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姚青青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4-04-08
  • 机构:德驭医疗马鞍山总医院  安徽马鞍山   243000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患者实施家庭心理康复治疗模式对其情绪障碍及照顾负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10~2023.10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脑卒中后情绪障碍患者,随机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家庭心理康复治疗模式,观察两组患者情绪障碍改善情况以及照顾负担改善情况。结果 HAMA评分、HAMD评分、CBI评分:治疗前无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更低(P<0.05)。结论 脑卒中后情绪障碍患者应用家庭心理康复治疗模式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情绪障碍,并利于减轻照顾负担。

  • 标签: 脑卒中后患者情绪障碍 照顾者 家庭心理康复治疗模式 常规治疗 负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互联网+出院准备服务对家庭肠内营养主要照顾的影响。方法:从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我院家庭肠内营养主要照顾中抽选6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30例,接受互联网+出院准备服务,对照组30例,接受常规出院指导。结果:实验组主要照顾知行信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互联网+出院准备服务对家庭肠内营养主要照顾影响比较大,可以很好的提升主要照顾的认知水平,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互联网 出院准备服务 家庭肠内营养
  • 简介:【摘要】随着临终关怀“五全”照顾理念的发展,从事临终关怀服务的医疗工作者在关注临终患者“身、心、社、灵”等方面的同时,也逐渐将焦点转向照顾的体验与感受。因此,了解掌握老年临终患者照顾负担现状和影响因素,照顾体验、应对方式及资源的评估,引导并帮助其有效应对,以促进改善老年临终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提高幸福感。

  • 标签: 临终患者 照顾者负担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热性惊厥儿童照顾出院准备度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 162例热性惊厥儿童照顾进行调查,并分析照顾出院准备度得分的影响因素。结果 热性惊厥儿童照顾出院准备度总得分为总分为(173.57±31.74)分,条目均分为(5.99±1.09)分。单因素、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结果显示出院指导质量、文化程度、发作时间等是热性惊厥儿童照顾出院准备度的因素影响 (P<0.05)。结论 热性惊厥儿童照顾出院准备情况处于中低水平,医护人员应根据热性惊厥儿童照顾的具体情况,给予个性化的出院指导以提高出院指导服务质量。

  • 标签: 热性惊厥儿童照顾者 出院准备度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安宁疗护对临终患者主要照顾心理应激的影响。方法 纳入53例2021年1月-2023年10月我院临终患者主要照顾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安宁疗护干预,目的是对比护理前后临终患者主要照顾心理应激情况,针对性获取生活被扰乱、心理痛苦、负性情感各项评分数据,判断安宁疗护效果。结果  统计临终患者主要照顾心理应激状态评分,护理前及护理后评分对比,护理后较护理前相对较低,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安宁疗护的应用,有助于临终患者主要照顾心理应激程度降低,主要照顾可积极配合护理工作,引导正确面对疾病,直面亲人离世,具有广泛应用价值。

  • 标签: 临终患者 主要照顾者 心理应激 安宁疗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医生-照顾协同管理模式在老年脑卒中患者居家康复期间的作用。方法:研究时间为2020.03-2023.03,研究对象为此期间我机构门诊部收治的30例老年脑卒中患者。经随机法将入组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均1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延续管理,观察组实施医生-照顾协同管理。比较不同方式干预效果。结果:居家康复治疗后3个月,FIM评分上升,观察组>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脑卒中患者居家康复期间采用医生-照顾协同管理模式效果确切,可促进肢体功能恢复,可行。

  • 标签: 脑卒中 居家康复 医生-照顾者协同管理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家庭照护技能培训及支持计划的关键方面,以提高他们在日常工作中的效能。通过对现有研究和实践的综合分析,我们聚焦于制定一套全面的培训计划,涵盖了专业技能、沟通技巧、心理健康支持等多个方面。我们强调建立一个支持体系,包括定期培训、社交支持和心理健康资源的提供,以确保家庭照护在面对挑战时能够得到及时的支持和指导。通过这一计划,我们期望提升家庭照护的综合素质,从而提高他们在服务受托过程中的满意度和成效。

