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衰的临床治疗情况,观察小儿哮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2年3月-2014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50例重症肺炎合并心衰患儿、56例哮喘患儿共计106例患儿,每组患儿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均行常规治疗,观察1组采用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进行治疗,观察2组采用孟鲁司特钠片进行治疗,统计比较各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1组及观察2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1组、对照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衰的临床治疗中,除需积极对症治疗外还要针对性处理炎症和心衰症状,在小儿哮喘的治疗中需要积极采用孟鲁司特进行治疗,以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救治水平。

  • 标签: 小儿重症肺炎 心衰 小儿哮喘 治疗效果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对由肺炎支原体(MP)感染而诱发小儿哮喘的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效果等展开分析。方法以60例来我院接受治疗的MP感染诱发哮喘患儿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50例接非MP感染诱发哮喘患儿为对照组。观察并分析两组患儿临床特征及其治疗措施。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发热例数、程度及持续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发生显著升高(P<0.05);此外,在咳嗽、喘息、肺部受累情况以及临床治疗效果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同样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MP感染诱发小儿哮喘的临床症状以发热为主,喘息症状出现的比较晚,但会持续较长时间,并且还会存在剧烈咳嗽的症状。通过向患儿应用糖皮质激素、支气管扩张剂及大环类酯类抗生素等,可获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肺炎支原体(MP)感染 小儿哮喘 临床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诱发小儿哮喘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分析。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MP感染诱发小儿哮喘患儿6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收治的非肺炎支原体感染哮喘患儿6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发热、肺部感染、喘息、肺部哮鸣音、支气管肺炎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93.33%(p<0.05)。结论与普通哮喘相比,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小儿哮喘临床表现极为严重,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联合支气管扩张剂和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具有确切疗效

  • 标签: 小儿哮喘 肺炎支原体 感染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小儿哮喘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方法。方法将60例2017年1月到12月我院收治的肺炎支原体诱发的哮喘患儿纳入试验组,另选同时期非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的哮喘患儿60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特点。按入院先后将试验组分为B组和试验C组,B组采用红霉素与阿奇霉素联合治疗,C组在B组基础上使用哮喘宁与喘乐宁治疗,比较B组与C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儿发热、重度喘息和咳嗽的单项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B组治疗总有效率低于C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诱发小儿哮喘时患儿各项症状更加严重,但通过药物治疗后仍能得到缓解。

  • 标签: 肺炎支原体感染 小儿哮喘 临床特点
  • 简介: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肺炎支原体受到感染导致的小儿哮喘临床症状和治疗方式。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 2015年 10月~ 2017年 10月 6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小儿哮喘患儿,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并作为观察组, 另选同期 60例非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小儿哮喘患儿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儿接受头孢类抗生素药物治疗, 并联合糖皮质激素以及支气管扩张剂进行辅助治疗, 观察组患儿则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大环内酯类药物, 对两组的哮喘、体温、干咳及肺部病变等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对照组有 45例患儿哮喘发作时间为入院后 1周内, 占 75.0%, 平均哮喘持续时间( 2.7±1.1) d;观察组有 50例患儿的哮喘发作时间为入院后 1周内, 占 83.3%, 平均哮喘持续时间( 6.1±2.2) d;两组患儿的平均哮喘持续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10.707, P<0.05)。对照组中 24例体温上升, 15例 37.5~ 38.0℃, 8例 38.1~ 39.0℃, 1例 >39.0℃, 患儿发热持续时间 <1周。观察组中 41例体温上升, 13例 37.5~ 38.0℃, 22例 38.1~ 39.0℃, 6例 >39.0℃, 其中 35例发热时间 <1周。对照组患儿体温上升例数多于观察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9.701, P<0.05)。对照组患儿主要症状为咳痰, 有 12例干咳;观察组有 39例阵发干咳;两组患儿干咳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24.86, P<0.05)。对照组患儿接受肺部检查, 主要结果为双肺纹理模糊以及支气管肺炎, 有哮鸣音和湿啰音;观察组患儿以干啰音和哮鸣音为主, 肺 CT显示有大片阴影, 少量气肿。结论 肺炎支原体导致的小儿哮喘疾病咳嗽程度强烈, 持续时间长, 应该使用大环内脂类药物与其他药物联合治疗。  

