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联合膀胱镜下活检和尿脱落细胞学诊断膀胱尿路上皮癌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1-2023.12期间我院收治的320例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进行膀胱镜下活检和尿脱落细胞学检查,以综合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对比单独进行膀胱镜下活检、尿脱落细胞学和联合膀胱镜下活检和尿脱落细胞学诊断的准确率。结果:联合膀胱镜下活检和尿脱落细胞学诊断的准确率明显高于独进行膀胱镜下活检、尿脱落细胞学的准确率(p<0.05)。结论:联合膀胱镜下活检和尿脱落细胞学诊断膀胱尿路上皮癌的准确率较高,值得临床实践应用。

  • 标签: 膀胱镜下活检 尿脱落细胞学 膀胱尿路上皮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新型气管导管预防兔子颅脑手术中气管导管脱落的效果。方法:选择新西兰大耳白兔40只,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的兔子在颅脑手术时采取新型气管导管,对照组的兔子在颅脑手术时采取普通的气管导管。观察结束后,比较两组的兔子气管导管脱落的例数、一次插管的成功率、组织水肿、牙齿脱落等并发症的情况、建立人工气道所需要的时间。结果:经研究,观察组大耳白兔[1][山万2]气管导管未发生脱落且插管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气道建立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大耳白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一次插管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新型气管导管可以有效预防颅脑手术过程中气管导管的脱落,插管效果更好,安全性也较高。

  • 标签: 新型气管导管 颅脑手术 气管导管脱落
  • 简介:摘要:探究p16/Ki67细胞学双染检测应用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诊断与筛查效能。方法  对184例入院行宫颈癌筛查的妇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组织病理学活检结果分为宫颈癌组(n=9)、CINⅢ组(n=17)、CINⅡ组(n=34)、CINⅠ组(n=50)及阴性组(n=74),比较五组妇女p16、Ki67单染及p16/Ki67双染结果差异,分析细胞学单染与双染法试验筛查CIN的诊断效能差异。结果  宫颈癌组、CINⅢ组、CINⅡ组p16、Ki67细胞学单染阴性率均明显低于CINⅠ组、阴性组(P均<0.05),p16/Ki67细胞学双染阳性率均明显高于CINⅠ组、阴性组(P均<0.05)。p16/Ki67细胞学双染诊断特异度、符合率均明显高于单纯p16或Ki67细胞学单染(P均<0.05)。结论  p16/Ki67细胞学双染技术能有效提高宫颈上皮细胞学染色检查效率与诊断效能,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p16/Ki67 细胞学双染 宫颈上皮内瘤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在采取宫颈活检组织病理学与液基细胞学检测时的影响。方法:2022年10月~2023年10月期间,选择我院20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选择液基细胞学检测患者,并应用宫颈活检组织病理检测进一步确诊,对比诊断结果。结果:液基细胞学检测检出CIN I及HPV感染伴CIN I 85例,CIN II及HPV感染伴CIN II 49例,CIN III及HPV感染伴CIN III 39例;宫颈活检组织病理学检出CIN I及HPV感染伴CIN I 91例,CIN II及HPV感染伴CIN II 64例,CIN III及HPV感染伴CIN III 46例。结论:宫颈活检组织病理学与液基细胞学检测能准确发现宫颈上皮内瘤变,提高 CIN诊断率,两者结合减少了假阴性的发生,是提高 CIN 及宫颈上皮内瘤变早期诊断的有效方法。且为更早期防治宫颈癌变提供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宫颈活检组织病理学 液基细胞学检测 宫颈上皮内瘤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接受中心静脉导管置管的患者大多数都是在重症监护室进行治疗的危重症患者群体,该部分患者的病情普遍较为危急,而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是对患者进行治疗的重要方法。血管导管相关感染问题一直都是重症监护室之中非常多见的并发症之一,该疾病发病以后会进步加重患者的病情,同时也会极大程度的提高患者的死亡风险。本文主要对单签中心静脉导管所导致的血管导管相关感染护理方法进行了综述。

