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产前诊断技术分临床和实验室技术两个方面,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临床方面主要是指各种侵入产前诊断技术,即在尽可能保证孕妇和胎儿安全的前提下,通过各种途径,获取胎儿的组织,对这些组织进行分析,可以对胎儿进行细胞遗传学分析、DNA分析和酶学分析,从而对染色体病、单基因病和先天性代谢病进行产前诊断。比较常见的侵入产前诊断技术包括早孕期经腹B超引导下绒毛活检技术、羊膜腔穿

  • 标签: 诊断技术 侵入性 产前诊断 胎儿镜检查 细胞遗传学分析 染色体病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价治疗游戏对减轻患儿侵入操作疼痛的效果。 方法 计算机检索从建库至2022年11月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VIP)、 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收集有关治疗游戏对患儿侵入操作疼痛效果的临床对照试验,两名研究者独立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提取资料,采用 Cochrane 手册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进行偏倚风险评估,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5项研究,73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接受治疗游戏干预的患儿与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患儿,疼痛的差异上有统计学意义,翁贝克面部疼痛量表(WBFPS)[MD=-1.57,95%CI(-2.20,-0.94),P<0.00001],儿童疼痛行为量表(FLACC)[MD=-2.23,95%CI(-2.93,-1.54),P=0.01]。结论 本研究发现治疗游戏有助于减轻患儿疼痛。但受纳入研究的各项评价指标、结局指标以及合并样本量上的限制,上述结论仍需更多高质量的研究予以验证。

  • 标签: 治疗性游戏 侵入性操作 患儿 疼痛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患有胆汁淤积肝病的患婴采用营养治疗方法,探究该方法的有效。方法:从2020年3月到2021年3月期间入住本院肝病科接受治疗的患有胆汁淤积肝病的所有婴儿中,使用统计学方法随机选择其中的76人作为本次研究的样本患婴。将这些样本患婴均分成2个小组,普通组患婴接受医院常规化的退黄利胆保肝针对治疗,奶粉选择普通型奶粉。营养组患婴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肠内营养性治疗,采用半要素饮食,即奶粉中添加中链脂肪酸成分。

  • 标签: 胆汁淤积性肝病 婴儿 营养治疗 效果
  • 简介:外星异生物透过血液入侵人类的身体,受到入侵的人类,他们的外貌完全没有任何变化,平常人根本察觉不到,直到异生物开始引发人类性格的改变,使他们凶残成性,大肆杀戮,人们才发现,原来身边隐藏着无数的变种杀人王,究竟你身边的是人还是……这场浩劫又如何解决?

  • 标签: 侵入 人类 入侵 生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胞间粘附分子-1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 ICAM-1)胎盘粘连植入组织中的表达模式及其侵入胎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间我院20例产妇静脉血中可溶性ICAM-1(sICAM-1)的表达水平,根据sICAM-1的平均值将另外随机选取的200例产妇分为高、低表达组,计算两组侵入胎盘发生率。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40例侵入胎盘组织和40例正常胎盘组织中的ICAM-1表达。结果:sICAM-1高表达组的的侵入胎盘发生率(5.26%)显著高于低表达组(0.62%)(χ2=4.497,p=0.034)。ICAM-1蛋白侵入胎盘组的阳性率(77.50%)显著高于对照组(32.50%)(Z =-4.214,p

  • 标签: ICAM-1 侵入性胎盘疾病
  • 简介:摘要非侵入神经调控技术神经康复领域中应用广泛,其对帕金森病的运动系统及非运动系统症状均有改善作用。本文从作用机制及不同临床症状的治疗方案切入,对重复经颅磁刺激、经颅直流电刺激及光遗传学技术帕金森病治疗中的应用进行总结,了解不同非侵入神经调控技术的治疗原理、分析其应用现状及困境,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

  • 标签: 帕金森病 非侵入性 神经调控
  • 简介:摘要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随着治疗方法的发展使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患者的预后有了显著的改善。本文主要探讨肝硬化食管胃静脉出血的侵入治疗方式。

