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伴不典型T细胞高度增生的原发性耐药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特征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江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1例伴不典型T细胞高度增生的原发性耐药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情况,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为老年女性,反复发热、盗汗、皮肤瘙痒,多发淋巴结肿大。淋巴结活组织检查病理诊断为伴不典型T细胞高度增生的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采用一线ABVD方案化疗2个周期,病情进展;二线CHOPE方案化疗1个周期,病情继续进展;常规化疗效果不佳,应用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免疫治疗短暂缓解后再次进展,最终死亡。结论伴不典型T细胞高度增生的原发性耐药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罕见,常规化疗无效,早期易复发进展,原发耐药与预后不良相关,需要探索新药治疗方案。

  • 标签: 霍奇金病 T淋巴细胞 抗药性,肿瘤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典型不典型失神发作(AS)儿童的脑电图(EEG)及临床诊治。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12月某院收治的AS患儿40例,根据其临床表现及脑电图特点分为典型失神发作(TAS)组与不典型失神发作(AAS)组,各20例。比较两组临床特征、脑电图特点及治疗控制率。结果:同TAS组患儿比较,AAS患儿起病年龄更小,患儿发作频率更低,每次发作持续时间更长,合并其他发作类型、头颅影像学异常以及精神运动发育迟滞的占比均更高,过度换气诱发发作占比更低(P<0.05)。随访6个月,其中TAS组出现1例擅自停药;AAS组出现1例连续服用3个月后自行停药复发。TAS组控制有效率为94.74%(18/19),AAS组控制有效率为52.63%(10/19),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起病年龄、发作频率、发作持续时长、有无合并其他发作类型、头颅影像学表现、患儿精神运动发育情况、EEG背景活动、发作期EEG表现在TAS与AAS患儿中存在显著差异,可作为鉴别两种发作类型的诊断依据。另外TAS药物控制有效率好于AAS。

  • 标签: 儿童 失神发作 脑电图 临床诊治
  • 简介:摘要富于细胞型Neurothekeoma(cellular neurothekeoma,CNTK)是一种罕见的软组织良性肿瘤,其中不典型CNTK的报道尤为少见。本文报道1例不典型CNTK。患者女,30岁,前臂皮下肿块半年,手术切除送检。标本检查:附皮肤肿块1.6 cm×1.5 cm×1.1 cm,切面灰白色半透明状,质地中等。镜下观察:肿瘤细胞主要位于真皮层内,呈上皮样至梭形,排列成巢团状或束状,呈浸润性生长,高倍镜下,部分瘤细胞具有异型性,可见核分裂象(约5个/10 HPF),Ki-67阳性指数约10%。免疫组织化学:CD63(NK1/C3)、MiTF、CD10、CD56、平滑肌肌动蛋白均阳性,CD68弱阳性,广谱细胞角蛋白、S-100蛋白、CD34、HMB45均阴性,诊断为不典型CNTK。随访:术后6个月,未见肿瘤复发。不典型CNTK为文献报道的罕见良性肿瘤,形态学上类似恶性。

  • 标签:
  • 简介:摘要原发性子宫内膜鳞状细胞癌(primary endometri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s,PESCC)是一种罕见的子宫内膜癌。本文报道1例55岁患者,刮宫标本及经腹腔镜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标本组织学形态均显示不同分化程度的鳞状上皮呈浸润性生长,并见短梭形细胞,胞质丰富、透亮。刮宫标本中未见正常子宫内膜腺体及异常腺性结构;全子宫切除标本中短梭形与鳞状上皮穿插生长,侵犯浅肌层,周围子宫内膜可见慢性子宫内膜炎,局灶符合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免疫表型:明确的鳞状上皮成分及短梭形细胞广谱细胞角蛋白、细胞角蛋白(CK)5/6、p63、β-catenin、CD10均阳性,CK7、CDX2阴性。患者随访8个月,身体状况良好。PESCC需要严格掌握诊断标准,除外子宫颈来源的鳞状细胞癌及子宫内膜样癌伴广泛鳞化。该文描述PESCC组织学特点、刮宫及全子宫标本诊断难点、阐述其诊断要点,并复习和总结相关文献。

  • 标签:
  • 简介:摘要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的眼科疾病,多为单眼发病,女性多见,因临床表现多样误诊漏诊率较高。本例患者表现为难以控制的高眼压,角膜水肿导致角膜内皮形态不易观察,且伴有虹膜少量新生血管,青光眼手术前未能明确诊断,术后角膜清亮后进一步完善检查,最终确诊为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Chandler综合征)。

