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 为慢性肾功能衰竭者建立永久性血液透析通路。方法 应用涤纶的双腔留置导管,为6例患者行经皮锁骨下静脉插入术插入导管。结果 共行锁骨下静脉双腔留置导管插入术6例,成功5例,失败1例。成功5例X光摄片证实,导管前端位于第二肋间,最高血流量可达350ml以上。测定瘘管再循环量为4.1%~19.7%,平均9.3%。结论 应用涤纶双腔导管经锁骨下静脉穿刺,可建立长期血液透析通路,血流量高,并发症少。

  • 标签: 锁骨下静脉 血液透析 双腔导管 留置导管 血流量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强化护理和常规护理对于血液透析患者涤纶套透析导管的相关并发症、透析充分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5月我院透析中心涤纶套透析导管的血透患者44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2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导管常规护理,干预组则在此基础上加强护理干预。观察两组血流量、静脉压、尿素清除率(Kt/V)以及感染、出血、血栓、动静脉反接等并发症。结果干预组动静脉反接发生率9.1%较对照组40.9%明显下降,静脉压92.18±18.72mmHg与对照组70.4±17.78mmHg比较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为4.5%较对照组31.8%明显下降;同时干预组患者发生导管栓塞、血流量不佳的比例降低,静脉压、Kt/V等透析充分性指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结论强化护理干预可降低涤纶套透析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提高透析充分性,提高患者的透析质量。

  • 标签: 带涤纶套透析导管 护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涤纶套血液透析导管的血液透析患者使用及并发症情况。方法以我院2006年1月至2009年3月留置涤纶套血液透析导管经左侧锁骨下静脉置管的3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资料,分析置管后血栓形成和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35例经左锁骨下静脉置管全部成功,导管置入后X线下复查全部位于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置管成功率为100%。血流量均大于200ml/min,导管连续使用12月以上10例,6月以上18例,超过3月7例。共发生导管内血栓形成9例(占25.7%),其中合并其它部位血栓形成3例(占8.5%),左锁骨下静脉内血栓形成3例,其中1例同时合并上腔静脉内血栓形成和左颈内静脉内血栓形成。导管相关性感染2例(5.7%)。结论涤纶套血液透析导管的置入可解决许多不适合进行造瘘手术且外周血管条件差的患者的血管通路问题。锁骨下静脉置管同样安全和方便。

  • 标签: 血液透析通路 血液透析 带涤纶套导管 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尿毒症患者当隧道涤纶导管(tunneledcuffedcatheters,TCC)功能不良需更换导管时,采用原位换管方式的可行性,并与常规重新置管方法的比较。方法选择2012年6爿至2014年10月广东医学院附属深圳市第四人民医院肾内科留置隧道涤纶导管2年后出现导管功能不良需更换导管的血液透析患者28例,依据同一部位曾留置导管2次为常规置管组,超过2次为原位换管组,其中常规置管组16例,原位换管组12例;原位换管组采取原位更换导管方式,在涤纶套及上次静脉穿刺点中间位置切开,分离皮下组织后挑起导管,离断并退出远心端,在原导管静脉端置入导丝后退出剩余导管。重新建立一皮下隧道,将新导管从皮下隧道穿过,导丝法置入新导管。与常规重新置管方式比较,观察其年龄、性别、透析时间、曾留置导管次数、血流量、尿素清除指数(Kt/V)、尿素下降率(ureareductionratio,URR)、置管成功率、感染率、末次置管使用时间等指标,对使用效果进行总结评价。结果常规置管组16例中,6例置管失败;原位换管组12例均成功无手术并发症,术后导管使用通畅,血液透析时血流量达220ml/min以上。术后随访3个月,其中1例在术后1周内出现导管相关性感染,血培养示铜绿假单胞菌,经抗生素静脉治疗及局部封管后好转。统计结果显示,原位换管组在导管血流量、Kt/V值、URR、透析时间、年龄、性别上与常规置管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同部位血管曾换管次数越多,末次置管使用时间越长,需要使用原位换管的可能性越大,原位换管组术后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较常规置管组高(P〈0.05)。结论对于血液透析隧道涤纶导管出现功能不良的尿毒症患者,采用原位换管方式,可明显提高手术成功率,是有效实用

  • 标签: 血液透析 带隧道带涤纶套导管 原位换管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评估隧道涤纶导管护理在预防感染中的临床价值,并探讨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前景。通过对大量患者进行观察和数据分析,我们发现,采用该护理方法可以显著降低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率,为患者提供更安全的治疗环境。同时,这种护理方式还表现出降低患者住院时间的潜力,有助于减轻医疗资源压力。我们认为隧道涤纶导管护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作为一种有效的感染控制策略推广应用于临床实践中。这一研究结果为医疗保健机构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医疗服务质量。

