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全结直肠切除(TPC)+回肠储袋肛管吻合术(IPAA)是目前外科治疗难治性溃疡性结肠炎(UC)、UC合并癌变以及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的标准术式。然而,IPAA术后可能出现一系列与储袋相关的外科并发症,如吻合口漏、储袋狭窄和储袋瘘管形成等,这些并发症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上具有特殊性,错误的诊断和不当的治疗往往会导致储袋失败而需转行永久性造口。而储袋不典型增生是发生储袋内癌变的高危因素,如不及时发现和处理则有可能造成癌变。因此,充分认识储袋术后外科相关并发症及储袋不典型增生,对其作出明确的诊断和及时的处理有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改善患者预后。本文就目前储袋手术外科并发症及不典型增生的诊断和治疗进展进行总结和论述,以供参考。

  • 标签: 储袋 并发症 不典型增生 全结直肠切除 回肠储袋肛管吻合术 吻合口漏 储袋狭窄 瘘管形成 松弛储袋综合征 溃疡性结肠炎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分析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术后病理升级的影响因素。方法:研究年限范围选定为2017年5月-2020年5月,择取样本共130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患者,全部患者均子宫切除术,依据术后病理检查结果,48例患者术后病理升级为子宫内膜癌,研究分析诱发病理升级的相关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诱发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术后病理升级因素包括高龄、异常出血时间较长、绝经、子宫内膜厚(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诱发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术后病理升级因素包括高龄,子宫内膜厚(P<0.05);48例术后病理升级患者均属子宫内膜样腺癌,其中44例患者手术分期为Ⅰa期。结论:诱发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术后病理升级的主要因素包括高龄、异常出血时间较长、绝经、子宫内膜厚等,术后病理升级患者均为子宫内膜样腺癌,手术分期早,预后效果良好。

  • 标签: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 病理升级 影响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肺栓塞是以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为其发病原因的一组疾病或临床综合征的总称,包括肺血栓栓塞症(PTE)、脂肪栓塞综合征、羊水栓塞、空气栓塞等。

  • 标签: 肺栓塞 深静脉血栓 呼吸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典型肺结核运用CT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在我院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不典型肺结核患者55例作为研究对象,其均经过病理检查确诊,对选取患者依次给予X线检查和CT检查,就不同检查方式的检出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相较于病理检查,CT诊断与X线诊准确率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T诊断准确率相较于X线更高,差异显著(P<0.05)。且在CT检查中,其能够对患者的病灶、症状、阴影等状况进行准确的显示。结论:对不典型肺结核患者运用CT进行检查,其诊断准确率虽然相较于病理检查存在差异,但可以对病灶类型和具体状况进行显示,有助于后续治疗工作的开展,可在临床进行推广。

  • 标签: 不典型肺结核 CT检查 X线检查 检出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典型川崎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式。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21年5月入院就诊的不典型川崎病患者106例作为研究组,临床选择同期治疗典型川崎病患者106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差异以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室诊断后,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实验室诊断表现不存在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早期治疗总有效率为94.33%,平均住院时间为(15.6±4.7)天。结论:在不典型川崎病早期诊断后,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可以有效治疗疾病,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不典型川崎病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宫颈细胞p16免疫组化检查对不典型宫颈鳞状上皮细胞(ASC)的分流管理价值。方法 2019.01-2021.08本院就诊760例ASC患者,均结合宫颈有关细胞学检查明确诊断,同时取宫颈细胞开展p16免疫组化检查,统计p16阳性率。结果 ASC-US患者的p16阳性率于HSIL、LSIL、正常或者炎症反应组的分布情况差异显著(P<0.05)。ASC-H患者的p16阳性率于HSIL、LSIL、正常或者炎症反应组的分布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结合宫颈细胞p16免疫组化检查结果能对ASC-US患者开展有效分流管理,优化阴道镜的转诊流程,HSIL检出效率较高,值得采用。

  • 标签: 不典型宫颈鳞状上皮细胞 p16 阳性率 分流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乳腺不典型炎性病变具体的超声特征。方法:于我院乳腺科2020年7月份到2021年7月份入院接受治疗的患者中随机选取60例,根据患者病症特征将其分为三组,即A组(乳腺导管扩张症)、B组(肉芽肿性乳腺炎)、C组(乳腺慢性炎症),从临床结果、超声特征占比率指标予以分析。结果:C组不规则病灶85.00%,不均匀回声85.00%,B组不伴有囊性成分90.00%,不规则病灶80.00%,A组病灶不规则70.00%、0-Ⅰ级血流信号75.00%、不均匀回声90.00%,各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乳腺不典型炎性病变超声具备相应特征,可从诊断过程中,提高疾病认知能力,以此增加确诊准确率。