  • 标签: 家庭照护者 技能培训 支持计划 心理健康 综合素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脑外伤术后照顾负性情绪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97名脑外伤术后照顾,研究时间为2023年1月-2023年12月,对比不同焦虑程度照顾生活质量,并对照顾生活质量与焦虑情绪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无焦虑17名、轻度焦虑42名、中度焦虑23名、重度焦虑15名,各组间Zarit照顾负担量表评分相比较(P<0.05)。 照顾Zarit照顾负担量表评分与焦虑情绪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脑外伤术后照顾负性情绪与生活质量存在相关性,故而需要重视对照顾进行心理疏导与情感支持,改善其负性情绪,有利于使其生活质量获得改善。

  • 标签: 脑外伤手术 照顾者 负性情绪 生活质量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脑外伤术后照顾负性情绪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97名脑外伤术后照顾,研究时间为2023年1月-2023年12月,对比不同焦虑程度照顾生活质量,并对照顾生活质量与焦虑情绪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无焦虑17名、轻度焦虑42名、中度焦虑23名、重度焦虑15名,各组间Zarit照顾负担量表评分相比较(P<0.05)。 照顾Zarit照顾负担量表评分与焦虑情绪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脑外伤术后照顾负性情绪与生活质量存在相关性,故而需要重视对照顾进行心理疏导与情感支持,改善其负性情绪,有利于使其生活质量获得改善。

  • 标签: 脑外伤手术 照顾者 负性情绪 生活质量 相关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胆道闭锁患儿术后主要照顾自我护理能力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我院在2019年1月-2024年1月收治41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胆道闭锁患儿,按照随机法进行分组,观察2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21例实验组(加强对主要照顾的护理管理)的干预结局。结果:干预前两组主要照顾的自护能力评分相匹配,P>0.05。干预后的自护能力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实验组主要照顾的自护能力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实验组主要照顾的医疗服务满意度(100.00%)高于对照组(80.00%),P<0.05。结论:护理管理可提高胆道闭锁患儿术后主要照顾的自我护理能力。

  • 标签: 胆道闭锁 主要照顾者 自我护理 影响因素
  • 作者: 张梅香 吕莉珊 黄丽 陈芳 钱银满 潘彩霞 柳杨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4-04-10
  • 出处:《护理前沿》 2024年第2期
  • 机构:1.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一科   广东广州  510080; 2.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  广东广州  510440; 3.湖南省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  湖南吉首  416000; 4.东莞市人民医院   广东东莞  523000  5.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   广东湛江  524002; 6.广东省河源市人民医院   广东河源 517000
  • 简介:【摘要】 目的 评价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心力衰竭照顾出院准备度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1年7月全国6家三级甲等医院的108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家庭照顾作为研究对象,分入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指导模式,采用照顾准备度量表进行调查,观察两组研究对象的出院准备度的情况。结果 干预后,两组照顾的出院准备度有明显差异(P<0.05),干预组的出院准备度比对照组有明显提高;干预组干预后照顾的出院准备度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心力衰竭照顾健康教育中应用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提高慢性心力衰竭照顾出院准备度。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慢性心力衰竭 照顾者 出院准备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安宁疗护在老年肿瘤肿瘤临终患者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探讨对主要照顾焦虑抑郁负性情绪及心理应激的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23年6月期间老年肿瘤临终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安宁疗护,对比患者主要照顾负性情绪及心理应激情况。结果:观察组HAMD评分、HAMA评分、R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老年肿瘤临终患者主要照顾安宁疗护可有效改善焦虑抑郁负性情绪,降低心理应激反应,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安宁疗护 老年肿瘤 主要照顾者 临终 情绪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