  • 标签: 中心静脉导管 血管导管相关感染 护理进展
  • 简介:摘要:中心静脉导管(CVC)在现代医疗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有助于给药、输液、输血以及监测血流动力学参数。然而,尽管它们具有重要的实用性,但CVC与血管通路相关感染的风险显著,这可能导致增加的发病率、死亡率和医疗费用。这些感染统称为中心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给全球的医疗服务提供者带来了巨大挑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重视防范策略致力于减少CLABSI的发生率。作为一线护理者,护士在有效实施这些预防措施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了解预防CVC相关感染的护理干预的最新进展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和提高护理质量至关重要。

  • 标签: 预防 中心静脉导管 血管导管 相关感染 护理
  • 简介:摘要: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 CVC)在临床医学中广泛应用,为重症患者提供静脉通路以输注药物、输液、监测中心静脉压等,然而,与之伴随的是导管相关感染(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 CRBSI)的风险。CRBSI不仅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医疗成本,更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因此,预防CVC相关感染已成为临床护理中的重要课题。近年来,随着护理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护理技术的不断进步,预防CVC相关感染的策略和措施也在不断完善和优化。本文将探讨目前有关预防CVC相关感染的护理研究进展。

  • 标签: 预防护理 中心静脉导管 血管导管 相关感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手术患者护理预后恢复产生的影响。方法:在2022年6月至2023年3月间录入我院中确诊为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患者共计50名,随机均分为对照组(n=25)与实验组(n=25),分组方式为计算机随机分组方案。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接受综合护理。护理后研究人员评价患者生活质量与患者的疼痛程度,以生活质量判断,患者愈后恢复效果,分析组间差异。结果: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各时间点疼痛评分明显更低,差异显著存在(P<0.05)。实验组患者手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存在(P<0.05)。结论:本次研究通过对照实验,证实针对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手术患者采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患者预后生活质量,具有良好可应用价值,值得进行推广。

  • 标签: 综合护理 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液压系统是飞机的重要辅助能源系统,液压导管是液压系统组成部分。基于此,本文论述了飞机液压金属导管失效原因。

  • 标签: 飞机液压导管 失效 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输液患儿发生导管堵塞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于2022年12月-2023年12月,收录70例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输液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n=35)、观察组(n=35)。分析导致发生导管堵塞的原因,对照组予以常规干预,观察组予以针对性护理,分组探究干预的效果。结果: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94.29%,相比对照组的71.43%更高,结果比较P<0.05。观察组管留置时间更长,结果比较P<0.05。对照组导管不良事件发生率20.00%,观察组发生率2.86%,结果比较P<0.05。结论:血凝块形成、药物残留、异物阻塞以及积聚物阻塞都是导致发生导管堵塞的重要因素,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输液患儿治疗时,实施针对性护理,加强导管的维护,能够提高穿刺率,延长导管的留置时间,减少导管堵塞的发生。

  • 标签: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输液 导管堵塞 发生原因 针对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输尿管上段结石并感染患者护理难度较大,本文分析对此病患者采取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输尿管上段结石并感染的患者76例,以盲分法分组,其中38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为对照组,其余38例患者接受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护理干预,为观察组。对比指标:术后恢复指标、疼痛水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1)观察组患者各项术后恢复指标用时均比对照组患者短(P<0.05);(2)干预前两组患者疼痛相关量表评分结果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此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3)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输尿管上段结石并感染患者护理难度较大,对此病患者实施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护理干预可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并可缓解患者的疼痛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 护理干预 输尿管上段结石 感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从实际出发,结合陆丰12-3导管架的建造,对比了深水导管架和浅水导管架在建造过程安全管理的不同,对建造过程中的安全管控环节进行了一一分析,提出冗余式管理思路,以期为后续深水导管架建造安全管理提供参考。

  • 标签: 海洋石油 深水导管架 安全管理 冗余式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