  • 标签: 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 漏诊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不典型肺结核临床 及CT诊断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2020年6月-2021年12月本院60例老年不典型肺结核患者,分析临床特点,并采取CT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 老年不典型肺结核具有胸痛、咳嗽、胸闷及咳痰等临床表现,低热及痰中带血发生率较低。经CT检查,均具有不同程度的肺部感染病变,以陈旧性钙化灶、胸腔积液、占位性病变、胸膜增厚等为主。结论 大部分老年不典型肺结核患者存在感染性病变,影像学表现、临床症状并不明显,由于老年患者年龄偏高,大部分存在基础疾病,病情相对严重,因此,临床诊断过程中,应结合实验室检查、CT检查等全面评估病情,促进诊断准确率的提高。

  • 标签: CT检查 临床特点 老年 不典型肺结核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典型膜性肾病(membranous nephropathy,MN)患者的临床病理表现特征、治疗效果及肾脏预后,为该类患者的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和分析2008年1月至2020年6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确诊、治疗和随访的不典型MN和同期原发性MN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病理、实验室指标、治疗反应及肾脏预后的差异。免疫荧光法检测两组患者肾组织磷脂酶A2受体(PLA2R)抗原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清抗PLA2R抗体水平。比较PLA2R相关MN组与非PLA2R相关MN组患者临床病理指标的差异。Kaplan-Meier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和多因素Cox回归法分析不典型MN患者肾脏不良预后的影响因素。主要随访终点事件为肾功能不全,定义为终末期肾病或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较基线值下降>30%且<60 ml·min-1·(1.73 m2)-1。结果65例不典型MN患者入选本研究。与原发性MN组(n=324)相比,不典型MN组患者年龄较小(Z=-4.229,P<0.001),合并血尿比例(χ2=5.555,P=0.018)、24 h尿蛋白量(Z=2.228,P=0.026)较高,eGFR较低(t=-5.108,P<0.001);肾组织IgG4沉积阳性比例较低(χ2=8.081,P=0.004),IgA(χ2=16.969,P<0.001)、IgM(χ2=9.281,P=0.002)沉积阳性比例较高。两组患者在性别组成、血白蛋白、抗PLA2R抗体阳性比例、抗PLA2R抗体水平、肾脏C3/C1q沉积阳性比例等项目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典型MN组患者接受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剂(49.3%比57.1%)、钙调磷酸酶抑制剂(27.7%比19.1%)、环磷酰胺(21.5%比23.8%)治疗的比例与原发性MN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在临床缓解率(80.0%比77.2%)、部分缓解率(44.6%比44.1%)、完全缓解率(35.4%比33.1%)、自发缓解率(36.9%比42.6%)、环磷酰胺治疗缓解率(85.7%比81.8%)、钙调磷酸酶抑制剂治疗缓解率(88.9%比79.0%)、复发率(30.8%比26.8%)等项目上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中位随访时间30.0(21.5,61.5)个月,不典型MN组有15例(23.1%)患者eGFR下降>30%,其中7例(10.8%)eGFR下降>50%,3例(4.6%)进入终末期肾病,两组在肾脏不良预后比例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9岁(χ2=10.092,P=0.001)、eGFR≤100 ml·min-1·(1.73 m2)-1(χ2=5.491,P=0.019)、合并肾小管间质损害(χ2=6.999,P=0.008)、肾病未缓解(χ2=22.952,P<0.001)的患者中发生肾脏不良预后的时间更早。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肾病未缓解(HR=12.604,95%CI 2.691~59.037,P=0.001)是不典型MN患者发生肾脏不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不典型MN与原发性MN在治疗反应及肾脏预后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可以参考原发性MN的治疗指南和经验进行临床诊治。

  • 标签: 肾小球肾炎,膜性 受体,磷脂酶A2 预后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典型胎盘早剥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间收治的44例胎盘早剥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的方式予以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2例,实验组患者为不典型胎盘早剥患者,对照组患者为典型胎盘早剥患者,采用对比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在血纤维蛋白原进行性下降、血红蛋白进行性下降、血小板进行性下降方面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总发病率54.54%,对照组总发病率13.6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不典型胎盘早剥的诊断过程中,需要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尽早的做好相关预防工作,保障母婴安全。

