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风险管理在心内介入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将在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来我院接受心血管介入性治疗的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5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分别对两组护患纠纷投诉率、风险事件发生率、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实施护理干预组与常规护理组相比,术后并发症发生次数明显少于常规组,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风险管理能有效减少冠心病介入患者投诉率及风险事件发生率,减少了患者并发症的发生,还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

  • 标签: 心内科介入 风险管理 患者
  • 简介:摘要本文就心内的临床护理方法以及护理效果进行探讨。根据采取感性和理性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护理服务,为临床护理提供多途径的护理方式,促进临床护理工作标准化、程序化,让患者得到积极有效的护理服务。

  • 标签: 心内科 临床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心内老年住院患者的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方法选择在2011年12月~2013年12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心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经过相关分析发现该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并制定有效的解决对策。结果该组80例患者中护理安全隐患最为常见的为精神状态,占42.50%。结论心内老年住院患者常见的几点安全隐患为提升护理的安全性提供了有力的依据,据此制定积极有效的解决对策,除了能够有效的提升护理的安全性,还具有较突出的临床应用价值,非常值得推广。

  • 标签: 心内科 护理安全 老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开展优质护理在心内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科室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为契机,明确目标,狠抓落实,进一步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紧紧围绕“改革护理模式,履行护理职责,提供优质服务,提高护理水平”的工作宗旨,创建优质护理中突出心内特色,应用信息化保障优质护理服务,促进持续发展。结果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和护士成就感都在不断提高。结论通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新举措,可规范护理管理,为患者提高全方位的优质服务,使医患关系更加和谐,患者更加满意,降低医疗纠纷,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心内科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患者心内护理用药存在的隐患,加强用药管理。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在我院心内进行治疗的老年患者11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护理用药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用药管理的措施。结果心内护理用药管理中容易存在药品储藏、医嘱审核等方面的问题,针对问题采取相关措施进行改进,能够提高护理用药安全性。结论在心内护理用药管理中存在多种问题,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要提高责任心,完善用药方式,减少用药错误,从而提高安全用药管理,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老年患者 心内科 护理用药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心内潜在风险,同时采取相对应的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5年9月在我院心内接收的患者一共有52例,对其相关资料给予回顾性分析,对其潜在风险给予探讨,同时采取相对应的干预措施。结果在52例病人当中,医疗事故或者违规以及不安全操作一共有13项,其中医疗因素1例,占总体的7.69%,护理因素一共有7例,占总体的53.85%,病人本身因素一共有5例,占总体的38.46%。结论心内护理的潜在风险是能够通过增强护理管理制度、制定相对应的风险预案,规范护理记录书写,增强护士自身素质等,可以有效降低其临床护理风险。

  • 标签: 心内科 潜在风险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内应用协同护理模式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心内患者60例,收治时间在2013年12月至2014年1月期间,并将心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心内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心内患者采用协同护理模式进行护理。结果观察组心内患者护理后的ADL评分、ESCA评分、住院天数、房室传导阻滞时间、心律失常恢复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心内患者(P<0.05)。结论给予心内患者采用协同护理模式进行护理,不仅能提高患者ADL评分、ESCA评分,还能缩短患者住院天数、房室传导阻滞时间、心律失常恢复时间。

  • 标签: 协同护理模式 心内科 常规护理
  • 简介:摘要对某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88例失眠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经过常规的护理方法以及健康指导,护理效果显示88例患者护理前后的PSQI得分差异显著,护理后的得分显著低于护理前的。说明对心内失眠患者进行相关的护理能够显著地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心内科 失眠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心血管专业临床药师药物咨询工作情况,提高药物咨询服务的质量。方法收集我院心内2014年1月—2015年11月168例药物咨询记录,对咨询者身份、咨询药物类别及咨询内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以医生咨询为主(67.3%),其次为患者和其他医务人员;咨询药物除专科用药外(31.8%),以抗感染药物最多(20.3%);咨询内容以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39.9%)、抗菌药物的选用(20.3%)最多。结论开展药物咨询工作是临床药师进入临床工作的切入点,与医生和患者面对面交流,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 标签: 药物咨询 临床药学 合理用药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4-019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