  • 标签: 带隧道导管护理,涤纶套,感染预防,临床价值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封闭阀门的撕脱型扩张器在涤纶套中心静脉置管中的应用。方法57例涤纶套中心静脉置管采用传统的撕脱鞘法,32例采用新型封闭阀门的扩张器撕脱鞘法,20例采用导丝法,比较三种方法的优缺点。结果采用新型封闭阀门的扩张器撕脱鞘法置管32例次,置管成功率100%,穿刺点及隧道出血量极少,血流量充足可以满足透析需要,且操作简单。结论新型封闭阀门的扩张器撕脱鞘法置管操作简化,风险下降,出血量少,成功率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血液透析 带涤纶套中心静脉导管 撕脱鞘法 导丝法
  • 简介:摘要目的汇报1例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股静脉涤纶导管的护理体会。方法涤纶导管置入股静脉术前进行充分评估,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沟通,介绍导管的特点及日常护理方法,消除患者及家属的顾虑,术后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出血情况、置入部位皮下隧道及导管口周围皮肤情况,血液透析过程中护理方法及并发症处理。结果血液透析血流量可达220-240ml/min,经多次监测透析充分性均达标,患者精神状态良好。结论在血管条件不佳或一般情况较差、留置颈内静脉困难的透析患者中,股静脉留置涤纶导管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选择,精心护理及使用能够保证患者的治疗安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股静脉 带涤纶套导管 护理体会
  • 简介:中央静脉留置导管作为血液透析的血管通路在临床上应用非常普遍,导管在静脉中留置自然存在血栓、血流量不足、感染和患者生活不适等一些问题,由于透析血泵的抽吸负压,经常使得静脉壁吸附在导管顶端,影响血流量,尤其是在导管开口有血栓形成或导管外纤维蛋白鞘形成时,导管开口部位的空隙很小,透析血流量的要求使得导管开口的血液流速增大,进一步增加静脉壁的贴附作用,影响透析过程的完成,

  • 标签: 静脉留置导管 并发症防治 中央 血流量不足 涤纶 血液透析
  • 简介:目的探讨尿激酶持续微量泵入对血液透析患者隧道涤纶导管(TCC)功能不良的影响。方法选取南充市中心医院血液透析室维持性血液透析并伴TCC功能不良患者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10),尿激酶传统封管组(n=10)和尿激酶持续微量泵入组(n=10)。观察并比较各组患者透析时的血流速度、透析充分性、一个月内TCC功能不良的发生频数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与观察组相比,尿激酶传统封管组及尿激酶持续微量泵入组患者的透析血流速度显著增加,透析充分性更高,一个月内发生导管功能不良的频数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尿激酶传统封管组相比,尿激酶持续微量泵入组患者在透析时血流速度,透析充分性方面显著提升,1个月内TCC发生功能不良的频数显著降低(P〈0.05)。各组患者均无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尿激酶持续微量泵入可显著改善尿毒症患者TCC功能不良状况,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尿激酶 维持性血液透析 带隧道带涤纶套导管 中心静脉导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切口术式拔除隧道和涤纶套的透析导管(tunneled cuffed catheter,TCC)的技术成功率和并发症。方法回顾性收集和分析2015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脏内科拔除TCC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手术方案及并发症等资料。将患者分为传统切口术式组(切口组)和非切口术式组(非切口组),比较两组基线资料、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共349例患者入选本研究,行导管拔除术368例次,未记录拔管方法7例次,采用手术方式明确的361例次进行统计分析,其中非切口组286例次,切口组75例次。两组间在年龄、性别、基础肾脏病、导管留置时间和部位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非切口组中有2例次未成功,切口组有1例次未成功,两组手术成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9.3%比98.7%,χ2=0.290,P=0.590)。非切口组手术时间低于切口组[(5.36±1.70)min比(17.55±3.28)min,t=44.198,P<0.001]。在需要更换TCC的患者中,两组间新导管置入位置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30)。并发症方面,非切口组中2例次出现局部血肿,切口组中1例次出现手术伤口感染,两组均未发生严重出血、全身感染及其他需要住院或急诊手术处理的严重不良事件。结论非切口术式与传统切口术式在拔除TCC手术成功率和并发症方面无明显差异,在减少手术操作时间和患者创伤方面优于传统术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临床操作方法。