  • 标签: 不典型胎盘早剥 临床诊断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不典型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近一年本医院收治的老年不典型急性心肌梗塞病例,选取76例进行系统抽样并随机分组。其中探究组采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合治疗的模式,参照组采用阿司匹林基础治疗。结果:两组病患入组前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而经过两种不同模式的治疗后,探究组的病患治疗总有效病例数为37例,占比97.37%,高于参照组32例、84.21%;探究组死亡1例,占比2.63%,低于参照组的6例、15.79%。结论:采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合治疗的模式在老年不典型急性心肌梗塞病患中的临床疗效较好,能够有效提升病患的生存率,此方法可积极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 标签: 联合治疗 老年不典型急性心肌梗塞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向后孟氏骨折的不典型影像学特征并探讨其诊断与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至2020年12月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12例影像学特征不典型的向后孟氏骨折患者资料,男7例,女5例;年龄18~65岁,平均46.5岁;肘关节X线及CT影像学特征:上尺桡脱位不明显;在冠状突水平或临近冠状突水平尺骨骨折端前方可见三角形或四边形蝶形骨片;肱桡关节正常或桡骨头向前脱位,但桡骨头呈粉碎骨折、桡骨头前缘骨折或桡骨颈向后成角骨折。尺骨近端骨折采用鹰嘴解剖锁定钢板或辅助克氏针张力带固定,尺骨冠状突骨折采用克氏针、拉力螺钉或微型钢板固定,桡骨头骨折采用埋头钉、微型钢板或桡骨头置换,外侧副韧带损伤严重者带线锚钉修复。记录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及末次随访时肘关节活动度、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结果12例患者术后获6~28个月(平均16.4个月)随访。所有患者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12~19周,平均14.6周。末次随访时肘关节屈伸活动度75°~145°,平均100.5°;前臂旋转度为80°~155°,平均132.0°;MEPS为50~100分,平均86.2分,优5例,良4例,可2例,差1例。3例患者发生肘关节僵硬。结论总结向后孟氏骨折的不典型影像学特征有助于准确诊断,并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肘关节 骨折固定术 疾病特征 后孟氏骨折
  • 简介:摘要:难辨认癣[1]是由皮肤癣菌感染引起的浅部真菌病;初次诊断时难以由皮损形态联想到真菌感染,故命名为“难辨认癣”,因其不典型的临床表现而常常被误诊[2][4] ,且在被误诊为其他皮肤病后,不当的治疗会使皮损更加严重,且久治不愈;直接真菌镜检和培养是目前确诊难辨认癣的主流手段,而随着皮肤镜的广泛应用,皮肤镜可以直接放大观察皮肤形态、识别细微皮损镜下表现,协助皮肤科医师确立临床诊断并进一步作为疗效监测的手段,因此皮肤镜的应用对于难辨认癣的临床诊断与评估具有重要价值。方法:对32例临床诊断为皮肤癣但不排除难辨认癖的患者,进行真菌镜及皮肤镜检查,结果发现,真菌镜阳性率81.25%,皮肤镜阳性率8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因此皮肤镜是难辨认癣筛查的很好的辅助工具。

  • 标签: 难辨认癣,皮肤镜 真菌镜检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DR及CT影像检查在诊断不典型肺结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本院100例不典型肺结核患者,收治时间2020年12月-2021年12月,100例患者分别给予DR检查(对照组)和CT影像检查(试验组),比较两组诊断效果。结果 试验组的粟粒性病变、磨玻璃密度型、肺炎实变型、结节或肿块型、气管支气管结核检出率和总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给予不典型肺结核患者CT影像检查能够显著提升诊断效果,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DR CT 不典型肺结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在不典型肺结核的诊断中实施DR及CT影像检查的效能。方法:研究样本选取时间为2017年01月至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60例不典型肺结核患者,对其均实施DR诊断以及CT影像诊断,对照两种诊断方式的诊断结果。结果:CT诊断方式的诊断正确率显著高于DR诊断方式,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实际诊断中,CT诊断表现更佳,但是DR在一些特殊情况诊断效能也高于CT,因此在实际临床诊断中应当优先选择CT,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实施DR诊断,需要医师进行综合判断。

