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下颌骨骨折是常见的颌面损伤,以往采用颌间结扎及颅颌牵引术治疗,但存在限制咀嚼功能,不能早期开口锻炼,恢复咬颌功能差等缺点.我们采用微型内固定术治疗下颌骨骨折,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标签: 下颌骨 骨折 微型钛板 内固定术
  • 简介:  传统的手指再植或再造手术中多以克氏针贯穿或交叉固定指骨,往往产生晚期关节僵硬或骨折不愈合.我们于2004年4月开始应用微型矩形四叶状质指骨进行再植或再造指指骨内固定8例,获得良好效果.……

  • 标签: 中的应用 再植再造 再造中的
  • 简介:颅骨缺损修补是神经外科的常见问题.迄今为止,临床上用的颅骨修补非生物材料有多种,每种材料均有各自的优缺点,并有一定的手术并发症,修补手术的方式也不断改进[1].本院于1997年2月至2002年6月间,对30例外伤后颅骨缺损行金属网修补术,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 标签: 颅骨缺损 钛金属板 手术方法 临床疗效
  • 简介:履带就像人的一双脚板来支撑人体走路一样来支撑它的壳体.推土机、挖掘机和坦克等都是利用履带在凹凸不平的道路上行走的。履带有较大的接地面积.有凹凸不平的花纹.因而履带与地面之间有良好的相互作用。

  • 标签: 覆带板 变形过程 挤压 相互作用 履带 推土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颌骨骨折患者的护理方法,总结临床护理经验。方法对176例颌骨骨折患者,采用钉内固定术。结果176例患者均一期愈合,咬合关系均得到恢复或者明显改善。结论做好周密细致的术前术后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钛板钛钉 内固定 颌骨骨折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切开复位重建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存在的问题。方法2002年5月-2005年12月收治跟骨关节内骨折25例患者。根据Sanders分型:Ⅱ型9例,Ⅲ型12例,Ⅳ型4例。在C型臂监控下行切开复位“Y”形跟骨内固定并取自体髂骨植骨术。结果随访时间为3—36个月,平均20个月,术后3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术中腓肠神经损伤1例,术后感染1例,皮缘坏死1例,远期距下关节和跟骰关节炎2例。按照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优13例,良7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为80%。结论掌握好手术指征和手术时机,切开复位重建内固定是治疗Ⅱ、Ⅲ、Ⅳ型跟骨关节内骨折的可靠方法。

  • 标签: 跟骨 关节内骨折 手术治疗
  • 简介:目的观察微型坚固内固定的效果,探讨其优缺点。方法72例患者上下颌骨骨折施行微型坚幽内固定。结果67例患者伤口术后无感染,均达到了Ⅰ期愈合,68例咬[牙合]关系恢复到术前的咬[牙合]关系,4例咬[牙合]关系壮本恢复。术后张口度均大于3.6cm,X线复查未见骨愈合不良。结论面骨骨折微型坚固内固定效果可靠,除多发性骨折外,避免颌间结扎带来的饮食限制,对颞颌关节功能的影响小,口内入路手术避免了面部瘢痕的形成,较传统的面骨骨折钢丝拴扎和颌间结扎固定具有明显优势,无论口内或口外手术,由于纯制品的组织相容性较好,且无毒性,免除了再次手术取出固定物的烦恼,不足点在于微型成本价格高,治疗费用相应升高。

  • 标签: 创伤 面骨骨折 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
  • 简介:胃切除术后输出或输入梗阻曾有报道,但输入与输出同时发生梗阻者罕见,输入内疝在胃切除术后15年发生者更少见。现将该病例提供给大家参考。

  • 标签: 胃切除术后 梗阻 内疝 罕见 病例 输入
  • 简介:颈椎前路减压具有减压直接彻底,手术创伤相对小的优点,现已广泛应用于各种颈椎疾病的治疗。在行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后,应用颈椎前路系统内固定能够起到可靠的临时稳定作用,防止植骨块松动和脱落,帮助植骨块融合,最终达到手术节段的椎体长久稳定的目的。目前颈椎前路手术应用的为第二代锁紧机制的产品。

  • 标签: 颈椎前路 椎间盘摘除术 植骨 内固定 护理
  • 简介:方法:自1995年1月~1998年6月,对收治的62例颌面部骨折患者共78处骨折,用小行Ⅰ期骨折内固定整复术。结果:全部治愈,术后无异物反应及并发症发生,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结论:小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足够的强度和硬度,一定的可塑性。用它做骨折内固定,是一种简便快捷、固位牢固、病人痛苦小、效果可靠的好方法。有着传统钢丝栓结内固定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尤其适用于颅颌面骨折的治疗。

  • 标签: 颌面
  • 简介:日本海绵锭厂商Toho业公司正准备从用户手中收售报废材筹建一个废市场。2005年日本海绵装运量为3.0549万mt,预期在2006年增加17.8%达到3.6万mt。全球2005年海绵需求量8.78万mt,估计2006年会增加10.3%达到9.68万mt;到2010年估计会达到15万~16万mt。