  • 标签:    儿童哮喘 肺炎支原体感染 大环内酯类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引发小儿哮喘临床症状与治疗方法。方法将我院2016年3月-2017年11月9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引发小儿哮喘患儿分组(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则给予综合治疗方案。比较两组哮喘控制效果;发热消失时间、喘息消失时间、肺部体征消失时间;治疗前后患儿体温、白细胞。结果观察组哮喘控制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热消失时间、喘息消失时间、肺部体征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体温、白细胞相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体温、白细胞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引发小儿哮喘临床症状主要有发热、喘息等,经综合治疗效果确切,患儿病情缓解快,预后好。

  • 标签: 肺炎支原体感染 小儿哮喘 临床症状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肺炎支原体感染和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4月-2017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45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常规组,45例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作为研究组,检测两组患者血清总IgE水平、嗜酸性粒细胞数、MP-IgM数值等情况。结果研究组血清总IgE水平和嗜酸性粒细胞数分别为(182.44±41.37)U/L、(6.62±2.49)*109/L,明显高于常规组的(91.35±52.21)U/L、(3.18±1.28)*109/L,比较两组患者MP-IgM检测结果,研究组阳性例数为15例,阴性例数为30例,阳性率为33.33%,常规组阳性例数为6例,阴性例数为39例,阳性率为13.33%,两组相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体原体感染和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之间有相关性,肺炎支原体感染容易诱发咳嗽变异性哮喘

  • 标签: 反复呼吸道感染 肺炎体原体感染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
  • 简介:摘要小儿哮喘是一类常见病症,小儿发病时会出现呼气延长、平卧困难、反复发作等问题,严重了会导致呼吸困难。小儿哮喘发病很难治疗,对小儿的发育产生较大负面影响,所以应该采用合理的方式进行治疗。小儿推拿的方式治疗小儿哮喘效果明显,结合中药治疗,起到巩固的效果。

  • 标签: 小儿哮喘 小儿推拿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小儿哮喘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就诊的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小儿哮喘4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3例,实验组给予抗生素配合吸入药物,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案,比较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91.30%)明显高于对照组(73.91%),并且症状缓解时间也较对照组更优。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小儿哮喘患者采取抗生素配合吸入药物的疗效显著,恢复更快,建议临床推广。

  • 标签: 肺炎支原体感染 诱发 小儿哮喘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由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的小儿哮喘临床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60例接受头孢类抗生素药物治疗的非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小儿哮喘患儿作为对照组,同时随机选取60例在对照组采用治疗方式的基础上,联合糖皮质激素以及支气管扩张剂进行辅助治疗的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小儿哮喘患儿作为观察组。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大环内酯类药物,对两组患儿的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其中包括哮喘、体温、干咳及肺部病变等。结果对照组有45例患儿哮喘发作时间为入院后1周内,占75.0%,平均哮喘持续时间(2.7±1.1)d;观察组有50例患儿的哮喘发作时间为入院后1周内,占83.3%,平均哮喘持续时间(6.1±2.2)d;两组患儿的平均哮喘持续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0.707,P<0.05)。对照组中24例体温上升,15例37.5~38.0℃,8例38.1~39.0℃,1例>39.0℃,患儿发热持续时间<1周。观察组中41例体温上升,13例37.5~38.0℃,22例38.1~39.0℃,6例>39.0℃,其中35例发热时间<1周。对照组患儿体温上升例数多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701,P<0.05)。对照组患儿主要症状为咳痰,有12例干咳;观察组有39例阵发干咳;两组患儿干咳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4.86,P<0.05)。对照组患儿接受肺部检查,主要结果为双肺纹理模糊以及支气管肺炎,有哮鸣音和湿啰音;观察组患儿以干啰音和哮鸣音为主,肺CT显示有大片阴影,少量气肿。结论肺炎支原体导致的小儿哮喘疾病咳嗽程度强烈,持续时间长,应该使用大环内脂类药物与其他药物联合治疗。