  • 标签: 肾透析 导管,留置 血管通路装置 带隧道和涤纶套的透析导管 导管拔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涤纶套双腔静脉导管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方法应用Seldinger技术和撕脱型扩张导管法行颈内静脉涤纶套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术,对我院2010年4月至2011年11月期间行该方法治疗的9例患者的使用情况进行观察。结果9例均插管成功,上机血流量为200±50ml/min。在使用过程中,1例患者因导管位置不佳,经适当调整导管位置后血流通畅;3例患者导管堵塞(血流不畅甚至堵塞),经及时溶栓处理后全部通畅;2例患者导管感染,其中1例经抗生素封管及抗感染治疗后继续使用,另1例经处理后无效,予以拔管;1例患者导管功能正常,可顺畅完成CRRT治疗(8小时/天以上),后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结论掌握行之有效的护理方法,是可以预防导管功能不良,延长导管的使用寿命,并取得满意的透析效果的。

  • 标签: 带涤纶套双腔静脉导管 血液透析 护理
  • 简介:目的研究硫酸阿米卡星混合法安明封管对维持性血液透析隧道、涤纶导管患者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采取随机分组对照研究,试验组予硫酸阿米卡星混合法安明封管,对照组使用法安明封管.均为20例,观察2组患者导管相关并发症、血泵流量、尿素清除指数(Kt/V)、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C-reactiveproteihs,hs-CRP)、血红蛋白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患者导管相关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40例)患者(导管相关菌血症x2=4.097,P=0.043;导管功能不良:x2=11.841,P=0.001;导管血栓形成:x2=7.978,P=0.005).试验组(15例)血泵流量(t=-4.233,P=0.000)、Kt/V(t=-8.552,P=0.000)、hs-CRP(t=8.228,P=0.000)及血红蛋白(t=-2.331,P=0.031)较试验前都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血泵流量:t=4.121,P=0.001;Kt/V:t=3.716,P=0.001;hs-CRP:t=-6.415,P=0.000;血红蛋白:t=3.139,P=0.005].结论硫酸阿米卡星混合法安明封管能有效降低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透析充分性,安全性良好.

  • 标签: 硫酸阿米卡星 法安明 血液透析 带隧道和涤纶套的导管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血液透析患者涤纶套长期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的病原学分布及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省立医院2011年1月~2015年3月以涤纶套长期导管建立血液透析通路进行透析的患者405例,对其中确诊的CRBSI的患者均行细菌培养及药敏测定,分析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结果405例患者中,共发生CRBSI75例,33例(44%)血培养阳性;病原菌分布以革兰氏阳性球菌为主,占感染总数的66.6%(22株),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5株(45%),表皮葡萄球菌3株(9%),粪肠球菌2株(6%);检出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占33.3%(11株),主要为阴沟肠杆菌2株(6%)、荧光假单胞菌2株(6%)、肺炎克雷伯菌2株(6%);革兰氏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加素、呋喃妥因的敏感率达100%,其中检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3株(13.6%);革兰氏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环丙沙星最为敏感,对头孢曲松、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氨苄西林/舒巴坦耐药率均为45.45%。结论长期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以革兰氏阳性球菌为主,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加素、呋喃妥因敏感,革兰氏阴性杆菌也不少见,且部分对常见抗生素头孢曲松、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氨苄西林/舒巴坦耐药,对此应予以重视。

  • 标签: 血液透析 长期导管 血流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 简介:目的研究经股静脉置入隧道式涤纶套双腔导管尖端位置和流量的关系.方法选取经股静脉置入隧道式涤纶套双腔导管(TunneledCuffedCatheter,TCC)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215例.根据X线检查观察导管远端尖端对应椎体的位置进行分组,以第3腰椎(thirdlumbarvertebrae,L3)为中心分为A组(导管远端尖端在第3腰椎下缘以下),B组(导管远端尖端在第3腰椎位置),C组(导管远端尖端在第3腰椎上缘以上).记录首次使用TCC血液透析1h内导管动静脉端实际泵流量(ml/min),比较各组间流量.结果克鲁斯卡尔沃利斯K-W检验,χ^2=11.5,Df=2,P=0.003(P<0.05).3组间血流量是不同的,A组平均血流量235.3±25.5ml/min,B组平均血流量249.5±18.1ml/min,C组平均血流量234.7±26.8ml/min.组间两两比较采用曼-惠特尼U检验,P(A组/B组)0.013,P(B组/C组)0.001,P(C组/A组)0.722,其中P(B组)<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股静脉置入TCC流量与导管远端尖端位置有关,导管尖端在腰椎L3位置血流量最佳.腰椎L3水平可能是导管尖端在下腔静脉的最佳位置.各组导管尖端位置流量不同可能与下腔静脉解剖结构有关.

