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梅毒感染对母婴的影响。方法抽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56例妊娠合并梅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不进行治疗,观察组行全疗程抗梅毒治疗,应用苄星青霉素240万单位肌内注射,每周1次连续3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新生儿预后效果。结果观察组足月分娩率、早产率及死产、死胎率与对照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先天性梅毒患儿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妊娠合并梅毒患者有不良妊娠结局,在孕早期行规范的抗梅毒治疗,能减少流产、早产、死胎及先天梅毒儿的发生,同时采取早期诊断及治疗措施能够为梅毒患者的安全妊娠提供保证。

  • 标签: 梅毒 妊娠并发症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加强对妊娠合并隐性梅毒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对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分娩的妊娠合并隐性梅毒患者(梅毒组)及正常妊娠孕妇(正常妊娠组)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每组各25例,本研究采取自身纵向对照的研究方法分析分别比较妊娠梅毒组与正常妊娠组各自在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前及干预后之间的焦虑、抑郁等情绪变化特征以及自身生活质量总体评价满意度有无差异。结果妊娠梅毒组在心理护理干预前、后的总体满意率分别为56.84%及86.32%。结论针对性心理护理促进了患者的康复,改善了夫妻关系,达到了身心康复的目的,使其积极投入到未来的工作生活中。

  • 标签: 妊娠 隐性梅毒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妊娠合并梅毒产前治疗对妊娠结局以及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80例妊娠合并梅毒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产前治疗时间不同分为孕早期组(孕期<20周)及孕中晚期组(≥20周)各有40例,两组患者均在确诊为梅毒患者后接受产前治疗,对比观察两组孕产妇的妊娠与母婴预后效果。结果孕早期患者的正常分娩率82.5%干预孕中晚期组的62.5%,新生儿Apgar评分(8.51±1.02)分高于孕中晚期组(5.19±1.42)分,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妊娠合并梅毒孕产妇孕前早期开展有效治疗,可有效提高正常分娩率,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风险,使母婴生存质量显著提高,值得推广普及。

  • 标签: 妊娠 梅毒 妊娠结局 母婴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妊娠合并梅毒患者剖宫产时的危险因素,并为其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60例行剖宫产手术的妊娠合并梅毒孕产妇及相应医护人员,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30名患者,实施相应组别手术的医护人员分为医护人员对照组和医护人员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进行剖宫产时进行常规手术操作流程,在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剖宫产时分别进行加强术前、术中及术后职业防护措施,对比分析在两组患者剖宫产手术过程中危险因素和职业危险事件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未检查到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危险,对照组有2例在应该粘贴相关标识处未标明或标识不清、3例防护意识不到位,3例防护制度不健全,3例发生职业暴露后未及时处理,观察组发生职业暴露危险因素人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手术全程中,无手术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对照组有2例医护手术人员沾染羊水、3例出现手套破损,3例出现沾染体液、3例出现锐器划伤,3例出现感染。观察组发生职业暴露人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梅毒患者剖宫产时的危险因素主要有锐器划伤,沾染孕产妇的分泌物、羊水、血液等,做好剖宫产术前、术中及术后的防护措施有利于加强职业防护,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妊娠合并梅毒 剖宫产 危险因素 职业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合并隐性梅毒患者治疗情况与围生儿预后的临床关系。方法对151例妊娠合并隐性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有48例在孕20周内确诊并及时接受抗梅毒治疗,将其记为早期治疗组;有59例在孕20周及以后确诊并接受抗梅毒治疗,将其记为晚期治疗组;剩余44例妊娠期并未发现合并隐性梅毒,在分娩后才确诊,将其记为未治疗组。对比各种围生儿不良预后的发生情况、围生儿总不良预后发生率,存活新生儿出生1min和5minApgar评分。结果早期治疗组和晚期治疗组胎儿窘迫和总围生儿不良预后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未治疗组(P<0.05),且早期治疗组均明显低于晚期治疗组(P<0.05),3组存活新生儿1min和5minApgar评分比较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早期治疗组评分均最高,晚期治疗组评分均次之,未治疗组评分均最低。结论对妊娠合并隐性梅毒妊娠期实施抗梅毒治疗能够显著改善围生儿的预后,且早期治疗的效果更佳。

