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 为慢性肾功能衰竭者建立永久性血液透析通路。方法 应用涤纶的双腔留置导管,为6例患者行经皮锁骨下静脉插入术插入导管。结果 共行锁骨下静脉双腔留置导管插入术6例,成功5例,失败1例。成功5例X光摄片证实,导管前端位于第二肋间,最高血流量可达350ml以上。测定瘘管再循环量为4.1%~19.7%,平均9.3%。结论 应用涤纶双腔导管经锁骨下静脉穿刺,可建立长期血液透析通路,血流量高,并发症少。

  • 标签: 锁骨下静脉 血液透析 双腔导管 留置导管 血流量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涤纶套血液透析导管的血液透析患者使用及并发症情况。方法以我院2006年1月至2009年3月留置涤纶套血液透析导管经左侧锁骨下静脉置管的3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资料,分析置管后血栓形成和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35例经左锁骨下静脉置管全部成功,导管置入后X线下复查全部位于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置管成功率为100%。血流量均大于200ml/min,导管连续使用12月以上10例,6月以上18例,超过3月7例。共发生导管内血栓形成9例(占25.7%),其中合并其它部位血栓形成3例(占8.5%),左锁骨下静脉内血栓形成3例,其中1例同时合并上腔静脉内血栓形成和左颈内静脉内血栓形成。导管相关性感染2例(5.7%)。结论涤纶套血液透析导管的置入可解决许多不适合进行造瘘手术且外周血管条件差的患者的血管通路问题。锁骨下静脉置管同样安全和方便。

  • 标签: 血液透析通路 血液透析 带涤纶套导管 并发症
  • 简介:张力带钢丝在四肢偏心位承重骨骼骨折中应用,获得满意疗效。由于克氏针和钢丝存留体内,均需二次手术取除;可发生克氏针松动,针尖刺破皮肤,钢丝断裂等并发症。我院自1988年至1995年应用张力涤纶线治疗偏心位承重骨骼骨折40例,疗效满意。

  • 标签: 张力带钢丝 涤纶线 骨折治疗 手术取除 生物力学 克氏针
  • 简介:真丝绸的风格是光泽柔和,手感柔软而富有弹性,此类织物具有良好的保暖性、透气性、吸湿性、涤纶织物光泽明亮耀眼、手感软硬,且该类织物吸湿性透气性较差,在仿真丝原料开发中,重点是风格的开发,手感和光感通常被公认为追求的主要目标,本文就涤纶仿真丝原料进行探讨.

  • 标签: 涤纶仿真丝 风格 光泽度 仿真丝原料
  • 简介:介入放射学以其微创、安全、简便、有效的优点越来越被广大患者所接受,护理对于介入医学的重要辅助作用也越来越明显。随着国内外介入医学领域的扩大和发展,介入护理学也逐渐成为一门与内、外科护理学并驾齐驱的具有自己特色的独立的专科护理学。鉴于导管室环境特殊、材料繁杂、介入手术种类较多的护理特点和教学难点,针对实习护生采取了与临床教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教模式,现介绍如下。

  • 标签: 导管室 介入 护理 实习 进修 教学
  • 简介:一、概况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到本世纪末和下世纪初,我国将成为世界化学纤维生产和世界纺织品生产的中心及最有潜力和最大的消费市场。我国化纤工业发展速度很快,1994年化纤生产能力已达列300万吨左右,化纤产量为272万吨,居世界第二位。在化学纤维中,涤纶长丝以其良好的性能、广泛的用途和生产工艺流程短等特点得到高

  • 标签: 涤纶长丝 涤长丝 生产能力 市场价格 化纤 长丝生产
  • 简介:摘要对一例尿毒症患者行CUFF导管长期颈内静脉置管,患者住院期间此通道行血透治疗三次,血流量满意,未发生感染、堵塞、滑脱等情况,住院18天病情好转出院,目前该患者病情稳定,留置导管保护完好,定期外院行血透治疗。结论提出加强心理护理、正确护理导管,注重健康宣教是保持导管长期留置的重要措施。

  • 标签: 长期 留置导管 护理
  • 简介: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oligodeoxynu-cleotide,asON)在体外进行抗病毒基因复制与表达研究国内外已有多篇报道,但其应用于体内主要障碍之一是易被血清中各种核酸酶降解,因此,成药性修饰成为其临床应用前景的关键,核酸酶降解未修饰或硫代磷酸化修饰的asON一般是从3′端逐渐外切(AntisenseRe-

  • 标签: 反义核酸 茎环结构 体外稳定性 反义寡核苷酸 酶降解 西安市
  • 简介:针对复合材料箍掠型叶片整体叶盘结构,开发了对叶片快速施加气动载荷的方法,发现了整体叶盘的应力应变分析和寿命预测方法,成功地完成了模型叶盘的应变测量和低循环疲劳试验。通过模型叶盘数值分析与试验测量数据的比较可见,二者吻合较好,从而验证了上述方法的有效性。

  • 标签: 带箍环掠型 叶片 整体叶盘 强度分析 数值分析 强度试验
  • 简介:自1996年1月~1999年12月,我科应用硅橡胶涤纶丝网进行颅骨缺损修补52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本组52例,男39例,女13例,年龄17~55岁,平均42岁。缺损原因:41例为颅脑外伤减压术后,11例脑瘤切除同时去骨瓣术后。缺损部位:额部8例,颞顶17例,顶枕部19例,颞额顶部8例。颅骨缺损面积最大11×17cm2,最小3×4cm2。修补与缺损时间间隔5~13个月,平均6.5个月。全部病例采用上海硅橡胶研究所生产的硅橡胶涤纶丝网成形片为修补材料。先将成形片浸泡于10%富尔马林液

  • 标签: 颅骨缺损 修补术 材料
  • 简介:近年来,我国涤纶生产能力一直呈扩容状态。随着聚酯行情的大起大落,2003年至2005年投资规模和能力均为中国聚酯发展史上的新高峰,预计到2005年底,国内聚酯聚合产能将达到2000万吨/年,其中大型聚酯装置(10万吨/套)约占到整个行业的75%左右,民营聚酯企业又将占到大型聚酯装置的65%以上,聚酯市场在未来的几年内也将面临大规模的洗牌局面。

  • 标签: 中国 石油化工企业 涤纶产业 聚酯行业 综合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