  • 标签: 食管胃静脉曲张 侵入性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侵入治疗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及病原分布特征。方法收集2017—2019年浙江省人民医院ICU发生侵入治疗相关医院感染的18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病原体检测和药敏结果,分析患者院内感染情况以及相关病原体分布特征。结果中心静脉导管感染(CVCI)千日感染率为0.09‰,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和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CAUTI)分别为0.79‰和0.33‰。185例患者共分离到186株病原菌,其中CVCI和VAP患者以革兰阴性菌感染为主。肺炎克雷伯菌(KP)、鲍曼不动杆菌(AB)和铜绿假单胞菌(PA)CVCI分别占37.21%、13.95%和6.98%,VAP中分别占29.03%、32.26%和9.68%;CAUTI的优势菌株真菌占50.62%,均为热带念珠菌感染。KP、AB和PA多重耐药率分别为32.61%、72.22%和47.06%。念珠菌对两霉素B敏感,但对氟康唑、伊曲康唑和伏立康唑的耐药率超过44%。结论浙江省人民医院ICU侵入治疗相关医院感染的发生率较低,分离的部分病菌有多重耐药现象。

  • 标签: 感染 重症监护 耐药性
  • 简介:摘要非侵入脑刺激(NIBS)是当今发展最快的医学领域之一,近期多项研究也强调了NIBS作为一种创新、安全和高成本效益的治疗方法应用于失眠的潜力。笔者现从治疗机制和临床效果这两方面入手,整理了重复经颅磁刺激和经颅电刺激这两种最常见NIBS应用于失眠治疗的研究现状,并分析了现有研究的局限性和其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为进一步促进NIBS临床应用于失眠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非侵入性脑刺激 重复经颅磁刺激 经颅电刺激 失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慢性阻塞肺疾病(CODP)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目前临床治疗上已经取得了一些突破的进展。比如目前被广泛应用的无创正压通气疗法(NIPPV)。该种疗法对于慢性阻塞肺疾病的治疗具有痛苦小、创伤小的优点。本文对于临床上治疗慢性阻塞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进展进行了总结与回顾,并对于目前广泛应用的NIPPV疗法进行了综述。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采用非侵入眼表综合分析仪对干眼症患者个体化治疗的指导作用。方法:选择本院 2018年 8月至 2019年 8月期间接收干眼症患者 1018例,采用数字随机分配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 509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人工泪液滴眼液治疗,观察组采用非侵入眼表综合分析仪诊断后,相应制定针对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采用不同诊断治疗方法后,观察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含义( P<0.05)。结论:临床开展干眼症患者疾病治疗过程中,采用非侵入眼表综合分析仪可有效准确诊断干眼症患者具体症状,相应制定针对治疗方法,对改善其临床症状,确保疾病治疗效果具有显著意义。

  • 标签: 非侵入性眼表综合分析仪 干眼症 个体化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急诊科危重患者侵入操作消毒的护理要点。方法对我院收治的 720例急诊危重患者侵入操作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消毒护理措施。结果 720例患者中有 101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 14.0%,其中 42例为下呼吸道感染,占 41.5%; 20例为泌尿系统感染,占 19.8%; 16例肠道感染,占 15.9%;皮肤黏膜感染 11例,占 10.9%;血液感染 9例,占 8.9%,其他 3例,占 3%。侵入操作比较频繁的前三位为气管插管、留置导尿术以及插管洗胃术。结论急诊危重患者中实施侵入操作时,应根据侵入操作的具体情况而确定消毒措施,特别应注意加强各种插管留置和无菌操作过程中的消毒处理,从而减少医院感染发生。

  • 标签: 急诊 危重患者 侵入性操作 消毒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侵入护理操作的实时监控管理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0月我院收治的重症监护室患者8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应用侵入护理进行干预,研究组患者应用加强侵入护理进行干预。结果研究组不良反应情况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症监护室患者的护理过程当中,应用加强侵入护理进行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患者护理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效果十分理想,值得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 标签: 侵入性护理 操作 实时监控管理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使用Pavlik吊带治疗12月以下的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婴儿,并对发育情况进行分析。本研究资料来自于贵阳市第四人民医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应用Pavlik支具治疗的髋关节脱位的患儿。结果22例(30髋),治疗之后,确认治愈。有3例(5髋),复位失败。结论12个月以下患儿中,使用Pavlik支具也能达到较好的疗效;患儿治疗的月龄越大者,则效果越差。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非感染婴儿腹泻的治疗。方法详细询问患儿病史、喂养史、大便性质与伴随症状,常见非感染腹泻和感染腹泻的区别。结果感染腹泻,调整饮食,液体疗法,控制肠内感染,非感染腹泻,合理饮食、加强护理,中医辩证施治。结论认识婴儿腹泻的致病原因不同,治疗方法各异。

  • 标签: 非感染性 婴儿腹泻 认识 治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