  • 标签: 钛市场 筹建 海绵钛 需求量 日本 估计
  • 简介:彩涂板作为一种新工艺的高质量产品在我国还处于发展中,然而它的应用范围却呈现越来越广的趋势。彩涂板的质量缺陷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涂料,基板和预处理。基材与涂料的问题是一个质量问题,而预处理的问题与前两者却有不同,它反映出来的是预处理系统本身的设备及工艺存在的缺陷,作者在文中介绍了彩涂板基础知识,含锆处理剂的相关问题,彩涂板生产过程中的废水治理,电解脱脂知识问答等。

  • 标签: 板带 预处理 涂料 基材 涂料施工 质量缺陷
  • 简介:目的观察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及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1999年3月~2004年5月有68例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患者接受前路减压、结构性植骨及固定治疗.本组男45例,女23例,年龄14~61岁,平均36.7岁.骨折节段:T111例、T1220例、L133例、L212例,为L1,21例和L2,31例.神经功能情况:完全性截瘫10例,不全性截瘫58例.固定器材:Z-PLATE43例,PROFILE19例,ALPS6例.植骨材料:自体髂骨块45例和充填自体碎骨的网23例.采用Frankel分级和ASIA评分评估神经功能恢复情况,通过影像学检查脊柱畸形角(Cobb角)的纠正、减压范围、骨块或网的位置及骨愈合情况.结果65例随访8~48个月(3例失访),平均15.6个月.61例术后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平均提高了1.25级,ASIA评分明显提高.CT及MRI检查示椎管减压彻底.髂骨块和网均无松动、移位等变化.三种均无松动、移位及断裂.所有随访病例脊柱畸形均获得良好矫正和骨性融合,无畸形矫正的丢失.结论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行前路减压安全彻底,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内固定和结构性植骨稳定性好,骨性愈合率高.

  • 标签: 钛板 胸腰椎骨折 脊髓损伤 固定治疗 钛网 前路减压植骨
  • 简介:目的:本文报告了19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行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纯锁钢板内固定术。方法:经6~9.2个月的随访,所有病例植骨均充全愈合,无1例发生钢板螺钉松动等并发症。结果:颈椎锁钢板可使固定节段有牢固的稳定性,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并发症少,内固定材料质量轻、生物相容性良好、无磁性等优点。结论:颈椎锁钢板尤其适用于颈椎骨折脱位及颈椎其它病变的治疗。

  • 标签: 颈椎骨折脱位 纯钛 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 带锁钢板内固定术 颈椎带锁钢板 生物相容性
  • 简介:目的:总结分析采用神经状吻合及蒂深艋膜包绕防治前臂与小腿截肢术后的残端痛。方法:在前臂与小腿的截肢术中,将切断的正中神经与尺神经、胫前神经与胫后神经进行状吻合,并同时切除蒂深筋膜对吻合口进行包绕;结果:本组18例经过6个月-9年的随访,无截肢术后残端痛的发生;结论:采用神经状吻合及蒂筋膜包绕防治前臂与小腿截肢术后的残端痛是一种较好的方法,可以有效地预防截肢术后的残端痛,防止残端痛神经瘤的发生。

  • 标签: 神经袢状吻合 截肢术 残端痛 预防 治疗
  • 简介:以醋酸锶和正丁醉为原料,用溶胶-凝胶法制得钙矿型复合氧化物SrTiO3.借助红外(IR)、X-射线衍射(XRD)、热重(TG)和差热分析(DTG)以及扫描电镜(SEM)等分析手段,研究了溶胶-凝胶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醋酸对丁醇的水解一缩聚过程起重要作用;甘油的加入可改善胶粒的均匀性;在800℃温度下灼烧制得的SrTiO3为典型立方晶体结构.

  • 标签: 溶胶-凝胶过程 水解-缩聚 螯合剂
  • 简介:基于菲涅耳波扫描全息术,提出了无运动卷积菲涅耳波扫描全息术.由于菲涅耳波扫描全息术经过二维电移台控制物体移动进行二维扫描,得到整个物体的扫描全息图,因此,它是通过物体的光强透过率函数与菲涅耳波的光强透过率函数的卷积得到物体的扫面全息图.这种方法的缺点是扫描时间长.无运动扫描全息术是根据几何光学的基本理论,无需物体的移动直接得到扫描全息图,大大缩短了扫描时间.

  • 标签: 菲涅耳波带板扫描全息术 无运动卷积扫描全息术 光强分布函数 菲涅耳波带板 二维扫描 全息术
  • 简介:代瓣术是八十年代国内开展的治疗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一种新的手术方式。手术原理是通过半健肌和股二头肌健的收缩与放松交替进行,使腘静脉获得瓣膜样作用,防止血液倒流。但如果术后护理不当,容易并发静脉血栓形成,给患者带来痛苦,并可发生致命的肺栓塞。我们针对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血流缓慢、静脉壁损伤和高凝状态,对

  • 标签: 静脉血栓形成 代瓣术 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肌袢 溶栓治疗 高凝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