受到重视。

  • 标签: 腋静脉造影 X线透视下骨性标志定位 穿刺 起搏器电极导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植入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护理。方法选择了我院2012年10月至2014年12月25例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植入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从术前、术中、术后对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措施。结果所有患者中,术后发生囊袋血肿1例,给予抽吸积液及加压包扎后,血肿消失;1例发生电极移位,经重新安装电极,获得成功。结论护理人员要熟练掌握护理技术,制定完善的护理措施,及时发现问题,迅速有效的处理,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缓慢性心律失常 人工心脏起搏器 护理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4-068-01
  • 简介:目的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术后抑郁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分析。方法入选2013年9月~2014年6月于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行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植入术的患者40例,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行汉密尔顿(HAMD)24项抑郁量表问卷调查。术后根据量表评估结果将患者分为抑郁组(n=15)和非抑郁组(n=25)。比较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婚姻、经济收入、文化程度、高血压、糖尿病、心律失常、负性生活事件、合并两种或以上疾病、吸烟、植入时间方面的资料。分析心脏起搏术后抑郁的危险因素。结果40例心脏起搏植入术后的患者中15例出现抑郁,发生率为37.5%。两组比较,经济收入、负性生活事件、心律失常、合并两种或以上疾病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将这4个可能的危险因素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经济收入(OR=62.58,95%CI:1.16~3.54)、负性生活事件(OR=218.19,95%CI:2.13~4.25)、心律失常(OR=62.62,95%CI:1.13~2.78)是植入起搏术后抑郁的危险因素。结论起搏术后抑郁的发生率为37.5%,其危险因素是经济收入、负性生活事件、心律失常。

  • 标签: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置入心脏起搏患者施行妇产科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7例患有缓慢心率失常的妇产科孕妇进行心脏起搏的置入,然后进行手术,观察临床效果。结果置入临时心脏起搏的31例患者和置入永久性心脏起搏的6例患者中,10例顺利进行了剖腹产手术,27例进行妇产科手术。结论针对患有缓慢心律失常的妇产科患者,在手术的过程中置入心脏起搏,可有效保障手术的进行,同时能够提升患有缓慢心率失常的患者手术的可能性,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心脏起搏器 剖宫产 妇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植入术患者的健康教育指导。方法回顾分析针对21例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植入术患者的健康教育。结果21例接受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植入的患者,经过精心的护理和适当的健康教育,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植入术的健康教育,在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的临床应用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 标签: 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舒适护理模式在起搏植入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2月到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78例起搏植入术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病情实施术后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血压、焦虑程度、疼痛改善、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观察组血压异常比率、焦虑程度低于对照组,疼痛改善和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术后舒适护理能改善起搏植入术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护理质量,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舒适护理 起搏器 围术期
  • 简介:2013年8月我收到了一起医疗纠纷案件,患者为近百岁的离休老干部,参加过抗战时的多次战斗,解放后担任过政府的重要领导职务,在被告医院就诊后因多种原因导致最终病逝,其继承人将被告医院诉至法院,请求赔偿各种损失共计60余万元。2015年新年伊始,该案历经一年半的审理、十几次的谈话和庭审、多次鉴定、调查取证、数不清的电话沟通,最终以判决的方式审结,判后双方均未上诉。

  • 标签: 医疗纠纷案件 离休老干部 请求赔偿 领导职务 电话沟通 司法鉴定程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安装永久心脏起搏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9年至今我院40例安装永久性起搏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和护理疗效。结果术后出现囊袋血肿2例,囊袋感染1例,未发生严重心率失常及死亡病例。所有患者术后均康复出院。结论对安装心脏永久起搏的患者做好围手术期护理,能够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梳理相关文献,总结心脏起搏植入术后,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临床症状、风险因素和处理措施,为临床及相关部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近20年来国内外发表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整理和归纳。结果心脏起搏常见并发症主要为5个方面,分别是起搏囊袋感染、起搏电极导线脱位、起搏综合症,起搏电池过早耗竭,起搏植入相关心脏穿孔。结论随着起搏其使用的增加,并发症也在成比例的出现,临床应增强识别并发症的能力,尽早发现,尽早防治。

  • 标签: 心脏起搏器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高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行心脏起搏术前后的透析护理经验,提高此类患者的透析及生活质量。方法①病人手术前3天连续行血液滤过治疗,每次4小时,血液流量200-220ml/min。②术后行连续,缓慢,血液滤过治疗,每次2-4小时不等,治疗时间逐渐延长,血流量180-200ml/小时,置换液2-3l/小时,干体重逐步控制到正常,常规心电监护,鼻导管吸氧。结果病人术前病情稳定。病人手术中的耐受性增加。术后透析中无低血压及低血糖的发生,无各种心律失常的发生,平稳过渡到规律透析。

  • 标签: 高龄 血液透析 心脏起搏器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心脏起搏植入术后并发症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对129例植入心脏起搏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提出护理措施.[结果]发生并发症12例,其中囊袋血肿5例,电极移位3例,切口感染1例,囊袋破溃1例,脂肪液化1例,误穿锁骨下动脉1例,所有并发症经积极处理,病人均恢复正常.[结论]围术期进行严密观察和护理,及时发现并积极有效处理并发症,可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 标签: 起搏器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减少永久心脏起搏置入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措施。方法运用循证护理思维方法对35例永久心脏起搏置入术患者术后并发症进行寻求实证,针对常见的和严重的并发症进行全面查找,分析原因,制定科学的、个体化的护理措施,实施预见性护理。结果35例心脏起搏置入术患者通过科学、个体化的护理,安全渡过围手术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均于7~10天后康复出院。结论在起搏置入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中,循证护理的应用不仅可以更好地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而且可以给护理工作提供科学的指导,同时可提高心内科护士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

  • 标签: 心脏起搏器 术后并发症 循证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脏临时起搏适用于严重缓慢心律失常急需起搏救治病人的临床效果及护理经验。方法术前护理心理护理、常规护理、制定好一系列的应急预案。术中护理建立静脉通路,做好锁骨下静脉穿刺及术中配合,备监护仪器随时抢救。术后护理预防电极移位、重视生活护理、及时排除故障。结果76例临时起搏患者获得成功,术中、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术后恢复良好后安全出院。结论安置临时起搏是紧急处理严重心动过缓和某些心动过速的可靠方法。在临时起搏的安置使用过程中,做好护理工作为临床抢救患者生命起到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临时起搏器 心理护理 护理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