  • 标签: 儿童哮喘 肺炎支原体感染 大环内酯类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小儿哮喘的临床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将我院66例肺炎支原体诱发小儿哮喘患儿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和红霉素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阿奇霉素、红霉素以及喘乐宁进行联合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是93.9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是63.63%,组间治疗效果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小儿哮喘应用阿奇霉素、红霉素以及喘乐宁3种药物进行联合使用治疗,能够加快患儿恢复,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肺炎支原体 小儿哮喘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儿肺炎合剂在辅助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1月到2017年1月到本院治疗的小儿肺炎患者108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成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54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小儿肺炎合剂进行辅助治疗,观察、比较两组小儿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的30例,临床疗效良的22例,临床疗效中的2例,临床疗效差的0例,总临床疗效优良率为96.29%;对照组临床疗效优的12例,临床疗效良的27例,临床疗效中的10例,临床疗效差的5例,总临床疗效优良率为72.22%。对两组总临床优良率进行统计学分析,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肺炎合剂在辅助治疗小儿肺炎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并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 标签: 小儿肺炎合剂 小儿肺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小儿支气管哮喘为儿童常见病及高发病,多数患儿呈慢性病程,极易反复发作,临床治疗难度较大。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对患儿呼吸功能影响较大,严重者可导致呼吸功能障碍,并可累及多脏器及系统,需进一步提高临床救治水平。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影响因素较多,呼吸道感染是急性发作的重要诱因,而近年来肺炎支原体感染与改变急性发作的相关性逐渐受到临床领域的关注,为进一步探明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关系,探索急性发作期临床治疗方法,本文对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治疗展开综述研究,现总结报道如下。

  • 标签: 小儿支气管哮喘 急性发作 肺炎支原体感染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本文简单总结了小儿哮喘的诊断、辨证与治疗。

  • 标签: 小儿 哮喘 中医
  • 简介:摘要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细菌性肺炎的患病率有所下降,而支原体和病毒感染所占的比例有升高的趋势。小儿肺炎的临床治疗多以消除炎症、清除致病菌为目的,所以常规治疗中仍以抗生素及序贯治疗为主;运用中医药治疗小儿肺炎在改善肺循环、提高免疫力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尽早进行微波或电超导与药物综合辅助治疗,是减少抗生素的使用,促使患儿早日康复有效办法。本文就小儿肺炎的药物治疗做一综述。

  • 标签: 小儿肺炎 药物治疗 抗生素 中药 辅助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儿肺炎合剂在辅助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1月到2017年1月到本院治疗的小儿肺炎患者108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成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54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小儿肺炎合剂进行辅助治疗,观察、比较两组小儿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的30例,临床疗效良的22例,临床疗效中的2例,临床疗效差的0例,总临床疗效优良率为96.29%;对照组临床疗效优的12例,临床疗效良的27例,临床疗效中的10例,临床疗效差的5例,总临床疗效优良率为72.22%。对两组总临床优良率进行统计学分析,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肺炎合剂在辅助治疗小儿肺炎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并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 标签: 小儿肺炎合剂 小儿肺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相关性,以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65例患儿、呼吸道感染65例患儿分别建组,名称为观察组、对照组,选取时间2016年10月~2017年8月,检测两组患儿的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与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结果观察组MP-IgM检测的阳性率为35.4%,对照组MP-IgM检测的阳性率为23.1%;对比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MP-IgM阳性患儿与MP-IgM阴性患儿的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与IgE的检测结果,P<0.05,差异有意义。结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发生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概率极大,行肺炎支原体检测十分有必要,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合理的方向。

  • 标签: 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 肺炎支原体感染 的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哮喘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5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将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氨茶碱片治疗,观察组患者患者给予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治疗2个月后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8%,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60%,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中,孟鲁司特钠咀嚼片的林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氨茶碱,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小儿支气管哮喘 临床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哮喘患者接受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护理方式。方法根据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我院共有98例小儿哮喘患者接受研究分析,将这些患儿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除了常规治疗增加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并提相应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对照组共有23例显效、17例有效和9例无效病例,临床有效率是81.6%,观察组的临床显效病例是29例,有效病例是19例,无效病例1例,临床有效率是98%,两组的临床有效率为观察组较为优秀,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小儿哮喘患者接受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价值比较高,临床中具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为患儿的病情改善提供了帮助,临床中应该推广使用。

  • 标签: 氧驱动雾化吸入 小儿 哮喘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小儿哮喘持续状态的护理。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35例哮喘持续状态的患儿,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通过精心治疗和护理,除了1例因为合并严重先天性心脏病抢救无效死亡,1例因呼吸衰竭严重而放弃治疗之外,其他33例患儿病情好转出院。结论精心、全面、快速的护理是使小儿哮喘持续状态康复的前提与保证。

  • 标签: 哮喘持续状态 护理 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