  • 标签: 妊娠 隐性梅毒 围生儿 预后 临床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产前抗梅毒治疗对妊娠患者妊娠结局及新生儿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妊娠梅毒患者7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患者35例,参照组中孕妇产前没有进行筛查和梅毒治疗,实验组孕妇产前都进行了筛查和梅毒治疗,对比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及新生儿预后情况。结果实验组的孕妇妊娠结局情况显著好于参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新生儿预后情况显著好于参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结合妊娠梅毒患者的病情和需求,采用产前抗梅毒的治疗方法,取得了显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 标签: 妊娠梅毒 妊娠结局 新生儿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妊娠合并梅毒早期诊断及干预治疗对优生优育的临床意义。方法本次选取50例妊娠合并梅毒患者,根据梅毒的治疗情况分为治疗组和非治疗组,每组各25例。对两组患者的妊娠结果进行比较,对两组患者新生儿先天梅毒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的妊娠结果明显优于非治疗组的妊娠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新生儿先天梅毒发生情况,与非治疗组相比优势显著,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合并梅毒进行早期诊断及干预治疗,有效改善了患者的妊娠结局,降低了胎儿的死亡率以及先天性梅毒的发病几率,对优生优育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妊娠合并梅毒 早期诊断 优生优育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分析妊娠梅毒危险因素及不同治疗时机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皮肤性病科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就诊的妊娠合并梅毒病例62例进行观察,回顾本组患者病例资料,其中38例在妊娠≤12周予以青霉素抗梅毒治疗(A组)、24例在妊娠〉12周行抗梅毒治疗(B组)。分析两组妊娠结局及新生儿情况,并分析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结果:A组孕妇足月分娩率为89.47%,高于B组(66.67%),组间数据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孕妇不良妊娠结局较B组低(10.53%vs33.3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86.84%)正常新生儿率高于B组(57.89%);且A组(2.63%)先天梅毒儿发生率明显较B组(21.05%)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文化程度低、抗梅毒治疗时间晚和高RPR滴度均是导致妊娠梅毒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结论:妊娠梅毒不良妊娠结局危险因素主要有文化程度低、抗梅毒治疗时间晚和高RPR滴度等。早期足量规则的抗梅毒治疗能有效避免不良妊娠结局,提高新生儿存活率,避免先天梅毒儿。

  • 标签: 妊娠期梅毒 妊娠结局 治疗时机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疟疾是由疟原虫寄生于红细胞而导致的发热性传染病,它通过带疟原虫的雌性按蚊叮咬传播,以周期性发作的寒战、高热和大汗为临床特点,可伴有贫血、黄疸和肝脾肿大,严重时可引起肾衰、昏迷、甚至死亡。本文旨在探讨妊娠合并疟疾的病因、流行病学、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及妊娠与疟疾的相互影响。

  • 标签: 妊娠合并疟疾 病因 流行病学 发病机理 临床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对妊娠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特点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15年2月~2016年11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56例妊娠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包含其临床特点、疗效及预后。结果本组56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中,经阴道自然分娩16例,自然分娩率28.6%;剖宫产40例,剖宫产率71.4%。56例产妇成功分娩新生儿58例(1例为双胎),其中新生儿体重<2.5kg9例(15.5%),2.5~4.0kg33例(56.9%),>4.0kg16例(27.6%)。58例新生儿中发生轻度窒息19例(32.8%),重度窒息7例(12.1%)。围生儿死亡2例(3.4%),其中1例胎盘早剥,1例胎死宫内。经产后治疗及精心护理,56例孕妇均于产后1周内血压全部恢复正常,水肿完全消退。治疗15d后所有产妇均病愈出院。结论积极开展孕期健康教育,做好围产期的心理护理工作,消除孕产妇紧张心理,保持其心情愉快,对预防妊高征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妊高征患者及早发现、及时诊治,精心护理,有利于防止子痫发生。

  • 标签: 妊娠合并高血压 临床特点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127例妊娠梅毒患者的临床特点、母婴阻断治疗及其心理干预进行总结。方法对127例妊娠梅毒患者采取苄星青霉素进行母婴阻断治疗,并加强心理干预。结果孕前诊断和治疗的妊娠梅毒患者52例,发生不良妊娠结局10例,其中7例新生儿脐带血TRUST阳性,1例新生儿有先天梅毒的临床表现;妊娠期发现并诊断的妊娠梅毒患者75例,发生不良妊娠结局24例,其中29例新生儿脐带血TRUST阳性,7例新生儿有先天梅毒的临床表现。结论及时有效进行母婴阻断治疗,并加强心理干预,可改善妊娠梅毒患者的妊娠结局,减少先天梅毒的发生。