  • 标签: 不典型肺结核 DR CT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不典型急性主动脉夹层(AAD)的急诊早期诊断。方法 选取我院自2020年1月-2022年6月接诊的20例疑似AA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0例)与对照组(1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D-二聚体(D-D)检测,给予观察组患者计算机体层摄影血管造影(CTA)检查,两组患者均以手术结果为标准,对比两组患者经过诊断后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采用D-D检测确诊的AAD患者总共7例,观察组10例患者采用CTA检测后,总共确诊的AAD患者9例;对照组患者通过手术病理确诊后的AAD确诊患者为9例,对照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为77.78%,观察组患者通过手术病理确诊后的AAD确诊缓和为10例,观察组患者的确诊率为90.00% (X2=5.525,P=0.019,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AD是较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率较低但对患者的生命威胁极大,采用CTA对疑似AAD患者进行检查能够更加准确地对患者进行诊断,提高对患者的确诊率,减少患者病发概率,能够显著地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 标签: 不典型急性主动脉夹层 D-二聚体 计算机体层摄影血管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对不典型肝脓肿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72例不典型肝脓肿患者,时间2019年02月-2020年02月,72例患者均采取平扫检查以及动态增强检查,分析诊断效果。结果 72例患者的病变位置为有39例为右叶,有21例为左叶,有12例为左右叶同时发生;增强扫描结果为门静脉期有17例表现出晕征,有20例表现出团块状强化,有35例表现出网格征或者蜂窝征,动脉期病灶呈现出楔形状/片状一过性强化者有36例。 结论 给予不典型肝脓肿患者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能够显著提升诊断效果,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多层螺旋CT扫描 不典型肝脓肿 动态增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不典型消化道穿孔治疗过程中应用多排螺旋CT诊断的价值和意义。方法:对本院消化内科和普外科在2021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实施手术治疗的消化道疾病患者420例的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为420例患者均实施多排螺旋CT的扫描诊断,分析420例消化道疾病患者经多排螺旋CT诊断后的影像学特点及不典型消化道穿孔的检出率。结果:420例消化道疾病患者经多排螺旋CT诊断后发现62例不典型消化道穿孔患者,其中39例存在腹腔游离气体表现,11例存在脓腔积气,10例存在胆道积气,2例存在腹腔积液的表现,且62例患者在CT下均存在程度不一的腹膜炎征象。结论:在临床治疗不典型消化道穿孔的过程中应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多排螺旋CT诊断结果进一步的明确发病部位、病变范围及疾病原因,为临床手术治疗方案的制定和患者预后的评估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 标签: 多排螺旋CT 不典型消化道穿孔 应用价值 治疗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联合地诺孕素治疗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AEH)的效果及对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表达的影响。方法抽取太原市万柏林区医疗集团中心医院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AEH患者9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LNG-IUS组和联合组,每组49例。LNG-IUS组行LNG-IUS治疗,联合组在LNG-IUS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地诺孕治疗素。比较两组临床疗效、雌激素水平、孕激素受体、IGF-Ⅰ、IGF-Ⅱ表达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临床疗效整体等级优于LNG-IUS组(P<0.05),治疗有效率高于LNG-IUS组(P<0.05)。治疗前,两组促黄体生长素(LH)、促卵泡生长素(FSH)、雌二醇(E2)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H、FSH、E2均较治疗前下降(P均<0.05),且联合组LH、FSH、E2低于LNG-IUS组(P<0.05);联合组腺体孕激素受体(PR)、间质PR水平低于LNG-IUS组(P<0.05)。联合组IGF-Ⅰ表达整体等级低于LNG-IUS组(P<0.05),IGF-Ⅱ表达整体等级高于LNG-IUS组(P<0.05)。LNG-IUS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0.41%,10/49)与联合组(12.24%,6/49)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独使用LNG-US比较,LNG-IUS联合地诺孕素治疗AEH临床效果更好,可以有效改善雌孕激素并调节IGF-Ⅱ、IGF-Ⅱ水平,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 标签: 子宫内膜增生 不典型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 地诺孕素 孕激素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 对老年人不典型畸形心肌梗死临床特征进行讨论,并研究药物治疗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本院在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期间收治的65例不典型畸形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定为研究组,并选择同期65例典型心肌梗塞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临床特征进行对比。采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联合用药方案,治疗研究组患者,记录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在基础疾病和发病位置对比上并无显著差异(P>0.05),首发症状方面,对照组患者消化道症状、呼吸道症状、休克和异位疼痛发生率高于研究组(P<0.05);研究组患者显效34例,有效28例,无效3例,无人死亡。治疗有效率为95.38%。结论 老年不典型心肌梗塞患者和典型心肌梗塞患者,在首发症状上有较大差异,临床可采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联合用药方案,有效控制患者病情。

  • 标签: 老年患者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特征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 作者: 张士朋 朱大林 陈晓飞 周晟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磁共振成像》 2022年第01期
  • 机构:甘肃省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系,兰州 730000 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医学影像中心,兰州 730050,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医学影像中心,兰州 730050,甘肃省中医院放射科,兰州 730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