  • 标签: 股静脉 隧道式带涤纶套导管 尖端位置 流量
  • 简介:目的探讨分析尿激酶肝素混合封管在涤纶套双腔透析导管中应用后的通畅性和安全性。方法将北京市普仁医院血液净化中心中心使用涤纶套的双腔透析导管的患者共42例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定期尿激酶与肝素混合液封管,对照组常规肝素封管,观察这2组患者12月内平均透析血流速、静脉压、导管功能良好例数、导管功能不良例数、更换导管例数,并监测患者的自发出血例次及凝血功能,以分析尿激酶封管在涤纶套双腔透析导管中应用后的通畅性和安全性。结果尿激酶与肝素混合液封管后,导管血流量明显高于肝素封管组[观察6月时:(207.813±27.397)ml/min对(172.877±21.072)ml/min,t=4.632,P〈0.001;观察12月时(177.885±23.421)ml/min对(151.836±28.817)ml/min,t=3.215,P=0.001],静脉压低于肝素封管组[观察6月时:(50.684±21.081)mmHg对(66.211±18.669)mmHg,=2.527,tP=0.008;观察12月时(76.919±32.543)mmHg对(113.937±43.864)mmHg,=t3.106,P=0.002]且导管功能好于肝素封管组(导管功能功能良好例数:18例对10例,χ~2=5.250,P=0.022;导管功能功能不良例数:2例对7例,χ~2=5.091,P=0.024;更换导管例数:1例对4例,χ~2=3.872,P=0.049)。两组患者均无自发性出血,且凝血功能检查无统计学差异[凝血酶原时间:(12.769±2.733)s对(12.580±1.346)s,t=0.284,P=0.389;国际标准化比值:1.032±0.139对1.021±0.154,t=0.243,P=0.405;凝血酶时间:(18.501±1.439)s对(17.903±0.895)s,t=1.617,P=0.057;纤维蛋白原:(2.696±0.928)g/L对(2.704±1.437)g/L,t=0.021,P=0.492;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35.926±6.544)s对(34.406±7.327)s,t=0.709,P=0.241]。结论应用尿激酶肝素混合液封管,可降低涤纶套双腔透析导管功能不良发生率,保证透析充分性,且对全身凝血功能无不良影响。

  • 标签: 带涤纶套双腔透析导管 尿激酶 封管
  • 简介:摘要血液透析患者左右颈内静脉闭塞后,超声引导下再次颈部置入透析导管常较困难。我们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引导下对5例双侧颈内静脉合并右无名静脉闭塞的患者行上腔静脉穿刺,其中4例穿刺成功并置入右侧透析导管。术中无气胸、血胸等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1个月透析导管功能良好。有限的经验提示,在右无名静脉闭塞后选择DSA下经皮上腔静脉穿刺置管是可行及安全的,为困难透析通路的建立提供了一种新技术。

  • 标签: 导管,留置 穿刺术 血管造影术 上腔静脉穿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的尿激酶溶栓方式治疗涤纶套中心静脉导管功能不良的临床方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9月1日于我院使用涤纶套中心静脉导管曾发生功能不良(≥1次/周,且2次以上)患者30例。所有患者均规律透析3次/周,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B、C共三组,每组10例。另选取10例导管功能良好者,收集一般资料。A组采取尿激酶10万单位(wu)入生理盐水10 ml以1 ml/h分别用2个微量泵从导管的动脉和静脉端持续尿激酶泵入,余量2 ml静推入导管,每周1次,于透析前1日进行;B组尿激酶10 wu入生理盐水100 ml连接2个输液器,分别从导管的动脉和静脉端静滴,调整滴速以20 min输注完毕,每周1次,可于透析当日进行;C组尿激酶10 wu入生理盐水4 ml中分别连接导管动脉和静脉端封管式溶栓,20 min后抽吸,每周1次,可于透析当日进行。1个月后观察透析过程中各组血流量及压力值变化以及有无出血事件。结果经溶栓治疗后三组导管功能均有改善,A组较B组和C组血流量更高(P<0.01),且该组动静脉压力符合临床需求。结论微量尿激酶持续泵入治疗导管功能不良的效果较佳。

  • 标签: 尿激酶 溶栓治疗 带涤纶套中心静脉导管 血液透析
  • 作者: 冯友金 曾志力 饶良芝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0-31
  • 机构:广东省广州市   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510010
  • 简介: 摘要:对1例经股静脉留置涤纶导管功不良的老年维持性血透患者在血液透析中的治疗及护理。护理主要以导管功能不良的维护、并发症预防及多次变换血管通路方式后的心理护理。

  • 标签: 血液透析 股静脉 带隧道带涤纶套导管 溶栓 护理
  • 简介:张力带钢丝在四肢偏心位承重骨骼骨折中应用,获得满意疗效。由于克氏针和钢丝存留体内,均需二次手术取除;可发生克氏针松动,针尖刺破皮肤,钢丝断裂等并发症。我院自1988年至1995年应用张力涤纶线治疗偏心位承重骨骼骨折40例,疗效满意。

  • 标签: 张力带钢丝 涤纶线 骨折治疗 手术取除 生物力学 克氏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