  • 标签: 妊娠期梅毒 母婴阻断治疗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糖尿病代谢异常孕妇的妊娠结局。方法随机选取我科收治的40例妊娠合并糖尿病代谢异常孕妇和40名健康妊娠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将40名健康孕妇设为对照组,40例妊娠合并糖尿病代谢异常孕妇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孕妇妊娠结果以及妊娠不良情况。结果观察组孕妇剖腹产率为57.50%明显高于对照组孕妇的剖腹产率20.00%,且妊娠不良事件发生率40.00%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对照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10.0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糖尿病代谢异常的孕妇,明显增加了剖腹产的机率,在孕期应做好相应保健措施,根据孕妇病情定制个体化治疗方案,预防不良事件发生,提高孕妇和胎儿的生存效率。

  • 标签: 妊娠合并糖尿病代谢异常 孕妇 妊娠结局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糖尿病实施优质护理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择该科室 2016年 6月— 2017年 6月间 120例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实施观察研究,随机分为常规组( n=60)和干预组( n=60),对常规组孕妇实施常规护理,对干预组孕妇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不同护理模式对孕妇血糖控制效果及孕妇、围生儿结局的影响。结果 干预组孕妇入院 3 d和入院 5 d后空腹血糖( 5.6±1.2)和( 5.1±1.2) mmol/L、餐后 2 h血糖水平( 9.2±2.2)和( 9.2±2.3) mmol/L较常规组( 7.1±1.3)和( 7.0±1.1) mmol/L、( 10.6±2.4)和( 10.2±2.5) mmol/L明显降低( P<0.05)。干预组孕妇剖宫产、妊高症、产后出血发生率及新生儿窒息、早产儿、巨大儿、宫内窘迫发生率 16.7%、 5.0%、 1.7%、 1.7%、 3.3%、 3.3%、 0.0%较常规组 40.0%、 20.0%、 11.7%、 11.7%、 16.7%、 15.0%、 10.0%明显降低( P<0.05)。干预组新生儿 Apgar评分( 9.6±0.2)分较常规组( 9.5±0.1)分显著升高( P<0.05)。 结论 妊娠合并糖尿病实施优质护理可改善孕妇及围生儿结局。  

  • 标签:    [ ] 妊娠 糖尿病 优质护理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对梅毒合并感染肝炎患者乙肝病毒的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为临床研究提供有效的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1月在我院治疗梅毒的患者40例,将其设为观察组;同期选取在我院健康体检患者40例,将其设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观察组中乙肝病毒感染率25.00%,“大三阳”的阳性率为50.00%,“小三阳”的阳性率为40.00%;对照组中乙肝病毒感染率20.00%,“大三阳”的阳性率为25.00%,“小三阳”的阳性率为62.50%。两组患者乙肝病毒携带率、“大三阳”的阳性率及“小三阳”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健康患者,梅毒患者乙肝病毒的感染率较高,应对梅毒患者在乙肝病毒的传播上加以重视。

  • 标签: 梅毒 感染肝炎 乙肝病毒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妊娠合并甲亢规范化治疗对其妊娠结局解决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5月-2016年4月收治的88例妊娠合并甲亢患者,并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没有接受规范药物治疗,或者自行停药,观察组患者采用丙硫氧嘧啶规范药物治疗。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甲状腺功能相关指标的变化与妊娠结局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甲状腺功能相关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新生儿窒息方面的对比(P>0.05);观察组患者的人工流产率、早产率以及小于胎龄儿率均比对照组少(P<0.05)。结论规范化治疗妊娠合并甲亢,可使患者的甲亢病情有效控制,使患者的妊娠结局充分改善。

  • 标签: 妊娠合并甲亢 规范化治疗 妊娠结局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处理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患有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124例患者,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所有患者中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66例,占比为53.20%,其中主要是成熟囊性畸胎瘤28例,占比为22.60%;卵巢瘤样病变56例,占比为45.20%,其中主要是卵巢子宫内膜样囊肿30例,占比为24.20%;卵巢恶性肿瘤2例,占比为1.60%。108例患者需要进行手术的原因包括卵巢肿瘤蒂扭转、卵巢肿瘤破裂、顺产后择期进行卵巢肿瘤切除术。妊娠结局有足月产、早产以及流产三种。所有患者中发生卵巢肿瘤扭转的5例(4.00%),肿瘤破裂的3例(2.40%),并发症发生率为6.40%。结论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诊断需要采用的是盆腔和超声两种检查方式,具有极大的临床价值,该病的治疗主要是切除术,怀孕中期对患者进行手术干预安全有效,降低对患者及胎儿的影响。

  • 标签: 妊娠 卵巢肿瘤 妊娠结局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103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结果观察组剖宫产率为21.15%、对照组为37.25%(P<0.05);孕妇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92%、对照组为13.73%(P<0.05)。观察组胎儿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92%、对照组为15.69%(P<0.05)。观察组血糖水平均于对照组(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给予优质护理,可有效控制血糖,降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孕妇 护理干预 血糖