  • 标签: 乳腺 不典型炎性病变 超声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器(LNG-IUS)对不伴有不典型子宫内膜增生患者的管理效果。方法:本研究作者选择的60例研究对象均来源于2020年6月-2021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不伴有不典型子宫内膜增生患者,样本选择完毕后,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均由30例患者组成,对照组患者通过服用孕激素地屈孕酮治疗,观察组患者通过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器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的血红蛋白、子宫内膜厚度;不良反应(体质量提升、恶心呕吐、乳房胀痛)发生率及患者依从性;治疗前后的PBAC评分(月经失血图)。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红蛋白、子宫内膜厚度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BA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PBAC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伴有不典型子宫内膜增生患者通过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器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升临床疗效,安全性高,可以减少月经量,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器 孕激素 子宫内膜增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胰腺浆液性微囊腺瘤的不典型临床影像表现及诊治策略。方法回顾2008年7月至2019年10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11例术前临床影像表现不典型的胰腺浆液性微囊腺瘤的患者资料,总结其临床表现、CT/MRI特点、术前临床诊断、手术方法、术后情况等。结果共纳入11例不典型微囊腺瘤患者,中位年龄50(46~66)岁,女性7例,男性4例,伴有腰腹痛者8例,体重下降者6例。术前影像学检查发现病变位于头颈部者8例,伴有胰胆管扩张7例,可疑血管侵犯3例,存在胰腺实质萎缩2例,表现为富血供实性占位3例,与胰管相通2例。术前拟诊为胰腺恶性肿瘤者4例,神经内分泌肿瘤3例,实性假乳头状瘤3例,导管内乳头状黏液肿瘤1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远端胰腺切除3例(其中2例应用Kimura法保脾),胰十二指肠切除术3例,全胰切除1例,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2例,局部切除2例。所有患者无术后早期死亡。术后并发B级胰瘘2例,生化漏2例,术后腹腔出血1例,胃排空延迟2例,均经积极治疗后治愈。患者术后中位住院时间18(7~63)d。结论胰腺浆液性微囊腺瘤可伴有胆胰管扩张、实质萎缩,甚至血管侵犯等不典型侵袭性特征,掌握其不典型的临床影像表现有助于鉴别诊治。对于术前具有侵袭性影像学表现者,手术仍是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

  • 标签: 胰腺 肿瘤,囊性,黏液性和浆液性 不典型 影像表现 手术
  • 简介:摘要Caroli病是一种以非阻塞性肝内胆管扩张为特征的罕见先天性疾病。大多认为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但许多病例无法追寻典型的遗传家族史。Caroli病包括两种类型,简单型(称为Caroli病)和以先天性肝纤维化和/或多囊肾病为特征的Caroli综合征。认为PKHD1基因是Caroli病、Caroli综合征的致病基因。

  • 标签: 遗传性疾病,先天性 Caroli病 非阻塞性肝内胆管扩张 多发肝囊肿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2例伴不典型EWSR1信号的滑膜肉瘤。低分化滑膜肉瘤仅通过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常常难以确诊,须借助分子病理学手段辅助诊断。然而分子病理检测也存在陷阱,出现不典型信号时还需谨慎解读。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不典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方式。方法:本次实验所研究的对象是2019年6月-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27不典型心肌梗死患者,依照摸球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例数为13例,对照组患者的例数14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焦虑、抑郁情绪,分析不典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结果:对比研究发现,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焦虑、抑郁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特征(P

  • 标签: 不典型心肌梗死 针对性护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对DR及CT影像检查在诊断不典型肺结核的应用进行详细分析。方法 对本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70位不典型肺结核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对70位患者均采用DR检查和CT检查,对影像学资料进行研究分析,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DR及CT影像检查的不同数据指标及检查准确率。结果 CT影像检查结果的病理分型准确率高于DR;CT影像检查诊断各类型不典型肺结核的总准确率为88.57%,明显高于总准确率为65.71%的DR。P

  • 标签: DR CT影像检查 诊断不典型肺结核 应用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